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運動已在我國開展多年,但吸菸的危害仍未得到有效扼制,控煙形勢依舊十分嚴峻。這不僅需要政府採取更加堅決、有效的控煙舉措,也需要公眾更加廣泛、自覺地參與控煙行動。
吸菸危害知多少
我國著名呼吸疾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大聲疾呼:吸菸就像一部死亡發動機。筆者還要補充一句:吸菸好似一臺燒錢的焚鈔爐!
吸菸是引發多種疾病和死亡的危險因素,這已成為醫學界的共識。吸菸使人的平均壽命縮短10年。根據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全世界每年死於吸菸相關疾病的人數高達500餘萬,估計中國為100餘萬,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科學實驗和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證實,吸菸不僅可直接引起支氣管和肺組織的損傷,造成呼吸系統疾病,而且可導致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這兩種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現已知道,在各種癌症死亡病例中,大約有30%是由吸菸引起的。吸菸者死於腫瘤的機率是非吸菸者的10倍以上;口腔癌死亡的50%~70%與吸菸有關;重度吸菸者患喉癌的機率是非吸菸者的20-30倍;吸菸者食管癌的發病率是非吸菸者的4~10倍。吸菸是引發心肌梗死的一個重要誘因。吸菸使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性增加了2倍。
吸菸不僅危及生命,而且還給國家和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我國是菸草大國,菸草年產量超過250萬噸。我國也是菸民大國,15歲以上吸菸人口超過3億。根據我國2008年衛生統計年鑑的結果推算,我國35歲以上成人歸因於吸菸的三類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疾病經濟負擔高達2237.2億元,約佔各類疾病經濟總負擔的1/6。據《中國人群2002年吸菸和被動吸菸的現狀調查》,平均每個菸民每天吸菸的費用為2.73元,則平均每年花費近千元,全國菸民的購煙消費每年約3000億元,十分可觀。但由此推算,我國菸草工業的稅收還抵不上吸菸造成的疾病經濟負擔呢!
吸菸危害源自誰
有一位專門研究香菸危害的專家把燃燒的香菸比喻為一個「微型化工廠」,這是非常形象和貼切的。因為香菸在燃燒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和物理變化,生成幾千種物質,其中有大量有毒氣體和煙塵,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焦油和各種自由基。
吸菸時,香菸燃燒的一端溫度可達900℃,而煙氣入口時的溫度則降到50~80℃,在幾百分之一秒的瞬間和幾釐米煙柱的距離內存在一個很大的溫度落差,其中的變化極其複雜。
通常,溫度高於600℃菸絲即可實現完全燃燒,其主要產物是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和水蒸氣等氣態物質。開始,熾熱的煙氣在穿過未燃菸絲時可對菸絲起加熱和蒸餾的作用,引發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但隨著煙氣向入口端移動,溫度逐漸降低,氧氣含量因逐漸消耗而減少,於是就由完全燃燒轉變為不完全燃燒。溫度降到450%時,菸絲發生焦化反應,產生焦油等一系列焦化產物。有些菸草成分在開始燃燒時被氧化,到後來又會被還原,如CO2可還原轉變為CO。煙氣在移行和降溫過程中,還會形成氣溶膠,產生大量接近微米大小的顆粒物。在複雜的氧化還原過程中,很容易發生電子的轉移,形成各種自由基,它們分布在煙氣的氣相物質和焦油之中。這些就構成了吸菸危害的源頭。
煙害罪魁自由基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吸菸的危害主要來自尼古丁。但經過科學家們近一二十年的深入研究,證實吸菸危害的罪魁禍首是自由基而非尼古丁,尼古丁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吸菸依賴性即成癮性上。
在吸菸產生的氣相物質中,存在多種自由基,其中主要是烷氧自由基和烷類自由基,還有NO(一氧化氮)和NO2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是在菸草燃燒和煙氣移行過程中不斷產生的。首先是菸草中的含氮物質在燃燒時生成大量的NO、NO2和亞硝胺,它們又與燃燒時產生的烯類物質反應生成烷氧自由基和烷類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具有很強的反應活性,可與細胞膜發生脂質過氧化反應。油脂酸敗變哈、老年斑等就是典型的脂質過氧化反應的表現。而脂類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因此自由基攻擊細胞膜,發生脂質過氧化反應,就會破壞細胞膜,損害其生物功能,從而造成嚴重後果。這些自由基還可以與蛋白質發生氧化反應,導致DNA斷裂等,造成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嚴重損傷。這些都是引起各種疾病的重要原因。
吸菸過程中生成的焦油是顆粒大都為0.1~1微米的物質,其中包含幾種特別穩定的自由基,如醌和半醌自由基、多環芳烴自由基以及含磷類自由基等。每支香菸生成的焦油中所含自由基的數目可高達6×1014個。多環芳烴自由基是一類致癌性很強的物質,如苯並芘。此外,前面提到的亞硝胺本身就是致癌物質,烷氧自由基和烷類自由基又極易自氧化,生成反應活性更強的活性氧自由基,它們攻擊細胞及其膜,發生脂質過氧化反應,造成細胞及其膜的損傷;還可以與DNA結合,使之發生變異,進而引發多種疾病和癌症。
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的起因與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關係極為密切,而許多自由基特別是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成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關鍵因素。因此,自由基可導致動脈壁細胞的損傷,引起炎症反應,最終造成動脈硬化。這就是吸菸引發心臟病的主要原因。
科學家們在研究中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中國菸民患心臟病和肺癌等與吸菸相關疾病的比例明顯比美國菸民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其原因是中國菸民大部分有飲茶的習慣,而美國菸民同時喜好飲茶的少。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而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因而可抑制吸菸產生的自由基發生細胞膜脂質過氧化作用,減輕其損傷。受此啟發,中國科學家還研製了茶多酚濾嘴。實驗證明,一般香菸濾嘴清除自由基的效果甚微,而茶多酚濾嘴的清除效果很好,由於它清除了煙害的關鍵因子,因此是減輕吸菸危害的有效措施,現已申請了專利。同理,如果菸民能多吃一些含多酚類、黃酮類、多糖類、維生素類以及番茄紅素、胡蘿蔔素等具有清除自由基功能成分的飲食,對阻抗煙害也是有益的。當然,更徹底的辦法還是戒菸和禁菸。
1、出門、上班都要戴好口罩
佩戴口罩如N95/K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及普通口罩。能有效阻擋病原飛沫的吸入,減少甚至避免經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機會。
2、勤洗手、多消毒
防護最有效的方法是注意手衛生,不僅飯前便後要洗手,去過公共場所、觸摸過公共用品後也要洗手,用消毒水或者75%醫用酒精消毒。
3、注意個人衛生
不要做摳鼻孔、揉眼睛、抹嘴巴等間接接觸呼吸道、眼結膜、消化道的傳播途徑。
4、儘量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去
不要以為自己不會被感染病毒,今天在醫院裡搶救的病人原來的想法也是這樣的。
5、增強免疫力
每天喝綠茶 3杯以上,補充維生素C 500毫克以上,為身體多一層免疫力防護,多一些安心。
6、健康飲食
多食用含鋅食物,如牡蠣等海鮮;可適當食用富硒大米。飲食清淡,多食各色蔬菜;但蛋白質要保證,一般按1克/體重公斤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