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六個月了還握緊拳頭,帶他檢查後,家長卻遭受嚴重打擊

2020-12-22 騰訊網

新生兒都有握著小拳頭的特點,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等孩子長大一些之後,家長也能發現這種表現慢慢消失。寶媽雯雯也知道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因此並沒有管過孩子拳頭緊握的問題,直到孩子半歲的時候,雯雯看到孩子的拳頭仍然緊握,於是她開始有些擔心。她詢問了周圍的寶媽寶爸們,發現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在3-4個月的時候手部肌肉變得正常。所以她決定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沒想到醫生給出的判斷卻是孩子患有腦癱,這樣的結果也給了雯雯及其家人沉重的打擊。

腦癱是所有家庭都不希望孩子患上的疾病,因為這也意味著孩子將來的生活會受到很大影響,並且也給家庭帶來負擔。不過早期幹預也是可以加強孩子適應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因此家長們也應該學會判斷孩子是不是患有腦癱。其實這種疾病的表現從孩子一、兩個月的時候就出現,腦癱患兒們對父母的逗弄、呼喚沒有反應。寶寶們即便什麼都聽不懂,但是在與家人相處的時候,他們也會有感興趣、快樂的反應。倘若孩子什麼反應都沒有,那麼家人應該送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了。

另外,孩子聰不聰明從眼睛就能看出,聰明的孩子眼睛都是亮亮的、靈活的,給人一種很機靈的感覺。而腦癱患兒們的眼睛都是呆滯的,似乎沒有什麼活力。這也是非常明顯的特徵,倘若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的眼睛看上去很呆滯,那麼就應該注意帶他去醫院檢查,就算不是腦癱也有可能患有其他方面的疾病。

另外,如果寶寶的小拳頭在他四個月之後仍然是緊握著的,也是在提示家長孩子可能患有腦癱。而腦癱這種疾病的出現其實也和父母備孕情況有關,如果爸媽的年齡比較大,那麼孩子患上腦癱的機率也會增加,因此高齡孕婦們一定要堅持做產檢,即使了解孩子的發育情況。

為了避免孩子在懷孕過程中患病,孕婦也應該遠離有害的物質,比如輻射、汙染水源、剛裝修的房子、二手菸、酒精等等。

寶寶出生之後,家長也應該用心護理孩子,不要讓他出現外傷、被感染、高熱,因為有的時候孩子生一場大病也很可能留下腦癱這個後遺症。先天性腦癱讓人覺得很遺憾,後天性的腦癱也是讓人覺得很惋惜。家長的護理失誤,也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倘若家長們能儘早發現孩子的腦癱症狀,也可以為他們今後的治療和康復奠定基礎、爭取時間,因為經過康復治療的腦癱患兒們也有機會恢復到接近正常孩子的水平。因此,了解腦癱的簡單診斷方法還是很重要的。當然,最好還是預防這種疾病,從備孕期開始避免各種危險因素,做好產檢,了解孩子的發育情況,這能降低腦癱的病發概率,家長和孩子也能避免很多痛苦。

相關焦點

  • 寶寶小手握緊拳頭?家長讀懂寶寶的手勢語言,才能更好地呵護寶寶
    但是大多是第一次當父母,對於照顧這個小寶寶還真是充滿了忐忑,主要原因就在於,寶寶不會說話,只能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家長學會讀懂寶寶的手勢語言十分必要。剛榮升寶媽的同事燕子最近被孩子弄得整天十分焦慮。仔細一問原來是最近孩子特別鬧騰,總是把身邊的東西扔的到處都是,奶粉喝到一半就扔奶瓶,牛奶溢得到處都是,看到自己滿身牛奶還咯咯地笑。
  • 6個月娃睡覺攥緊拳頭,奶奶看見後臉色大變,檢查後全家無法淡定
    導讀:6個月娃睡覺攥緊拳頭,奶奶看見後臉色大變,檢查後全家無法淡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個月娃睡覺攥緊拳頭,奶奶看見後臉色大變,檢查後全家無法淡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六個月若還不會這3個「動作」,可能是發育遲緩了,可別忽視了
    對於寶媽來說,新生兒只要能正常吃奶睡覺就可以了,好像對他的發育沒有什麼要求,實際上寶寶周歲前這一個時間段內是他發育的關鍵期,了解寶寶發育好壞很重要。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能做的動作也越來越多,這些動作其實就是發育是否遲緩的徵兆。
  • 新生寶寶總握緊拳頭?醫生:多留心,應該及時幫助寶寶打開拳頭
    其實,當看到寶寶的拳拳緊握,家長最好是把他的小手張開,幫他&34;這個習慣,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是非常有幫助的。最近有位朋友就很苦惱,為什麼寶寶三個月了,小拳頭還攥著不肯張開?這正常嗎,會不會有什麼問題?需要打開孩子的拳頭嗎?新生寶寶總是握緊拳頭,家長就應該要多留心,應該及時幫助寶寶打開攥緊的拳頭。
  • 7個月大寶寶總緊握拳頭,奶奶發現異樣送醫檢查,醫生:來晚了
    作者/萌媽編輯/萌媽養育小孩,需要家長有絕對的耐心以及細心,要注意小孩身上發生的任何小細節,如果小朋友身體出現一些異常,家長千萬不能不在意,否則也會對孩子的健康帶去影響。最近這段時間陳女士發現,7個月大的寶寶總握緊拳頭,對於初為人母的陳女士而言,小孩的這個舉動無疑把她萌化了,她總和丈夫誇讚女兒有多麼可愛
  • 寶寶「腦癱」早期有哪些症狀?過4個月後,家長要注意這些表現
    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來說,他們總是喜歡握緊自己的小拳頭,有的人對孩子握緊拳頭的事情很不滿意,總是會不經意地把孩子小拳頭掰開,對於新生兒來說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家長不需要強制性的去掰開孩子的手指。孩子如果一切發育正常到了一定的月份,就會自主地張開,而且會慢慢學著去抓東西。
  • 寶寶這4種「特殊能力」,如果六個月後還在,有可能發育出了問題
    此外,六個月以下的寶寶長有一個特殊的瓣膜,位於寶寶的喉嚨處,當寶寶入水時會自動封閉呼吸道,保護寶寶不會嗆水。當然,這種保護是有時限的,一般不會超過一分鐘,畢竟新生兒到底還是需要呼吸的。這種遊泳反射會在寶寶半歲後逐漸消失,而寶寶有意識的遊泳動作要到寶寶八個月時才會出現。
  • 鄧倫塗紅色指甲油後握緊拳頭反應可愛
    新浪娛樂訊 近日,《極限挑戰6》路透曝光,鄧倫塗紅色指甲油後握緊拳頭,反應可愛。新浪娛樂訊 近日,《極限挑戰6》路透曝光,鄧倫塗紅色指甲油後握緊拳頭,反應可愛。新浪娛樂訊 近日,《極限挑戰6》路透曝光,鄧倫塗紅色指甲油後握緊拳頭,反應可愛。新浪娛樂訊 近日,《極限挑戰6》路透曝光,鄧倫塗紅色指甲油後握緊拳頭,反應可愛。新浪娛樂訊 近日,《極限挑戰6》路透曝光,鄧倫塗紅色指甲油後握緊拳頭,反應可愛。
  • 寶寶出生後,為什麼都握著「小拳頭」?其中原因,寶媽提前了解下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傳承,對於孩子,家長們都是小心的照顧著,生怕孩子出現什麼意外,而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辛苦和幸福是並存的,雖然照顧孩子會很累,但是,能夠一直和寶寶在一起,對於父母來說,這是難能可貴的。
  • 寶寶出生後握拳挺正常,但到了這個月份還不打開,父母就得留心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執筆:輯香編輯:羅梓花定稿:楠楠寶寶出生後,大多會自動啟動「賣萌系統」,比如嘟嘟嘴、睜圓眼、握拳頭等。細心的家長們會發現,如果將寶寶握著拳頭的小手掰開,他還會自動握上,顯得特別的「堅定」。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緊握的小拳頭,慢慢就會變得舒展,有時可能只在睡著時才會握緊,也有時會在便便時握緊。等到再大一些,這個可愛的舉動就越來越少了。
  • 6個月以下的寶寶,若還不會做這四個動作,家長就要注意了
    很多新手父母們,對於寶寶的發育,非常的重視,但是卻又不知道怎麼去觀察,以至於讓寶寶錯過了最佳的發育時期,寶媽們後悔不已。那對於六個月以內的小寶寶,他們的發育又有哪些不同呢?1、三月左右就能吃手可能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吃手是一件很不衛生的事,而且還想方設法的去阻止他們。
  • 7個月寶寶總愛緊握小拳頭,奶奶發現不對帶去檢查,醫生:太晚了
    李先生的寶寶剛7個月大,是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由於夫妻倆工作比較忙,之前請的保姆又出現了一些問題,就讓奶奶幫忙帶孩子。可沒想到奶奶來了兩天後發現寶寶的手不太對勁,總愛緊握小拳頭,不管怎麼逗樂都不願意伸開。於是她著急地對兒子兒媳說,趕緊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 寶寶超過特定月齡,還是緊握拳頭或無法抬頭,可能是腦癱預警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剛出生的小寶寶總是喜歡緊握著拳頭,而且用勁很大,有時候掰都掰不開,當大人伸手去觸碰他們的手掌時,還會立馬做出抓握的反應,不過隨著寶寶月齡增長,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
  • 看懂新生寶寶的這些「手語」,帶孩子就會輕鬆許多
    寶寶小的時候並不會說話,但是卻有屬於他們自己小孩子世界的「語言」。王阿姨抱上孫子之後心裡也一直是美滋滋的,可是當小孫子幾個月大的時候,手就開始經常變得「不老實」,王阿姨剛開始就覺得孩子是在隨手抓著玩呢,就也沒管他。可是孩子有時候似乎就會很生氣一樣,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音,弄的王阿姨心裡也很奇怪。
  • 寶寶出生6個月後還緊握拳頭,可能是腦癱的預兆,2歲前幹預還有救
    執筆:張蒙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孩子出生後,家長要花更多的心思去照顧他們,還要時刻關注寶寶的生長情況和身體狀態,特別是剛出生的小嬰兒,父母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否則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意外,過段時間就會自行消失,朋友家的寶寶嘟嘟出生後也有這種現象。
  • 陝西安康握緊拳頭著力打造「中國硒谷」
    在「中國硒谷 生態安康」新聞發布會上,安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魯琦表示,陝西安康擁有獨特的富硒資源,未來安康將握緊拳頭,集中優勢資源推廣安康富硒品牌,將安康打造成為「中國硒谷」。 新聞發布會上,魯琦表示:「安康是全國最大的生態富硒區,被譽為『中國硒谷』。是全國富硒面積最大、地層最厚,硒儲量大、濃度適中,屬於全世界難得的土壤富硒且易於被植物吸收的富硒區域。
  • 四個月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媽媽此時要當心寶寶這些異常
    文|秘籍君昨天收到後臺一位粉絲的諮詢,這位媽媽說:「她家寶寶已經四個多月了,還是常常握緊拳頭,經常就是拇指內扣,手指用力握的發白。雖然有時也會鬆開,但不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會自己拿東西玩,會玩手,想吃手但總是不能準確的放到嘴裡,急得直哭。
  • 新生寶寶總愛握緊小拳頭,這個小動作竟然和寶寶智商水平有關
    朋友告訴我,新生嬰兒總是喜歡將小手握起來的習慣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反應,是因為寶寶剛剛出生,腦部發育還不是特別完全,大腦皮層發育的也不成熟,就導致大腦對手部肌肉的調動能力還比較弱,曲手指的肌肉佔優勢、張開手指的肌肉相對無力處於劣勢。所以就造成了小寶寶總愛把小手拳起來的現象。這種現會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慢慢消失,在孩子到4個月左右的時候這種現象會有非常明顯的好轉。
  • 六個月前家長不陪寶寶遊泳,後悔終生
    談起嬰幼兒遊泳,不少家長都聽說過,不過因為了解深度不同的原因,家長的態度也不一樣,有的家長認為帶寶寶遊泳就是泡澡,或者夏季乘涼的,有的家長卻對帶寶寶遊泳樂此不疲,差別很大。但是今天我們要談的一個觀點是,六個月前家長不陪寶寶遊泳,後悔終生。
  • 6個月寶寶緊握拳頭,奶奶發現不對勁抱去醫院檢查,醫生:是腦癱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平安安的長大,可是寶寶出生後卻是很脆弱的,需要父母時刻的關心和愛護,來不得一點的疏忽,特別是寶寶還不會說話時,一些舉動就能反映出他們的身體狀況,如果任由其發展,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