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警告?再有澳洲出口品面臨中國海關新規
中國日前調整了鐵礦石進口的海關檢查規定。(路透社圖片)
中國對澳洲大麥加徵80%的關稅、暫停從新州和昆州進口部分牛肉產品後,日前調整了鐵礦石進口的海關檢驗規定。分析人士聲稱,隨著中澳貿易緊張氛圍升溫,澳洲的鐵礦石出口因此或將受到影響。
據悉,鐵礦石是澳洲對華最大的出口產品,2019年出口總額達到630億澳元。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公告,將於6月1日開始調整進口鐵礦檢驗監管方式。根據新規,
現行由中國海關對進口鐵礦逐批實施抽樣品質檢驗的機制,將調整為依進口企業申請實施。
與此同時,海關人員可在必要時開展有毒、有害元素含量監測。
中國海關總署表示,這些調整旨在簡化流程,增進貿易。上海鋼聯(Mysteel)分析師徐向春(Xu Xiangchun)亦認為,這意味著對所有鐵礦石進行的檢查減少。「海關過去會逐一檢查鐵礦,但現在他們只在進口商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才會檢查。」
但亦有分析師認為,相較於澳洲的競爭對手,新機制令該國出口商有機會成為特別檢查的目標。
《澳洲金融評論報》刊文援引相關人士的說法聲稱,此舉意味著中國海關人員可在不進行檢查的情況下放行來自巴西的鐵礦,但卻會卡住澳洲鐵礦作檢查。
聊城大學研究員於鐳在接受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採訪時稱「這是對澳洲的又一次含蓄警告」,「它與澳洲的舉動及全球鋼鐵需求的普遍下降有關」。
連雲港的一名貿易商向《環球時報》表示,這些調整不會用於制裁澳洲。「我人認為這是一項增值服務,將優化港口的效率和庫存周轉。」
不過,貿易與諮詢公司鋼之家(Steelhome)的高級分析師杜洪峰(Du Hongfeng)在接受《澳洲金融評論報》採訪時卻聲稱,新的機制可能是針對澳洲進口商。
他說:「澳洲跟隨某國(指美國)要求進行無端的(新冠疫情)調查。因此,市場會將之與其他情況聯繫起來。」
中國去年進口了10.7億噸鐵礦石,其中66%來自澳洲,21%來自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