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 | 第三屆「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在上外舉行

2020-12-25 澎湃新聞

●●●●●

2020年12月12日-13日,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新冠疫情與國際社會的信任及合作重建」在線上線下同步召開。

來自國內外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圍繞

「大國博弈與國際新秩序:超越競爭與合作二元結構」

「全球/地區治理轉型與國際新秩序:善治共治的路徑重構」

「新全球化與國際新秩序:新冠疫情下的國際經濟合作」

「文明互鑑與國際新秩序:避免文明衝突的自我實現」

等四個專題展開對話,並特設

圓桌頭腦風暴「2030年的世界: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和特別論壇

「國際新秩序與區域國別研究人才培養」

就有關議題專門研討。(點擊議題查看會議綜述)

此次研討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強調,面對變化莫測的國際環境與層出不窮的危機與挑戰,區域國別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他主張對全球教育系統和人類發展本身進行更多反思與總結,強調開展跨文化交流、分享知識經驗對於提高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意義,呼籲增進多元文化間的相互理解,以開放的態度與世界相連,共建美好未來。

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巖松致

開幕辭

時指出,新冠疫情加劇了全球範圍內的治理和信任赤字,從而增大了國家間合作的難度。「面對這場危機,我們更應當糾正認知上的隔離和扭曲,塑造一個更為健康的合作環境。」(點擊開幕辭查看開幕式及主旨演講)

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成教授主持開幕式並表示,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之下,「信任」與「合作」理所應當成為當今世界的關鍵詞或時代主題,「無信任,不合作;無合作,不發展;無發展,不共贏」。楊成表示,此次活動旨在促進中國與世界的聯通,嘗試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確定性,以把準時代脈搏、服務未來發展。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副院長ViktorLarin發表演講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潔勉研究員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副院長ViktorLarin均指出,新冠疫情加速了世界的「失序」進程。楊潔勉研究員發表了題為「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的主旨演講,指出世界主要大國需從抗擊新冠肺炎的鬥爭中吸取教訓,摒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以鄰為壑的外交政策。ViktorLarin則認為,新冠疫情期間,東方社會因其強調社會責任的文化傳統,比強調個人主義的西方社會展現出更高的防疫效率,從而加劇了西方建制派的危機感。面對來自美國的威脅,中俄應互相支持,共同控制國際危機的蔓延勢頭。

霍普金斯大學埃德溫·賴肖爾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KentCalder教授發表演講

以研究歐亞大陸一體化見長的美國學者,霍普金斯大學埃德溫·賴肖爾東亞研究中心主任KentCalder教授肯定了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取得的卓著成果,並指出中國對歐亞地區的整合能力因此而進一步增強。

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教授發表演講

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教授通過分析二戰後蘇聯拒絕加入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原因,強調了把握世界發展趨勢、增強大國間的理解和互信對於構建穩定、繁榮的國際秩序的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蘊嶺教授發表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蘊嶺教授指出,世界正經歷著諸如發展中國家崛起、人類工業化範式轉型、全球氣候問題日益突出、以智能化為特點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等一系列巨變。變局之中,人們應警惕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可能帶來的世界分裂,在各國不斷磨合的基礎上,以漸變的方式推動國際新秩序的形成。

上海紐約大學校長童世駿教授援引羅素1922年在《中國問題》中對中國的判斷並提出了如何做到強而不霸的「中國的羅素問題」,指出應該從如下四個角度——即關注中國發展蘊含的道德意義,中國發展做出的國際貢獻,中國發展所體現的價值理念,以及中國發展所需要的問題意識來講好中國故事。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唐世平教授發表演講

基於對貧富差距、民粹主義、大國競爭、中美關係等主要變量的分析,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唐世平分析了影響2030年世界格局的主要趨勢:第一,未來國家間的貧富差距或因新冠疫情和技術進步進一步擴大;第二,民粹主義雖會時常興起和回潮,但終難成為主流;第三,中美差距縮小的速度會有所放緩,而印度追趕中國的速度可能加快;第四,中美意識形態競爭程度或介於歐巴馬和川普時期之間,而技術領域的競爭將愈發激烈。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教授特別強調了科技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全球治理方式和國際政治經濟基本運轉模式的影響,認為網絡政治催生了不同於19-20世紀的民粹主義形態,深刻影響了世界政治。此外,氣候變暖對傳統國家安全的超越,中國堅定崛起、美國決心遏制的基本戰略方向導致的兩國矛盾難以調和,都為世界的發展增添了不確定性。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俄羅斯與歐亞研究項目前主任

Bobo Lo發表演講

冷戰結束後,自由秩序面臨決策失靈、制度侵蝕及價值觀崩壞等嚴峻危機。新冠疫情的暴發及蔓延暴露了當今國際秩序的混亂及全球治理的無能。對此,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俄羅斯與歐亞研究項目前主任Bobo Lo提出應以靈活、包容的理念重構有效的國際體系,認識多邊主義的重要性,推進靈活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

莫斯科國立大學政治學院國家治理系主任VladimirYakunin教授發表演講

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前總裁,莫斯科國立大學政治學院國家治理系主任VladimirYakunin教授同樣對國際社會信任缺失、金融環境波動引發的不平等和社會動蕩表示擔憂,提出應通過共建全球秩序以應對危機,並對中國政府提出的經濟合作計劃表示認同。

「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是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的標誌性年度學術會議。此前兩屆分別圍繞「全球治理與中國方案」、「轉折中的世界與全球秩序」、「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各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與新型國際關係」、「全球治理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議題展開。

來源 | 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黨委宣傳部

發言整理 | 歐亞班

統稿 | 楊子桐 夏露

圖片 | 陳鍊、田拾豆

原標題:《SISU | 第三屆「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在上外舉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校慶70周年 | 聯通世界與未來:開在進博會裡的上外國際會議
    ●●●●●11月8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導、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和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辦的2019第二屆「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召開。本次會議旨在探討新形勢下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聚焦全球治理的重要議題,闡明中國與世界發展的辯證關係,為構建開放、平等、互利、平衡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貢獻智慧與力量。點擊視頻,近距離感受「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現場吧!
  • 第三屆東北亞形勢發展研討會在山東大學(威海)舉行
    第三屆東北亞形勢發展研討會在山東大學(威海)舉行 2017年12月12日 10:3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清俐 畢穎達 字號 內容摘要:與會學者圍繞「當前的東北亞局勢」、
  • 2019第三屆口筆譯跨學科研究國際會議在上外舉行
    」的第三屆口筆譯跨學科研究國際會議。  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巖松在致辭中指出,「上海外國語大學致力於建設『國別區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學校也在積極加大創新科研的建設力度。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翻譯研究從『單一學科』發展到『多學科』和『跨學科』,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高度融合已成為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各學科的共同特徵。
  • 上外一周發布 | 翻譯研究院成立,區域國別研究田野調查研討會,紀念...
    上外一周發布 | 翻譯研究院成立,區域國別研究田野調查研討會,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升旗儀式....10月17日,上海外國語大學第三屆「區域國別研究的田野調查案例」學術研討會召開。校園
  • SISU畢業季 | 石勁宇:築夢外交,上外是我追夢青春的代名詞
    ;曾任校團委學生兼職副書記,入選2019年全國「青馬工程」,曾於團中央宣傳部實習,參加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等外事翻譯類志願服務工作。在英語學院2016屆翻譯專業校友徐灣榜樣力量的帶動下,石勁宇的外交夢萌芽大二那一年,榜樣的出現讓石勁宇的新夢想開始萌芽——大他兩歲的徐灣學長退伍返校,與他成為同學。徐灣信念堅定,眼界開闊,很早就樹立了外交報國的大志,在大二下學期創辦了全國第一個外交外事主題的學生社團——上外外交英才俱樂部。
  • SISU ┆ 【光影】大學生攝影比賽:最美的上外一隅
    作品圍繞校園生活、校園風景等兩大主題,不僅集中體現了上外校園的建築風貌,更彰顯了上外學子的人文情懷。現公布獲獎名單,並選登部分獲獎作品。 ▌最佳人氣獎投票SISU官微特準備了一次線上投票,獲得一二等獎的照片將參與本次攝影大賽「最佳人氣獎」的競爭,還請大家踴躍投票,選出你心目中最美的上外一隅
  • 第七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舉行
    ,簡稱「LORI-Ⅶ」)在西南大學桂園賓館舉行。第七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桂園賓館丹桂樓舉行  在開幕式上,西南大學副校長崔延強教授、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吳江教授、西南大學邏輯與智能研究中心榮譽主任何向東教授、「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常務委員會主席Johan van Benthem教授、「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秘書長劉奮榮教授、第七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程序委員會主席Patrick Blackburn教授分别致辭,中國書法家黑子先生向中心贈送書法作品以示祝賀。
  • 第六屆國際爆轟推進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工學院舉行
    8月26日至29日,第六屆國際爆轟推進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工學院舉行。爆轟推進是新概念航空航天動力,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國際爆轟推進研討會旨在推動這一領域各國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及北京大學燃燒推進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平教授擔任本次研討會主席並主持會議。8月27日上午,研討會開幕式在工學院210會議室舉行。
  • 「第八屆世界一流大學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2019年10月15至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八屆世界一流大學國際研討會(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Class Universities,WCU-8)」在上海召開。
  • 第四屆中國蒙臺梭利教育國際研討會廣州召開
    >第四屆中國蒙臺梭利教育國際研討會廣州召開2009-11-05 11:09:3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2009 年第四屆中國蒙臺梭利教育國際研討會  太平洋親子網獲邀成為研討會官方網站  自2006 年以來,中國蒙臺梭利協會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蒙臺梭利教育國際研討會
  • SISU GAZETTE ┆ 上外一周新聞速遞(2018年5月第三期)Week at a Glance
    上外於4月12日至5月3日先後組織青年教師參加了6場示範課觀摩交流活動。4月21日,上外承辦的上海市語言文字「啄木鳥」志願者服務隊成立儀式暨監測培訓活動順利舉行。活動吸引了多家媒體關注報導。4月27日,上外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舉行第四屆時事評論大賽決賽。
  • 第三屆AOGEO研討會在常州舉行 聚焦疫情下亞大區域地球觀測合作
    第三屆AOGEO研討會在常州舉行 聚焦疫情下亞大區域地球觀測合作 2020-10-28 19:20:39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第三屆亞洲大洋洲區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國際研討會暨空間大數據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高峰論壇在常州開幕
  • 第三屆細胞動力學和化學生物學國際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11月15日至18日,第三屆細胞動力學和化學生物學國際研討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學院舉行。第三屆細胞動力學和化學生物學國際研討會旨在提供一個互動平臺,進一步促進多學科合作的綜合集成。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生物部主任Gary Karpen教授做會議總結報告 三天的會議增進了來訪嘉賓對中國科大的了解及與科大學人的切磋,為我校學生提供了一次與世界一流科學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 科學網—第二屆SKLRB生殖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本報訊 以「生殖生物學的生理和病理學研究前沿」為主題的「第二屆SKLRB生殖生物學國際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第三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在臺灣舉行
    「第三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在臺灣舉行 2006年11月03日 11:3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李想 通訊員 郎一言) 12月16日,「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來自中國、英國、葡萄牙、波蘭、吉爾吉斯斯坦等20多個國家的政界、商界、學界、媒體界、軍界的代表參會,深度討論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為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與世界貢獻智慧。
  • 第五屆翻譯認知研究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11月3-4日,第五屆翻譯認知研究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屆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MTI教育中心和澳門大學翻譯傳譯認知研究中心主辦。來自丹麥、法國、德國、美國、奧地利、愛爾蘭、巴西、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和澳門、香港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澳門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河南大學、哥本哈根商學院、巴黎第三大學
  • 第三屆國際電池安全研討會 (IBSW)等你來
    為應對電池安全這一全球重大挑戰,推動電池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美國能源部(DoE)和德國科學教育部(BMBF)及相關國際知名學者發起了國際電池安全研討會(International Battery Safety Workshop),並相繼於2015年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2017年在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和第二屆國際電池安全研討會(International Battery Safety
  • 第九屆大環與超分子化學國際研討會在上海有機所舉行
    11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復旦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九屆大環與超分子化學國際研討會  大環與超分子化學國際研討會是每年舉辦一次的系列國際研討會,其前身是始於1977年在美國猶他州Provo舉行的大環化學國際學術會議和1980
  • 上外人,與世界一同創造卓越
    在第38屆國際公共演講比賽(IPSC)中,經過與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英語演講高手激烈角逐,上外學子熊子卿不負眾望,進入全球七強。熊子卿的外婆和母親均畢業於上外英語專業,可以說,自出生之日起,熊子卿就與上外結下了不解之緣。6歲那年,他第一次來到了離家不遠的上外校園。中學時代,他每天上下學都會雷打不動地穿過上外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