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登珠峰最短一次僅用9天 成民間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中國人

2020-12-22 騰訊網

他是一位藝術家,作品曾拍賣出千萬元;他又是一名登山家,6年時間,三次從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國內民間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中國人。他說「是自然的庇護才讓我多次攀登成功」。

過去的十一假期,電影《攀登者》熱映,影片裡的登山隊員們為了國家的主權和榮譽勇闖世界之巔。現實生活中,攀登珠峰也是很多人的夢想,都想登上珠峰看一下這世界之巔的風景。不過,珠峰作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攀登危險係數跟難度有目共睹,能成功登頂一次已經非常幸運,而瀋陽藝術家、登山家孫義全卻成功登頂三次。

攝影&視頻/天天 文字/小石頭

編輯/袁樂

出品/騰訊新聞

點擊觀看視頻:他冒生命危險六年三次登頂珠峰,想將攀登過程創作成藝術作品

六年間三登珠峰,成為民間登頂珠峰最多的中國人

2013年5月19日,孫義全從南坡登頂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第二次是2018年5月20日,第三次是2019年5月21日。三次登頂珠峰,孫義全創下了多項記錄:南坡攀登珠峰年齡最小的中國人,世界首位登頂珠峰的藝術家,中國民間登頂珠穆朗瑪峰次數最多的中國人。

2013年,孫義全參與在瀋陽舉辦的第12屆全運會火炬傳遞活動

1986年,孫義全出生於遼寧瓦房店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他從小就喜歡畫畫,也沒人教,每天吃完飯就自己在炕上畫身邊的景色、小動物,漸漸地從一個繪畫愛好者成長為一名當代藝術家。

孫義全跟登山結緣很偶然,當時他在北京認識了一群喜歡登山的人,聽他們講述登山時的景色和內心的震撼時,孫義全心動了。2008年,孫義全開始登山,這期間,曾先後登頂哈巴雪山、啟孜峰,吉力馬札羅山、寧金抗沙峰等世界著名山峰。

2013年孫義全第一次成功登頂珠峰

成功徵服了這麼多世界名峰後,人跡罕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成了孫義全魂牽夢繞的一個地方。2013年,他向世界之巔發起了衝擊,最終如願登頂,看到了夢寐以求的壯觀景色。

第一次登頂珠峰下山途中

第一次登珠峰,孫義全說,開始整個人是極其興奮、夾雜著很多欲望的:對峰頂景色的嚮往,對登頂後身邊人的看法,對日後生活的改變等等……後來整個人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怕登頂失敗,很痛苦,也不享受登山的過程。「所以下山後,我就決定不再登珠峰了,8000米的山峰也不再登了,知足了。」

2018年孫義全第二次登頂照

回到瀋陽後,孫義全很不習慣,因為只要提起他這個人,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談起珠峰。「我用了整整3年時間才把第一次登珠峰帶來的很多東西消化掉,」孫義全說,沉澱之後,他卻開始懷念珠穆朗瑪峰,想再登一次。

於是,他在2016年年底開始準備,2018年年初第二次攀登珠峰,這次他沒有想太多,到了山頂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對頂峰不再嚮往,而是開始享受整個攀登過程,「所以還沒下山就決定今後還會再去。」

5月11日,孫義全為攀登珠峰挑選裝備

在登山領域裡,適合衝頂的最佳日期,被稱為「窗口期」。今年5月11日,孫義全安全抵達位於尼泊爾的珠峰南坡大本營,窗口期尚未到達,天氣不容樂觀。

出發前孫義全進行祈福儀式

經過數日等待,珠峰終於迎來了一個窗口期。17日上午,孫義全和登山隊員進行了當地傳統祈福儀式——煨桑,然後進行登珠峰裝備的最後確認。接著,孫義全從大本營出發,順利經過南坡攀登中最危險的「死亡地帶」——昆布冰川,最終到達4號營地。

第三次攀登珠峰

稍作休息,孫義全於當晚九點,在空氣稀薄、地形險惡、氣候惡劣的條件下,開始最後衝頂。

5月21日10點50分,孫義全終於第三次站在世界之巔,成為中國民間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中國人。

珠峰「致命產業鏈」存在已久 今年死亡人數急劇上升

孫義全和隊友在登山途中

受天氣影響,今年珠峰的窗口期變短,登山團隊都集中在幾天內挑戰衝頂,上山、下山甚至需要排隊兩個小時左右。珠峰擁堵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今年珠峰攀登季死亡人數急劇上升。

為了避免「堵車」,今年孫義全冒著強烈的風速(可承受)提前一天登頂。「我13年那次登珠峰趕上『堵車』了,深知在高海拔、低含氧量的情況下,『堵車』是件很危險的事,所以今年在得知22號將是最適合登頂的日子後,我臨時調整了自己的登頂時間,提前了一天。」孫義全說。

每次登珠峰,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雖然之前做了很多備案,但還是會遭遇突發狀況。比如去年,孫義全在給頭燈換電池時,手指露在外面就失去了知覺。

三登珠峰,孫義全也在探索自己的登山方式——從進山到登頂,再到回來,儘可能地壓縮時間。第一次登珠峰,由於對器材的使用、走梯子的技巧等不太熟悉,在山裡時間較長,而第二次登珠峰他就將時間縮短為12天,今年僅用了9天就成功登頂。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天氣預報、登山裝備、飲食安排既精準又科學,這也為壓縮時間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孫義全說,這種方式還得益於自己對珠峰線路的了解,對危險的提前預判,它還是要因人而異的。

據報導,今年珠峰上有十多人不幸遇難,其背後原因之一是存在已久的珠峰「致命產業鏈」。孫義全介紹,近些年商業登山已經很成熟了,尼泊爾南坡的商業成熟度更高一些, 「尼泊爾大約有上百家探險公司,成規模的有十幾家,費用各不相同,高則上百萬,低則三五十萬。」

孫義全出發前會反覆檢查登山裝備以確保自身安全

有的人說,是尼泊爾的管理和審批不嚴,導致很多攀登者的生命留在了珠峰上。「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孫義全說,「只要你交錢了,尼泊爾的登山審批是非常寬鬆的。而我們的審批是非常嚴的,你只有攀登完五千米、六千米、七千米、八千米的山峰,才能頒發攀登珠峰的許可。」

孫義全認為,造成不幸遇難的根本原因還是攀登者的能力層次不齊。「對一個攀登者而言,首先你得自己尊重自己的生命。」

珠峰景色

以前登珠峰,大家更多的是熱愛,而如今卻成了名利場。「對任何一個攀登者來說,如果抱著這種心態,早晚要出事。如果你抱著熱愛、親近自然的態度,我相信不會有這麼大的死亡率。」

很多人以為,成功攀登珠峰是一種徵服,是人對自然的徵服。孫義全卻說:「不,那是自然對人的教誨與護佑。在山上,可能遭遇暴雪、低溫、雪崩、裂縫、懸崖等多種危險,任何一種遭遇都會喪命,是自然的庇護才讓我多次攀登成功。」

作為一名藝術家,有人也問過他:為什麼要追求刺激,冒著生命危險,三次攀登珠峰?孫義全說,「藝術源於生活,但生活必須親自去體驗,哪怕再困難,甚至是有生命危險。」他熱愛登山這項運動,也始終把整個攀登行為視作一件作品。

孫義全講述自己的藝術作品

這三次登珠峰的經歷讓孫義全變得更踏實、更平和。他不再做很長久的規劃,他覺得過好每一天,做好當下的每件事更重要。」

事實上,多年來,孫義全一直將自己的藝術創作與登山這件事緊密聯繫。攀登給了他對於生活全新的體驗和創作靈感,他希望通過作品呈現當今社會缺失的東西,如何在逆境中調整自我。「以登珠峰為例,最後能登頂的人都是自我調整能力非常強的,因為在極端環境中,隨時有死亡威脅。」

對於孫義全來說,完成這件作品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所以第三次登珠峰絕不是我的最後一次。」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之際,深圳又增三位攀登者登頂珠峰
    在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之際,深圳攀登者又送出一份賀禮!北京時間5月28日9點許,深圳山友厲偉、顧文婷、李曉林三人登頂珠峰。其中,李曉林2019年從南坡登頂珠峰,他是深圳第四位南北都登頂的山友。至此,深圳登頂珠峰的人數已達35人,共計39人次(包括重複登頂者),其中包括27名男性和8名女性。從業餘登山的角度來說,是全球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的城市。
  • 登頂珠峰的新疆人
    對珠峰高度的重新定義,是中國人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象徵,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的生動寫照。熱愛大自然的新疆人對珠峰的探索從未停止,先後有13位新疆人曾登頂珠峰。一個個站在世界之巔的新疆身影,也是譜寫中國夢新疆篇章的生動寫照。
  • 北坡登頂60年,多少人把生命獻給了珠峰?
    原創 勇攀高峰的 四象工作室 來自專輯正經的知識又增加了2020年5月25日,是中國人登頂珠峰60年的紀念日。60年前,王富洲、貢布、屈銀華3位中國登山隊員從珠峰的北坡登頂,既是中國人首次登頂,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徵服珠峰。
  • 勇士:60年前,中國人首登珠峰紀實
    為了紀念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60周年,也是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4月30號,「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正式啟動。5月6號下午,測繪登山隊出徵儀式順利舉行,攀登珠峰的壯舉再次啟程。5月17日16時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抵達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目前全體隊員狀態良好。
  • 為什麼中國人要登珠峰,這部電影告訴你
    松林為了彌補當年的遺憾,他一直待在珠峰腳下,經年累月他就像一個守望羊群的孤狼,在珠峰腳下十多年,日日觀察珠峰的天氣變化,終於總結出一套氣象規律。當他倒著背下這些規律時,三個人均溼了眼眶。此時的松林就像是一匹沉穩的老狼,珠峰就是他的目標。為這一天,他已經準備多年。時光將年輕的他們已經磨練成堅韌的戰士。
  • 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
    1960年5月25日四時20分,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為中國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峰,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巔,這次的登山也是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珠峰的北坡登陸珠峰。1975年5月27日下午2時30分,登山隊中國女隊員潘多和8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再次從北坡登上珠峰。
  • 登山與國運相連——中國人登頂珠峰60年
    12名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隨時待命,即將對世界之巔發起新的衝擊,書寫歷史。中國登山總與國家氣運相連。血肉之軀架成「中國梯」「我父親從來不在家裡談工作。從小對我來說,登山就是他的工作,沒有太多特別的概念。」
  • 山高人為峰,中國人登頂60周年長虹5G+8K見證珠峰新8K
    60年前,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登頂珠穆朗瑪峰,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留在世界之巔,同時也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的夙願,創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壯舉。這之後,中國人對於珠峰的探索從未停止。
  • 黑水兄弟登珠峰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了!快來看看吧!
    在十多年的歷練中,我們的隊員歷經三奧雪山、四姑娘山、田海子山、雀兒山、慕士塔格峰、馬納斯魯峰等從5000米到8000米世界級高山山峰攀登的磨礪,最後才鍛造出這支躋身世界頂級登山探險組織者行列的團隊,2019年成功登頂珠峰就是最好的證明。」
  • 年近七十 身患淋巴癌 夏伯渝依靠假肢登頂珠峰
    圖為夏伯渝在攀登珠峰途中。圖片來源:人民網 柯慶峰攝  中國西藏網訊 5月14日上午10點10分,69歲的中國無腿登山家夏伯渝經過7天的艱苦攀登,成功登頂珠峰,他也創造了中國首例無腿登頂珠峰的紀錄。成為中國年齡最大也是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夏伯渝是當天凌晨3點左右離開海拔8400米的珠峰C5臨時營地向頂峰衝擊的。他於今年3月31日從北京出發開始本次的珠峰攀登之旅。5月8日離開珠峰南坡大本營開始攀登,經過連續7天的艱苦攀爬終於登頂。
  • 珠峰「大堵車」親歷者自述:看著他快死了,我卻從他身邊走過
    「再堵一會,我肯定性命不保」危機時刻,穆薩不得不找縫隙,不斷地超過登山者,最終,艱難登頂。穆薩是「2019十四座珠峰(南坡)登山隊」的隊長,2017年他歷盡千辛萬苦第一次登頂珠峰。今年是他第二次攀登,但這一次並不輕鬆。據尼泊爾政府部門的統計,由於等候時間過長,消耗體力過多,加之高寒和缺氧,2019年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蹤。
  • 成都老闆花50萬元登頂珠峰
    為他拍下這張照片的是他的嚮導,名叫卡米·瑞塔·夏爾巴。拍完後,嚮導也尋找角度,讓人幫他倆留影。這一瞬間,卡米·瑞塔·夏爾巴刷新了個人登頂珠峰次數的世界紀錄——第22次登頂珠峰。就在他們忙著拍照的時候,又有外國登山者來到了峰頂,大家都忙著尋找最佳的拍攝角度。「我在山頂呆了半個小時左右,非常累。」熊相榮說,這是他第二次嘗試登頂珠峰,沒想到遇到好的天氣,一路登頂。
  • 十年為期,攢錢,鍛鍊身體登珠峰,第5天
    當時應該是在9月,天氣比較熱,由於早上折騰了一上午,大家都比較累,所以中午的時候大家幾乎都睡著了。外面也比較安靜。正睡的香的時候,被外面人的腳步聲和說話聲吵醒了,宿舍裡有人起來說,2點半集合,大家快起來吧。大家都起來開始往集合地點走了,從宿舍到到集合地點走過去大概需要10分鐘左右。
  • 明月鏡片登頂珠峰,國產品牌揚眉吐氣
    在登山愛好者眼中,珠峰是一座裡程碑。但就是這座裡程碑,60年前,中國人就在上面留下了足跡。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也是人類從北坡登頂成功。2020年,時隔60年之後,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並對珠峰高程進行了精確測定。
  • 以夢為腳:雙小腿截肢、曾患淋巴癌的他69歲登頂珠峰
    北京時間2018年5月14日10時41分,將滿69歲的夏伯渝在第5次嘗試中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實現了為之奮鬥半生的夢想。他是迄今為止中國登頂珠峰的最年長者、全世界登頂的殘疾人中最年長者,也是第一位依靠雙腿假肢登頂珠峰的中國人。正如尼採的那句名言: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強壯。
  • 「奮進新時代 出彩河南人」王富洲:首次登頂珠峰的中國人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2019年國慶節前夕,講述此次登山經歷的電影《攀登者》一經上映即引起廣泛關注,劇中吳京飾演的登山隊隊長方五洲的原型叫王富洲,他來自河南西華縣。
  • 2020珠峰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想對衝擊珠峰的前輩說,我們今天不用...
    當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這次登頂過程中的亮點,他同時表示,自己想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參與珠峰測量的登山前輩們說:「我們今天不用再那麼難了!」此前,有專家表示這次測量將是「有史以來最為精確的珠峰高度數值」。
  • 最老之爭暫落幕:80歲三浦老人23日登頂珠峰
    戶外資料網(8264.com)訊,尼泊爾當地時間5月23日9:05,一場「世界登頂珠峰最年長者」之爭該暫時落幕了,因為這個時刻,來自日本的80歲老登山者三浦雄一郎終於如願的再次站在世界之巔,也再次將世界登頂珠峰最年長者頭銜「奪回」,在已經81歲的謝爾佔(Min Bahadur Sherchan)之前,雖然後者也已來到大本營,準備這個周末衝頂
  • 中國名品登頂珠峰 天朝上品書寫新輝煌
    6月28日下午,「天朝上品珠峰登頂」祝捷大會在昆明世紀金源大飯店隆重舉行。當楊雪松、劉永忠、王雪峰三名登山勇士與大家分享他們登頂珠峰的驚險經歷時,人們把鮮花和掌聲送給了他們。作為國家級運動健將,楊雪松2008年曾擔任北京奧運火炬手,他同時還是玉溪登頂珠峰第一人,玉溪環保、紅十字會宣傳形象大使,他的經歷不斷讓現場傳來歡呼聲。
  • 五彩經幡在珠穆朗瑪峰高高飄揚——向登頂珠峰的高程測量隊致敬
    但憑著頑強的意志與孤絕果敢的勇氣,你在1998年5月就成為了中國首位登頂珠峰的在校大學生,並先後三次登頂珠峰。這些年,你先後完成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及徒步抵達南北極點的探險活動。問你,何時會停止攀登?你說,一直到6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