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都跑不到?新能源車續航裡程縮水的那些事

2020-12-14 騰訊網

新能源汽車市場越發火爆,電動車的技術也日新月異。

毫無疑問,小夥伴購買新能源車時最關注的一點肯定是續航裡程。

但當我們實際開上手,無論我們怎麼跑都跑不到廠家給出的續航裡程數據,甚至相差甚遠,到底why?

首先廠商最喜歡用最大續航裡程做宣傳,即60公裡每小時等速續航裡程。

這本身只是一個營銷噱頭,沒有實際參考價值。

就跟手機最長待機時間一樣,說是可以超長待機一個禮拜,但實際用起來一天不到就要充電了。

何解?

後臺清空,所有SIM卡拿掉,WiFi關掉,靜止放桌上,一個禮拜!好像也沒啥不行的。

這個最大的續航裡程,其實是車廠集合所有對新能源車,最有利的條件測出來的結果。

比方說使用最小的輪圈,環境溫度控制在電池效率最佳的溫度,不開空調,不開暖氣,不要使用其它電子設備等等,條件都非常苛刻。

如同挑戰吉尼斯一樣,一切都已準備就緒,這個人只要待在這個玻璃房子裡面,可以50天不吃飯,但普通人卻要正常工作生活,不可能做到50天不吃的。

但也有不少的車企,比如說特斯拉、蔚來,它們官網上會有一個續航裡程計算器。

可根據車主不同的行駛速度,不同的環境溫度以及是否開空調,直接計算出車輛在特定情況下的續航能力。

這樣算出來的續航能力會更準確、實際一點,也說明它們也比較有底氣。

而我們常看到工信部測試給出的新能源車續航裡程,用的是歐盟的那套NEDC測試標準。

就和我們汽油上面的工信部油耗測試差不多的,想開到它給的數據,基本上是開不出來的。

NEDC整個測試過程是在滾筒臺架上原地進行的,跟人在跑步機上原地幹跑差不多。

而且它只進行了幾個簡單的啟停和加減速循環,是沒有實際的道路測試的,所以測試結果也並不是特別準確。

除了NEDC測試標準,美國採用EPA制定的續航測試。包括4種循環:市區工況,高速工況,激烈駕駛工況。

還有一種LTP是由日本、美國、歐盟等共同制定,測試分為低速、中速、高速與超高速四個部分。

上面這兩個相對於NEDC更加接近實際續航。

就拿前兩個月廣汽新能源推出的Aion V為例。

官方宣稱新車的續航裡程最高達600公裡,相較於其它車型,廣汽新能源的這款車標稱續航還是比較高的。

但近日有媒體對廣汽Aion V車型進行了續航實測,從最終數據來看實際續航裡程僅在410km左右,實際續航較宣傳相比縮水不少, 相當於打了6.8折左右。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續航裡程只是標註為工信部工況續航,而沒有提及NEDC的話,那麼縮水就更厲害了, 因為國內是允許只做市區循環試驗的。

其測試過程直接跳過高速部分,結果十分片面,和實際續航裡程相差甚遠。

既然縮水已成定局,那麼實際使用中新能源車續航裡程到底會縮多少水呢?

坦言,工信部給出的NEDC續航裡程大致可以給我們參考。但是用的時候,還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出現,導致電動車續航能力進一步縮水。

第一個就是車速,它對新能源車的續航影響蠻大的。

新能源車的電動機效率相對是恆定的,它不會像發動機那樣,高速的時候效率就大大增加,所以說高速的副作用是很明顯的。

以2020款蔚來ES8 485km續航版本為例,媒體測試結果得出,以平均車速50km/h行駛,其真實續航為406km,而以平均車速90km/h行駛,最終得到的續航裡程僅為316km。

顯然,新能源車高速行駛,因為需要更大的輸出功率,對應的續航能力也就會變差。

根據動能定理E=1/2mv2 ,速度增加一倍,能量消耗增加會三倍。

就好比讀書考試,95分考到99分,需要付出的努力,比1分考到60分還要多,道理是一樣的。

另外,空氣阻力也是消耗電能元兇之一。

數據表明,汽車在60公裡每小時以下的時候,空氣阻力基本上沒什麼影響。

但當車速超過80公裡每小時以後,空氣阻力就會指數級爆炸提升,佔全車阻力的60%以上。相當於多了一倍阻力,能耗自然不可能低。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特斯拉,小鵬,比亞迪等熱門電動車十分注重車身空氣動力學設計的原因。

在速度之後,不能不提的就是溫度,溫度對電池的續航能力有很大影響。

就如1,2月份的哈爾濱,不給iPhone貼上個暖寶寶,你想讓它開機都難。

不管你是三元鋰還是磷酸鐵鋰,其都是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這麼一個過程。

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電池裡面的物質活性會降低,它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完全度的因素,這就會導致電池電量減少,續航變差。

之前有專業汽車動力電池評測機構顯示。

新能源車電池最佳工作溫度是25℃。

如果以25℃溫度作為基準,中央氣象臺公布的中國冬季平均氣溫-1℃,電池的低溫衰減幅度就超過15%了,而如果是北方-20℃的話,衰減就更厲害了,超過57% ,縮水超過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你開車的時候空調、暖氣、音響,這種電器配置在用的時候也是很耗電的。

特斯拉官方給了一個數據,空調開的時候model S的續航裡程下降12%左右,這個能耗和汽油車開空調耗油差不多。

如果你開的是暖氣,那麼電能的消耗比汽車燒油還要多。

因為新能源車它是沒有發動機的,沒有發動機來產生熱量,所以額外要使用一個PTC加熱器,也就是根電熱棒來產生熱量。

這個加熱器一開就要消耗3000W左右的功率,跟夏天的空調功率差不多,自不然就會影響續航。而汽油車只要把發動機熱量,吹到車艙裡面就完事了。

同時局長還發現,大部分新能源車的車主和用手機的心態也很像。

低於20%電量的時候,肯定是到處找充電樁的,不過這也難怪,畢竟咱充電配套設施還沒那麼完善。

但你又有沒有想過,即便是100%充滿了,其實電量它未必也是滿的,因為電池存在衰減和涓流效應,很大可能存在虛電情況。

好比手機一樣,顯示是100%電量,用了沒一會就不見了5%,就是這個情況。

最後,路況對新能源車子的續航也是有影響的。

像塞車走走停停,頻繁急加速、上下坡等等...

這時車輛需要把更多的電能轉化為動能和勢能。 所以電機的輸出功率會更大,放電會變快,續航下降也就更明顯。

就好比一個人正常行走個一百米不會感覺特別累,但如果讓你加速跑個一百米,或者爬個20層樓梯,估計你就得氣喘籲籲了。

最後,就是這樣林林總總的加起來,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能不縮水麼?

相關焦點

  • 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到底有多大水分?冬季更明顯
    超長等速續航裡程,這幾個字在我們查看新能源車參數的時候很常見。作為一項關鍵的性能參數值,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參考價值。為什麼這麼說?噱頭。難道是最大續航裡程有假?我們來看看這個最大續航裡程的前提,指定輪轂大小,70KM/H時速下勻速行駛,適應電池效率的溫度環境,不含附加用電設備(空調不能開)等等。看到這些條件,想必大家心裡也有點數了。
  • 從比亞迪漢續航縮水說起:NEDC續航裡程 電動車企的遮羞布
    汽車記者,記錄汽車日前,車聚網一篇《漢EV續航縮水多嚴重?一位山西用戶冬天只能跑200多公裡》再次把電動汽車的冬季續航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比亞迪漢被曝冬季續航縮水三分之二#」的話題再次被引爆,不同陣營的人為此爭論不休。到底這個200多公裡的「真實續航」的「真實性」如何,電動汽車潛在購買者應該怎麼看這個問題?
  • 續航裡程太「虛」 為何新能源電動車表顯裡程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
    「實際行駛113公裡,表顯裡程掉了289公裡,實際行駛裡程僅有表顯裡程的三分之一多。」這是北京一位新能源車主本周遭遇的糟心事,但糟心的遠遠不止他一人。如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續航裡程400公裡以上已成為主流。
  • 續航裡程為0後,純電動車還能跑多遠?新能源車開多少年才報廢?
    燃油車油表到底後,通常還能開個近三十公裡,那麼純電動車的表顯續航裡程為0後,還能開多遠呢?私家燃油車通常60萬公裡就要被強制報廢,那麼新能源車開多久才強制報廢呢?近期「依威能源」推出了純電動汽車代充服務,代充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呢?本期電動湃「有問必答」欄目,湃客和你聊聊自己的看法。
  • 又到三九天,新能源車主的「裡程焦慮」如何破?
    冬季「裡程焦慮」因車、因人而異 孔先生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冬季氣溫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確有縮水現象他認為,冬季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減少主要是由於使用車內空調對電量的消耗較大,電池性能受低溫影響造成的續航裡程縮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對於非家用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而言,情況可沒這麼樂觀。一位來自西安的駕校教練告訴央廣網記者,他平時駕駛一輛購置於四五年前的海格純電動客車接送學員,「夏天充一次能跑100公裡,冬天充滿只能跑66至70公裡。一天充兩回。
  • 續航能力折上折 急速降溫下新能源車主有點糟心
    本報記者 蔣慎敏  這幾天的新能源車主們,頗有一種「欲雪車先知」的無奈——  隨著氣溫下降,愛車續航縮水。一啟動,表現裡程就要掉一大截,空調加熱更是耗電大戶,放不開手腳。  感受最深的,恐怕要數開新能源車的網約車司機了,有幾位網約車司機租來的車,乾脆直接「罷工」了!
  • 南京車主曬出五菱宏光mini冬天續航裡程,坦言買電動車要謹慎
    答案證明,當然是不太可能的,最近一位南京的五菱宏光mini車主曬出了自己的愛車的電動車續航裡程,事實上,即使是在南京這樣的冬天不像北方那麼寒冷的南方城市,電池也會縮水,影響到續航裡程,我們可以看到在南京這樣的的冬天不到零下的地方,事實上也已經影響到了電動車的續航裡程,以這輛五菱宏光mini的續航裡程來看,在早上通勤8公裡到達工作單位後,車主發現續航裡程已經從170
  • 你續航的是「裡程」,還是「水分」?
    事實上,續航裡程的「縮水」現象,一直被消費者所詬病。例如,有些電動車,標稱續航200公裡,實際續航僅有100公裡左右,高速行駛的續航可能100公裡都沒有,如果遇到冬天或者夏天需要開空調,或許就更低了。那麼問題來了,如今擺在消費者眼前的的續航裡程,水分究竟有多大?而續航裡程達到多少,才能真正緩解消費者們的「裡程焦慮」?
  • 適合跑滴滴快車的新能源車有哪些?
    適合跑滴滴快車的新能源車有哪些? 2018-04-17 12:48 來源: 林歐巴談車 滴快車一般一天跑的裡程數為150到200公裡,時間大概為10小時左右,那麼需要的新能源車必須有250公裡以上的續航裡程,但是事實上要達到250公裡以上的續航裡程的新能源車價格是很貴的
  • 續航差、提速差、反應慢?你的新能源車「沒腦子」都怪它!
    其實電控並不是隨著新能源車誕生的新事物,在燃油車上電控技術就已經存在了,如果偵探說它的英文名應該很多人都能秒懂——ECU。而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後,電控系統承擔的人物也變得更加複雜,也一躍成為一家新能源車企的核心技術。
  • 新能源車跑滴滴划算嗎?
    前面一段時間,空姐乘坐滴滴車被害的新聞可謂是轟動全國,這也一度讓靠滴滴賺錢的許多車主生意大不如前,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人說換新能源車跑滴滴會划算許多,真的是這樣嗎?接下來,就待大家來看看新能源車跑滴滴到底划算不。
  • 純電動車續航裡程越長越好?最佳續航裡程竟然是……
    目前,國內的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已經突破了300km+、400km+。今年6月12日執行的最新補貼政策也取消了對續航裡程150公裡以下純電動車的補貼;此外,新政最大的特點就是續航越長,補貼額度越高。我們不難看出,整個市場呈現出對純電動車更長續航裡程的偏好。
  • 冬季續航討論,多個品牌推出裡程計算器,蔚來ES8提示續航縮減46%...
    我們打開蔚來汽車官網,點開 ES8裡程計算器(所有車型都有裡程計算器),設置車輛電池為100kWh,打開空調的情況下,室外溫度調節到20℃,這時候顯示這臺ES8能夠續航570km,這也是目前這個裡程計算其中能顯示的最高續航。
  • 新能源汽車天生怕冷,特斯拉實際續航都能打5折,北方車主最慘
    相比夏季的續航,冬季的續航至少都要打 5-8 折,而且越往北氣溫越低,續航的衰減越大,並且今年尤為明顯。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今年11月銷量為20萬輛,同比增長104.9%;1-11月累計銷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3.9%,預計今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為120萬輛,並且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接近500萬輛。新能源汽車車主越來越多,冬季續航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 傳統車企:在「舊」能源的框中造「新」能源車
    電動汽車的本質,是「更好的體驗」 首先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有電動汽車?」於世界而言,是用更清潔的能源來保護地球環境;於國家而言,既是保護環境,也是一種能源戰略;於一些廠家而言,是為了響應政策,拿更多補貼;於消費者而言,「我燃油車開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買電動汽車?」
  • 0-50公裡加速僅為5.1秒,最長續航裡程300公裡,補貼後只要7萬起
    一邊是搖166年也未必中的普通車,另一邊是等1年就能輪的上新能源車,相信只要是正常人都會選擇先排隊買臺新能源車了,既能代步還能有個京牌,誰知道以後情況又會咋樣,保證當下的日常出行是才是最實際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市面上的新能源車這麼多,究竟哪款新能源車才值得消費者選擇呢?
  • 汽車之家創始人炮轟「等速續航」,他自己的車NEDC續航700Km
    最近,有一個消息,在國內汽車市場炸開了鍋,而事件的始末,是因為,前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等速60Km/h續航成績就是一個騙局,並希望大家不要再虛假宣傳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對此,很多人回應,表示強烈支持李想的這一做法。
  • 多個品牌推出裡程計算器,蔚來ES8提示續航縮減46%
    我們打開蔚來汽車官網,點開ES8裡程計算器(所有車型都有裡程計算器),設置車輛電池為100kWh,打開空調的情況下,室外溫度調節到20℃,這時候顯示這臺ES8能夠續航570km,這也是目前這個裡程計算其中能顯示的最高續航。
  • 550公裡續航不縮水,幾何C這麼敢說,有些接地氣了!
    新車共推出400公裡優選續航版和550公裡甄選續航版兩款車型,補貼後預售價13.98萬元起,並計劃於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此外,前200名訂購幾何C的車主,均可獲得「99元訂金享15000元能量包」等福利。但這些都不是重點,在現場我聽到了這樣一個詞:續航裡程「保真」!
  • 這幾款車續航裡程最高達460公裡
    如果搖不到燃油車牌,你會轉戰新能源指標嗎??據統計,本期申請新能源車指標者增加3.4萬,普通車指標出現小幅下降,但仍然「一號難求」。小i為了擁有自由的車牌,毅然決然地選擇——「新能源車指標」。往路上那麼粗略一看,好傢夥!電動車都快成街車了。下面第一車網小i給大家推薦幾款當紅緊湊級純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