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觀察丨當「偽專家」換成了真專家,美國抗疫還缺什麼?

2020-12-23 央視新聞

來源:環球資訊

當地時間7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公布了其未來抗疫團隊人選:除了新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公共衛生局局長、疾控中心主任外,此前備受白宮排擠打壓的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將繼續擔任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並將出任總統的新冠肺炎首席醫學顧問。

△《國會山報》報導截圖

同一天,《紐約時報》發布的實時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20時50分(北京時間8日9時50分),全美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500萬。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而華盛頓大學發布的一項模型預測結果更是再次牽緊了人們的神經:到明年4月1日,美國可能會有多達53.9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就算快速接種疫苗也改變不了太多。而如果能做到全民佩戴口罩,屆時或可挽救超過6.6萬人的生命;反之,病亡人數將飆升至71.7萬例以上。

△《商業內幕》雜誌網站報導截圖

但是現在的問題明擺著:且不說新的白宮抗疫團隊最早要到明年1月20日才能履職,單就迫在眉睫的疫苗和口罩問題而言,在如今的美國恐怕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

指望疫苗「搞定一切」靠譜嗎?

隨著美國輝瑞等藥廠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方面取得進展,川普政府近日宣稱,要在明年2月底以前讓至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接種疫苗。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截圖

然而多項調查顯示,即便在美國抗疫一線的護士中,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對接種疫苗持有懷疑乃至牴觸態度,因為川普政府之前一系列糟糕的抗疫表現令他們無法信任這種「速成」疫苗的安全性。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截圖

事實上,無數有關疫苗的謠言早已搞亂了美國人的頭腦。就在上周,臉書公司宣布將刪除該社交媒體平臺上與疫苗相關的虛假信息以及各種「陰謀論」。對此,有美國網民諷刺說「這個行動來得有點晚了」,並批評臉書「在過去10個月裡什麼都沒做。大錯已經鑄成,擠出來的牙膏收不回去了」。

△美國網民社交媒體截圖

有美國媒體指出,長期以來,美國社交媒體上泛濫的虛假信息極大助長了美國社會的反智傾向。社交媒體平臺此前對於「反疫苗」言論的縱容,已經在不少美國人心中埋下了「反疫苗」的種子。

調查顯示,美國公眾對疫苗的信心遠遠不足。只有不到半數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在疫苗上市初期接種,更多人則選擇了觀望、等待甚至抗拒。

對於這種「反疫苗」趨勢,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主席弗朗西斯科·羅卡日前強調,要想戰勝新冠肺炎這種流行病,「我們還必須戰勝與它平行存在的『不信任』流行病」。

△弗朗西斯科·羅卡

「百日口罩強制令」能實現嗎?

事實上,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近日已提醒各國,疫苗的出現並不等於能立刻消滅新冠病毒,何況明年初還不會有足夠的疫苗供所有人接種,目前最重要的仍是繼續管理好個人行為和個人衛生。

△麥可·瑞安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周曾表示,將在就職當天要求美國公眾佩戴口罩至少100天。這個建議也得到包括福奇在內的眾多美國醫學專家的支持。然而這個前景並不樂觀,因為時至今日,很多美國人仍在對口罩說「不」。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席醫療記者桑傑·古普塔6日在評論文章中把美國比作「病人」,並稱這個「病人」在抗疫問題上總是不聽專家的建議,導致疫情在各個州飛速蔓延。

△CNN報導截圖

看看白宮政客們的表現就能明白古普塔此言不虛。在全美疫情持續失控的情況下,即將卸任的川普政府卻啟動了「假日派對季」,不僅無視美國疾控中心對聚會規模的限制,也無視首都華盛頓特區的防疫要求。

△CNN:白宮在節日聚會期間再次藐視公共衛生建議。

不只是白宮在誤導民眾,美國不少有公共影響力的人物也沒起好作用。比如,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市長曾於11月攜家人前往墨西哥旅遊,但他卻在旅行期間錄製了一段視頻勸美國民眾不要出門。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密西根州一位牧師在自己不停咳嗽的情況下,卻鼓勵民眾主動感染新冠病毒,聲稱「早感染早結束」。此番歪理邪說招致了大量批評。

△《國會山報》報導截圖

白宮新冠病毒應對工作組協調員德博拉·伯克斯日前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時指出,雖然疫情在美國持續惡化,但令人沮喪的是,許多地方官員和社區人員仍在不停重複「口罩不管用」「聚會沒關係」等說辭,更不可能採取有效措施來阻止疫情的惡化。她再次呼籲美國民眾從我做起、負起責任。

伯克斯:「我們知道什麼行為會導致病毒傳播,也知道如何改變行為來阻止病毒傳播。疫苗當然很重要,但它不能把我們從惡化的疫情中拯救出來,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而且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做。所以,如果你有想要保護的親人,現在就必須遵守這些防疫指南。」

策劃丨王堅

撰稿丨王雨芊

編輯丨尚娟 林維

籤審丨李鵬 王堅

監製丨關娟娟

(編輯 邱婧)

相關焦點

  •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美國「成績單」為啥不好看? 2020-05-13 17:34:5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摘要】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戰疫兩個月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陽光之州」竟伸「黑暗之手」
    日前,美國佛羅裡達州執法人員以涉嫌「黑客活動」為由,持槍突擊搜查了州衛生部前僱員麗貝卡·瓊斯的住所,並沒收其電腦、手機等一應電子設備。全美輿論為之震驚。隨著美政界、學術界人士的紛紛發聲,這個「陽光之州」長期熱衷於「政治抗疫」的黑幕也漸漸清晰起來……
  • 環球深觀察丨少數族裔屢遭歧視 美國抗疫放大社會不公
    來源標題:環球深觀察丨少數族裔屢遭歧視 美國抗疫放大社會不公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實時數據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4日19時,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62萬例,病亡超過9.7萬例。
  • 環球深觀察丨亂象遠未結束 美國抗疫希望在哪裡? - 河青新聞網...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17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31萬例,這一數字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戰鬥中喪生的人數。過去一周,美國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肺炎。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又現假日出行潮 這次的後果恐怕更兇險!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又現假日出行潮 這次的後果恐怕更兇險!用北美知名旅遊網站「Travel Pulse」的話說,「肆虐全國的致命病毒顯然無法抑制美國人的聖誕熱情,美國機場已經迎來一年一度的年末假日旅行高峰」。
  • 環球深觀察丨他們的命也是命……
    不料,美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這些拘留中心成了重災區,當初一心想留在美國的他現在做夢都盼著能被遣返回國。凱文不無絕望地表示,即使他在自己的國家被幫派分子追殺,至少還能逃走;但在美國非法移民拘留中心,他根本無法躲開病毒,「我從來沒這麼害怕過」。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疫情依然兇猛 疫苗沒能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來源:環球資訊+在得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後,首批由輝瑞製藥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從當地時間14日開始分批發往各州,以「優先保護」一線護士和老弱人士等「脆弱群體」。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拒入全球疫苗實施計劃,真是把自己孤立起來了!」
    美、歐國家的藥企花重金布局了多種不同技術路線的研製方案,還早在幾個月前就制定了疫苗採購計劃。 然而,美國政府於9月表示不會參與該計劃。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專家麥可·米納遺憾地表示,美國真是把自己孤立起來了。
  • 環球深觀察丨蓬佩奧結束「挑撥離間之旅」 到訪的國家「不希望捲入...
    捷克國際問題專家、捷克科學院全球研究中心主任馬雷克•赫魯貝茨表示,蓬佩奧欲藉此行打造固化的冷戰式反華同盟難以實現。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有著廣泛的民意基礎,尤其在涉及經濟利益的時候,中東歐國家看重多年來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結出的碩果,不會冒然選邊站隊、隨美國起舞。
  • 環球深觀察丨亂象遠未結束 美國抗疫希望在哪裡?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17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31萬例,這一數字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戰鬥中喪生的人數。過去一周,美國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肺炎。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能否挺得過這個至暗的冬天?被寄予厚望的疫苗能帶來奇蹟嗎?前景恐怕並不樂觀。
  • 農村興起「換禮」遊戲,專家:物歸原主真沒勁,老農駁斥偽專家
    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興起「換禮」遊戲,專家:物歸原主真沒勁,老農駁斥偽專家生活在農村,過年的重要性是其他節日不能比擬的,每當臘月間,很多村民早早的為返鄉而在做準備,這些年,雖然返鄉的方式越來越多了,可是在一些村民心中,騎摩託返鄉已經成為了習慣,更不願改變!
  • 美國專家學習抗疫經驗,李蘭娟全程漢語授課,誰說非得學英語?
    我深有感觸,這些院士是真了不起,個個會說英語,還有鍾南山院士,也會一口流利的英語,不得不說,讓人們再次刷新了對於要不要好好學英語的想法,我想很多網友和月亮姐姐一樣,看著字幕才能聽懂高福院士所講的一切內情。
  • 環球深觀察丨這個感恩節,見證了美國人生活的「冰火兩重天」
    環球深觀察丨這個感恩節,見證了美國人生活的「冰火兩重天」 2020-12-01 17:08:16   來源:央視網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壓、英國跟」 拉幫結夥禁用華為打錯了算盤
    來源:央視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壓、英國跟」 拉幫結夥禁用華為打錯了算盤英國政府日前宣布,英方將要求本地運營商在2027年前從5G網絡中徹底移除華為設備,今年12月31日以後還會禁止運營商從華為採購任何新的5G設備。
  • 環球深觀察丨「這名美國軟體工程師生平第一次買了一支槍」
    家住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24歲軟體工程師諾亞·霍納一直想要一把槍,這個想法在今年之前還沒有。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並引發經濟、社會一片亂象, 對周圍環境日感擔憂的霍納終於買了他的第一支槍……  這是美國「政客」新聞網近日在報導中講述的真實故事。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的經濟還不至於要靠關閉駐俄總領館來拯救」
    △美國擬關閉的駐俄羅斯兩處總領館位置圖  目前具體關閉時間尚未確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兩處總領事館關閉後,美國在俄羅斯的外交設施將僅剩位於莫斯科的駐俄大使館。  △美國駐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總領館外景  根據美國駐俄使館的解釋,這一決定是為了「優化」使館工作,包括每年省下數百萬美元。
  • 【環球深度】中西抗疫「反差」,背後到底是什麼
    然而,事情並未沿著美國決策者預想的軌道發展下去:美國不僅成為全世界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經濟增長也不理想。據路透社援引102位分析師的調查,今年美國經濟料將萎縮3.6%。眼下,聖誕將至,許多美國人心頭依然蒙著一層陰影。科羅拉多州的凱蒂·斯託達德還記得父親最拿手的節日食品——青菜玉米布丁,但今年她吃不到了,因為老斯託達德今年4月在感染新冠肺炎住院一周後病亡。
  • 美國對這一技術垂涎已久,派70名專家趕赴烏克蘭,專家:白跑一趟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這樣特殊的國際地位並沒有讓美國變得更加負責更加有風度,反而時刻都在提防其他國家發展,時不時就拿起制裁的「鍘刀」,拖慢別國的發展進度。如果有其他國家研發出比美國更先進的技術或裝備,那可真要小心了,因為美國霸權主義思維作祟,一直都不允許有國家超過自己,只要露出苗頭大概率會遭到美國的嚴厲打壓。美國的情報系統享譽全球,一直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秘密監測著全球情況,不僅如此,美國還經常偷窺別國的先進裝備,烏克蘭的安-225運輸機就是其中之一。
  • 環球深觀察丨美澳聯手 國際軍控問題面臨更多不穩定因素
    美國和澳大利亞正聯手加緊研製高超音速飛彈。 近年來,美國帶頭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又頻頻退出相關軍控條約,嚴重影響全球戰略穩定。 來自美國和英國的防務專家近期呼籲美國在亞太地區保持克制,並直言「美國的種種所為,給國際軍控事業帶來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 每經15點丨美國中草藥店現搶購潮,板藍根暢銷缺貨;歐洲求助鍾南山...
    2丨中國抗疫專家組啟程赴義大利據人民日報,今日,由中國紅十字會1名副會長帶隊,以及由來自國家疾控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地的專家及醫護人員組成的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攜帶相關人道救援物資,啟程飛赴義大利。此前,我外交部表示,將向意方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如意方需要,中方也願意派出醫療小組赴意協助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