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飲料:上半場跑贏別人,下半場超越自我

2020-12-20 食品夥伴網
      在飲料的十一大類產品中,蛋白飲料是名副其實的後起之秀。首先,含乳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及複合蛋白飲料直到2007年才「合併同類項」成為「蛋白飲料」;其次,蛋白飲料起步雖晚,但發展勁力十足。2017年,當飲料行業整體運行出現不確定因素、面臨諸多考驗的時候,蛋白飲料行業運行好於整個行業,很多企業的產量增長率是百分之十幾,有的甚至達到40%,讓飲料同業們羨慕不已。


  只是,在多年的快速奔跑後,蛋白飲料也顯露出了某種程度上的疲態——產品品類、形象老化,消費者甚至產業界對蛋白飲料的認知大多仍停留在「乳白色液體」的形象上。產品創新不足,同質化明顯,品質有待繼續提升,一些傳統的明星產品正在告別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有的甚至出現下滑。


  不過,蛋白飲料仍是多方看好的「實力選手」。首先,蛋白飲料是一種形象時尚、口味令人愉悅的休閒飲料;其次,食材豐富,為產品創新提供了諸多可能。更重要的,是市場需求端有「好風相助」,消費升級,對飲料存在著美味趣味兼具營養健康的訴求。加之蛋白飲料的行業組織——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於2018年正式成立的蛋白飲料分會,迅速進入角色,著手通過標準制修訂和消費者科普宣傳來更好地規範市場,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引導行業健康發展。這些都讓蛋白飲料對下半場充滿信心。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趙亞利提出,在消費變化的大環境下,蛋白飲料行業要以科研為支撐,通過產業鏈上下遊的通力合作,開拓新品類、新形象的產品,實現蛋白飲料功能的多樣化、場景的多元化,重新獲得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與喜愛。


  隨著健康中國行動與國民營養計劃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於營養均衡有了更加深入、細緻的認識,而這其中,三大營養素之一的蛋白質對人體的功能與不同群體的攝入情況受到密切關注,這從我國乳製品年年攀升的產量和消費量中可以看出。隨著全球素食潮流的興起與植物基產品的流行,植物蛋白產品在近年逐漸風靡,飲料中的蛋白飲料品類也因為「天生具有營養優勢」,而受到重點人群和消費市場的關注。


  事實上,作為「市場好評最多的一個品類」,蛋白飲料行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逐漸步入轉型調整期,也在國民營養、質量提升、消費需求日益變化等背景下,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把握機遇,進行產品創新、業態創新和理念創新,拓展新的發展方向和消費場景?在近日由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蛋白飲料分會主辦的「2019中國蛋白飲料發展研討會」上,來自學界、企業界與媒體界的嘉賓圍繞「升級營養功能,豐富消費選擇」的主題進行了探討。國內知名蛋白飲料生產企業銀鷺、椰樹、歡樂家、維他奶、露露、養元等品牌企業悉數到場,利樂、杜邦、美國乳品出口協會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行業組織也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植物蛋白飲料優勢明顯


  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李良介紹,植物蛋白飲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以及多酚、黃酮類功能性成分,而其豐富的來源——大豆、大米、燕麥等穀物,花生、杏仁、核桃、榛子等堅果,讓植物蛋白飲料具有風味獨特、多樣的特色。不同於國內廣受歡迎的市場豆奶品類,歐美消費者更喜愛扁桃仁等非豆奶產品:多樣的植物蛋白飲料產品不斷湧現,例如美國市場的扁桃仁、椰子大米等植物蛋白飲料佔比,從2009年的15%提升到2018年的48%,價格也逐步上升。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含乳及植物蛋白飲料人均消費是89美元,而我國僅有46美元。但我國植物蛋白飲料的年人均消費量快速增長,2011—2018年,美國市場增速7%,我國則達35%左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中國植物蛋白飲料消費還將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李良認為,我國植物蛋白飲料產品仍然處於發展初期,消費升級空間巨大,機會無限。


  除了對滿足消費者營養的需求,拓寬蛋白飲料的消費場景同樣有助於進一步開拓市場。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Mayank Trivedi(馬揚克·特裡維迪)提到,相比動物來源的營養成分,植物基產品天生擁有對環境更友好和可持續的優勢,將其融入消費者教育將有助於拓寬消費渠道,帶來更多的消費場景。維他奶公司首席研究開發及質量總監陳曾淑蘋博士也認為,隨著地球資源的減少、汙染的加劇,「親近地球」成為不少消費者的主動選擇。在此基礎上打造兼具營養性能的產品,更符合年輕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藍劍集團常務副董事長鄒宗鳳則以唯怡豆奶與火鍋搭配、與超模大賽結合等例子,分享了社交化對蛋白飲料的助力作用。她說,蛋白飲料本身的營養屬性,加上美食或者時尚元素,是「一種消費的疊加」,有助於形成「長久的、習慣性的消費」。


  與會專家也提到,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的關係相互補充、各具特色。通常來說,植物蛋白來源更加友好、高植物性功能成分、低膽固醇,動物蛋白則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也正因如此,二者搭配形成新的「雙蛋白」產品也正受到業界關注。2017年,「雙蛋白工程」被列入《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明確要求針對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著力發展「雙蛋白食物」等新型營養健康食品;以優質動物、植物蛋白為主要營養基料,加大力度創新基礎研究與加工技術工藝,開展「雙蛋白工程」重點產品的轉化推廣。


  牛乳分離技術應用前景看好


  作為優質蛋白質與鈣的良好來源,我國乳製品消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高速增長,也為蛋白飲料的發展奠定基礎。美國乳品出口協會(USDEC)中國聯絡處代表蘇暢介紹,利用牛奶分離技術製成的蛋白強化飲料是非常好的發展方向。例如,該技術使得乳清蛋白得以濃縮分離,而乳清蛋白不僅是亮氨酸的良好來源,有助於運動後的肌肉修復和老年人群抵抗肌肉衰減,其良好的水溶性和令人非常愉悅的口味也能在高蛋白飲料中發揮獨特優勢。此外,蘇暢提到,乳清蛋白分離後的「乳濾出物」已經成為部分國家的新型食品配料,其在補充水分和礦物質方面有巨大潛力,同時可代替部分食鹽的使用,增加產品的口味豐富度。在現場採訪中,蘇暢表示,截至目前,我國還沒有批准「乳濾出物」作為食品配料使用。


  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乳蛋白功能配料國際聯合實驗室主任周鵬也介紹說,食品界對乳配料的認知正逐漸從牛奶、奶粉過渡到分離蛋白,分離蛋白的應用不僅有助於提高產品的蛋白含量,實現無糖無脂肪,更可用於高端或者特殊產品製備。例如,利用乳清蛋白良好成膠性能製成的蛋白質含量超過8%的「蛋白膠」運動飲品,富含特殊胺基酸、水解蛋白肽或者澄清、耐酸的蛋白飲料產品等。


  研發新亮點引發市場關注


  高蛋白飲品 高蛋白運動型蛋白飲料與特異型蛋白飲料都強調飲料中蛋白質的含量。隨著運動群體的擴大、不同蛋白不同功能的深入研究,高蛋白飲料可能成為未來熱點。當然,由於蛋白質特殊的溶解、分層、色澤與口味等性能,用於解決高蛋白飲料存在問題的酶解等技術,也是當下的研究熱點。


  複合型產品與營養強化 原料豐富多樣是蛋白飲料的特色之一。專家介紹,目前國內市場的蛋白飲料產品以單一原料為主,跟國際複合蛋白產品市場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解決植物蛋白之間的「組合」問題,將為產品和口味創新帶來極大的發展空間。此外,由於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在營養功能上具有互補性,二者的複合也能帶來更多的創新產品。陳曾淑蘋則提出,基於大規模人群營養與膳食攝入調查的蛋白飲料的營養強化是未來重要的創新,對此,行業內的大企業、大品牌應當主動承擔更多投資與開發責任,突破創新瓶頸,合力開拓更大市場。


  功能性產品 蛋白質對人體的功能性已經不言而喻,在蛋白質的基礎上結合其他營養素如維生素、礦物質,或者生物活性成分如大豆多肽等製成功能性飲品,也是蛋白飲料新的發展點。


  發酵技術與益生菌 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鄭宇介紹,發酵是食品工業常用的技術之一,可以給產品帶來新的風味與功能,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更是近幾年的熱點領域。對飲料行業來說,發酵技術還可實現產品的降糖及緩解乳糖不耐。目前,飲料行業對發酵技術應用有限,除了幾年前的乳酸菌飲料之外,業界一直缺乏由發酵帶來的大單品或者新增長點。但事實上,我國相關科研院所和部分企業對發酵技術和菌種的研究都是過硬的,未來,將技術與市場結合、完善發酵產業的管理,將有助於發酵食品及飲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片藍海。


  全豆豆奶 中國人的傳統食品豆漿、豆腐等的製作原料大豆是國際公認的健康食材,其所含豐富的大豆異黃酮、膳食纖維等深受健康人士青睞。利樂中國有限公司加工部飲料品類負責人張華東介紹,儘管中國的豆奶市場龐大,但便利性更好、飲用場景更豐富的預包裝即飲豆奶卻因為價值感不高等因素致發展受限。利樂提供的大豆超細加工技術能實現全豆成漿、不產生豆渣的豆奶加工,這對消費者攝入全豆營養、降低企業加工成本、提升豆奶價值感等非常有幫助。全豆豆奶可能成為豆奶品類的創新突破。


  新質構代餐飲品 杜邦營養與生物科技戰略市場經理周之軼介紹了杜邦新質構代餐飲品的設計理念。通過燕麥與大麥的組合讓產品產生「稠厚」口感,再添加食物顆粒給消費者帶去咀嚼感,使其在「飲用」代餐食品的時候獲得「食用」帶來的飽腹感與滿足感,引領代餐行業升級創新。


  滿足消費者的享樂主義 味全中央研究所總監徐志安博士提出,從消費者對益生菌、益生元、高纖維、高蛋白產品的關注可以看出消費市場對健康屬性的重視,然而對每個個體而言,「享受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要消費者完全放棄高油脂、高熱量很難,但攝入其帶來的「罪惡感」又讓部分消費者糾結。味全針對性地提出了益生菌、優質蛋白、植物基等元素結合的概念,讓消費者在「不放棄享樂的基礎上,還能有更好的食品選擇。」為此,味全在傳統乳製品、益生菌等產品中添加了具備健康屬性的食物原料,如核桃、燕麥、奇亞籽等,進一步強化產品的好口味與營養特性,滿足消費者的雙重需求。


  冷殺菌技術 李良提到,從國際市場來看,蛋白飲料增速快、種類豐富,冷鮮和有機產品正在成為熱點。冷鮮產品對營養成分和風味的保留正在受到各品類關注,在蛋白飲料品類上,高強度脈衝磁場殺菌技術、輻射殺菌技術等冷殺菌技術的應用也可能隨著市場新的需求發展起來。


  在產品研發方面,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追求KPI、利潤貢獻率與成就「10億大單品」上,很難在創新上取得成功。馬揚克·特裡維迪提醒同業,讓研發人員能夠專注研究消費者消費習慣、新興群體消費愛好而忽略所謂的「數字考核」,方能突破思維局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認知、創新不足成發展最大阻礙


  消費市場對蛋白質認知不足 廈門銀鷺公司市場中心總經理紀偉如表示,目前,中國市場還有不少消費者並不知道植物蛋白也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之一,而對植物蛋白的好處、相較動物蛋白的優勢更是知之甚少。蛋白飲料分會副會長、銀鷺公司首席技術運營官陸明還提出,由於對「複合」一詞存在誤解,部分消費者在聽到「複合蛋白」飲料的時候往往容易聯想到非天然、人工添加等,建議業界未來更多使用「雙蛋白」一詞來描述產品屬性。馬揚克·特裡維迪說,在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傳統飲食中對大豆的攝入是獲取植物蛋白的「聰明做法」,目前這一「科學的消費」正在被曾經以肉、奶為蛋白質主要來源的西方國家消費者所認可。然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中國的年輕一代似乎正在遠離傳統。因此,對蛋白飲料行業來說,通過市場教育將年輕消費者「拉回傳統」,是非常重要的。


  陳曾淑蘋分享了維他奶80年來在消費者科普教育方面做的努力。她認為,通過品牌網站、大眾社交平臺普及營養知識,用淺顯有趣的語言與消費者交流,有助於樹立品牌形象與企業可持續發展。


  創新不足 「花生牛奶」是銀鷺的明星產品,紀偉如介紹,該產品起源於閩南地方特色小吃,由於其「雙蛋白」的營養特色,在2004年推出後不僅受到消費市場歡迎,更成為國家「雙蛋白工程」的典型。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品牌老化產生了消費者流失的問題。在對市場需求、購買渠道等進行調查後,銀鷺改變過去「分銷為王」的做法,開始將「健康」與「原料真實」「消費體驗」和「購買便利」相結合,推出針對不同群體需求的產品,如針對年輕一代的新口味與花生小人IP,針對家庭群體的高蛋白、紙包裝產品等,力求覆蓋新場景和新需求。儘管在營銷方式上有了創新,但紀偉如認為,產品本身的創新可能更為關鍵——例如對產品口味與植物蛋白營養強化的創新。


  品類單一 李良認為,一是植物蛋白飲料品類和口味較單一,主流產品為杏仁露、核桃露、豆奶、椰子等;二是高端產品缺失。目前,國內植物蛋白飲料主流產品主要為單一飲料口味,市場上還尚未出現規模的植物蛋白高端產品。


  不當定位  趙亞利認為,蛋白飲料通常會被消費者拿來與牛奶等乳品相比較,這是消費者的慣性思維,但業界不應將產品的市場定位對標牛奶,否則會造成與牛奶的同質化競爭。相反,在口味與消費場景上錯位競爭,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才是明智選擇。

相關焦點

  • 上半場興高採烈 下半場速效救心丸
    廣東在上半場水銀瀉地般的進攻和對胡金秋、拉杜的成功防守是他們領先的原因。光是上半場廣東就把廣廈逼出了17次失誤,而自己只有9次。廣廈上半場的疲軟是有原因的,畢竟與第二階段雙方的首次碰面相比,他們不僅沒有了強力外援錢德勒,隊中絕對主力孫銘徽也在本場輪休。再加上馮欣在上半場就有4次犯規,打亂了老李的輪換計劃。
  • 男人40:上半場很精彩,下半場很難受
    人生大概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很精彩,下半場很難受。 人的上半場,就是中年以前,你會發現,你每年都在變得更好。小學中學大學,戀愛結婚買房,找工作領工資,升職加薪,不到35已經是小頭頭了,還有人專門給你拍馬屁,看上去蒸蒸日上。人的下半場很可憐。身體不好了,枸杞喝起來了,年輕的小夥伴一批一批的衝上來,不要命的加班加點,你真的受不了了。
  • 情投意合,是愛情的上半場,志同道合,是愛情的下半場。
    圖片來自於網絡情投意合,是愛情的上半場 ,彼此的默契是假象,因為彼此都隱藏了最真實的一面,而只是互相迎合,志同道合,是愛情的下半場 ,當彼此坦露自我,矛盾便油然而生,當直面生活的現實
  • 小克魯伊夫:馬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下半場多方面不如上半場
    我們上半場就打出了很不錯的比分,作為主教練我感到很開心、很滿意。下半場比起來,控制球方面做的沒有上半場那麼好,還需要進一步總結和提高。我對場上隊員的付出很滿意,也很滿意替補球員為球隊加油吶喊,這體現了球隊現在非常好的氛圍。除上述內容外,還要說些什麼?教練和隊員都有可以提高的東西。下半場我們的控球、無球、比賽節奏、傳球流暢度都沒有上半場好。
  • 上半場5球,下半場0球,女足是要給同胞留情面嗎?
    中國隊攜第一輪大勝泰國隊之威,比賽開始後連續打出精彩配合,打入進球,上半場就以5-0領先。下半場雙方毫無建樹,5-0比分保持到了終場。上半場進5球,下半場0球,是中國女足姑娘給臺灣同胞面子嗎?上半場比賽開始後,中國隊憑藉技術自身優勢掌控了大部分球權。4分30秒,羅桂萍右路下底傳中,唐佳麗包抄搶點,頭球攻門直逼死角,比分1-0。
  • 東決G5:綠軍上半場被熱火壓制,下半場他們靠什麼翻的盤?
    今天進行了的東決第五場的較量,從上半場的比賽來看,勢頭完全不在綠軍這邊,比賽氣勢和前4場一樣,幾乎被熱火全盤壓制!但就是這麼一支氣場上完敗且有被大家看衰的球隊,在下半場是靠什麼一步步逆轉翻盤的呢?首先是綠軍眾將下半場在心態上的轉變。
  • 下半場的曼聯惹不起!如只踢上半場將只排倒數第二,馬塔告誡隊友
    如今的曼聯,有三個條件可以導致球隊發生判若兩隊的改變:第一,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在場上;第二,馬夏爾不在場上;第三,比賽進入了下半場!一項數據表明,曼聯能重返英超前四,主要依靠下半場強勢,如果只踢半場球,紅魔將只排在倒數第二,進入降級區。
  • 川普打了磕磕絆絆的上半場 下半場派出伊萬卡出場打頭陣
    【川普打了磕磕絆絆的上半場,下半場派出伊萬卡出場打頭陣】剛被川普赦免的前國安顧問弗林投桃報李,領導了一場支持者遊行。川普假裝很意外,發現還有這麼多支持者,當天,他搭乘「海軍陸戰隊一號」直升機從白宮起飛,前往紐約西點軍校時,特地在遊行現場上空繞場3圈,現場旗山旗海,鑼鼓喧天。
  • 馬丁半場冰火兩重天 弗蘭克:不能讓他超越張伯倫
    馬丁半場冰火兩重天 弗蘭克:不能讓他超越張伯倫 來源:新浪體育 時間: 2009-08-28 00:03:57 編輯: 潘穩   新浪體育訊 北京時間1月6日消息,據NBA官網報導,薩克拉門託國王球星凱文-馬丁是眾所周知的得分機器,對陣新澤西籃網上半場的比賽他作為替補出場16分鐘就得到25
  • 植物蛋白飲料發展面臨新問題:品牌在混戰 山寨在搗亂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從整個宏觀面來說,眼下這一領域的發展已經進入下半場,即從高速發展期進入平穩發展期,行業亦面臨著同質化嚴重、品質亟需提振等問題,不過「這個領域的成長空間也是有的」。行業競爭加劇植物蛋白飲料是以植物果仁、果肉等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製成的以植物蛋白為主體的乳狀液體飲品。
  • 人生到了下半場,對手只剩下自己!
    人生的上半場,是為了戰勝別人。人生的下半場,是為了戰勝自己。人生的上半場,我們披荊斬棘,過五關斬六將,一路豪情萬丈,光芒四射。你看到的可能是一點點,而別人其實早已看清你,只是考慮要不要傷害你!所以,每個傲慢的人,要麼被別人不戰而勝,要麼被人卒然一刀。傲慢,常常讓一個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人生的下半場,你必須戰勝自己的傲慢。
  • 上半場吃「豆腐」,下半場啃「骨頭」,數據成為增長關鍵
    從「豆腐」到「骨頭」,網際網路的下半場裡,企業要怎麼做增長?幾年前,美團的王興先生最早提出了「網際網路下半場」的概念,當時網上存在很多爭議。但是今天,重點不是我們要不要準備進入「網際網路下半場」,而是我們已經在「網際網路下半場」裡面了。一、網際網路上半場:靠 「豆腐-TOFU」 驅動增長「豆腐」這個詞在英語裡就是 TOFU,那為什麼「網際網路上半場」要靠吃豆腐來做增長呢?
  • 「熔煉團隊 超越自我」 —林達集團西南運營中心板塊聯動拓展培訓...
    「熔煉團隊,超越自我」 —林達集團西南運營中心板塊聯動拓展培訓第四站團隊 勤奮 拼搏 創新2020年11月3日,林達集團西南運營中心「熔煉團隊,超越自我」項目聯動拓展第四站桐梓站如約啟航實拍圖柒 是齊心協力的柒負重、艱難,不可能……很多時候我們總是顧慮自己太多,考慮到別人的太少,而忘記了出發的目的。
  • 迷信蛋白棒運動飲料? 天然食物碾壓它們
    網易體育8月29日報導:運動飲料、蛋白棒、蛋白奶昔等都是在運動界比較流行的營養補品,但是它們的效果真如商家宣傳的那樣神奇嗎?跑者們該如何正確使用它們呢?
  • 80後,即將邁入不惑的40歲,人到中年,如何贏在人生下半場
    上半場收穫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得為何得,失又為何失?如果這些問題,到了40歲依然整不明白,那以後的路會徒增許多坎坷。那麼,人到中年,要如何贏在人生下半場呢?一、從容的檢討人到四十,要真的明白,自己已是站在了人生的中點,中點並非「終點」,但卻意味著,很多事情已經很難從頭再來。我們更加需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活法。
  • 「上半場」鞭辟入裡 「下半場」久久為功 習酒公司「三找大討論...
    上半場討論熱潮 生成一張「體檢報告」自4月起,習酒公司自下而上掀起「三找」大討論思潮,分別以班級、二級中層管理機構(含片區)、一級中層管理機構為單位,立足職能定位和工作職責,緊緊圍繞「四結合」「四把握」要求,以刀刃向內的勇氣自我剖析,鞭辟入裡找問題。
  • 包辦球隊上半場所有威脅攻門
    下半場易邊再戰,第57分鐘,武磊進球了!迪達克精準妙傳,武磊前插頭球打破僵局,西班牙人1-0領先。第85分鐘,武磊被替換下場。全場補時階段,斯文松突破殺入禁區,在多人包夾之中抽射破門得分,西班牙人2-0領先。全場比賽結束,西班牙人獲得比賽的勝利,晉級國王杯第三輪。這是武磊新年第一球,為他的2021年徵程開了一個好頭,可喜可賀。
  • 我來數科(我來數科)運用科技力量,贏戰金融科技下半場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傳統金融領域掀起了一波「金融+科技」的轉型與創新風潮,中國金融科技創新正步入下半場。上半場,互金企業主要競爭個人金融業務,使得市場風險加大,而進入下半場之後,參與者們的科技實力明顯更強。
  • 版權戰成為過去式,數位音樂的泛娛樂生態下半場拼的是什麼?
    數位音樂領域的上半場,行業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版權上,而隨著如今移動網際網路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短視頻的崛起,都在一點一點影響著數位音樂市場的動向,因而我們也想探討,在進入下半場後,抓住什麼才能讓數位音樂平臺在接下來繼續走遠走好。
  • 記者:埃弗拉上半場突然離場其實是因為尿急
    本場比賽在崑山體育中心進行,埃弗拉代表武漢卓爾首發出場,他在第16分鐘利用反擊的機會為球隊先拔頭籌。在上半場攻入一球後,埃弗拉突然在隊醫的陪伴下小跑下場返回球員通道,外界一度以為他出現受傷,不過約30秒後他便又回到場上。在蘇州賽區進行報導的記者鄭曉蔚賽後了解到,埃弗拉上半場突然離場是因為尿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