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耐克決定將氣墊加入運動鞋的想法,讓外界認為他們瘋了,如今,耐克鞋裡沒有了氣墊,讓消費者表示要瘋了。
在央視3·15晚會上,耐克一款科比退役系列中的Hyperdunk 2008 FTB籃球鞋,傷了消費者的心:在官網介紹中應該有氣墊的球鞋,實物卻並沒有氣墊。對此,耐克的回覆十分強硬,並且這已不是耐克第一次出現實物與標註不符的情況。作為全球最具價值的服裝品牌,擁有無數粉絲的耐克,讓粉絲們難以說愛你。
沒有氣墊 這不是第一次
實物和宣傳資料不相符,鞋子裡缺少氣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在耐克身上。
2011年,中國消費者發現,當年推出的實戰籃球鞋Hyperdunk2011中,在中國銷售的該款球鞋與在美國銷售的貨品相比,前腳掌缺少了氣墊,只有後掌有氣墊。對此,耐克當時給出的解釋也是宣傳失誤,給出的解決方案同樣是全額退款。但最終,北京市工商局經過調查後認為,NIKE公司侵害了中國消費者權益,對其開出了487萬元的罰單。
2017年初,一款Air Jordan15代的復刻籃球鞋,也發生了相同情況。在官網介紹中,該款球鞋保持了元年的全掌氣墊配置,但消費者發現,這款復刻球鞋同樣缺少了前掌氣墊,該有氣墊的位置被一塊泡棉材質所替代。這一情況不只發生在中國,美國鞋迷也發現了這一問題。對此,耐克給出的解決方法是全額退款,並贈送一張打折卡。
做工被吐槽 依舊被瘋搶
「都不買就對了,看把它慣得」,對於耐克多次出現氣墊門,有網友表示道。但實際情況卻是,對於這家擁有45年時間積澱、擁有了大量忠實粉絲的運動文化的品牌,即便出現實物與宣傳不符,甚至是產品做工被長期吐槽的情況下,依然阻止不了產品的熱銷。
45年的時間,讓耐克擁有大量的「復古鞋」,而當下正是復古鞋在球鞋文化中颳起旋風的時段。NPD行業分析師馬特·鮑威爾表示,「復古風格球鞋是美國運動鞋消費市場的最強球員。」美國市場極大影響中國市場,因此諸如Air Jordan系列的復古球鞋,每推出一雙,都會引來鞋迷的瘋搶。
但近幾年,耐克復古球鞋的質量多次遭到鞋迷吐槽。球鞋配置與元年相比有所降低(雖然官網介紹時會提到這一點)、球鞋的做工下降、溢膠等問題不斷,讓鞋迷開玩笑表示「現在山寨球鞋比真鞋質量做的都好了……」但即便如此,耐克推出的一些復古球鞋,依舊會在發售日引來鞋迷排隊搶購。在球鞋收藏市場上,復一雙一雙原價一千多元人民幣的球鞋,被炒到翻三、四倍價格的例子,十分常見。
同時,耐克在死忠消費者眼中,有著超越運動裝備品牌的地位。位於美國俄勒岡州的耐克總部,甚至是不少鞋迷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都會有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專程來到耐克總部進行遊覽和參觀。
深耕中國市場 面對問題卻強硬
3·15被曝光後,所有人都在等待耐克的回應。只可惜,耐克方面3月16日對媒體的回應,依舊很強硬。
在3·15的報導中,對於鞋內沒有氣墊,耐克方面一直否認虛假宣傳,只是產品說明上出現了錯誤,同意接受全額退款,但不接受三倍賠償的要求。3月16日,耐克方面對媒體的回應,依舊如此:「我們發現耐克官網上對於Hyperdunk 2008 FTB產品描述中對於氣墊的描述存在錯誤,在發現問題後,我們一直在積極與消費者溝通,對此給消費者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對於已經購買此款產品的消費者,如需退貨,耐克提供退貨並全額退款服務。我們誠懇接受政府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的監督,將積極解決問題,加強管理,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如有更多問題,請諮詢耐克客戶服務中心。」
除此之外,作為中超球衣贊助商,耐克提供給各球隊球衣嚴重雷同的問題,也被球迷吐槽很久。對此,某俱樂部副董事長曾在某知名球迷社區中表示,球隊獨立設計個性化球衣的需求,遭到了耐克的強硬否決。
與耐克的強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對中國市場的熱情深耕。每年,科比、詹姆斯等巨星,都會花大量的時間來到中國,與中國球迷互動。在國內運動員方面,劉翔和李娜是耐克最著名的運動員,在大中華區總部,還有用二人名字命名的大樓。在營銷方面,耐克本月與TFBOYS隊長王俊凱合作,全力衝擊年輕人市場。
最具價值品牌 也曾陷入危機
今年年初,英國知名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公布了2017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榜單。該榜單通過結合品牌力、市場投資、品牌忠誠度、企業聲譽等因素進行計算,耐克以320 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在服裝類品牌中位居榜首,價值比去年提升了 13%。排在其身後的是H&M、zara、LV、和阿迪達斯。
品牌價值最傷不起,耐克曾花了多年時間讓自己從負面陰影中走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關於耐克血汗工廠的報導,對公司帶來極大影響。1997年11月,Global Exchange發布了一份來自安永會計事務所的權威審計報告,披露了一家屬耐克分包商所有的設在越南的工廠的工人們直接暴露在含高度致癌物質的空氣中,並且一周的工資僅為10美元多一點。此前,Global Exchange剛剛抨擊了耐克在中國南方幾家分包企業的工作環境。這讓耐克經歷了美國大學生抗議與勞工權利活動家聯名上訴,1998年,耐克二季度的銷售額銳減51%。
對於血汗工廠的說法,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在自傳中也是強硬否認,據可查資料顯示,耐克在1991年就為全球40多個國家的合約生產商,發布了用工行為準則。在血汗工廠嚴重影響品牌形象後,耐克用成立員工與社區全球聯盟、管理審查項目、耐克基金會等方式,花了近20年的時間,讓自己擺脫血汗工廠的陰影。
不知這一次氣墊門造成的品牌影響,會需要多少時間和行動去彌補,才能不辜負小飛子的信任和喜愛。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