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長期穿學步鞋,可能會影響寶寶足部的正常發育;也有人說,學步鞋可以幫助寶寶學走路,而且還很安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讓很多新手父母蒙圈,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其實這要根據不同情況來決定。
當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建議不穿學步鞋。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並沒有真正學會走路,所以不需要學步鞋,光腳反而對寶寶學步更有幫助,不僅可以刺激寶寶的足部神經,還可以增加寶寶腳底抓地的感覺,有利於培養寶寶的平衡力。
當寶寶學會走路時,也就是說寶寶可以獨立邁開步子且不需要大人協助的時候,就需要給寶寶穿上學步鞋了。此外,天氣比較冷或者擔心寶寶光腳走路會受傷的時候,也可以給寶寶穿上輕薄且柔軟的室內學步鞋。如果是在室外學走路,地面比較粗糙,則需要給寶寶穿上更有保護性的鞋子,以防寶寶的腳受到傷害,但是不要選鞋底很硬的學步鞋,不利於寶寶練習走路。
一雙好的學步鞋,不僅可以保護寶寶的腳,減少受傷的概率,還可以讓寶寶更快地學會獨立行走,減少摔跤的次數。因此學步鞋的選擇很重要,那該如何給娃挑選一雙合格的學步鞋呢?
1、 合腳:大小合適,定期更換。
雖然學步期寶寶的腳長得很快,但是不能因為孩子腳長得快而給寶寶挑選大一點的鞋子,也不能因為嶄新的鞋子沒穿幾次扔了可惜而讓寶寶穿擠腳的鞋子。這是因為穿太大或太小的鞋子,都對寶寶的腳步發育有很大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寶寶以後的走路姿勢,而且鞋子太大的話,還可能導致各種意外的發生。
因此,為了寶寶的腳部健康,寶爸寶媽在給寶寶選鞋子的時候,儘量選擇合適的尺寸,且定期更換鞋子的尺碼,這樣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更有幫助。一般寶寶的腳長再加上2cm就是適合寶寶的尺寸,如果各位寶爸寶媽不會測量尺寸,可以到專業的嬰幼兒店鋪裡測量,也可以讓孩子自己試穿,孩子穿上鞋後,還能塞下大人的一根手指,這個尺寸就是適合的。
2、 安全性:鞋底防滑,包頭鞋防撞
為了預防寶寶在學走路的時候發生意外,鞋子一定要具備以下幾點:
剛開始學走路的寶寶,走路還不太穩,如果鞋底打滑的話,寶寶會害怕,對寶寶學走路不利。
魔術貼設計的鞋子不僅穿脫方便、鬆緊可調,而且還可以避開寶寶被鞋帶絆倒的危險。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跌跌撞撞是常事,如果腳趾露在外面,很容易踢到、弄傷腳趾。所以還是要等寶寶大一些了再穿露腳趾的鞋子。
3、 舒適度:軟硬適中,舒服透氣
給寶寶選擇學步鞋時,不僅要考慮鞋子的質量,還要重視鞋子的舒適度。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4個方法來檢查鞋子的舒適度:
1) 折:對摺一下鞋底,看看鞋底的柔韌性性,如果鞋底不能彎曲,或者彎曲處不是在前部的三分之一處,說明不合格。
軟硬適中的鞋底設計,讓寶寶學步時更容易,且對培養正確的走路習慣有幫助。
2) 捏:捏一下鞋後幫和前部包頭,如果很軟沒有硬度,說明不合格。
如果鞋後幫沒有足夠的硬度,不能很好地穩定孩子的腳後跟,也不能保護寶寶柔軟的踝關節。同時,鞋子的前部包頭如果太軟,加上寶寶走路時喜歡亂踢,就可能會踢傷腳趾。所以選鞋時要挑選鞋後幫和前部包頭有足夠硬度的鞋子。
3) 擰:將鞋子對擰一下,如果鞋面和側邊非常容易變形,說明不合格。
鞋子要有一定的穩定性,才能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走路方式。如果寶寶穿的鞋子太容易變形,他們在學走路的過程中容易扭傷腳或者養成不好的走路習慣。
4) 按:將手伸到鞋子前掌部位按一按,如果過軟,說明不合格。
學步鞋不能一味地求軟,太軟的鞋墊對寶寶的腳部神經發育有影響。選擇學步鞋時,鞋墊厚度儘量不要超過5mm,這個厚度的鞋子可以增加寶寶腳底的抓地感,刺激寶寶腳底的神經發育,對寶寶學走路有幫助。
除了以上3個標準外,給寶寶挑選學步鞋還要注意鞋子的透氣性。因為寶寶腳底的汗腺比較發達,容易出汗,如果鞋子透氣性不好,寶寶就會一直穿著潮溼的鞋子,容易滋生細菌。
選鞋重點:材質柔軟、舒適的軟底鞋,且鞋底要防滑。
選鞋重點:鞋底防滑效果好的包頭鞋。
選鞋重點:建議選擇魔術貼設計的款式,方便穿脫。考慮到孩子的活動量大,所以選鞋時要注重鞋底的避震功能以及鞋墊的透氣性。
總之,給寶寶選鞋子不能光看顏值,也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一雙鞋子好不好,而是要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科學地選擇適合寶寶的鞋子。為寶寶挑選一雙合格的學步鞋,是寶寶走好每一步的關鍵。
最後提醒一下各位寶爸寶媽們,每個月都要檢查一下寶寶的腳長,及時為寶寶換新鞋,因為寶寶的腳長得很快,特別是1-2歲期間,每隔2-3個月就需要更換一次鞋子尺碼。
我是『好孕育兒說』,每天分享科學實用的育兒知識,一起交流成長,做更好的父母,歡迎點讚、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