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經驗|2020年跨考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專碩385分經驗分享

2021-02-24 王道在線

今年的考研因為疫情的原因,跨度尤其的長,直到5月下旬才最終公布了擬錄取名單,我也用這篇文章紀念一下這場橫跨一年多的考研歷程。

背景

首先介紹一下我的背景,211本科,跨考,408的專業課大學裡只學過數據結構初試385,複試177,最後綜合總排名16名上岸交大cs專碩

總體概述

準備的時間大概是從2019年4月到2019年12月,總共準備了270多天。4月到6月底是大三的最後一個學期,一個星期大概還有十幾個學分的課,只有沒課的時間去圖書館學習,這個時候大概一天複習5到7小時不等

然後7月到9月暑假這段時間,本來應該是複習考研的黃金時間,但是因為暑假圖書館關門的早,在學校沒有什麼合適的學習的地方,其實整個暑假效率並不高,平均下來一天8小時左右。中間還因為回了一趟家,大概有十來天沒怎麼學習。反正總結下來,暑假的複習是挺失敗的。

然後9月開學以後,因為我已經提交前把大四的課修完了,所以從9月到12月我都是專心準備考研的狀態。9月份到10月份,平均一天學習10個小時左右。11,12最後衝刺兩個月,每天的時間大概11個小時左右。後面各科詳細的準備方法,我想以時間進度的形式進行介紹,也算是豐富一下經驗貼的類型吧。

具體時間規劃

數學

4.1--4.30 張宇概率論9講(這時候大部分時間在專看業課上,數學大概一天1.5小時)

5.1—7.15 李正元複習全書高數部分+李永樂複習全書高數部分(邊複習知識點,邊做題,每天3小時左右,核心公式儘量自己推導一遍,加深理解)

7.15—7.30 李永樂線性代數輔導講義(邊複習知識點,邊做題,核心公式推導一遍)

8.1—8.15 李林108題,沒有全做完,重點做了前面全面複習時的薄弱章節(ps:暑假回了一段時間家,這段時間效率較低)

8.15—9.15 李永樂660(裡面有些題概念考的很細,不會做不要緊,用來查漏補缺就行,660如果正確率在80%以上,說明前面第一輪複習的比較不錯,可以進真題了。如果有比較多的題不會做的話,可以考慮返回去二刷一下全書裡的薄弱章節)

9.15—10.10 數學33年真題,前面比較簡單的年份可以考慮一天刷兩套(如果時間比較緊,可以從2005年刷起)

10.10—10.20 做完了李林108

10.20—12.20 一周大概4—5套模擬卷,剩下的時間穿插二刷全書,660,108錯題,穿插二刷真題(李永樂的真題全解包含有數二數三的真題,一刷刷卷子,二刷可以刷這本)

刷的模擬卷包括李林4,6(李林19,20分別壓中了數3,數2各一道大題),超越模擬卷15套、李永樂模擬卷、張宇模擬卷、李正元模擬卷。

ps:模擬卷有的時候會很難,但儘可能要3小時限時做。近幾年的考研題難度明顯上升,20年考研真題的難度,已經不比模擬題難度低了。

408

專業課的主要複習用書為王道的408四本輔導書,其他參考書目為天勤的408輔導書,4門專業課的教材,還有網上推薦的經典的黑皮書(黑皮書比較貴,但平時看的機會也不會太多,可以考慮去圖書館借,包括前面專業課的教材,學校的圖書館基本都有)。

基礎是修過學校的數據結構,其餘三門專業課純自學。

4.1—4.20 結合教材,大話數據結構,天勤數據結構複習全書,複習數據結構。(一天4小時左右)

4.20—5.05 做完王道計算機網絡上選擇題,大題第一遍做的時候可以不做,複習主要看王道輔導書前面的知識點,有不懂的再參考教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看看視頻,如果學習能力較強的話,可以直接看書,比看視頻節省很多時間)

ps:王道前面整理的知識點真的很好,我一個完全沒基礎的小白,就靠直接看王道書前面的知識點,基本408入門完全足夠了

5.05—6.05 做完王道作業系統和計算機組成原理的王道複習書,複習過程同計算機網絡,只做選擇題,大概15天一本(一天4.5小時左右)

經過第一輪複習,對4門專業課的知識點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會有很多不理解的知識點,留到第二輪複習再解決。接下來二刷的時候如果還是有很多知識點遺忘,不要緊,這是正常現象。

6.05—6.20 全面複習數據結構知識點,及第一輪複習遺留下來的難點。寫完王道數據結構輔導書,選擇題和大題。

6.20—8.25 依照類似的步驟,完成計網,作業系統,計組的王道複習全書的二刷

8.25—9.25 對照天勤408複習全書整理的知識點和教材,進行對4門課的知識點進行第三輪複習,查漏補缺。

9.25—10.15 做完408計算機綜合11年真題,可以不按照卷子刷,但真題裡的每道題每一個知識點都要搞懂,尤其是大題。408的大題比較難,但是有套路,摸清套路以後,就會發現每年的大題是很類似的。(第一次做的時候,找不到套路很正常,後面還會做很多遍真題,慢慢就會有感覺的)

10.15—11.15 第四遍複習專業課,把王道書上的錯題重刷,複習鞏固知識點


11.15—12.20 做王道8套模擬題,和天勤8套模擬題,中間穿插真題的二刷,和專業課第5輪複習(其實王道的複習書上就會有真題,408的真題最後來來回回,起碼會做到4,5遍)

英語

我的基礎還不錯,4,6級600+,之前想出國也準備過託福。英語我每天大概花半個小時,最後85+。

    

這裡分享一個背託福單詞的方法,我覺得很好用,大家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背考研單詞。單詞儘量每天都背背,我的方法是第一遍的時候一天背100個,不用複習,用最快的速度把單詞過一遍。後面背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每天背100個,複習150個,滾動複習,直到考前。

   

單詞是根本,單詞熟了以後就是精做考研真題,英二英一儘量都做。英一做05年以後的就行。不用多,一天一篇就行,大概做到考前全部的真題可以做2遍。比較難的閱讀可以考慮做3遍,仔細分析出題套路。

如果覺得量不夠大的話,可以考慮一周做兩到三篇託福閱讀,對提升閱讀硬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對於翻譯,大小作文之類的主觀題給分差距比較小,可以考慮等到考前一個月左右再準備模板。英語基本還是客觀題決定最後的分數。

政治

政治複習資料,肖秀榮全家桶就行~

9.15—10.15 肖秀榮1000題刷一遍,結合風中勁草的知識點,和肖秀榮知識點整理的小冊子,一天1小時。精講精練可以不買,太厚了,我買了以後一頁都沒看過。

10.15—10.30 肖秀榮1000馬原,史綱,思修二刷。毛中特的內容和本年度時事結合的很緊,1000題中的題有些過時。

11.1—12.05 把市面上能買到的政治模擬卷全買回來做,只做選擇題,同時在肖秀榮知識點小冊子上做標記。

12.05—12.20 背肖四大題,同時複習肖秀榮小冊子上被標記次數多的知識點。

ps:政治不用太早複習,複習的太早也會忘記,9月開始綽綽有餘。並且政治也很難拉開分,儘量把時間放在數學和專業課上。

複試

關於複試,我想說一句在最前面。或許網上有很多謠言說交大有黑幕,但我體驗下來的感覺的是,交大的複試真的很公平

我一個211還是跨考,在一眾大佬中,複試之後排名還能提升,就很能說明問題了。與其擔心是否會被歧視,不如沉下心努力提升自己的軟硬條件,本科學校可能會是複試打分的一個標準,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那個標準。

     

因為我們今年是特殊情況,採用了線上複試。機試改成了網上複試的前15min,手寫一道機試題。今年的機試題由於特殊原因很簡單,基本是大一C語言期末編程題的水平。

對於21年準備考交大的小夥伴們,機試一定是重頭戲。交大正常情況下機試是3道題,有可能有一道題是往年的原題,也有可能3道都是新題。交大的機試確實是比較難,如果不算原題的話,3道題裡是沒有籤到題的。而且數據規模很大,基本能想到的常規解法,一般是拿不到滿分的。

一般不考鍊表,樹之類的普通數據結構,偏向於考察算法。尤其喜歡考動態規劃,而且是高級的動態規劃……作為一個考過浙大PAT甲級,成績80+的人,我認為交大機試的難度比PAT甲級高一個級別,估計等於PAT頂級的水平。

但是也不用太擔心,往年學長們的反饋應該是平均做出一道半左右,然後交大會調整機試的分,只要不是一點都寫不出來,基本都不會複試不及格。用我自己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吧,我大概在PAT和LeetCode上總共刷了500+的題,做近7年交大機試,最好的一次兩道半,最差的一次一道,平均水平大概在一道半到兩道之間。

     

然後再說一下面試,英語面試比較水,其實臨場說英語大家都差不多,就算發揮不好,也千萬不要影響到後面面試的心情。中文面試主要圍繞著畢設,本科成績單,本科項目,發表的論文等等。

我當時被問到了畢設、本科學的一些計算機相關課程和一篇發表的論文。剩下的就是一些生活問題,被問到什麼全憑老師心情,回答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就好啦~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原帖

相關焦點

  • 2020屆必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學弟學妹們好,我2020年考研以初試成績404分成功上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下面我將把我的考研經驗分享給大家,用5個月的時間收穫一張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相信你們也可以做得到。   一、個人情況   我是2020年的應屆畢業生,本科就讀於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
  • 考研經驗|2020年雙非一戰上岸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專碩經驗分享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初試403分,專業課134分,本科是雙非,無項目經歷,無科研經歷,一戰西安交通大學,最終成功上岸
  • 2021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專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專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在眾多的考研學生,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員,起初考研也是隨著家裡的要求和同學們都要考的氛圍鼓動,才做出了這一決定。   接著我介紹一下北科計算機專碩2020級的考研情況,這個在學校官網都是可以查的到的。2020年的報名為400多人,進入複試的為57人,招生為47人,報錄比為1:1.2,2020年的國家線是264分,北科的院線劃到了333分,其實也是一個挺高的分數了,畢竟北科還是相當不錯的學校,學校名氣擺在那裡。   然後我談一下考研各個科目的學習。
  • 2021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專碩考研經驗分享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專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首先進行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本科是就讀於太原理工大學,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報考院校和專業是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專碩。   下面我來說說我對考研群的看法。我對於考研群並不是很重視,但是由於周圍同學都加了各種各樣的群,所以我直到暑假快來之前才加了一個群。暑假是考研群活躍的高峰,在不勝其煩之下,我屏蔽了群消息。但不可否認的是,考研群還是有相當作用的。群裡會有「神通廣大」並且樂於分享的同學發一些考研資料,特別是專業課資料。而且在這裡還能認識上岸的學長學姐。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他們請教。
  • 2020屆必看上海大學機械專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先簡單介紹下自己的考研情況,今年成功考入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精機系機械專業(專碩),各科成績如下:思想政治理論70分+、英語二70分+、數學二110分+、專業課機械設計(二)
  • 2020二戰中山大學計算機技術專碩考研經驗分享、備考指南
    專業有學碩、專碩、及非全日制,這三個由於學碩考得難,錄取分數沒專碩高,專碩考的人又多,所以導致專碩分數至少要360分才可以排得上號,非全日制呢,上線的人不多,所以基本是過線就要了的,另外2020年中山大學學碩要了13人,專碩要了142人,非全日制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要了35人。
  • 2020屆必看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專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我想說的是以下三點:第一點是無論如何,相信自己,一定要自己把握好自己的進度,我的建議是最好每天定些小目標、小任務,然後切忌和他人攀比,沒有多大的意義,還影響到自己的狀態,或喜或悲都不好,平常心才是最好的狀態;第二點是學習方法的問題,大家都到了這個階段了,一般大家應該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但我還是想強調,切忌自己悶頭苦幹,最好跟幾個考研老師,老師輔導了這麼多年,肯定還是相當有經驗的,而且不但聽他們講課重要
  • 2021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技術專碩考研必看前輩複習經驗
    學弟學妹們好,我2020年考研以初試成績404分成功上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下面我將把我的考研經驗分享給大家,用5個月的時間收穫一張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相信你們也可以做得到。   一、個人情況   我是2020年的應屆畢業生,本科就讀於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
  • 2021西南交通大學土木水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水利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我是2020考研的學長,考的是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本科也是在西南交通大學讀的。之前西南交大土木專業課學碩一直考的是材料力學、專碩是鋼筋混凝土設計原理,至於英語和數學,就是專碩英語二數學二、學碩是英語一數學一。
  • 2021中山大學計算機技術專碩考研經驗參考
    我是二戰考生,一戰考的是上海某985高校計算機專碩,覺得魔都就業機會多,後面差了幾分沒考上。專業有學碩、專碩、及非全日制,這三個由於學碩考得難,錄取分數沒專碩高,專碩考的人又多,所以導致專碩分數至少要360分才可以排得上號,非全日制呢,上線的人不多,所以基本是過線就要了的,另外2020年中山大學學碩要了13人,專碩要了142人,非全日制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要了35人。
  • 【考研經驗】2019年復旦大學工研院計算機專碩經驗分享
    ,不僅是為了更高學歷,也是為了給自己的學習熱情一個正向助動力,一戰復旦工研院計算機專碩,現在已收到複試通過通知。我是從三月份開始了解各個院校的,一開始就只想去上海,在華東師範大學18年的複試情況出來之前,一直將它作為目標,可是18年華師複試復錄比奇高,對於三本的我並不友好,才在四月份轉到復旦。後又因復旦報名人數形勢趨於爆炸,在六月份換到了中科院軟體所(我好偷雞),等到十月份正式報名,看到群裡有人說工研院有招專碩,果斷放棄中科院,追尋一開始的選擇。
  • 【考研經驗】2018年跨考北郵網研初試經驗分享 專碩398分
    一切塵埃落定,回家火車上無事可做,感慨萬千,就把經驗貼寫了吧。心情激動,我也變成能來寫經驗的人了。聲明一下這不是一個標準的經驗貼,主要是因為初試完三個月來一邊水複試一邊玩,之前這麼久的進度安排記得不是特別清楚。。。也怕亂說耽誤了下一屆的學弟學妹,所以這篇主要是考研時的一些心得體會,複習技巧還有要點,希望也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 「乾貨分享」2020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考研高分經驗分享
    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考研大致經歷。我是一個二戰上岸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碩專業的考生,兩次考研選擇的學校不同,一戰大概超了複試線十幾分,最終因複試選導師扎堆被刷。很不甘心地選擇了二戰。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
  • 2021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技術專業考研經驗分享
    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技術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一、個人介紹   大家好,我本科就讀於一所普通從7月份開始準備考研,期間經歷了非常大的傷病挫折,複習計劃一度停滯了半個多月。最後報考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技術專業,初試成績數學二128分、英語二76分、思想政治理論67分、專業課115分,初試總成績376分,排名第9,複試後前進一名,順利上岸。
  • 2021中山大學計算機技術專碩考研成功經驗指導
    我是二戰考生 , 一戰考的是上海某985高校計算機專碩,覺得魔都 就業 機會多,後面差了幾分沒 考 上。 不甘心 於是乎 選擇 二戰 ,報考 了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 的 計算機專碩, 成功擬錄取, 目前是該校準研究生 啦 。
  • 2021上海大學電子信息專碩(計算機)考研成功經驗指導
    個人大學成績比較差,掛過好幾門專業課,並且敲代碼能力很差,項目也是跟著隨便做做,整個大學一句話基本就是渾渾噩噩。去年決定要開始好好學習,拯救一下自己的大學最後的生涯,今年很幸運的上岸了上海大學電子信息專業(原軟體工程,專業代碼 085400)。
  • 2021年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技術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很開心今年能被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錄取為計算機技術的研究生。在此為大家分享一些考研經驗,希望能幫助到後來的考研人。 現將考研經驗以及研究院考研基本概況做介紹如下,將重點介紹研究院今年專業課調整內容並將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考研概況作一下詳細對比,希望能對後續有意選擇武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考生有所幫助。
  • 考研經驗|2020年跨考上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碩經驗分享
    化院關於數學的必修課不多,只有高數和線性代數,數理統計是我在大三上時選修的;我的英語水平中等,六級549,沒有考過TG;和計算機相關的專業課也就僅限於C++與數據結構,而我都是划水糊弄過去的。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在大三下開學(2019年3月)的時候準備跨考北航計算機,到十二月底參加考試的時候,總共花了大約九個月的時間。
  • 2021考研:上海大學電氣工程專碩考研經驗分享
    一、關於擇校和定專業 考研一般都要選擇211或者985比較好。至於城市,以直轄市命名的大學除了上海大學其他都是985高校,上海大學潛力無限,從2018年開始就成為全國報名第二熱門的大學。至於電氣工程這個專業就業範圍非常廣,國家電網、華為、主機廠、設計院研究院等。
  • 2020屆必看上海大學機械電子工程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一、前言   由於學校禁止研究生參與相關考研輔導,同時我當時在考研交流群分享經驗時中被間接舉報,我自己也不知道哪裡被洩露信息的。因此,經驗分享中的一些數據和參考渠道,我會進行匿名的形式,會給一個大概的範圍,不涉及精確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