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花費在武器上的心思從來就沒有停過。隨著火藥的面世,類型豐富的火器也被人們發明了出來,人們所使用的武器逐漸完成了從冷兵器到熱兵器的過渡。出於對有著強大力量的事物的追逐,殺傷力更大的武器被發明了出來,也就是迫擊炮。在各種先進的現代化武器面前,迫擊炮是一種存在時間極久的武器,從面世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雖然迫擊炮在武器大家族中已經算得上是該退休的元老了,但是迫擊炮在武器庫的地位依然無可替代,是熱兵器中戰力超群的佼佼者。那麼迫擊炮至今還存在武器庫中必然有一定合理性。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搞懂的問題。
世界首次現身的迫擊炮炮彈,其重量為11.5kg, 射程範圍是50~400m,射角範圍是45度至65度。一戰時期因為塹壕陣地戰的使用比較頻繁,可進行近距離攻擊的武器便開始成為各國的追求。在沙俄與日本作戰期間,沙俄佔領者旅順口的要害處,日本挖掘的壕溝已十分接近俄軍陣地,沙俄想要使用火炮或機槍是非常困難的。俄軍便嘗試將海軍臼炮與帶輪子的炮架結合,採用大仰角已達到近距離攻擊的目的,果真實現了近距離的攻擊,將日軍多次逼退。由此,「雷擊炮」應急誕生,從此以後,炮擊跑成為越來越多國家追求的目標。而到現在,迫擊炮在軍事中仍佔據著重要地位,每個國家都對其進行了開發。
在所有的軍事武裝工具中,有一門體型最小的火炮,它被稱為迫擊炮。雖然它的整體外形看著很嬌小,但它的威力不可估量。迫擊炮一直是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一款以座鈑承後坐力,高仰角、彎曲彈道,主要進行近距離射擊的曲射火炮。在攜帶時,因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結構簡單等特點,能夠隨時應對突發狀況,主要用於步兵作戰,可利用其彈道曲線的特點攻擊不容易正面攻擊的目標,在近程面作戰時發揮巨大的作用,由於迫擊炮的特殊攻擊方式,從以前到現在始終成為各國的主要武器裝備,也始終佔據著陸軍裝備的一席之地,那麼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這麼多迫擊炮究竟哪個國家的更佔據優勢呢?這或許也是很多研究學者尤為重視的一個問題。
根據記載可知,世界上射程最遠的迫擊炮遠達五千米,炮管內直徑為60mm,19世紀,法國歷經多次試驗研製出了這款迫擊炮。但它並沒有在歷史上生存很久,其主要原因就是打擊精準度差。但是這次研製不只是收穫了失敗,他們在此過程中的製造經驗是其他國家不能相比的。後來法國轉變方法選用較大口徑的迫擊炮及裝甲車進行精準牽引。希望以此來提高迫擊炮的精準度。
要談迫擊炮就一定要提一下俄羅斯,俄羅斯研製了一種迫擊炮,取名「海鷗」,需要特別提一下是因為,它是目前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的靜音迫擊炮。被稱為2b25的這款靜音迫擊炮,在經過俄羅斯設計團隊一段時間的實驗後終於成功投入使用,這款迫擊炮有82毫米的口徑,射程最小是100米,為靜音的設計犧牲了它的射程,所以最遠只有1200米,只有13公斤,戰爭中一人攜帶即可,使用便捷。使用完後只用30秒就可以開始撤退,沒有任何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每分鐘能完成15發射擊,360度環射,只要加個能移動的兩腳架就能做到。在實戰中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說起各國的軍事實力,大家還是會承認美國是世界第一,美國陸軍部隊的實力也是世界最強之一。既然是陸軍部隊,迫擊炮肯定必不可少,美國也一樣,他們使用的是m224的60mm迫擊炮,70年代的時候,它的整體使用的材料是高強度合金鋼,炮口寬為60毫米,炮管只有1米長,不管是近距離還是較遠距離都能適用。除了這些特點以外,他的操作也並不複雜,兩名士兵已經足矣,因此受到了美國步兵們的喜愛和歡迎,是火力的重要來源之一。
新中國正式成立後,面對隨著時代發展戰場上的新變化,在我國設計研發團隊的努力下,象徵著最高水平的我國新型迫擊炮成功問世,編號為pp93式。在整體材料上我國選擇了輕合金,這種材料近來在軍事領域被大範圍使用。口徑的數據是60.75毫米,重量是22.4公斤,屬於輕型迫擊炮。能造成的殺傷半徑在17.8米,射程突破新高,為5564米,創造了這個口徑迫擊炮的射程新記錄。能快速做好射擊準備,造成的殺傷力大,適應地形和環境的能力強,在他它上幾乎找不到什麼缺點。早就把抗戰時期日軍的迫擊炮甩掉了幾條街。其實它是把經歷過對越反擊戰的輕迫擊炮作為基礎,改造而來的。
迫擊炮可以說是知名度最廣的武器之一了,已經經歷了很多年的風吹雨打滄桑巨變,有的人就開始發表意見,迫擊炮早在一戰就有,然而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也沒有什麼新的突破,不應該再使用它了,實際情況其實不是這樣,01年的阿富汗戰役,美軍使用的60毫米迫擊炮對敵方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二戰爆發時,我國軍隊也使用了迫擊炮,在支援和對敵上都傷害不俗。再看蘇德戰爭,蘇兵甚至把迫擊炮裝備給了炮兵,不但沒有失敗,還加大了蘇聯的火力輸出。如今的戰場上,它的優點仍然很明顯。它加強了步兵壓制敵方火力的能力,而較小的重量讓它適用於不同環境作戰,比如山地等。迫擊炮有這麼多優點,它一定還會在世界舞臺上活躍很長一段時間。
迫擊炮作為一種強有力的火炮被廣泛應用於現代軍事戰爭中。尤其是在中國同日本的八年抗戰中,迫擊炮是中國軍隊重要的火力支撐,是日軍的迫擊炮因其低製造成本和驚人的火力攻擊,殺敵無數,性價比極高。經過抗日戰爭一戰,中國在迫擊炮技術的革新升級上耗費心血。最開始是新中國成立前粗製的平射土製迫擊炮,到後來我國在炮彈和套筒上也有一定進步,長炮榴彈、炮榴彈以及套筒緩衝器等應運而生,以及還在速射迫擊炮和迫榴炮等炮彈技術上進行了引進和研發。在21世紀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中國的迫擊炮技術日益精進,不僅配備了雷射制導套件和精確衛星定位系統,還大大提升了迫擊炮在中近距離射擊中的火力,其殺傷力直逼飛彈,我們甚至在迫擊炮的彈藥研發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雷射制導、一維修正等新概念彈藥應運而生,這也側面證明了在中國的大力投入之下,我國的迫擊炮技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