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完成宅基地編號工作
10天完成整村測量、評估工作
30天完成整村345戶
交房、協議籤訂工作
高效、圓滿地完成了全部徵收任務
這些詳實的數據背後
是一群滻灞人日夜奮戰
真抓實幹的生動詮釋
攻堅克難:用事實說話
9月8號,務西村整村拆遷工作正式啟動,作為滻灞生態區一名一線拆遷工作人員,務西村是孫芳拆遷工作生涯的「首戰」。
7個村民小組,345戶,1700餘口人,在開展工作前,這些數據孫芳已經爛熟於心。編號、評估測量、交房、籤協議、拆除建築,這是徵遷工作的所有流程,孫芳對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
孫芳正在進行戶籍審定工作
「在拆遷過程中,戶籍認定爭議最大,這是關係村民切身利益的環節,同時也是拆遷中最大的難點。」
如何攻克這個難點?用事實說話!
村民杜大爺就是因為對女兒非農戶口的不認可,從拆遷政策公示開始,前後至少7次找到辦公室,要求認定為農業戶口。工作人員多次從派出所找出對方的戶籍變更軌跡,耐心為杜大爺講解戶籍政策,直到對方完全理解,最後順利籤訂協議。
換位思考:為百姓謀利益
當務西村整體徵收工作接近尾聲,晚上9時,在戶籍審定辦公室,一線拆遷工作人員鈕煒、於昆、孫芳還在細緻耐心的為兩位村民做著解釋工作。儘管同樣的話語已經說了無數遍,但他們仍不厭其煩的耐心疏導、解釋。
說到拆遷工作的最大感受,「非常感動,也非常感激」。孫芳由衷的說:「為了城市建設,老百姓騰空了房屋,讓出了家園,這一點讓我內心非常感動,也非常感激。而我作為一名拆遷工作人員,職責所在就是設身處地為村民著想,在紅線範圍之內,為村民爭取最大化的利益。」
孫芳表示:「我們要換位思考,站在村民角度,肯定要爭取最大利益。所以,在拆遷初期,我們設置了兩次為期10天的徵收獎勵期,對於積極配合拆遷工作的村民給予一定獎勵。第一個獎勵期結束後,超過三百戶村民就已經籤訂了協議。」
了解到部分村民下班後才有時間處理自家的戶籍問題,為了更好服務村民,指揮部工作人員延遲下班,為村民答疑解惑。「為了讓更多村民享受到獎勵期優惠政策,第一個獎勵期截止日的下班時間延遲到晚上12點。」孫芳說。
陽光徵遷:給群眾一本「明白帳」
「徵地拆遷,一邊是群眾的利益,一邊是政策的紅線。滻灞工作人員用心、用情、用勁,既研究拆遷政策,做到有備而戰,又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算好每一筆經濟帳,守住政策底線,給百姓一個明白,讓群眾放心拆、安心拆,做到了和諧徵收、陽光徵收。」鈕煒表示。
一直以來,滻灞生態區嚴格落實「透明公平」公示制度。按照徵收補償安置實施辦法的規定對務西村、安置人口無差別公示,接受全體村民監督;豐富意見收集平臺,通過公布監督電話、信箱、網絡等收集民情民意;做好「六個第一」,即第一時間接收消息、第一時間核對信息、第一時間建立臺帳、第一時間專人調查、第一時間反饋結果、第一時間處理到位。確保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一切數據均處在「陽光」之下,每個村民心裡都有本「明白帳」。
未來,滻灞生態區還將進一步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特別是加快群眾安置區建設,加強過渡期間群眾生活保障,全心全意服務於民。
END
(左右滑動進行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