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是什麼?老祖宗說透人性現實

2020-12-13 鄧朝芬說歷史

中華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勤勞又智慧的老祖先,利用了自身的經歷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化,它們一經誕出便受到了世人的矚目,歷千年而不衰,各領風騷數百年,特別是誕生於農村的俗語,更是深受廣大勞動者的喜愛,一句句堪稱經典至極,像什麼「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以此來告訴人們,兄弟不管如何打架,一旦受到外人的欺負,都要兄弟同心,聯手起來抵禦外人才是。

過去的時候,老虎和狼是非常兇狠的動物,是會吃人的。但是為什麼過去的時候會有「不怕虎狼當面坐」這樣一句俗語呢?那時因為,虎狼雖然兇惡,但卻是可以防備的。可以避免的危險就不算是危險,有些東西比虎狼更加兇惡。那就是人性。因此「不怕虎狼當面坐」這句俗語的下句就是「只怕人前兩面刀」。這句話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人雖然是地球上最高等最聰明的生物,但是有時候卻是最兇險狡詐的,簡直防不勝防。很多人都是表面一套,背面一套,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兩面三刀。你永遠不會知道,眼前對你笑臉相向的人,背後究竟會怎麼對你。對於這類人,相信很多人都能遇到過,特別是在職場中,一些同事表面上看,與你非常的要好,整日戲耍甜言蜜語的,豪情萬丈,可背後卻在上級領導面前不斷的詆毀你,說你的壞話,這種人是最危險的,就像古人所說的「殺人不見血」,更令人膽顫心驚。

古人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兩面三刀的人有多可怕,大家暫時可以親切的稱為笑面虎。這種人表面上是恭敬謙卑的,句句是讚揚,恭維你的背後往往藏著兇殘狡詐。所以老祖宗說了:不怕虎狼當面坐,就怕人前兩面刀。古人的這一句俗語真的是說透了人性現實,生存在江湖上,不怕沒有朋友,就怕身邊的人全是兩面三刀,曾國藩曾經說,對待小人,敬而遠之小上上策。我們要是在生活中遇見了,一定要遠離!

可見古人的一句俗語就說透了為人處世的智慧,作為後人,我們多學習一些,便能少走很多彎路,少吃很多虧!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用以前聖賢們的言論,來諄諄教誨你。廣泛搜集押韻的文字彙編成「增廣」,使你見多識廣。應該借鑑古人的經驗教訓,來指導今天的行為,因為今天是古代的延續。「欲知大道,必先學史」,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重多「金句」,收錄了從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語句簡練,通俗易懂。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一本《增廣賢文》是白話文,因為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大家看不懂文言文的就看白話文版本的就行了。一整本智慧才49元,就能讓你受益終生!真的非常值!

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老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後半句說出人性,可惜少有人知
    古人對於人性認識獨到,而這些關於人性的俗語,儘管流傳了很多年,依舊受用。這也說明從古至今,人們的生活雖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人性是很難改變的。俗話說"人性隔肚皮",與人交往,善惡難辨。人性極為複雜,在人世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十分微妙。古人就曾說過:不怕虎狼當面坐這樣的俗語,其實這句俗語的後半句更為經典,說透了人性,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古人藉此說透了人性
    而在俗語裡,也有這樣的一句話:「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不論古今,為人處世都是一門值得學一輩子的學問。因為人只要活著,和別的人打交道就不可避免,而如果不明白為人處世,就可能吃虧。在古代,很多才華橫溢的才子,一輩子都受到排擠,很多在戰場上所向無敵的名將,最終因為不會做人而被排擠致死。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下一句才是人性醜陋,很多人不知道
    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老祖宗總結出的一句與人性有關的俗語,它就是:「不怕虎狼當面坐」,並且其下一句更經典,揭示了人性中的醜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俗語說:「不怕虎狼當面坐」,講的是什麼?「不怕虎狼當面坐」,從字面意思來看,我們並不怕這兇猛的「虎狼」坐在我們面前。為什麼老祖宗們要說不怕虎狼坐在我們的面前呢?其實,這裡的虎狼所指的並不是真正的虎狼,而是像「虎狼」一樣的人。
  • 俗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其實後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說透人性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煩惱:在學校裡或在工作中,總會感到背後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總會感覺到有人在背後對你指指點點,明明自己真誠待人,什麼都沒有做錯,但總有人會在背後討論你的不是。這種情況著實令人煩惱,那該怎麼解決這種煩惱呢?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一、不怕虎狼當面坐「不怕虎狼當面坐」,從字面意思來看,我們並不怕這兇猛的「虎狼」坐在我們面前。為什麼老祖宗們要說不怕虎狼坐在我們的面前呢?其實,這裡的虎狼所指的並不是真正的虎狼,而是像「虎狼」一樣的人。眾所周知,老虎獅子狼這些兇猛的野獸都是非常可怕的,他們代表著勇猛,兇殘。
  • 「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是什麼比老虎還可怕?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後人能夠吸取經驗教訓,所以這些俗語通常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句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也許很多人沒有聽過這句話,我先來給大家簡單的解釋這句俗語的意思。先來看「不怕虎狼當面做」,我們都知道虎和狼都是極為兇殘的動物,一隻狼我們都難以對付,更何況狼出沒的時候,都是成群結隊的,而老虎雖然通常單獨行動,但是以老虎的實力也不是人可以抗衡的,可是這樣都不怕它們當面坐,後者是什麼才比它們還要可怕呢?
  • 農村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就怕人前兩面刀」啥意思?有何道理?
    在農村俗語創造能力方面,以前的農村人,遠遠勝過現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人,比如「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一針見血地道盡了現實人性;還有一句「不怕虎狼當面坐,就怕人前兩面刀」,更是把處世之道詮釋得淋漓盡致。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這句俗語講的就是一個意思,不怕君子和你當面對質,就怕小人在背後捅你一刀。所謂的虎狼當面坐,是指儘管有些人對你不滿,或者對你有意見,但是只要他們當面和你對質,你就不用怕他們。因為他們至少還在和你講道理。自古以來,日防夜防,最難防的就是小人,君子坦蕩蕩,一旦和你發生什麼矛盾,或者有什麼誤會,都會直接提出來。而小人則不然,他們比虎狼更可怕,他們在你面前是一張陰險的笑臉,轉過身卻是另一幅嘴臉。他們人前一套,背後一套,你永遠沒有辦法防住他們。過去農村這種小人有,但是數量並不多,因為農村鄰裡之間,真正意義上的矛盾並不多。但是後來到了城市,情況就不一樣了,資源有限,位置有限。
  • 老祖宗的3句農村俗語,句句現實,道透了人性
    究其原因,還是亙古不變的一個「利」字,正如司馬遷在《史記》裡面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越是社會底層,越會有赤裸裸的人性展示。老祖宗總結的3句農村俗語,句句現實,道透人性。學會了這3句農村俗語,我們也就明白人情世故,看懂了社會和人性。1、人窮莫走親,富貴不回鄉。
  • 老祖宗:「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古人曾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話的大致的意思是講人在窮的時候,在人群中要少說話;沒有社會地位,處於社會的下層時不要來勸別人。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錢在人群裡可以說沒有發言權。位卑沒有權的人,也真的是很難讓人信服。
  • 古人云:「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講透人性
    這些俗語往往裡面表達出一些很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麼一句俗語。古人經常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下半句更是經典,講透了人性。其實關於大部分的俗語,我們基本上只知道其中的半句俗語而已。
  • 老祖宗說透人性與現實
    《增廣賢文》全書都是由經典的俗語、諺語、名句組成。特別是句中的這個"淫"字,很多人認為,"淫"便是淫蕩、淫亂,主要指的是男女方面的事情。 其實不是這樣的,"淫"在這句話中的意思指的是過多、過度、過分的意思。與"飽暖思淫慾"中的"淫"是一個意思。指的是任何事情都不能過度。而"萬惡淫為首"整句話的意思是說,過度是一切惡事形成的原因,一切不好的事情會發生都是從過分、過度開始的。其實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出自於《論語》。
  • 「久病床前無孝子」讓人心酸,下半句更經典,古人說透人性太現實
    把人生經歷匯總成一句句膾炙人口,通俗但又充滿大智慧的語言。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句俗語,除了智慧,古人的俗語裡更是充滿了人生,說透了人性。對於子女和父母來說,你讓我長大,我養你變老,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很難,一天、一個月、一年很容易,但如果是一輩子呢?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敗給了自己不能對病榻上的父母盡心伺候,而是敗給了現實生活。
  • 俗語:「貪酒不顧人」,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早就看透了人性!
    表面是在說貪圖,實際上,老祖宗也是在告誡我們,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喝酒不僅僅是傷身,醉酒後恐怕就再難以挽回了。貪財不顧親這便是它們的下一句,這句話可以說,充分的揭露了人性以及現實。總的來說,這句」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貪財不顧親「,給我們起到了很好的借鑑作用,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然而在那些年代,先人們就能用簡短的三句話,把人性提煉的如此精準,更值得我們後人敬重。
  • 民間俗語:「飽暖思淫慾」,後半句更經典!看透人性,說破現實
    但是呢,我們很多人對於這些廣為人知的俗語,卻經常會發生前半句滾瓜爛熟於心,但是後半句就忘了。大多數的時候,整句的精髓,卻往往都在後半句,同時,經典更是後半句。比如:我們都知道「飽暖思淫慾」這句話,但是,你能說出來它的下一句嗎?
  • 世人皆知「飽暖思淫慾」,卻不知下句,因說透了人性而不被流傳
    「飽暖思淫慾」早已無人不曉,可是有幾人知其下句呢?歷史的塵埃當中不乏王侯將相的典故和片段,並且還誕生了一些俗語和成語,而且很多帝王也喜歡去寫詩的,最近火熱的電視劇延禧攻略裡面的大豬蹄乾隆皇帝就寫了兩萬多首的詩,但遺憾的是沒有留下什麼佳作於世,只是在數量上留下了一個位置,像我們平時用的最多的一些成語和俗語都是有典故的,比方說我們說一個人吃飽喝足了,就會想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 古語說「酒不護賢,色不護病」,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人生四戒
    常言道:「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老祖宗創造的精神財富,時至今日依然讓人們受益匪淺。 他們將生活百態、親身經歷,都融匯在了一句句俗語中,當我們遇到挫折和困難的身後,就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不至於吃虧上當。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他們雖然沒有什麼著作和論文發表,但是他們可以在生活中總結出很多經驗,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從這個角度來講,俗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文化知識。前幾天回老家,聽到村裡老人談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從表面上理解,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但是深入分析一下,你就會明白了。對於人們來說,知道上半句的可能多一些,下半句少有人知。
  • 老話說:「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下半句才是經典,早明白少吃虧
    下半句更為經典,道盡社會現實其實這句俗語的後半句說的是「五十將來尋死路」,這句才是整句俗語的精華部分,看起來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在我們人生的各個年齡段,每一個都是比較重要的,但三十歲和四十歲是最為重要的兩個年齡段,對大家今後生活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 做人做事,老祖宗的十句忠告,不告訴你,可能一輩子都摸不透!
    做人做事,老祖宗的十句忠告,不告訴你,可能一輩子都摸不透!人活一世,草木一枯,花要半開,酒要半醉,飯要半飽,做人做事,凡事都講究個度,不能太滿,不能太虧。老祖宗留下的十句忠言,看透的人越混越開,很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