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6時,北方海濱城市青島地標建築的天主教堂,忽然披上了12件美麗的彩衣,引來了眾多青島市民前來參觀,這一美妙場景,也迅速刷爆了抖音、朋友圈等等平臺。
據媒體報導:「這是青島創新節之Light it up『點亮青島』——聖彌厄爾大教堂活動,由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負責展示,雷射燈都是為教堂量身定做。這場秀寓意以科技藝術的形式激活城市創新之光。從10月30日一直持續到11月8日,每晚6時至10時展出,一共包含12種彩色圖案。」
而作為這次活動的網紅,位於青島老城區浙江路的高坡上的教堂,被稱為「聖彌額爾大教堂」,俗稱「青島天主教堂」。那麼這座教堂又有哪些歷史呢?
青島天主堂為德國人所建造,為聖言會的教堂,其始建於德國佔據青島期間。青島教會原屬於兗州代牧區,但隨著信徒的增長,於1925年2月11日,從兗州府代牧區分設青島監牧區。1928年6月14日升格為青島代牧區。1946年4月11日升格為青島教區。中國首任紅衣主教田耕莘就此在青島教區服侍過。
1932年,時任青島教區主教的德國人維昌祿決定重建舊教堂,並設計好了圖紙。但這是正值納粹德國當政,希特勒大力發展軍工業,禁止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規模。
教堂由德國人畢婁哈設計,是一座雜糅哥德式與羅馬式的大教堂,她於1934年竣工。佔地面積1148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301.54平方米。教堂被命名為「聖彌額爾」(即:米迦勒),名字來自《聖經》中的天使長,是負責徵戰,打敗魔鬼的天軍統帥。而在教會傳統中,聖彌額爾又是信徒的守護天使,因此不少教堂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處設有平臺,兩側有兩座對稱而又高聳的鐘塔,高度為60米,塔內上部懸有4個巨大銅鐘,鐘聲悠揚和諧。大門上方有一巨大的玫瑰窗,兩側各聳立起一高4.5米的十字架。該堂結構以鋼筋混凝土與花崗石結合而成。屋頂覆蓋舌頭紅瓦,其氣勢龐大,且又古樸典雅。
教堂裝飾系採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形式。堂內大廳高18米,寬敞明亮,頂棚懸有七個大吊燈,後方設有祭臺,配之穹頂的聖像壁畫,堪稱莊嚴美觀。可容納教徒千人,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德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
青島天主堂在文革時期曾遭到破壞,被改為倉庫。原先教堂前門上方的唱歌樓上有一架管風琴,以亞洲最大聞名於世,在此期間遭到破壞。
1981年,青島天主堂復堂。是年復活節開始瞭望彌撒等活動1984年,青島天主教堂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又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又作為青島德國建築的擴充部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聖彌額爾大教堂已經成為青島市的重要地標,很多關於青島的紀錄片、明信片甚至影視劇都會出現她的身影。而不少來青島的遊客,都會到這座教堂打卡,而這次的雷射秀更是讓聖彌額爾大教堂成了全國網紅。
註:本文為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廈門一名基督徒,文中觀點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福音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評論交流!
10月30日晚6時,北方海濱城市青島地標建築的天主教堂,忽然披上了12件美麗的彩衣,引來了眾多青島市民前來參觀,這一美妙場景,也迅速刷爆了抖音、朋友圈等等平臺。
據媒體報導:「這是青島創新節之Light it up『點亮青島』——聖彌厄爾大教堂活動,由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負責展示,雷射燈都是為教堂量身定做。這場秀寓意以科技藝術的形式激活城市創新之光。從10月30日一直持續到11月8日,每晚6時至10時展出,一共包含12種彩色圖案。」
而作為這次活動的網紅,位於青島老城區浙江路的高坡上的教堂,被稱為「聖彌額爾大教堂」,俗稱「青島天主教堂」。那麼這座教堂又有哪些歷史呢?
青島天主堂為德國人所建造,為聖言會的教堂,其始建於德國佔據青島期間。青島教會原屬於兗州代牧區,但隨著信徒的增長,於1925年2月11日,從兗州府代牧區分設青島監牧區。1928年6月14日升格為青島代牧區。1946年4月11日升格為青島教區。中國首任紅衣主教田耕莘就此在青島教區服侍過。
1932年,時任青島教區主教的德國人維昌祿決定重建舊教堂,並設計好了圖紙。但這是正值納粹德國當政,希特勒大力發展軍工業,禁止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規模。
教堂由德國人畢婁哈設計,是一座雜糅哥德式與羅馬式的大教堂,她於1934年竣工。佔地面積1148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301.54平方米。教堂被命名為「聖彌額爾」(即:米迦勒),名字來自《聖經》中的天使長,是負責徵戰,打敗魔鬼的天軍統帥。而在教會傳統中,聖彌額爾又是信徒的守護天使,因此不少教堂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處設有平臺,兩側有兩座對稱而又高聳的鐘塔,高度為60米,塔內上部懸有4個巨大銅鐘,鐘聲悠揚和諧。大門上方有一巨大的玫瑰窗,兩側各聳立起一高4.5米的十字架。該堂結構以鋼筋混凝土與花崗石結合而成。屋頂覆蓋舌頭紅瓦,其氣勢龐大,且又古樸典雅。
教堂裝飾系採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形式。堂內大廳高18米,寬敞明亮,頂棚懸有七個大吊燈,後方設有祭臺,配之穹頂的聖像壁畫,堪稱莊嚴美觀。可容納教徒千人,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德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
青島天主堂在文革時期曾遭到破壞,被改為倉庫。原先教堂前門上方的唱歌樓上有一架管風琴,以亞洲最大聞名於世,在此期間遭到破壞。
1981年,青島天主堂復堂。是年復活節開始瞭望彌撒等活動1984年,青島天主教堂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又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又作為青島德國建築的擴充部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聖彌額爾大教堂已經成為青島市的重要地標,很多關於青島的紀錄片、明信片甚至影視劇都會出現她的身影。而不少來青島的遊客,都會到這座教堂打卡,而這次的雷射秀更是讓聖彌額爾大教堂成了全國網紅。
註:本文為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廈門一名基督徒,文中觀點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福音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