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日本新聞記略》:中國第一部外國新聞事業著作考論

2021-02-15 新聞界

滑動查看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童兵、林涵.20世紀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理論新聞學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145.

[2]方漢奇.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我國外國新聞史研究[J].國際新聞界,2009(1):91.

[3]周光明.包天笑與上海記者視察團訪日[A].近代新聞史論稿[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154-157.

[4]桑兵.提升孫中山研究的取徑[J].廣東社會科學,2003(3):93.

[5]陳寅恪.楊樹達論語疏證序[A].陳美延編.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C].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2001:262-263.

[6]「考異」至少包括5種情形:1.前說有誤,排比史料可以糾正至當;2.未有成說,匯聚史料可以立說無礙。3.諸說並立,取比較近真之說其餘存異。4.諸說真偽正誤間雜,須相互參證,酌情條貫。5.實事往往無實證,須以實證虛,而不涉附會。各種情形,或分別,或兼具,須依據具體問題靈活運用,以便為編年排比連貫史料史事提供有力的支撐。本文涉及的主要是第2種情形。桑兵.提升孫中山研究的取徑[J].廣東社會科學,2003(3):94.

[7]王韜.漫遊隨錄·扶桑遊記[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76.

[8]陳玉蘭.近代通儒王韜研究中值得關注的一些問題—兼及《王韜全集》編纂的設想[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30.

[9]方漢奇.東瀛訪報記(上)[A].方漢奇文集(下)[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562-563.

[10]趙建國.分解與重構:清季民初的報界團體[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280.

[11]步陶.雜評二 實業團與記者團[N].申報,1917-12-01.

[12]柳斌杰主編.中國名記者(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

[13]倪延年.論民國時期的新聞史研究成果敘述體系[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122.

[14]天笑.記考察日本新聞記略後 二十年前之一回首[N].晶報,1937-03-04.

[15]中日記者之宴會[N].申報,1917-11-14.歡迎日本記者紀事[N].申報,1917-11-15.

[16]最終成行團員為:《申報》伍特公、張竹平,《新聞報》馮以恭(號鏡蓉),《時報》包公毅(號天笑),《神州日報》餘洵(號榖民),《時事新報》馮世德(號心支),《中華新報》張群(號嶽軍)、曾松翹,《民國日報》吳蒼(號葭生),《新申報》沈滔(號泊塵),《亞洲日報》薛德樹。報界赴日視察之籌備[N].申報,1917-11-17.上海新聞記者赴日團消息[N].申報,1917-12-01.

[17]報界赴日視察之籌備[N].申報,1917-11-17.

[18]大雄.東京朝日新聞社一瞥—東茗小品記之十六[N].晶報,1937-03-02.

[19]上海新聞記者赴日團消息(三)[N].申報,1917-12-10.

[20]上海新聞記者赴日團消息(四)[N].申報,1917-12-13.

[21]上海新聞記者赴日團消息(五)[N].申報,1917-12-14.

[22]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M].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429-430.

[23]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M].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443.

[24]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1.

[25]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M].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444.

[26]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418.

[27]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M].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439.

[28]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1.

[29]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2.

[30]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2-3.

[31]李秀雲.中國新聞學術史(1834-1949)[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14.

[32]考察日本新聞記略[J].東方雜誌,1918(7).

[33]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39-40.

[34]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43-44.

[35]天笑.我與新聞界(續卷)[J].萬象,1944(5).

[36]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M].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443.

[37]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90.

[38]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M].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444.

[39]徐寶璜.新聞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6:序1.

[40]徐寶璜.新聞學[M].北京:國立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1918:86.

[41]鄧紹根.中國新聞學的篳路藍縷: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229.

[42]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77.

[43]徐寶璜.新聞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6:22.

[44]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27-28.

[45]徐寶璜.新聞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6:82.

[46]包天笑編纂.考察日本新聞記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33-34.

[47]戈公振.中國報學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245.

[48]戈公振.中國報學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251.

[49]戈公振編.新聞學撮要[M].上海:上海新聞記者聯歡會,1925:附錄42.

[50]方漢奇先生指出,《中國報學史》第二章的結論中「秦得天下」一段,除段尾十四字外,皆引用自1873年7月18日《申報》社論《論中國京報異於外國新報》一文,卻未註明。

[51]轉引自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M].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28-29.

相關焦點

  • 2014.3丨時培磊、金久紅:《王先謙與〈日本源流考〉略論》
    中國古代史學 王先謙與《日本源流考》略論時培磊;金久紅《日本源流考》則是王先謙另一部研究外國史地名著,而且更能反映出其在此方面的研究特點。 《日本源流考》成書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九月,次年一月由思賢書舍刊刻出版。關於王先謙何時開始編纂《日本源流考》一書,各種資料中均語焉不詳。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從其寫作動機、資料搜集等方面入手,並結合王先謙的政治、學術思想的變化來考察。
  • 《外國新聞事業史》課程教學方法探析
    關鍵詞:外國新聞事業史;課程教學方法;敘事策略 《外國新聞事業史》(以下簡稱外新史)不同於《中國新聞事業史》課程,它的內容龐雜、資料繁多,掌握各個國家新聞事業發展的來龍去脈,著實不太容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它也是非常頭痛。
  • 新聞傳播考研:130道真題,兩本核心教材,中外新聞史背誦重點
    所以考新聞史的各位,哪怕現在記的再難,再崩潰,也要堅持背!2019年各院校中國新聞史考了90+道,外國新聞史考了40+道,雖然好多同學反應外新史比中新史難背,但其實就難在報紙報人名字上,脈絡和內容還是要比中國新聞史清晰和簡單很多噠!
  • 2010年10月外國新聞事業史自考試題
    全國2010年10月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試題課程代碼:0066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該印刷品出現於(      )A.中國 B.英國C.美國 D.德國2.在近代新聞事業的初創階段,即l7、18世紀,報業中的兩個分支開始形成。
  • 《外國新聞事業史》自考筆記
    外國新聞事業史重點章節:  第一章 外國新聞事業的起源  第二章 發達國家近代報業的產生和發展(第二節 英國近代報業、第三節 美國近代報業)  第三章 發達國家現代報業的發展和變化(第二節 英國現代報業、第三節 美國現代報業)
  • 中國新聞報紙之父—王韜
    •王韜(名詞解釋,四川大學440,2020)•王韜新聞活動新聞思想(簡答題,廣西大學學碩,2019)•簡述王韜的新聞思想和影響(簡答題,暨南大學7440,2017)關於王韜的考察,基本集中在兩個維度:第一,關注人物的新聞活動;第二,關注人物的新聞思想。而這也往往是很多新聞史人物的考察維度。
  • 葉桂考略(3)——師承與著作
    分述如下: 6.1  遺著本    《溫熱論》  初名《溫熱論治》,首刻於《吳醫匯講》卷一,唐大烈序云:「《溫熱論治》二十則,乃先生遊於洞庭山,門人顧景文隨之舟中,以當時所語信筆錄記,一時未加修飾,是以詞多佶屈,語亦稍亂,讀者不免晦目.烈不揣冒昧,竊以語句少為條達,前後少為移綴,唯使晦者明之,至先生立論之要旨,未敢稍更一字也」。
  • 連凡 | ​​《文獻通考·經籍考》的分類淵源與歸類調整——以子部為中心的考察(上)
    以下簡稱《經籍考》)的分類體系與歷代目錄的因革關係,姚名達在其《中國目錄學史》中附有一張「四部分類源流一覽表」。其所著錄僅先秦的《尹文子》與《公孫龍子》兩部,以及魏國劉劭的《人物誌》與唐代杜周士的《廣人物誌》四部著作。(五)墨家如表4所示,《經籍考》子部墨家類的小序與小計引《漢志》諸子略墨家類1條與《隋志》子部墨家1條,書目下解題則引《崇文》儒家類1條、《郡齋》墨家類2條與《直齋》儒家類1條、墨家類1條,共計7條。
  • 陳昌鳳:中國特色新聞學的使命
    最早介紹西方報紙知識到中國的是外國傳教士,他們在中國近代最早的報刊比如《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上寫有專文介紹報紙。到19世紀70年代,我國改良主義思想家對利用報刊推動社會改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發表了一批倡導辦報的文章。傳教士和改良主義思想家的文章,大多局限於介紹外國報紙的出版簡況、鼓吹報紙的社會作用,內容相當狹窄,也缺少系統性,還不能說是「新聞學」。
  • 中國當代新聞史:新聞學研究的開始與學術背景考察
    在他們的研究中有關新聞對象、方法、概念的運用、問題的表述方式等產生了一批具有經典價值的研究成果,它們與之前的新聞學啟蒙階段的認識與表述不同,邵飄萍考察世界新聞之趨勢,得出「以新聞(News)為本位」的新聞專業理念。即強調報紙的新聞性、新聞事業的自由、獨立和主體意識,認為「報紙與社會之進步,互為因果」,故報紙要勇於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
  • 2019年4月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考試真題試卷
    2019年4月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考試真題試卷 (課程代碼00660)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 D娛樂、特稿、廣告 16西方最早開辦對外廣播的國家是 A德國 B荷蘭 C英國 D法國 17.20世紀90年代從事國際聲像新聞傳播的通訊機構主要有美聯社電視部和 A路透社電視部、世界電視新聞社 B世界電視新聞社、法新社電視部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外國新聞事業史(課程代碼00660)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17.20世紀90年代從事國際聲像新聞傳播的通訊機構主要有美聯社電視部和A路透社電視部、世界電視新聞社B世界電視新聞社、法新社電視部C.法新社電視部、德新社電視部D路透社電視部、德新社電視部18.被馬克思稱為人類「第一個人權宜言」的文件是A《人權宜言》B.
  • 學術動態 | 中國新聞史學會外國新聞傳播史研究委員會成員學術動態(2020.12.4-2.3)
    《「外國新聞傳播史」課程建設與在線教學模式探索》。 胡翼青(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0年12月4日,主持南大新傳418博士之家學術午餐會第十一季第8期(總第158期);在《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年第6期發表文章《超越傳統,回歸媒介:論傳播政治經濟學的三種新路徑》;在《現代出版》2020年第6期發表文章《出版研究的媒介入射角:一種延伸學術想像力的路徑》;2020年12月25
  • 2015版:新聞傳播學基礎書目100種
    《亞洲腹地旅行記》(斯文赫定)邊疆史地名作,敘事生動有趣,內容氣象萬千。參閱楊鐮主編「西域探險考察大系」叢書,以及王蒙《你好,新疆!》、劉亮程《在新疆》、沈葦《新疆詞典》、《艽野塵夢》(陳渠珍)、阿來《瞻對》、範穩《水乳大地》等。16.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真題
    2018年10月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外國新聞事業史試卷(課程代碼0066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朝日周刊》11.1900年12月,《火星報》出版於( )A.荷蘭 B.法國 C.俄國 D.徳國12. 1868年發行官辦政府公報《太政官日誌》的國家是( )A.英國 B.義大利 C.日本 D.中國13.組建英國最早報團的人是( )A.比維布魯克 B.皮尓迯 C.哈姆斯沃思 D.盧冂非爾德14. 1928
  • 2018山東事業單位統考備戰:毛概之毛澤東主要著作備考
    2018山東事業單位統考備戰:毛概之毛澤東主要著作備考 2018山東事業單位統考綜合類|教育類|衛生類課程|☆課程諮詢QQ 立足事業單位的考試基本情況來看,毛澤東思想在考試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在考試中所考的知識點越來越詳細,故考生在備考之中需要注重細節
  • 中國外文局概況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簡稱中國外文局,又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China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CIPG),是中央所屬事業單位,是承擔黨和國家書、刊、網絡對外宣傳任務的新聞出版機構,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對外傳播機構。
  • (教師招聘考試常考人物)「第一」大全,火速收藏!
    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考到一些著名的人物及其主要觀點,尤其是一些具有開創性的歷史成就。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具有"第一"稱號的常考人物,來看一下都有哪一些!1.生物起源說:是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2.《學記》(收入《禮記》):是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專著。
  • 想要考編?這些教育學著作必須要看
    無論是在教師資格證考試,還是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著作的相關知識都是考試的重點。因為教育學著作多且雜,所以今天小編在這裡將整理好的教育學中常考的著作分享給大家,希望在備考路上給大家一點幫助!01《學記》《學記》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學記》中的教育思想有: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教學相長、長善救失、可接受原則、主張課內外結合等。
  • 石曉軍:略說隋唐史籍中的日本人姓名表記
    這篇小稿即在先行諸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對此問題的考察與思考,略說隋唐史籍中日本人名的表記問題,同時兼涉對《李訓墓誌》中的「朝臣備」之稱的一些看法。(一)先看隋代的情況。由於篇幅關係,下面僅舉出與日本遣隋使有關的例子(引文內的重點線由筆者所加,以下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