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保護範圍,全省共有65處(含6處擴展保護單位)保護單位入列。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有3處入選該名單及保護範圍。
之前,圍頭村已有毓秀樓、達屋樓、安業民烈士紀念碑、一號防炮洞、一號碉堡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次擴展項目入選的是圍頭八二.三炮戰遺蹟戰地坑道、1—4號炮臺;位於圍頭半島面向金門的濱海地帶,均由花崗巖條石砌築,坑道長度400多米,炮臺呈喇叭口,圍頭民兵哨所為附屬文物。
金井鎮圍頭村黨支部宣傳委員 吳宏霈: 毓秀樓、達屋樓(正在)修復,現在正在進行加固的工程,毓秀樓今年預計會完工,到時候以炮戰時期的樣子,來展現給更多的遊客,讓大家了解當時炮戰的歷史。
吳宏霈介紹,2006年圍頭村開始對村裡一些文物保護點進行規劃,並作為鄉村振興旅遊的寶貴資源保護起來,利用網格化管理,由文物專管員、民兵,村委會工作人員,巡邏隊員,一起對各自片區裡的文物點,進行日常的管理、保護。
金井鎮圍頭村黨支部宣傳委員 吳宏霈:按照網格化管理,各個點下去摸排有價值的文物,10棟晉江市傳統風貌建築,14個不可移位的文物,通過保護這些文物,挖掘這些文物背後的故事,講好圍頭故事,作為圍頭村發展的寶貴資源。
另外,此次古建築入選的是池店鎮池店村的江上塔,其坐落於晉江南岸,為古代船舶進入晉江水域的重要航標,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始建,塔身通高12.5米。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入選的是新塘街道梧林社區的梧林近代建築群,作為旅菲蔡氏華僑在20世紀30年代回鄉建造的西式建築,由朝東樓、德鑨樓、順意樓組成。
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文物保護管理機構隊伍健全,形成了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管理機制。另外,晉江大力實施「文旅+」戰略,將文物資源開發利用作為促進晉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重視文物活化利用,遍及全市的各級文保單位,留住了鄉愁,講述著晉江故事,助力文旅融合發展。
【來源:晉江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