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8日消息(記者 黃昂瑾 牛谷月)「我把車內溫度從-10度加到24度,消耗了8公裡的電量;開空調15分鐘,消耗了12公裡的電量。另外,停車一晚掉了1公裡的電量。」這是入手特斯拉Model 3不到半年的車主孔先生近日觀察所得,坐標北京城區。
新能源汽車電池遇低溫掉電、續航裡程縮水,似乎每到冬天都會成為熱議的話題。電池「怕冷」本性雖難改,消費者入圈熱情卻不減。根據工信部消息,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30萬輛,有望較2019年增長7.79%。可是,面對近日北方多地氣溫跌破-20°C、南方城市也觸及零點的寒冷天氣,新能源汽車車主的「裡程焦慮」犯了嗎?
冬季「裡程焦慮」因車、因人而異
孔先生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冬季氣溫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確有縮水現象,但不明顯,對日常通勤的影響也不大。他認為,冬季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減少主要是由於使用車內空調對電量的消耗較大,電池性能受低溫影響造成的續航裡程縮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對於非家用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而言,情況可沒這麼樂觀。一位來自西安的駕校教練告訴央廣網記者,他平時駕駛一輛購置於四五年前的海格純電動客車接送學員,「夏天充一次能跑100公裡,冬天充滿只能跑66至70公裡。一天充兩回。開空調消耗不怎麼費電,主要是冬天電池容量縮小,每次充電的儲能容量不夠用。」
「從目前市面上產品來看,20萬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往往擁有比較好的電池熱管理系統,能使電池維持正常的工作溫度,從而使電池電能不會有明顯衰減。如果是10萬左右的新能源汽車,沒有電池包和電池管理系統,保溫性較差,電池電能的衰減就會更加明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家智庫成員張翔告訴央廣網記者。
實際上,不論是新能源汽車電池受低溫影響導致性能衰減,還是由於車內用暖導致耗電量增加,都將影響到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據宇通客車新能源部負責人介紹,電池受化學特性影響,低溫下其性能會有所下降,同時,由於低溫天氣開啟制熱空調、電除霜等電附件需要耗電,綜合表現為低溫天氣下新能源汽車續駛裡程變短。
「電池的性能決定了它最佳的工作環境是25攝氏度左右,所以冬季低溫環境下新能源汽車電池掉電是必然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技術與產業聯盟秘書長鄭甲兔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關鍵是如何在保證一定生產成本的同時,降低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縮減的程度,把縮減的裡程數控制在大眾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電池「怕冷」本性如何破?
對於如何改善低溫天氣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縮水的問題,宇通客車新能源部負責人表示,可從電池內部材料和外部加熱技術雙向發力。一方面,可通過改善電池電解液和正負極材料低溫電導率,提升電池低溫性能;另一方面,可通過電池加熱技術,使電池工作在適宜的溫度區間,提高電池放電性能。
針對現在市面上主要使用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張翔介紹,三元鋰電池具有密度高、電能容量大的特點,但也存在易燃的風險。目前的優化方案之一是通過調整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中三種金屬元素的配比,找到一個既能保證電池容量,又能降低風險係數,還能降低生產成本的平衡點。
鄭甲兔也表示,在緩解新能源汽車續航縮水問題的眾多嘗試中,目前較為有效的解決方案是通過電池管理系統,讓新能源汽車電池在一個恆溫的狀態下工作,既要確保新能源汽車行駛過程中電池是在恆溫狀態下工作,還要加強新能源汽車在低溫環境中停靠時電池的保溫措施。
在張翔看來,要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除針對電池的研發創新外,還需要從減少車輛風阻係數和輪胎滾動阻力等多種技術路線攻關。
此外,對新能源汽車車主而言,也可通過使用習慣的改善緩解上述問題。上述負責人建議,一是設置合理的空調取暖溫度,採用內循環;二是注意電除霜功能應主要用於除霜除霧,避免長時間開啟和用於取暖;三是根據車輛使用情況合理預留充電時間,減少低溫存儲,避免電池溫度下降過快;四是調整汽車輪胎氣壓至廠家推薦值;五是如果條件允許,可將車輛停放在暖庫中。
專家:看好新能源汽車前景 市場廣闊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而據中汽協預測,2025年中國汽車銷量有望達3000萬輛。
「也就是說,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600萬輛,而2020年的銷量大概是130萬輛。」張翔表示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前景,「按照國家規劃發展願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擁有可觀的市場空間。」
鄭甲兔指出,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技術上,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的生產、管理技術都有了很大提升;規模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排全球第一,市場空間廣闊;經驗上,國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運營經驗、應對風險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積累。此外,從能源結構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將對優化能源結構有所貢獻。他認為,未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會越來越好。
針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發展的方向,張翔認為,一是降低成本,由於新能源汽車價格高於燃油車,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還需要政府補貼予以支持。二是提高安全性,針對此前出現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著火的問題,要進一步從技術等層面加以優化,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三是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從電費、停車費等方面,降低車主在使用新能源汽車過程中的成本。
根據《規劃》部署,將堅持整車和零部件並重,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升動力電池、新一代車用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基礎能力,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互融協同發展;將加快車用作業系統開發應用,建設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體系,強化質量安全保障;將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