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史上最詳細的蘭州拉麵做法解密

2021-02-07 小吃配方集

《蘭州牛肉麵》配方、拉麵技術以及操作步驟大揭秘


許多人創業,都會選擇一些相對簡單的項目,而開家小麵館,投資小、回本快、技術較易掌握,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青睞。而說起開麵館,蘭州牛肉麵便是一個好選擇。



選料對拉麵製作極為重要。根據甘肅的資源條件,業內人士經過多年的探索總結,在選料上有這樣一句俗話:甘南的犛牛永登的面,皋蘭的蓬灰甘谷的線(辣椒)。


由於蓬灰現在已得到改造,使用的是速溶蓬灰拉麵劑,因此,以下便重點對其它三項進行簡要概述。



甘南的犛牛肉:

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高,天然草場無汙染,甘南犛牛四肢粗短、耐寒、犛牛肉肉質鮮紅、鮮嫩、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味鮮美而純厚,加以適量草果、桂皮、丁香、三奈、茴香、姜皮、花椒等煮後,湯味純香而悠長,口味甚佳。


永登的面:

蘭州市永登縣的優良麥種「和尚頭」磨成的麵粉,麵筋值極高,色白微帶黃,麵條入口筋鬥、稍發脆、面香而口感甚佳,麵條在湯內浸泡時,麵條緊而湯不渾。由於「和尚頭」產量較低、市場需求量大,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現多選用高筋麵粉,如塞北雪和牛肉麵專用粉。


甘谷的線:

是指甘肅省甘谷縣盛產的一種細而長的線辣椒,該辣椒經曬乾後,壓磨成的辣椒粉色豔紅、含油脂、味辣而香,製成的辣油辣味純厚、色澤紅亮。




拉麵製作的工藝流程:

和面→餳面→加拉麵劑折搋麵→溜條→下劑→拉麵→煮麵


操作要點:

1、和面(選用高筋面)

拉麵油:選用一級精練菜籽油。

配比:麵粉500克,鹽4克,拉麵劑2%,水250--300克。


和面的水應根據季節確定水溫,夏季水溫要低,約10度左右;春秋季18度左右;冬季25度左右。只有在特定水溫下,麵粉中所含蛋白質才不發生變形,生成較多的麵筋網絡,則澱粉也不發生糊化,充實在麵筋網絡之間。


夏季調製時,因為氣溫較高,即使使用冷水,麵團筋力也會下降。遇到這種情況,可適當加點鹽,因為鹽能增強麵筋的強度和彈性,並使麵團組織緻密。


拉麵劑建議選用蘭州大學力司化工廠出品的速溶蓬灰拉麵劑,該產品與傳統蓬灰相比,有拉麵不易斷條,面質更「筋」,不含有氰、砷、鉛等物質,具有速溶的優點。使用時用溫熱水化開並涼晾即可(每500克拉麵劑加水2500克,可拉麵粉75—90千克)。



首先將拉麵劑放容器裡,加少量水融化備用。


將麵粉倒案板上,同時均勻把鹽散在麵粉上,也可用盆,中間扒一坑,倒入水,500克麵粉用水約250—300克(麵粉筋度不同,含水量不同,則用水量也不同)。


第一次用水量約為總量的70%,操作時應由裡向外,從下向上抄拌均勻,拌成梭狀(雪片狀),拌成梭狀後,需淋水繼續和(也可一點點加水和成梭狀,然後再把梭狀面料淋水和在一起)。


第二次淋水約佔總用量的20%,另外10%的水應根據麵團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和面時採用搗、揣、登、揉等手法。搗是用手掌或拳撞壓麵團;揣是兩時用掌或拳交叉搗壓麵團;登是用手握成虎爪形,抓上麵團向前推搗;揉是用手來回搓或擦,把面調和成團。


和面主要就是需要搗面,雙拳擊打麵團(同時沾拉麵劑水,但要注意把水完全打到面裡),最關鍵的是當麵團打扁後,再將面疊合時,一定要朝著一個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否則麵筋容易紊亂。


此過程大約得15分鐘以上,一直揉到不沾手、不沾案板,麵團表面光滑為止。這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小現象,把面搗到起小泡泡了,就差不多了。


拌成梭狀是為了防止出現包水面(即水大麵團層中積滯),因包水面的水相和粉相分離,或親保度不緊密,致使麵團失去光澤和韌性。搗、揣、登是防止出現包渣面(即麵團中有乾粉粒),促使麵筋較多的吸收水份,充份形居麵筋網絡,從而產生較好的延伸性。



2、餳面(醒面)

將揉好的麵團表面刷油,蓋上溼布或者塑料布,以免風吹後發生麵團表面乾燥或結皮現象,然後靜置一段時間,至少30分鐘以上。餳面的目的是使麵團中央未吸足水份的粉粒有一個充份吸水的時間,這樣麵團中就不會產生小硬粒或小碎片,使麵團均勻,更加柔軟,並能更好地形成麵筋網絡,提高面的彈性和光滑度,制出成品也更加爽口筋鬥。


3、加拉麵劑搋麵

將加好拉麵劑水的麵團揉成長條,兩手握住兩端上下抖,反覆抻拉,根據抻拉麵團的筋力,確定是否需要搋拉麵劑。經反覆抻拉、揉搓,一直到同團的麵筋結構排列柔順、均勻,符合拉麵所需要的麵團要求時,即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4、下劑

將溜好條的麵團,放在案板上抹油,輕輕抻拉,然後用手掌壓在面上,來回推搓成粗細均勻的圓形長條狀,再揪成粗細均勻,長短相等的面劑,蓋上油布,餳5分鐘左右,即可開始拉麵。


5、拉麵

案板上撒上麵粉,將餳好的面劑搓成條,滾上鋪面,如拉韭葉、寬面,則用手壓遍,兩手握住面的兩端,然後抻拉,拉開後,右手面頭交左手,左手兩面頭分開,右手食指勾住麵條的中間再抻拉,待麵條拉長後把麵條分開。


然後右手食指面頭倒入左手中指勾住,右手食指再勾入麵條中間,向外抻拉,根據左手傍邊的麵條粗細,用左手適當收面頭,反覆操作,同條可由1根變4根,4根變8根,麵條的根數就成倍數增長。


麵條粗細以扣數多少決定,扣數越多就越細,一般毛細8扣,細面7扣,二細6扣。拉好後,左手食指上的面倒入右手大拇指,用中手中指和食指將工手上的面夾斷,下入鍋中煮麵。


目前,根據面劑成形的不同和扣數的多少,拉麵的主要品種有毛細、細面、二細、三細、韭葉、寬面、大寬、蕎麥稜等多個品種。



6、煮麵

將拉好的面下入沸水鍋中,鍋內的水要開且寬,等面浮起,輕輕攪動,將面煮熟撈於碗中。煮麵的鍋要用鋼精鍋、不鏽鋼鍋等不易生鏽的鍋。



蘭州牛肉拉麵的煮肉制湯技術十分關鍵。


牛肉湯製作的工藝流程:

選料→浸泡→煮製→撇去浮沫→下調料煮製→撈出牛肉並加工→吊湯→對調味水調味→成品


牛肉湯製作方法:

1、制湯原料

制湯選用牛腿骨、精牛肉、牛肝;調味料有姜、草果、桂皮、丁香、花椒、三奈、鹽;調味料中的草果需砸開,同桂皮、丁香、花椒、三奈用紗布包成調料包,一般總料不超過80克。



2、製作方法

浸泡:將牛腿腿骨砸斷,牛肉切成250克至500克的塊,同牛骨一起浸泡於清水中,浸泡過的水不可棄去,留作吊湯用。


煮製:將浸泡過的牛肉、牛腿骨、肥土雞放鍋中(不能用鐵鍋,鐵鍋易使湯汁變色),注入冷水,大火煮沸,撇去湯麵上的浮沫;將拍松的姜和調料包、精鹽下入鍋內用文火煮製,要始終保持湯微沸。煮製2--4小時後,撈出牛肉、腿骨、土雞、姜和調料包,牛肝切小塊,放入另一鍋內煮熟後澄清備用(也可和牛肉、腿骨、土雞一起下鍋煮製)。


吊湯:將浸泡牛肉的血水和牛肝清湯倒入牛肉湯中,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用手勺輕輕推攪,撇去湯麵上的浮沫,使湯色更為澄清。湯是牛肉拉麵的根本,若鮮、香味不足,則需進一步吊制,方法是:


首先,停止加熱,湯中脂肪便會逐漸上浮與水分層,將未發生乳化的浮油撇除乾淨,以免在吊湯時繼續乳化,影響湯汁的清澈度。


其次,用紗布或細網篩將原湯過濾,除去雜質。


最後,將生牛肉中的精牛肉斬成茸,加清水浸泡出血水,然後將血水和牛肉一起倒入湯中,大火燒開後改成火,等牛肉茸浮起後,用漏勺撈起,壓成餅狀,然後再放入湯中加熱,使其鮮味溶於湯汁中。


加熱一段時間後,將浮物去除,此法行業中稱為「一吊湯」。若需要更為鮮純的湯,則需「二吊湯」或「三吊湯」。



注意:

1、煮湯要先用旺火燒開,然後轉小火,湯麵始終保持似開不開的狀態,直到製成為止。因火力過旺會使湯色容易渾濁,失去"澄清"的特點;火力過小,則影響湯汁的鮮醇。


2、涼水浸泡原料1個小時以上,使各原料內部各營養成份凝固,熬出的湯才鮮香味美。


3、原料氽水要氽透。


4、煮湯用的水要一次加足,如果中途加入冷水,湯汁溫度突然下降,就會破壞原料受熱的均衡,影響原料內可溶性物質的外滲。如萬不得已要加水,只能加入開水衝到湯鍋裡,嚴禁往湯鍋內加入冷水。


5、煮湯的原料均應冷水下鍋,如果投入沸水中,原料表面驟受高溫而易凝固,會影響原料內部的蛋白質等溢出,湯汁就達不到鮮醇的目的。



3、調味

兌調味水調味:將適量複合調味料(量的多少視南北各地不同飲食習慣而定)放入水中用文火煮(放入牛肝湯中煮更好),待煮出香味後,進行沉澱或過濾,過濾後與吊過的牛肉湯兌在一起,其目的是增加湯的香味(但要注意,制湯時若加香料太多,會影響湯的色澤),最後加鹽和味精,即成牛肉拉麵所用的牛肉湯。


複合調味料:

白胡椒0.4斤,姜皮0.5斤,肉蔻0.1斤,熟孜然0.4斤,大茴0.1斤,畢拔0.1斤,丁香0.1斤,小茴0.1斤,花椒0.4斤,草果0.5斤,草扣0.1斤,全部攪拌均勻打成粉。


濃香型:

熟孜然粉0.5斤、八角100克、草果100克、桂皮30克、香葉30克、甘草15克、花椒230克、黑胡椒60克、丁香55克、熟芝麻2.5斤、乾薑65克、白芷40克、白寇150克、肉寇60克,全部攪拌均勻打成粉。


4、牛肉的加工

將煮熟的牛肉切成1.5釐米大的丁,切好後放入鍋內添湯,加適量蠔油、生抽、鹽、味精、胡椒粉燒開,撇去浮沫,小火燜入味,湯汁收幹備用。



1、辣椒油的製作

選用辣度適中,顏色鮮豔的辣椒麵;油選用一級精煉菜籽油或色拉油。


先將油燒熱(菜籽油煉去浮沫燒熟),放入蔥段、薑片、砸破的草果、小茴香炸出香味,待油溫降至120℃左右時,撈出調料,在辣椒麵中放少許鹽,倒入溫油炸,一般500克辣椒麵用2500克至33500克油,炸透後放置24小時以後備用。


2、蘿蔔片的加工

將蘿蔔切成4.5釐米長,2.5釐米寬,0.2釐米厚的長方片,放入冷水鍋中煮熟撈出,冷水中漂涼備用。


3、蒜苗、香菜的加工

蒜苗洗乾淨,切成蒜苗花;香菜洗乾淨,切成末備用。



將煮好的面撈入碗中,舀一勺湯,將面用勺舀起再放下,放上蘿蔔片(或將蘿蔔片直接入湯中)、牛肉丁,再添上適量的湯,撒上香菜、蒜苗,淋上辣椒油。


至此,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蒜苗香菜綠)、五黃(拉麵微黃)的色、香、味俱佳的蘭州牛肉麵,就製作完成了。



用本工藝製作的蘭州牛肉拉麵,符合甘肅省牛肉拉麵質量標準,操作規範、質量穩定、製作方法簡單,易於推廣,不但適合散戶經營,而且更適合於規模化生產和連鎖經營。


相關焦點

  • 美食:正宗蘭州牛肉拉麵湯料配置解密,簡單學會蘭州牛肉麵湯料
    蘭州牛肉麵是蘭州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小吃。坊間傳說,蘭州牛肉麵起源於唐代。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是蘭州牛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創始人:陳維精。經後人傳承改進,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製作標準。
  • 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麻辣香鍋,那些我們一直被騙的小吃
    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麻辣香鍋可以說是「中國餐飲三巨頭」了。吃了辣麼多次,有想過自己都吃了「假小吃」麼!其實蘭州沒有蘭州拉麵,沙縣小吃也沒有蒸餃。蘭州拉麵的名聲可以說響徹全國,以至於很多人到了蘭州,第一件事就要去嘗嘗正宗的「蘭州拉麵」,殊不知蘭州根本就沒有「蘭州拉麵」!蘭州只有蘭州牛肉麵,普通叫法為牛大碗或牛大,文藝一點就是牛肉麵。當地和甘肅境內的麵館也大都叫「XX牛肉館或XX牛肉麵」。想不到的是它一出門就改叫「蘭州拉麵」了。
  • 大街小巷中的七大小吃巨頭:沙縣小吃、蘭州拉麵……你全吃過嗎?
    (山東)黃燜雞米飯雖然黃燜雞米飯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黃燜雞),但它的店面開到全國各地都是其實時間並不久,算是小吃餐飲界的後起之秀。(雲南)過橋米線過橋米線也是一個火遍全國的小吃,屬於雲南的滇菜系。與鴨子相關的美食太多了,但鴨血粉絲湯是經濟實惠,走得最廣最遠的一道小吃。重慶雞公煲「雞公」就是公雞的意思,是川蜀重慶一帶的方言叫法。可搞笑的是,重慶雞公煲其實和重慶沒什麼關係。所謂的重慶雞公煲是重慶燒雞公和乾鍋雞的「大雜燴」,重慶之外的可以說都是山寨的。
  • 沙縣小吃蘭州拉麵淮南牛肉湯黃燜jimmy飯……有毒
    淮南牛肉湯、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蘭州拉麵、黃山菜飯骨頭湯、藏書羊肉湯、桂林米粉、重慶酸辣粉、重慶雞公煲、隆江豬腳飯、安徽牛肉板面……大家一定不陌生這些霸佔街頭的小吃天王,你家樓下、公司樓下、學校門口肯定有它們的身影,甚至在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裡,能看到幾足鼎立的盛況。
  • 蘭州拉麵要用什麼麵粉?聞名天下的蘭州拉麵做法竟學自河南人
    一首火極一時的流行歌曲名字叫做《最炫牛肉麵》,很多人曾經因為一個人而選擇一座城市,來到城市之後也有很多人因為一碗麵留在一座城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蘭州牛肉麵,這個名字大家並不陌生,現如今牛肉麵在全國遍地開花,而離家在外的蘭州遊子無論走到哪裡,吃上一口家鄉的牛肉麵都不會覺著孤單
  • 票選國內最好吃的5碗麵條,蘭州拉麵算最差,看看你最愛吃哪種?
    中國地大物博,主食的做法更是千千萬萬,然而南北主食卻有不小差異,南方喜歡吃米作為主食,北方喜歡吃麵作為主食。這也不意味著,南方就沒有麵食,南方的麵條也有很多,也同樣的美味。麵條是一種很神奇的主食,看似簡單,煮、炒、炸和拌等做法多樣,下面就是朋友圈中票選國內最好吃的5碗麵條,看看哪一種麵條是你最愛吃的!第1:北京炸醬麵老北京炸醬麵,流行於北京 、河北,天津等地,很多來北京遊玩的朋友,都會選擇吃一下北京炸醬麵。
  • 蘭州拉麵開遍全國,卻逐漸不受歡迎了,顧客說出背後原因
    現在,各種餐館是越開越多了,不過,一些連鎖餐飲品牌依舊是深入人心,比如沙縣小吃,可謂是遍地開花。除了沙縣小吃之外,還有蘭州拉麵,也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餐飲品牌,在每個城市中,都有不少蘭州拉麵的存在。說起蘭州拉麵,想必很多人都曾去光顧過,吃過蘭州拉麵。不過,蘭州拉麵中並非只有拉麵,還有其他的一些種類的吃食,但是,最受歡迎的應該還是麵食類了,目前,蘭州拉麵已經是開遍全國。據悉,在全國,蘭州拉麵的數量已經多達八萬家了,這樣的門店數量確實是非常龐大了。
  • 蘭州牛肉拉麵可以註冊商標嗎?
    中華街頭美食三大拿:黃燜Jimmy飯、沙shall小吃、蘭州牛肉拉麵,親,您都吃過嗎沒想到」蘭州牛肉拉麵「竟然是註冊商標!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啦!!!【案情簡介】2007年9月21日,蘭州商業聯合會申請註冊第6288786號「蘭州牛肉拉麵 Lanzhou Niurou Lamian及圖」商標(簡稱爭議商標),並被獲準註冊啦!
  • 來蘭州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蘭州拉麵,《舌尖上的中國》讓我對它有很...
    蘭州牛肉拉麵。一清二白三紅四綠,湯清、面白、辣紅、蔥綠,猶如人生,簡單、清新!想起來舌尖上的中國,講述蘭州人的早餐,從一碗熱騰騰的蘭州牛肉拉麵開始,因為天涼,面、湯,吃的、喝的,全有了……蘭州牛肉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
  • 蘭州拉麵遍布全國,生意火爆,為何蘭州人卻對其「恨之入骨」?
    要是說起我們身邊最常見的餐飲小吃店,最最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代表莫過於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這「三大餐飲巨頭」。似乎無論我們去到哪一座城市,總能在這些地方與它們邂逅。蘭州拉麵生意火爆,連鎖店開遍全國各地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城市,你的生活圈或者是工作圈附近有沒有蘭州拉麵店的存在。在我身邊,不論是公司附近還是住所附近,都開了好幾家賣蘭州拉麵的小餐館。而且,每次外出旅遊的時候,無論走到哪裡,也都遇見了蘭州拉麵。就像是肯德基和麥當勞一樣,在哪都能碰到。
  • 這4道中國菜,難住了米其林大廚,蘭州拉麵排第2,網友:我驕傲!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極為豐富,中國的美食更是眾多,大到五星酒店的特色菜,小到街邊的特色小吃,都是很多中國人的最愛,可是世界最大,美食也非常的多,在國外,說起美食很多人都會想到米其林,今天我們說的不是白胖子輪胎,而是米其林的美食評選,最近這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國內國外的交流越來越多,所以很多米其林廚師也都來到中國,和中國的廚師們切磋技藝,
  • 5款「神仙級」麵條,蘭州拉麵沒上榜,最後一種才是重頭戲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麵食的做法上也各具特點:北方麵條做法簡潔吃法大氣,南方麵條做法溫婉細膩。隨著交通的便利網絡的發展,各地不同風味口感的麵條滋潤了無數吃貨們的味蕾,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中國5種「神仙級」的麵條,蘭州拉麵意料之中沒上榜,看看有沒有你喜歡吃的。
  • 蘭州拉麵,美味佳餚
    說到美食,相信全國各地都有很多特色的,大多數人比較喜歡吃麵食,因為現在像是麵食的話,其實也非常美味,有些人認為麵食的做法很簡單,做法上其實並不簡單,裡面有很多的學問的,咱們就以蘭州拉麵為例子,如果沒有一定的技術是沒辦法拉得出這種拉麵來的。
  • 為啥蘭州拉麵館的生意都這麼好,拉麵湯百喝不厭,解密其核心製作
    文章開始之前,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本人從事蘭州牛肉麵行業多年,對於拉麵的製作和湯的製作是十分專業的。接下來就分享一下個人對蘭州拉麵和蘭州牛肉麵的見解,一碗牛肉拉麵的優劣除了取決於拉麵的製作外,最重要的秘密其實在於湯的核心製作,湯的味道直接影響了這碗面的品質,也就是說湯的味道決定了面的味道。
  • 七旬老漢的「蘭州拉麵夢」
    我今年73歲,多年來喜食蘭州牛肉拉麵,更喜愛拉麵技藝。看著拉麵館的師傅能迅速地將手裡的麵團變成纖細的麵條,羨慕不已,夢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學會拉麵,以滿足自己和家人的口腹之慾。9月下旬的一天,我偶然從一份報紙上看到一篇題為《牛肉麵大學:洋弟子遍布全球》的報導,得知蘭州有所專門傳授蘭州牛肉拉麵技藝的學校——甘肅省興隴蘭州牛肉拉麵職業培訓學校,興奮不已,當即決定到蘭州拜師學藝。
  • 舌尖上的中國:蘭州牛肉拉麵,我最喜歡的麵食!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清真風味小吃。坊間傳說,蘭州牛肉麵起源於唐代。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是蘭州牛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甘肅人馬六七從國子監同窗懷慶府清化鎮蘇寨人陳維精處學得傳入蘭州,後經陳維精後人陳和聲、馬保子等人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
  • 為什麼蘭州拉麵館生意冷清,卻依舊不會倒閉,店家:其實很賺錢
    【為什麼蘭州拉麵館生意冷清,卻依舊不會倒閉,店家:其實很賺錢】蘭州拉麵也是中國小吃界的四大巨頭之一,另外三大巨頭分別是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重慶酸辣粉,這四個小吃店幾乎遍布全國各地。不過要說這個小吃門面最冷清的莫過於蘭州拉麵了。
  • 在武漢,蘭州人才不吃蘭州拉麵!
    只要一說到我是蘭州人,大家就會問「你覺得樓下/后街的蘭州拉麵正宗嗎?」不正宗!叫拉麵就不正宗好嗎?只是為了彰顯「拉」這個製作手藝吸引顧客罷了。在蘭州,我們就管它叫牛肉麵,親切點喊「牛大」。蘭州牛肉麵加的是一直在熱鍋裡滷著的雞蛋,一般帶著殼需要你自己剝。剝好丟進牛肉麵碗裡,被牛肉湯浸過汁水的滷蛋蛋黃溼潤細膩。在蘭州,最豪華的牛肉麵是三加,加肉加蛋加菜。如果只加肉和蛋,這叫肉蛋雙飛。
  • 蘭州拉麵都愛吃,怎麼做呢?來教你!
    在蘭州讀書的四年,吃的最多的便是牛肉拉麵了,對於學生時期的我們來說,拉麵不僅僅實惠,更主要的是好吃,絕對的酸辣爽口。綠色的香菜,黑紅色的豆瓣,在深棕色的湯裡遊來遊去的牛肉片……沒錯,這就是蘭州大眾小吃蘭州拉麵。
  • 其實,蘭州並沒有蘭州拉麵,而桂林也沒啥桂林米粉?原因很簡單
    美食來自當地,猶如我們總是習慣在小吃前面加上特色這個詞一樣,何為特色?屬於當地的便是特色,獨有而又美味,這其實就是小吃原本的樣子,每當我去到陌生的城市,出名的餐館其實吸引不了我,我更加喜歡街邊的小攤和巷子的老店,因為小吃起源於此,當地的味道追溯於此,能夠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