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導、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和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辦的2019第二屆「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召開。
本次會議旨在探討新形勢下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聚焦全球治理的重要議題,闡明中國與世界發展的辯證關係,為構建開放、平等、互利、平衡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貢獻智慧與力量。
點擊視頻,近距離感受「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現場吧!
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哈薩克斯坦、黎巴嫩等近20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與聯合國相關組織機構、外交部、上海市人大、上海市政協、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國聯合國協會、中國國際關係學會以及國內高校共百餘代表參會。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巖松主持開幕式。
李巖松校長主持開幕式
姜鋒書記致歡迎辭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在致辭中首先代表上外對各位中外友人和學界同仁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指出了本次研討會的背景:一是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向何處去?二是面對全球治理的共同難題,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兩大力量而行,人類該怎麼辦?三是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新中國7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足以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以充分的自信向世界告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現代化的經驗、部署和決心。最後他表示,就如進博會是中國對全球治理貢獻的中國智慧,是中國為促進全球經濟繁榮身體力行的中國方案,相信本次研討會所有的與會嘉賓和學者也會在兩天的研討中為全球治理貢獻出智慧和方案。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永智致辭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永智介紹了上海未來的開放宏觀格局與具體措施,他強調,開放是上海的品格,創新是上海的名片;高校是我國理論研究與政策諮詢的重要智力來源。建立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院就是要匯集上海地區的高校研究資源,加強統籌規劃與協同研究,努力構建服務國家與社會的新型上海高校智庫聯合體。歡迎來自國際組織,世界各國智庫的國際學者與研究人員,與上海高校開展深入持久的交流合作,為世界經濟穩定的繁榮,為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發展,為上海的創新事業獻計獻策。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吳紅波發表演講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現任中國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吳紅波以「大變局,新思維」為題做主旨演講,他認為,參與全球治理的國家在這百年間大量增加。世界政治格局也因此發生了重大變化。思考全球治理的未來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一是維護聯合國核心地位,二是推動國際秩序變革,三是用可持續發展促進國際合作,四是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塑造新價值觀。目前,世界政局已進入新的深刻變革的長周期,堅持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和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理念和方案,終將為國際社會所接受,並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
查明建副校長主持主旨演講環節
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會長楊潔勉發表演講
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會長楊潔勉認為,我們正站在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節點上。現代歷史的很大一部分是由西方所主導的,但現在,國際秩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西方與東方的權力分配更為平衡。因此,思考只有在歷史的轉折點才會浮現的潮流,把握時代所賦予的特殊機會,對我們就尤為重要。
他提出了六個值得考慮並付諸實踐的方面。第一,要把關注點從經濟增長逐漸轉移到合理分配經濟成果上來。第二,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前夜,我們要注意科技創新的兩面性。科技為我們帶來的改變是全方面的,我們要提早、積極面對科技從軍事到倫理道德各個領域帶來的挑戰。第三,我們要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與時俱進地構建標準,設立機構。第四,要注重分歧管控與危機治理。第五,要對實驗與錯誤有足夠多的容忍度。最後,我們必須注意學術界的任務與責任。學者要在這一大時代下提供有深度、有前瞻性的建設性意見,必須集所有文明之智慧,思考國際社會應有的準則、目標與任務。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二十國集團和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約翰·柯頓發表演講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二十國集團和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約翰·柯頓認為,在思考中國為全球治理所做出的貢獻時,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達沃斯論壇發表的重要講話有著指導性的意義。習主席主要提到了三點內容:第一是中國在G20集團中的領導作用。第二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SDGs)的重要性。第三是全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力量。中國可以通過在G20集團內發揮領導作用,幫助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確保全球化為國際社會的每個成員都帶來切實利益。這是中國為全球治理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也將決定性地影響中國人民與全世界的命運。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健發表演講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健認為, 「一帶一路」是推進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要堅持開放的理念,強調「一帶一路」雙向開放,引入第三方市場合作和產能三方合作,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高標準發展。要堅持綠色理念,明確要求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一帶一路」合作;發揮綠色金融功能,並構建支持綠色金融的國際平臺。要堅持廉潔理念,努力倡議合作建設良好的營商環境;鼓勵企業嚴格遵守所在國家法律法規、合規經營;並積極推進國際反腐合作。
全球智庫網絡主席阿米爾·哈希米發表演講
巴基斯坦全球智庫網絡主席阿米爾·哈希米認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轉型正在發生,「新經濟」也逐漸浮現。科學研究、學術創新,以及新的戰略增長點,都推動著中國不斷向前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為其所覆蓋的眾多國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遇,但也面臨著全球治理所帶來的眾多風險。為加強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中巴經濟走廊應然而生。中巴雙方的這一合作舉措以瓜達爾港為核心區域,必將為整個地區帶來巨大的正面影響,並促進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與實施。而中國也將通過一帶一路,為公平法治、合理分配收入、透明的國際政治環境等全球治理議題做出積極貢獻。
11月9日,嘉賓們還將聚焦全球治理、全球發展、中國經驗,中國意義等關鍵詞,分為五個分論壇進行熱烈探討,帶來更多國際聲音與精彩瞬間。
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是在中國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主持運營的新型高校智庫研究機構。國別院充分發揮上外在區域國別研究領域的綜合優勢,依託上海高校的群體優勢,依靠國內外夥伴高校、研究院所的特色資源,對標中國外交領域的戰略定位與國際研究領域的現實需求,致力於構建「資政、諮商、啟民、育人」功能融為一體的國內、國際學術共同體。
「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是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的標誌性年度學術會議。2018年11月,第一屆「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吸引了來自世界二十多個國家的政要學者,國內中央與地方近十多家媒體先後對會議進行了專題報導。
時值上外70周年校慶倒計時一個月,本次國際研討會也將與眾多精彩紛呈的學術與校園活動一道,拉開校慶慶典的帷幕。
來源 | 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
記者 | 錢俊妮 吳瓊 李磊
圖片 | 張舜昊 馮哲
視頻 | 韋江侶
原標題:《校慶70周年 | 聯通世界與未來:開在進博會裡的上外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