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的答卷 aune Jasper入耳式耳機體驗評測

2021-01-08 騰訊網

播放器廠商進軍耳機市場早已不是個例,而aune推出的jasper耳機則有點晚,也讓我有點意外,一是研發周期很長,二是居然走完全自我研發的動圈路線,三是如此「保守」的調音是否會被大眾接受。

直言不諱,我與aune的關係不錯,因為是我家鄉武漢的品牌。聽聞要研發耳機線產品確實有兩三年的時間了,本以為會是OEM,或者基於動鐵單元的公版方案研發,沒想到走的是自我研發動圈,這最難的一條路線。

如果只是外採動圈單元的話,動圈耳機的研發難度並不高,篩選一致性達標的單元,設計腔體、導管和搭配線材來調音即可。而涉及到動圈單元研發的話,那麼難度門檻可比多單元動鐵要高的多,振膜因為材質不同是需要不斷試錯來優選的。

不同材質、不同鍍膜、不同花紋、不同厚度都會對最終性能(瞬態、剛性、增幅、抑制諧波等)有影響,而這並沒有一套通用的「研發模型」,只能不斷試錯,積累經驗,這也正是動圈單元開發上麻煩的地方,耗時耗力。我對索尼、森海、拜亞、JVC這些老牌廠商高看一眼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因為他們的動圈單元都有著獨家的技術。

jasper在官網上有著詳細的單元介紹,這裡我只簡單梳理一下,其單元是從「振膜—磁路—腔體」的標準設計流程研發的,費時費力是肯定的;通過專業儀器進行了嚴格的客觀測試,也進行了專業人士試聽的主觀測試;MGD多維振膜,走的高阻尼,高剛性,瞬態快,低諧波共振的路線,核心性能接近金屬振膜,並且質量更輕,更容易驅動;磁路有針對性的設計,沒有選擇大磁通量,而是強調平衡,動態表現沒有被壓縮;腔體和導管設計部分也考慮到了聲場和反射的需求,追求大聲場和均衡的聲音能量,並且加入了外耳廓效應的補償,讓整體聽感更接近大耳機。

關於聲音,個人認為是偏「保守」的,但也是高水準的。「保守」是針對初燒市場,沒有走「甜品」路線,投其所好,很難成為「爆款」;而高水準,則是針對老燒們,無論素質還是細節調音,都能受到大部分器樂黨的認可。

jasper的風格是偏中性、偏通透的。瞬態收的較快,所以結相感清晰,聲場規整;極高頻延展也好;高頻和中高頻明亮,不暗不壓,過渡順滑;中頻比較中性,不厚不薄,齒音無明顯打磨;而低頻下潛不錯,量感和質感兼顧;極低頻則稍差一些,下潛和量感都有點不夠;解析力方面不能和頂級動鐵耳機比較,但在動圈耳機中算的中上水準。

古典樂,嚴格來說,jasper比較適合小編制的古典樂,聲場還原不錯,器樂定位感明顯,結相清晰,樂器音色還原準確,鋼琴、小提琴和管樂的聲音略微拉亮,非常適合器樂黨。單純論這小編制古典樂的表現,jasper是可以給高分的,水準能比肩一些售價兩倍的動圈耳機。至於大編制古典樂方面,jasper在極低頻方面有點缺乏氣勢感,強奏時沒有爆棚感,當然對於入耳耳機來說,大編制本身就是超綱題。

Jazz,當然也是jasper的強項,這裡不想複述,因為我用N8和jasper毫無雜念的聽完了一整張《The Legend of 1900》原聲。

泛流行樂,jasper的中頻沒有修飾,齒音沒有修飾,所以對音源更加挑剔,優選唱功好的,錄音佳的,一些歐美老歌有驚喜,比如MJ和MC這類天王天后的專輯。如果是製作水準普通的曲目,那麼jasper下的齒音可能會有點重,讓人無法忽略。

ACG燃曲 ,如果只從這個狹義的曲風去看的話,jasper屬於表現平平的水準,沒有過多的修飾人聲和弱化齒音是其最大的弱點,雖然解析力和器樂還原都很好,但人聲這個核心沒有「甜品」化,不夠抓宅們的耳朵。但如果放開範圍,將一些抒情類的OP和ED算進去,例如宇多田光的幾首《EVA》的主題曲,那麼jasper的演繹水準是高於那些一般的「甜品」化耳塞的。

jasper定價2K左右,不算便宜,但也不貴,本身定位中高端燒友,他們了解自身的需求,懂的jasper的聲音特點,加上有不俗的播放器作為前端,給jasper一聲好評,並不為過。至於初燒,只想找一條「甜品」耳機的話,那麼還是考慮其他吧。

作為aune的第一條耳機, jasper偏「保守」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本身品牌的調性就是HiFi,先做到高水準,獲得認可優先,針對入門市場的「爆款」則是第二步棋了。

相關焦點

  • 致標準:aune/奧萊爾 Jasper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AUNE/奧萊爾 Jasper 入耳式耳機01.包裝與配件Jasper的包裝盒很簡單,也比較常規,天地蓋的包裝盒加一個白色的外封套。正面的渲染圖是銀色版本的機身,包裝盒的背面是耳機的一些基礎信息。如果你看我之前的一些2K價位耳機的測評的話,你會發現Jasper的包裝盒其實和一個常見的千元耳機區別並沒有那麼大,畢竟是aune的第一款耳機,我覺得能做到「不犯錯」就是一個很好的狀態,畢竟雖說不出眾,但是Jasper的包裝盒也不差。
  • 奧萊爾aune Jasper入耳動圈耳機聽感體驗
    嗯,獎品就是奧萊爾aune最新推出的一款入耳式動圈耳機Jasper。嗯,奧萊爾aune,一個做前級DAC耳放的品牌,竟也推出了一款耳機!有點小期待哦。在等待中,奧萊爾先是錯發了aune BU1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心痒痒想拆開聽聽是個啥味,但又怕影響後續這個一體機及發貨人員的前途,所以就即時原封不動地把BU1返回了。
  • 隨享隨聽無拘束 JBL FREE真無線入耳式耳機評測
    隨享隨聽無拘束 JBL FREE真無線入耳式耳機評測 隨著現代年輕人對於運動與時尚的高要求,對於運動和外出過程中聽音樂的需求也逐漸發生變化,輕鬆便攜早已成為主流。
  • 森海塞爾IE800S 入耳式耳機評測
    【PConline 評測室】引領小編踏入音頻產品領域的耳機品牌是森海塞爾,但講真,小編已經好幾年沒有認真聽過森海塞爾的耳機產品了。在我大學畢業之前,耳機的換能方式發生了巨變,過往各佔一極的「動圈VS動鐵」的模式被洶湧而來的奇思妙想衝破。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BL E65BTNC頭戴式耳機的評測意見與評分最佳入耳式主動降噪耳機在入耳式耳機中,索尼索尼的WF-1000XM3入耳式耳機評測意見最具性價比入耳式主動降噪耳機鐵三角這款ATH-ANC40BT(評測中)
  • 冰豹Score 雙驅動入耳式耳機評測
    包裝耳機的音頻驅動單元如果只有一個的話往往在三頻的調教上難免會有偏科問題,不少耳機使用者都有類似的感受。冰豹Score 雖然是一款入耳式的耳機但是它採用了雙音頻驅動單元的設計方案,保證三頻各有出色之處。耳機在設計方面兼容了多種使用環境,各方面的細節考慮的十分周到,採用記憶彎曲金屬的耳掛可以讓平時愛運動的人用著更放心。
  • 69元的Hi-Res感受—小米雙單元半入耳式耳機試用評測
    這款小米新上市的雙單元半入耳式耳機有所不同,而是以一個動圈單元和一個多層陶瓷單元的組合出現的。外觀上也採用和Apple EarPods小白類似的半入耳式結構,這種結構入耳角度符合人體工學參數,不像入耳式那種有不適感,也不會像平頭耳機一樣那麼容易脫落。從我個人來說,我比較喜歡這種半入耳式的。小米這款充滿黑科技的耳機新品究竟怎麼樣呢?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看一下吧。
  • 入耳式耳機牌子哪個好,5款性價比高的入耳式耳機推薦
    如今音樂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跑步運動還是日常娛樂皆如此,作為傳播音樂的媒介,輕便易攜帶的入耳式耳機,無疑成為大部分發燒友的首選,那麼一款好的入耳式耳機品牌要具備哪些因素呢?整理了5款熱銷的品牌型號分享給大家。下面我們來看看入耳式耳機牌子什麼牌子好,哪款性價比高。
  • 入耳式耳機和半入耳式耳機哪個好,雙十一值得入手的藍牙耳機
    入耳式耳機和半入耳式耳機哪個好,雙十一值得入手的藍牙耳機 藍牙耳機近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飛躍式的,短短幾年就從無人問津到了無人不曉,一躍成為除了手機以外最流行的數碼產品了。
  • 高顏值&高素質 飛傲F3入耳式耳塞評測(全文)_飛傲 F3_耳機評測...
    和自家的播放器相比,飛傲的耳機產品則表現得非常低調,在關注度上並不處於同一級別。但好產品往往不易被發現,我們此前評測過的飛傲F1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它的價值超越了標價,是一款被低估的產品。高顏值&高素質 飛傲F3入耳式耳塞評測    作為一個成功進軍中高端市場的音頻品牌,飛傲在耳機上的策略則正好相反,推出的主要都是入門級別產品,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多見。
  • 入耳式耳機對聽力影響大嗎 如何正確佩戴入耳式耳機
    入耳式耳機對聽力影響大嗎 這個問題簡單回答,看您用的是不是得法,如果用對了入耳式耳機更保護聽力。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驗,下班時坐地鐵聽歌的音量,臨睡前再戴上準備睡前聽聽歌兒睡,結果就發現音量大的嚇人,在嘈雜環境中為了把噪音壓過去,只好開更大音量,這對聽力損傷就大,入耳式耳機隔絕了外界噪音,你即便聽音樂也不會像用平頭耳機時把音量開那麼大,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入耳式耳機更保護耳朵。
  • 998元美國UE SF3 發燒入耳式耳機評測
    近日,我們ZOL評測室收到一款來自美國Ultimate Ears公司出品的入耳式耳機,其型號為:「UE Super.Fi 3 Studio」。這款產品的媒體報價為998元,價格不菲。那麼,這款產品到底哪些特點呢,下面筆者就給您來介紹一下。
  • 半入耳式藍牙耳機什麼品牌的好,平價半入耳式藍牙耳機推薦
    目前市場上銷量最火爆的藍牙耳機類型,還是半入耳的。因為半入耳式的藍牙耳機重量輕,佩戴舒服。周圍的環境音也能聽到,打電話沒有明顯的聽診器效應。但半入耳的藍牙耳機也有一些缺點,它的低音效果明顯不如入耳式的。半入耳式耳機適合外出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使用。
  • 有關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的八大誤解
    我們的耳朵對100Hz和10kHz之間的聲音最敏感,所以頭戴式耳機在這個範圍內產生的相對能量比≤20Hz或≥20kHz的相對能量更加重要。  2.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會因高音而受損。  錯誤。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在達到故障音量之前會產生危險聲壓級(SPL)。到達此點後,產品會停止增加音量並且聲音失真變大。損壞設備所需的電信號數量遠高於失真點的所需數量。
  • 選擇入耳式耳機,給你非同一般的音質
    選擇一款出色的入耳式耳機,戴上它,享受那沒一個分貝給我們帶來的曼妙。BOSE SoundTrue UltraBose作為世界知名的音頻設備製造生產廠商,在旗下推出了非常多款式的產品都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音響。其中BOSE SoundTrue Ultra就是一款非常值得我們入手的入耳式耳機,這款耳機不僅僅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多的出色體驗。
  • 50元入耳式耳機推薦 50元以內入耳式耳機推薦
    50元入耳式耳機推薦有沒有呢, 首先,耳麥的定位就是玩遊戲、電話客服用的。聽歌的話,比起很多耳機來可能會相對差一些。
  • 對於入耳式耳機和半入耳式耳機的選擇哪個會更好
    打開APP 對於入耳式耳機和半入耳式耳機的選擇哪個會更好 暴風碎骨 發表於 2020-11-13 15:02:32 雖說現如今的藍牙耳機紛繁複雜,但從我們佩戴習慣來看就無非兩種:入耳式的和半入耳式,各有自己的特點。
  • 顏值與音質俱在,百元興戈覓澈MT1入耳式耳機體驗
    現在雖然很多智慧型手機都是取消了3.5mm耳機孔,大家都在主推真無線真藍牙耳機,但是還有很多朋友喜歡用有線耳機,這個市場的佔有量還是很大的。說起來小狐還是喜歡有線耳機,音質不錯,再就是不容易丟,所以我最近入手了一款有線耳機,那就是興戈覓澈MT1入耳式耳機,這款耳機顏值還不錯,下面就一起來體驗一下:包裝簡單大氣,上面有產品標識,盒體硬度也是可以,運輸過程中不會出現磕碰產品的現象。
  • 半入耳式藍牙耳機推薦,南卡和漫步者藍牙耳機哪個好用呢?
    對於耳機的入耳方式我們見得最多就是全入耳(封閉式)、半入耳(開放式)和最近興起的骨傳導了。 很多朋友可能都會不習慣全入耳式,總覺得耳朵堵得慌,想換舒適點的半入耳又覺得音質不過癮。
  • hifi入耳式耳機排行榜
    打開APP hifi入耳式耳機排行榜 發表於 2018-03-19 09:42:58   hifi入耳式耳機排行榜_漫步者 H297   H297是漫步者中高端市場的嘗試之作,融合了多年的設計經驗打造出的人體工程設計,使其有著極好的隔音和幾乎沒有聽診器效應,長時間佩戴也舒適而不漲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