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壽說
自從李總理表達了支持地攤經濟之後,地攤經濟便如雨後春筍似的蹭蹭往上漲。
據說多數地區的城管部門,接到了一個新任務:每個人發展三個地攤,上級要以身作則,發展五個。
我住的小區附近,最近也常見到小吃攤出來活動,特別熱鬧。
而且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其中有一家小吃攤,生意特別好,相比來說其他幾家,卻是冷冷清清沒什麼人氣。
我就在想:同樣是賣小吃的,為什麼人氣差距這麼大呢?
抱著這個疑惑,我連著幾天回家的時候都會對小吃攤老闆的生意做一個觀察。
1
小吃攤老闆的成功秘訣
這天晚上,選了兩份宵夜之後我就跟老闆聊了起來。
我:昨天晚上不在麼,出門沒看到你。
老闆:昨天幾點?我一般有幾個時間點固定在幾個地方,這樣效率高一點。
我:哦?怎麼個效率高?
老闆:我一般下班時間點開始出攤,下午17點左右,先在小區附近的幾個培訓班,補習班,這個時候學生們下課,先來點吃的,墊墊肚子,也就半個小時左右,這邊就結束了。
然後18點左右,會在幾個理髮店門口轉一轉,這個點是理髮店他們吃飯的時間,而且,他們經常是一個人吃,全部都會過來吃,要不就是一個人都不吃。旁邊大概有5、6個理髮店,每天平均也有小几十號人吃飯。
每個店裡的人我都有微信,什麼時候下班,什麼時候加班,周幾開會,經常吃什麼,喜不喜歡吃辣,我都會了解到。
隔了一兩天沒過來吃的話,我就會私信他們一波,比如今天有個優惠呀,可以送個什麼小吃呀,吸引他們。而且,如果他們帶朋友過來,也會給他們優惠,送個飲料什麼的,時間長了大家都喜歡來我這吃。
晚上20點左右,會在地鐵站過來的方向轉一下,這個點下班回來的人挺多。
等到21、22點左右,在大商場門口,這個方向離地鐵口也近,晚上許多服裝店、KTV的工作人員換班來吃飯。上班的人也大多都回來了,而且這個點回來的人很多都懶得做飯。
基本上就在方圓1.5公裡內活動,客人微信上問一下就知道我在什麼地方了,等走過來的時候剛好做好。
我:為啥不在地鐵站多呆一會呢?6、7點的時候可是下班高峰期。
老闆:不,那時候雖然人多,但基本都是下班早,回家自己做飯的,吃的人不多,一般是加班回來的不想做飯的會來這吃。
我:學問挺多呀,我看旁邊好幾個小吃攤,就你這人多。
老闆:哈哈哈,大家比較捧場。小本生意嘛,就要對你的用戶足夠了解,了解的越清楚,你就知道該怎麼跟客戶之間處關係,關係到位了,他們就會經常來了。
乾淨一點,豐富一點,能給大家帶來信任感。味道我也有信心,每過段時間也會問問老顧客,看看味道有沒有變差,及時調整。
我:高手,講究。
老闆:哈哈哈都是大家捧場大家捧場。
我:你加上好友之後,有沒有試過晚上下班時間,發一些美食製作的視頻,或者發一些優惠在朋友圈裡吸引一下人?
老闆:這個沒試過,覺得可以聽您的建議試試。效果好的話,下次過來給您免費!
…..
2
地攤思維,企業同樣適用
為什麼這家小吃攤來吃的人絡繹不絕,其他的卻冷冷清清?我簡單分析了幾點他的經驗,同樣對於企業來說也受用。
1、渠道選擇
補習班門口、地鐵站門口、理髮店門口、商場門口..這些都是小吃攤老闆的流量入口。
他在選擇這些渠道的時候,遵循的是人流量大的原則。
企業也是一樣,在渠道選擇上要有一個分析和篩選,不是所有的渠道都要花大精力去運營,而是重點運營那些價值高的渠道。
2、時間效率
他能比別的小吃攤老闆賺得多,就在於對時間效率和人力成本的把控。合適的時間出現在合適的地點,這個時間點的效率和價值是最高的。如果晚了半個小時,可能補習班就結束了,就會失去這批長期用戶了。
同樣對於企業來說,效率就意味著收益率,最短的時間來創造最大的收益。
3、避免無效運營
我問老闆為什麼6點-7點為什麼不在地鐵站多呆一會,這個時間點是下班高峰人流最多的時候。但其實這個時間點下班的人大多都是自己回去做飯的,並沒有小吃或者外賣的需求。那這部分人群就屬於無效流量了。
那對於企業來說,避免掉這些無效流量的運營,能大大節省在人力和時間的成本。以更多的資源去服務那些有效的用戶,才能帶大的價值。
4、精細化運營
同樣的小吃攤為什麼這個老闆最受歡迎,因為他和用戶之間存在一個信任關係。這個信任關係很大程度就來源於老闆對於客戶的精細化的運營。
了解客戶信息,掌握客戶規律,引導客戶需求,進而促進客戶轉化。
我們企業去運營私域流量,其實就是在經營客戶,只有你對你的客戶了解的足夠深,才能在用戶有需求的時候把產品通過合適的方式展示給用戶。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帶來轉化。
3
總結
你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才。
小生意是這樣,大品牌也是這樣,對用戶了解夠多,才能服務好用戶;服務好用戶,才能建立深層關係連結;關係連結深了,才會有持續的轉化復購。
所以呀,
如何經營好客戶,是企業需要長久專注的目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