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國有大行一直以來是踐行普惠金融的「主力軍」。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3.73萬億,同比增長28.4%,其中,五家大型銀行該項貸款餘額3.5萬億,較年初增長34.6%。
國有大行做普惠,除了實現「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40%」的年度目標,還能做哪些創新與突破?工商銀行面向全國小微商戶開放的一款普惠金融產品——「e商助夢貸」,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可能。
根據上半年公開數據測算,國有大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戶均貸款餘額為83萬元,而「e商助夢貸」的戶均貸款餘額則降到了8.3萬元左右,服務客群進一步下沉到街邊夫妻店這樣的「草根小B」端商戶。在「e商助夢貸」中單筆提款2000元、3000元的小生意人們,為家人生計奔忙,為一分一毫精打細算,他們努力復工復產,也畫出了中國實體經濟末梢最鮮活、最真實的群像側影。
單筆提款2000元,最短借1天
小生意人們的算盤「算得精」
楊玲在四川廣元劍閣縣開了一家小美容店,2020年6月18日,她獲得了「e商助夢貸」11.8萬元的授信,近半年時間來,楊玲共計借款65筆,結清56筆,筆均借款周期在15天左右,筆均借款金額只有5000多元。
「我的錢都在理財上,平時店裡進貨(化妝品、身體乳)都是用的助夢貸,店裡偶爾做活動,進貨需求大,我一天要借好幾筆,最低2000元都借過。」楊玲毫不避諱自己的資金需求安排,做美容行業十多年,老客戶們一般都不會賒帳,收到錢楊玲立即就把貸款還了。「(助夢貸)靈活的很,有一次我只借了一天。」
和楊玲一樣,在貴陽做汽車銷售服務的90後小夥劉超(化名),也在用「e商助夢貸」實現生意的快速周轉。在新車銷售領域,同一個品牌的車型由於各地4s店活動優惠不一樣,經常會出現較大的價差,劉超的生意就是幫客戶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最低價。由於新車會從外地託運而來,客戶擔心在運輸過程中車輛有損壞的風險,不敢直接付全款,經常會要求劉超幫忙墊付。「現在社會,誰會全部拿現金去買車買房?加上我又是做生意的,肯定希望手上能用來周轉的資金越多越好呀。」劉超6月15日申請了「e商助夢貸」,拿到27萬元授信,半年下來,他申請了41筆借款,平均筆均貸款使用周期在3天左右,「客戶的資金一周左右就回款了,我肯定要及時把貸款還了,利息少一點嘛。」
小生意人們的算盤「算得精」,一分、一毛錢都要用在刀刃上。「疫情過後掙錢都不容易,只要生意能運轉下去,能少借點就少借點,壓力小一些。」
客戶越下沉,風控越難做
e商助夢貸如何兼顧小微商戶的「普」與「惠」?
楊玲、劉超這樣的小生意人,是實體經濟最末梢的「毛細血管」。據了解,我國在業/存續個體工商戶共計8920萬,個體從業人數目前已超過1.76億,個體工商戶的註冊量佔全部市場主體的66.0%。然而長期以來,這些個體工商戶很難得銀行金融機構的普惠型貸款服務。
因為客戶越下沉風控越難做。「不敢貸、不願貸」既是行業現狀,又是行業痛點,街邊夫妻店的風控應該怎麼做?碎片化、「短小頻急」的金融需求如何滿足?用傳統的線下盡調,金融機構作業成本高、單筆貸款收益少,根本沒有經濟可行性,加上這類草根小商戶一般少有抵質押物、甚至沒有營業場所,風控識別難也是困擾金融機構的大問題,如今在「常疫情時代」,也不符合「無接觸化」操作的轉型大方向;而轉向線上大數據風控,問題也同樣存在:數據從哪來,模型怎麼建,額度利率給多少?要真正做「草根小B」端的普惠金融,既要考慮風險,又要提升效率、還要兼顧普惠,這似乎成為了金融機構的「不可能三角」。
金融機構如何才能真正觸摸到這樣的「草根小b」?又如何能真正支撐起小生意人們筆均幾千元或者僅使用幾天的快速周轉?「e商助夢貸」探索的答案是:服務門檻越低,技術水平要求相應就越高,唯有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不可能三角」才有破解的可能。
據了解,作為工商銀行與新網銀行聯合創新的普惠金融產品,「e商助夢貸」結合了兩家銀行的優勢。雙方獨立風控,聯合放款,客戶可在線申請,實時獲得貸款,有效降低了小微商戶申貸成本和資金冗餘成本,擴大小微金融覆蓋面,小微商戶只需要在手機「工銀e生活」APP或者「e生活plus」 微信小程序上傳營業執照,簡單填寫個人信息並進行授權之後,兩家銀行的後臺系統就會自動對小微商戶多維數據進行畫像分析,在大數據技術的輔助之下精準授信,快速決策「貸多少,利率多少」。
整個過程無接觸、全在線、全信用,有效解決了金融機構顧慮的服務效率及風險防控的問題,同時兼顧了「草根小B」端商戶的「普」與「惠」。
全力構建普惠金融生態
助力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提質降本」
工商銀行作為國有大行裡的「領頭雁」,更是全球金融行業的翹楚,為什麼要做這樣一款平均授信額度低到10萬以內、最短可借一天的「碎片化」小微商戶產品?
長期以來,工商銀行堅持「客戶至上、服務實體」的工作思路,做真小微、真做小微。2020年7月,工商銀行正式發布「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品牌戰略體系,致力於打造「貼心工行、極智工行、無界工行、放心工行」,以「服務+、智慧+、場景+、安全+」,實現客戶在工行「一點接入、全生態響應、全功能服務」,真正讓現代金融服務更好地走進百姓生活,助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新網銀行行長江海看來,隨著各大銀行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普惠金融的陽光經過層層滲透,已經照耀到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小微企業,他們可以從銀行渠道拿到低成本的資金,但是對於街邊小商戶、夫妻店這類更草根的小微商戶來說,銀行的錢卻相當稀缺。
「一口鍋養活一家人,一筆錢可能助力他們實現一個小夢想。這樣的草根小B商戶在復工復產關鍵階段,對實體經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們更應該得到銀行級的金融服務。」江海說,「e商助夢貸」既體現了國有大行的草根情懷,實現監管要求的「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目標,除此之外,這款產品也彰顯出工商銀行不僅僅自己做普惠金融業務,更帶動了各類型、各層次的金融機構,一起構建普惠金融生態。「e商助夢貸是國有大行與新興網際網路銀行聯合創新的一個範例,場景共建、生態共享,探索銀銀合作的『無界創新』。工商銀行大手牽小手,更多的銀行得以扎進實體經濟的沃土,讓普惠金融向下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