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說:柏油路的盡頭

2021-01-10 果果微小說

文|果果

劉奶奶穿著對襟的薄夾襖——還是剛結婚的時候母親送給她的——背著手,半弓著腰走在那條嶄新的柏油路上。

「好著呢,好著呢,」她獨自嘟囔著,「要是我小的時候能有這好日子該有多好,」這細細算來,劉奶奶已經八十幾歲了,她小的時候,就是她結婚之後,隨處可見的都是泥濘的小路。

一輛小汽車從她身邊開了過去,留下一串汽車尾氣,劉奶奶使勁吸了吸鼻子,真怪,這讓別人厭惡的汽車尾氣,她倒是很喜歡。

「汽車,過去想都不敢想呢,」她兩隻渾濁的眼睛追隨著遠去的汽車,「母親從來沒有坐過汽車,」想到這,她不禁有些悲哀了。

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充滿了現代化的東西,尤其現在的孩子們,就連她自己的孩子,都五六十歲了,也經常捧著手機看,她也不明白那小小的物件裡有什麼東西讓他們著迷。

「時代變了,」劉奶奶看著延伸到遠處的柏油路,「我怕是老了,能走上寬闊的馬路,真開心。」泥濘的小路仍然停留在她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又一輛汽車從她身邊呼嘯而過,這次是輛紅色的車,和她在遠方工作的兒子的車是一樣的顏色,劉奶奶分不清車型,也不認識車標,她只知道兒子的車也是一輛紅色的,鮮豔的紅。

「路寬了,日子好了,回家的路,長了。」她搖了搖頭,最後看了一眼路的盡頭,期待的車沒有出現。她轉過身,準備往回走了。

相關焦點

  • 寶豐縣鬧店鎮:「柏油路」增加「幸福指數」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王騰飛)1月7日,走進寶豐縣鬧店鎮李官營村,一條新修的柏油馬路貫穿全村,通到了村民的家門口。談起道路的變化,村民金國需眉開眼笑說,「以前這條路年久失修,坑坑窪窪,遇到雨雪天氣,老年人、小孩出門都不方便,現在好了,政府修建柏油路,出行方便了,整個村子也乾淨多了。」李官營村位於鬧店鎮北部,地勢偏遠,通村主幹道年久失修,路面經常出現車輛剮蹭事故,給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為改善群眾交通出行條件,2020年下半年,鬧店鎮主動向上級部門申請通村扶貧道路升級工程,並成功通過審批。
  • 農村修路為什麼不修柏油路,而修水泥路?
    在很多農村確實是只修了水泥路,沒有柏油路。在老表哥(昕瑞生態)所在的農村都是水泥路,而且已實現村村通,家門口就有水泥馬路。為什麼 不修柏油路,而修水泥路?    1、柏油路的混合料造價成本是水泥路的一倍,人工成本也更高。  每立方柏油路的造價成本是1000元-1200元,而水泥路面每立方的成本是500元-600元,柏油路的每立方的造價成本是水泥路的一倍。
  • 為什麼農村修水泥路而不是柏油路?農村人:不知內情,就請閉嘴!
    城市地區的道路建設已經非常完善,而農村地區已經陸續的追趕了上來,不過在此也讓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城市地區的馬路使用的都是柏油路或者瀝青路,而農村地區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水泥路呢?今天這篇文章來給大家講一講其中的原因。第1個原因成本低。建設道路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成本的問題,如果成本過高就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
  • 博白這所小學門前的舊路升級成柏油路啦!預計……
    聽到這個好消息,小編立馬來到一小分校,於是小編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有工人在清理路面、刷柏油、鋪設路面,路段逐漸被嶄新的柏油路面覆蓋。不利於學生上下學,考慮到這點,相關部門經過討論部署,決定將該路段升級為柏油路。
  • 柏油路「戶戶通」霑化區把「小康路」修到家門口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柏油路戶戶通達,小康路越走越寬。」走進「中國冬棗第一村」濱州市霑化區下窪鎮東平村,首先映入眼前是一條條乾淨整潔通村柏油路,一路直下,就來到了大片冬棗採摘園。今年9月份,趕在冬棗收穫前,霑化區交通運輸局對東平村繞村通園6.15公裡道路進行了硬化升級改造,為冬棗走出去、百姓富起來鋪就了一條條富美的產業路。「東平村南北東西為330米見方,東西路3條,寬11米,南北巷8條,寬6米。村內道路3630米,已全部硬化,實現高標準戶戶通。」
  • 國民黨「立委」集體夜宿柏油路
    中國國民黨「立委」昨晚打地鋪,睡在「立院」外濟南路的柏油路上,抗議萊豬進口。今晨6時,眾「藍委」紛紛起來整備。中國國民黨與民間團體昨晚共同舉行「守護食安之夜」晚會,活動結束後,國民黨「立委」與民眾夜宿打地鋪睡在「立院」外濟南路的柏油路上,抗議萊豬進口。
  • 治癒英語|人行道的盡頭
    Where the Sidewalk Ends人行道的盡頭By Shel Silverstein木石心 譯  There is a place where the sidewalk endsAnd before the street begins,And there the grass
  • 2020年冬,我的家鄉鋪上了柏油路
    2020年冬,再有十幾天就迎來2021的時候,我的家鄉,南陽南召小店的一個小山村,鋪上了柏油路,發自內心的感謝祖國。我曾在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候還是土路)發誓,等有一天我出人頭地了一定要把家鄉的路修成城市那種柏油路,然而,大學畢業一路漂泊,從做設計,到財經,再到開公司做紅酒,開鞋店,再到前幾年從事法律工作,始終沒有實現遠大理想,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這個社會中平凡的人。
  • 農村為什麼不修柏油路?這次專家說的話,終於是靠譜一次了!
    你們有沒有發現,農村多數都是水泥路,而不用柏油路,專家給出了這個解釋,還蠻靠譜的!農村為什麼不修柏油路?這次專家說的話,終於靠譜一次了!反正小編個人覺得柏油路代價太大的,而且不會跑的速度高,所以就用一般水泥路了。
  • 老外研發除塵噴霧,沙塵路秒變「柏油路」,不怕下雨還防滑
    導語:老外研發除塵噴霧,沙塵路秒變「柏油路」,不怕下雨還防滑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最近這些年很多地方空氣越來越差了。尤其是北方經常會有霧霾,沙塵,揚塵天氣出現。而這些狀況對人類的健康影響是非常直接的。
  • 國外發明「變態黑科技」:不怕雨澆能防滑,讓沙塵路變「柏油路」
    文/玉濁清國外發明「變態黑科技」:不怕雨澆能防滑,讓沙塵土路變「柏油路」要說到人們的智慧,那可真不可小覷,甚至讓很多人都為之感嘆!但是在各國發展的過程中,又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情況,為此國外就發明了這款能夠讓沙塵土路直接變成「柏油路」的黑科技。在一些工程建設區一輛轎車跑來之後,很可能會引起一陣煙霧繚繞,但是只要用上這樣的變態噴霧,就能夠徹底和這些煙塵說拜拜。地面乾淨如初,但是也有人感到好奇,那麼是不是一下雨又會重新回到煙塵繚繞的情況了呢?
  • 富順這條路鋪上柏油路了,瞬間高大上了...
    富順這條路鋪上柏油路了,瞬間高大上了...
  • 水泥路和柏油路到底哪個好?為啥農村基本上全是水泥路?
    我們當地農村直到2000年才修上一條水泥路,以前沒修水泥路的時候,在農村居住那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掛風滿大街的塵土飛揚,水泥路面不僅改善了農村的交通,也大大提升了農村的居住環境。在我們東北農村幾乎村村都修建的是水泥路,很少有修建柏油路的。
  • 農村「村村通」新怪象:工程水泥管夠,但少有柏油路,這是為啥?
    那就是在建設工程當中,水泥是完全管夠的,但咱們回到農村裡頭去走農村的馬路,很少發現有柏油路存在,這是為啥呢?原因很簡單,第1個就是因為不同材質消耗的成本是不同的,而柏油路成本更高,所以面對高成本的造價可能會優先選擇水利,因為咱們農村地區需要修路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每修建一米再加寬一米,消費的成本可能會要比水泥路高出2~3倍,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可能並不會帶來正面的反饋,反而用水泥修路,可能會更加的經濟實惠,並且符合當地發展的一個經濟情況。
  • 準備今天「表決大戰」 國民黨「立委」昨天集體夜宿柏油路
    中國國民黨「立委」昨晚打地鋪,睡在「立院」外濟南路的柏油路上,抗議萊豬進口。今晨6時,眾「藍委」紛紛起來整備。中國國民黨與民間團體昨晚共同舉行「守護食安之夜」晚會,活動結束後,國民黨「立委」與民眾夜宿打地鋪睡在「立院」外濟南路的柏油路上,抗議萊豬進口。
  • 張勤德 | 路的盡頭
    既然如此,我和你今天所走的這條小路就應該是一條與我們有緣的路,然而遺憾的是,美好的時光美好的路僅僅是稍縱即逝的一瞬間,一瞬間之後,就會走到小路的盡頭,走到了小路的盡頭,就是我和你分手的時候,分手之後,我們就要為各自的事情忙忙碌碌去了;說實在的,雖然走到了小路的盡頭,但我還不想分手,不想分手但該走的路畢竟走完了,在今後的歲月裡能否還有再見的機會,我不知道,你不知道,頭頂的蒼天也未必知道。
  • 通往東勝東站的柏油路正式通車!記者帶您實地探路!
    通往東勝東站的柏油路正式通車!記者帶您實地探路!近日,作為連接東勝城區與東勝東站的主要通道——振興路正式通車,這讓不少東勝市民拍手稱快。第一路段全長1.9公裡,雙向4車道,限速值60KM/H。12月13日上午,「東勝發布」記者沿東勝區民族東街一路向東行駛至九公裡轉盤處,右轉駛入南繞城方向,來到振興路一探究竟。
  • 路之盡頭(The End of the Road)
    江畔的草那麼高密,心裡想著會不會有蛇,邊走邊仔細看著前後左右,慢慢地,我看到了石板路的盡頭,還差2米,我不再往前......沒有暈厥,比昨天好些,回家洗手、喝水、開電扇、坐下,喔,不,不坐在電扇下,會頭疼的呢!閱讀了《The End of the Road》(《路的盡頭》)。
  • 泥土路砂石路柏油路,路的變遷還是讓人留戀兒時的泥土路
    夜間外出散步,行走在寬闊的柏油路上,秋意中的涼風襲來,讓熾熱中的我頓感涼爽。可我的思緒還在思考著領導布置的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徵文稿中,忽然又一陣涼風掠過,對呀,我何不寫寫腳下的路,那可是我一生中最美的記憶了,因為這路那路,在我的成長和時間的變遷中,變化著。特別是兒時上學時的泥土路,她承載著我童年的美好記憶,讓我也親歷過她的華麗變遷。
  • 簡潔奇妙「微小說」
    如今流行「微小說」,即在微博上發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