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越發火爆,電動車的技術也日新月異。
毫無疑問,小夥伴購買新能源車時最關注的一點肯定是續航裡程。
但當我們實際開上手,無論我們怎麼跑都跑不到廠家給出的續航裡程數據,甚至相差甚遠,到底why?
首先廠商最喜歡用最大續航裡程做宣傳,即60公裡每小時等速續航裡程。
這本身只是一個營銷噱頭,沒有實際參考價值。
就跟手機最長待機時間一樣,說是可以超長待機一個禮拜,但實際用起來一天不到就要充電了。
何解?
後臺清空,所有SIM卡拿掉,WiFi關掉,靜止放桌上,一個禮拜!好像也沒啥不行的。
這個最大的續航裡程,其實是車廠集合所有對新能源車,最有利的條件測出來的結果。
比方說使用最小的輪圈,環境溫度控制在電池效率最佳的溫度,不開空調,不開暖氣,不要使用其它電子設備等等,條件都非常苛刻。
如同挑戰吉尼斯一樣,一切都已準備就緒,這個人只要待在這個玻璃房子裡面,可以50天不吃飯,但普通人卻要正常工作生活,不可能做到50天不吃的。
但也有不少的車企,比如說特斯拉、蔚來,它們官網上會有一個續航裡程計算器。
可根據車主不同的行駛速度,不同的環境溫度以及是否開空調,直接計算出車輛在特定情況下的續航能力。
這樣算出來的續航能力會更準確、實際一點,也說明它們也比較有底氣。
而我們常看到工信部測試給出的新能源車續航裡程,用的是歐盟的那套NEDC測試標準。
就和我們汽油上面的工信部油耗測試差不多的,想開到它給的數據,基本上是開不出來的。
NEDC整個測試過程是在滾筒臺架上原地進行的,跟人在跑步機上原地幹跑差不多。
而且它只進行了幾個簡單的啟停和加減速循環,是沒有實際的道路測試的,所以測試結果也並不是特別準確。
除了NEDC測試標準,美國採用EPA制定的續航測試。包括4種循環:市區工況,高速工況,激烈駕駛工況。
還有一種LTP是由日本、美國、歐盟等共同制定,測試分為低速、中速、高速與超高速四個部分。
上面這兩個相對於NEDC更加接近實際續航。
就拿前兩個月廣汽新能源推出的Aion V為例。
官方宣稱新車的續航裡程最高達600公裡,相較於其它車型,廣汽新能源的這款車標稱續航還是比較高的。
但近日有媒體對廣汽Aion V車型進行了續航實測,從最終數據來看實際續航裡程僅在410km左右,實際續航較宣傳相比縮水不少, 相當於打了6.8折左右。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續航裡程只是標註為工信部工況續航,而沒有提及NEDC的話,那麼縮水就更厲害了, 因為國內是允許只做市區循環試驗的。
其測試過程直接跳過高速部分,結果十分片面,和實際續航裡程相差甚遠。
既然縮水已成定局,那麼實際使用中新能源車續航裡程到底會縮多少水呢?
坦言,工信部給出的NEDC續航裡程大致可以給我們參考。但是用的時候,還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出現,導致電動車續航能力進一步縮水。
第一個就是車速,它對新能源車的續航影響蠻大的。
新能源車的電動機效率相對是恆定的,它不會像發動機那樣,高速的時候效率就大大增加,所以說高速的副作用是很明顯的。
以2020款蔚來ES8 485km續航版本為例,媒體測試結果得出,以平均車速50km/h行駛,其真實續航為406km,而以平均車速90km/h行駛,最終得到的續航裡程僅為316km。
顯然,新能源車高速行駛,因為需要更大的輸出功率,對應的續航能力也就會變差。
根據動能定理E=1/2mv2 ,速度增加一倍,能量消耗增加會三倍。
就好比讀書考試,95分考到99分,需要付出的努力,比1分考到60分還要多,道理是一樣的。
另外,空氣阻力也是消耗電能元兇之一。
數據表明,汽車在60公裡每小時以下的時候,空氣阻力基本上沒什麼影響。
但當車速超過80公裡每小時以後,空氣阻力就會指數級爆炸提升,佔全車阻力的60%以上。相當於多了一倍阻力,能耗自然不可能低。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特斯拉,小鵬,比亞迪等熱門電動車十分注重車身空氣動力學設計的原因。
在速度之後,不能不提的就是溫度,溫度對電池的續航能力有很大影響。
就如1,2月份的哈爾濱,不給iPhone貼上個暖寶寶,你想讓它開機都難。
不管你是三元鋰還是磷酸鐵鋰,其都是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這麼一個過程。
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電池裡面的物質活性會降低,它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完全度的因素,這就會導致電池電量減少,續航變差。
之前有專業汽車動力電池評測機構顯示。
新能源車電池最佳工作溫度是25℃。
如果以25℃溫度作為基準,中央氣象臺公布的中國冬季平均氣溫-1℃,電池的低溫衰減幅度就超過15%了,而如果是北方-20℃的話,衰減就更厲害了,超過57% ,縮水超過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你開車的時候空調、暖氣、音響,這種電器配置在用的時候也是很耗電的。
特斯拉官方給了一個數據,空調開的時候model S的續航裡程下降12%左右,這個能耗和汽油車開空調耗油差不多。
如果你開的是暖氣,那麼電能的消耗比汽車燒油還要多。
因為新能源車它是沒有發動機的,沒有發動機來產生熱量,所以額外要使用一個PTC加熱器,也就是根電熱棒來產生熱量。
這個加熱器一開就要消耗3000W左右的功率,跟夏天的空調功率差不多,自不然就會影響續航。而汽油車只要把發動機熱量,吹到車艙裡面就完事了。
同時局長還發現,大部分新能源車的車主和用手機的心態也很像。
低於20%電量的時候,肯定是到處找充電樁的,不過這也難怪,畢竟咱充電配套設施還沒那麼完善。
但你又有沒有想過,即便是100%充滿了,其實電量它未必也是滿的,因為電池存在衰減和涓流效應,很大可能存在虛電情況。
好比手機一樣,顯示是100%電量,用了沒一會就不見了5%,就是這個情況。
最後,路況對新能源車子的續航也是有影響的。
像塞車走走停停,頻繁急加速、上下坡等等...
這時車輛需要把更多的電能轉化為動能和勢能。 所以電機的輸出功率會更大,放電會變快,續航下降也就更明顯。
就好比一個人正常行走個一百米不會感覺特別累,但如果讓你加速跑個一百米,或者爬個20層樓梯,估計你就得氣喘籲籲了。
最後,就是這樣林林總總的加起來,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能不縮水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