鬥彩雞缸杯,這個故宮也有,而且被故宮的文創做成了紀念品,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去故宮買一個當代複製的鬥彩雞缸杯,重新說說這個被子,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鎮御窯廠燒制的宮廷用器,明清文獻多有所載,在當時就頗為名貴。
鬥彩團蓮紋高足杯,杯口微撇,深弧腹,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內、外近口沿處各有青花弦紋一道,近足處有青花弦紋兩道。杯外壁鬥彩裝飾,腹部均勻分布團蓮紋四組,間以上下對稱的變形花葉紋。這個形狀和當代酒杯的形狀和類似。
鬥彩靈雲紋杯,此杯胎薄體輕,紋飾新穎別致,構圖疏朗,以紅、黃、綠等釉上彩裝飾,色彩搭配協調。由於團形靈芝遠看似一團祥雲,故名「靈雲杯」。
鬥彩嬰戲圖杯,此杯造型輕盈秀雅,胎體潔白細膩,所繪嬰戲紋飾為成化器中少見的題材,愈益珍貴。明嘉靖年間有此件器物的仿品。
鬥彩高士圖杯,外壁飾鬥彩「羲之愛鵝圖」和「伯牙攜琴訪友圖」,畫中蒼松翠柏、垂柳輕拂,山石花草間王羲之身穿紅衣,臨池側坐,俯視水中遊鵝,一綠衣童子持書侍立於旁;俞伯牙綠衣前行,一紅衣琴童攜琴隨後。底書青花雙方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款。此杯紋飾構圖疏朗,意境高雅,施彩以青花和紅、綠兩彩為主,並略微點染黃、褐二彩,使畫面顯得清新雅致。
鬥彩三秋杯,外壁繪兩組鬥彩山石花卉紋,間以飛舞的蝴蝶。青花發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紅、黃、奼紫等。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奼紫彩,其特點是色濃無光,為成化鬥彩所僅有,也是後世仿品望塵莫及的。由於描繪的是秋天庭院或花園中的景色,而秋季一般歷時三個月,故有「三秋杯」之稱。
鬥彩折枝花紋淺杯,此杯屬成化窯新創的形制,造型和紋飾都很新穎。釉質瑩潤,突出青花和綠彩,色彩淡雅清新。此種杯除畫折枝花以外,還見有畫五供養者,均傳世不多。明官窯瓷器以梵文為飾始於永樂年間,宣德時亦有生產,但以成化時最盛,當為宮廷祈佛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