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夜色》教案設計

2020-12-23 石家莊奧數網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夜色》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閱讀要求中指出:誦讀兒童詩歌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由此,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誦讀詩歌感受小朋友從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增強識字興趣,讓識字、寫字、讀課文變得和諧統一。

  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麗。

  (1)師生共同欣賞視頻,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導問:說一說你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夜晚。

  (3)教師追問:在這樣漆黑的夜晚,你們害怕嗎?

  (4)學生依據平時的生活體驗,談一談對夜晚的感受。

  預設①:我特別害怕夜晚,因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體,只能看到一團黑影。

  預設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歡夜晚美麗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過渡: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裡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麼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導入,引導學生走進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好,說出自己對夜晚的感受,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神秘與興趣學習。


  二、初讀詩歌,認讀生詞

  1.自由朗讀詩歌。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字音。

  (3)小組內比賽讀課文,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糾正字音。

  (4)指名分別朗讀兩小節,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學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藉助拼音,反覆拼讀圈畫的生字。認識新偏旁"廠"。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識字情況。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膽子、勇敢、往來、外面、窗戶、忙亂、偏見、散步、原來、好像、微笑。

  (2)開火車認讀生詞,教師適時糾正字音。

  (3)遊戲環節--小火車過站臺,每過一個站臺出示一個本課生字,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4)說說自己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交流記憶方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初讀課文,感受詩歌大意的同時認讀生字。教師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每一句話,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朗讀中識字、認字,通過圈畫生字、拼讀生字等多種方法識字,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三、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情感變化

  1.逐段朗讀,感受"我"的心情變化。

  (1)在第一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我從前膽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讀這兩句時,音調放低些,讀出害怕的語氣。

  (3)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學生朗讀時教師適時指導。

  (4)全班齊讀,讀出小朋友對夜晚害怕的心情。

  (5)第二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從害怕夜晚到變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這一句話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讀出無可奈何又撒嬌的語氣,"偏要"一詞要讀得重一些。"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當"我"出去時,"我"發現原來外面和"我"想像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這句話讀出既驚訝又欣賞的語氣。"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這句話讀得輕一點兒、慢一些,仿佛真的有小鳥在月光下睡覺。

  (7)指名學生朗讀匯報,注意伴隨著小朋友心情的變化,朗讀語氣也要發生變化。

  (8)朗讀比賽,讀中體會小朋友從害怕夜色到喜歡夜色的心理變化。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以讀為主,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匯報朗讀、多種形式來誦讀課文,仿佛看到了夜色神秘而又迷人的景色,體會小朋友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過程。逐段品讀,突出了段落的呈現特點,又降低了讀課文的難度。


  四、集中識字,指導書寫

  1.過渡:通過誦讀詩歌,我們體會到了小朋友的心理變化過程,這些語言當中還藏著一些有趣的生字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2.指導書寫生字--看、笑、外、晚、再。

  (1)學習生字--看。

  ①引導學生在第一小節中找出生字"看",並讀出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學習"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運用字形記憶法識記生字。

  ③讀出詩歌中帶有"看"字的這句話,體會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

  (2)學習生字--笑。

  ①教師在黑板演示,學生書空,學寫生字--笑。

  ②師生互動,做一做微笑的動作,體會微笑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生字--外。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生匯報識記方法。

  (夕+卜=外)

  ②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漢字,學生書空。

  ③注意"卜"的寫法,先寫垂露豎,再寫點。

  (4)學習生字--晚、再。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習書寫。

  ②師生共同書寫生字,比一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3.比較識字法:書寫帶有"巴"的生字--"色""爸"。

  (1)觀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①相同:上下結構,下面都是"巴"字。

  ②不同:書寫"色"字,上面稍小一些。書寫"爸"字,上面稍大一些。

  (2)比賽書寫漢字,小組派代表在黑板上書寫漢字,比一比哪個小組寫得美觀、大方。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法識字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了解生字的含義,激發學生識字興趣,使學生掌握字音,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識字與生活相結合,不僅僅記住字形,還理解生字的意義。

  五、總結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誦詩歌,感受小朋友對夜晚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體會了詩歌優美的語言,還認識了許多有趣的生字,讓我們再讀一讀詩歌,體會夜晚美麗迷人的景色。

  2.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誦詩歌。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梳理本課學習內容,學生帶著對夜色美好的情感誦讀詩歌。再次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

  教學反思

  《夜色》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歌,本文以小朋友對夜色的情感變化貫穿全文。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依據學生的學情特點,儘可能給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夜晚,感受深夜時,孩子們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詩歌優美的語言。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簡短的詩歌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朗讀訓練中與識字教學相結合,在讀中識字,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

相關焦點

  • ​​【預習】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微課、知識點、練習
    點擊下面藍色內容關注歷史消息【預習】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一課春夏秋冬同步教學視頻、知識點、練習【預習】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課姓氏歌教學視頻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春夏秋冬》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春夏秋冬》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本課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著"四季"這個主題,勾畫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畫面。《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識字課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藉助插圖,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經歷識字過程,獲得識字體驗,最終準確識字。同時,本課詞串讀起來有一定的節奏感,因此教師還要放手讓學生多讀,反覆接觸文本語言,感受文本的韻律美。
  •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我上學了》教案設計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我上學了》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我上學了》是初入校園的小學生的第一個語文學習內容,設置目的是幫助小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校生活產生興趣和嚮往,實現從幼兒到學生的角色轉換。
  •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烏鴉喝水》教案設計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烏鴉喝水》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烏鴉喝水》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選自《伊索寓言》。課文講的是烏鴉通過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水少、瓶口小的困難,最終喝到水的故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端午粽》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端午粽》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
  •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大還是小》教案設計
    重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大還是小》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大還是小》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文章,內容淺顯易懂,同時富有教育意義。文章通過「有時候大」和「有時候小」的比較,使孩子們感知成長,並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們懂得如何「變大」。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有關姓氏的兒歌,第一節通過問答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一些常見姓氏的寫法,第二節列舉了一些中國姓氏。整首兒歌節奏感強,通過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
  •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金木水火土》教案設計
    石家莊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金木水火土》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短小的兒歌,前兩行數字與五行相對,後兩行天地與日月相應。朗朗上口的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本課堪稱識字小文的典範。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課程標準著力強調的基本理念。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由此,依據文本特點,藉助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以形聲字教學為主體,著力體現識字教學的多樣化。
  •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讀起來親切自然,活潑俏皮。本課教學設計以識字為基礎,旨在抓住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一個活潑、有趣的識字氛圍,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自我發現、自我實踐中學知識、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求異精神。根據課文語言表達親切自然、生動有趣的特點,讓學生在朗讀和背誦中感受趣味,抒發自己的獨特感受,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的願望。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一起做遊戲》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一起做遊戲》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是"一起做遊戲"。   設計意圖:想說、愛說是口語交際的前提,會說才是教學的目的。一年級學生需要教師做好示範,這也是規範學生口語,展開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   三、合作遊戲,人人參與   師:小朋友們說得太棒了!老師獎勵你們:給你們10分鐘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夥伴,選擇你們喜歡的一種遊戲,開心地玩一玩吧!
  •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b p m f》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bpmf》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要儘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而「語文一旦與生活相聯繫,馬上就能生動活潑起來」。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操場上》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操場上》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
  •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升國旗》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升國旗》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一個接一個電子教材+教案+朗讀+知識點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電子教材 第二至五十九頁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電子教材 六十 至 一百一十四頁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電子教材+朗讀+教案設計一年級語文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電子教材+教案設計+朗讀+知識點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在本課的設計中力求在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基礎上,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自學、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種形式豐富學生的識字經驗。在教學指導中,針對生字的不同類型,不同特徵,引導學生重視識字方法的總結與運用,幫助學生養成"舉一反三"的能力。   本文語言優美,充滿童真。因此,本設計著重對學生進行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激情中創新。
  • 蘇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案設計
    蘇州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在本課的設計中力求在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基礎上,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自學、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種形式豐富學生的識字經驗。在教學指導中,針對生字的不同類型,不同特徵,引導學生重視識字方法的總結與運用,幫助學生養成"舉一反三"的能力。   本文語言優美,充滿童真。因此,本設計著重對學生進行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激情中創新。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材+教案+朗讀+知識點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電子教材 第二至五十九頁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電子教材 六十 至 一百一十四頁一年級語文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電子教材+教案設計+朗讀+知識點一年級語文下冊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設計+電子教材+朗讀+知識點
  •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途徑,它應該成為語文課堂的主體活動。因此,這篇課文圍繞"以讀悟情"設計教學,始終牢牢把握"讓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讀"這條主線組織教學,給予學生讀的時間和空間,並藉助一定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和興趣,進而讓學生體會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質。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生字注音、筆順、組詞等,建議下載!
    學好語文就得把它與生活緊密結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小學一年級語文是學習的基礎,也是最簡單的內容,我們學習一年級的語文,學好了就可以把它運用到生活中去,因為我們平時說話、寫字、思考都和語文有關。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地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複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