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問「每天晨跑五公裡,膝蓋有點兒疼,不想中斷,有什麼辦法緩解嗎?」
那麼我們就來先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人跑步會導致膝蓋疼?很大的可能是跑步的姿勢不太對。普通的跑步是很簡單,邁開雙腳,任何人都能跑起來,可是如果要將跑步做為一個長期堅持的健身項目,最好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跑步的基本要領。
為什麼受傷的是膝蓋
按照描述的情況分析,在排除個人身體疾病的前提下,跑步導致膝蓋疼痛,很可能是在跑步的過程中身體過於前傾,使身體過多的重量壓在了腿部靠前的位置,由於每天都跑,導致膝蓋受到的壓力比較大,又沒有足夠的時間恢復。
如上圖所示,如果身體向後傾,不僅跑不快,而且會導致腳後跟受傷,正確的姿勢是身體保持直立並稍稍向前傾,如果過度前傾,則會導致膝蓋受傷。對於偶爾跑步的人來說,姿勢不正確也感覺不到有什麼影響,可以如果長期跑步,小小的錯誤都有可能造成大大的傷害,有些人可能傷到膝蓋,有些人可能傷到腳後跟。
如何解決問題
如果在跑步過程中出現疼痛,應該先明確是什麼部位,比如剛開始跑步的人,一般會出現大腿或者小腿肌肉酸痛,這種情況不算受傷,可以繼續鍛鍊,也可以休息2-3天,等身體適應之後就不再疼痛。如果是腳掌、腳踝、腳後跟或者膝蓋部位的疼痛,很有可能是筋、筋膜、關節等骨關節周邊的勞損,這種情況下,最好先停止跑步,等恢復正常之後,適當調整跑步姿勢,然後繼續嘗試。除此之外,跑步前的熱身下跑步後的拉伸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略。
停止跑步的階段可以練習身體平衡,練習核心力量。對於習慣運動的人來說,如果突然停止跑步,有時難以接受,這個階段雖然停止跑步,但依然可以繼續運動。通過對身體平衡度的練習,加強核心肌肉的鍛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跑步成績,當身體的協調性增強之後,跑步時的姿勢也會比較自然地趨於更為合理的狀態。
跑步的頻率可能是潛在的問題
對於一般成年人來說,每天跑5公裡是可以接受的,但也有部分人身體機能恢復較慢,如果每天跑5公裡,體力是沒有問題,但是身體的器官,尤其是骨骼、關節、肌鍵等部位可能無法及時恢復,長期下來,處於疲勞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因為過度鍛鍊而導致受傷。如果是這樣的原因,一般調整一下自己跑步的頻率就可以了,比如隔天跑一次,一天跑步,一天練習腰腹力量,既保證了足夠的運動量,又不會導致身體局部運動過量。
獨家觀點,經典語錄,歡迎關注@水木千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