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四川省政府網站公布了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補)的通知。省政府同意文化和旅遊廳提出的增補86處革命文物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自貢就有三處革命文物上榜!
自貢新增的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大安區的鄧萍故居和江姐故居,自流井區的自貢市解放紀念塔。
自貢市解放紀念塔
自貢市解放紀念塔位於自貢市彩燈公園,1941年自貢市政府將公園定名為「釜溪公園」並在公園西側景前區建「釜溪公園紀念碑」。自貢和平解放後,自貢市人民政府於1950年將公園更名為「自貢市人民公園」,並於1953年改建「釜溪公園紀念碑」為「自貢市解放紀念塔」。
自貢市解放紀念塔由梯踏步、基座、塔身、塔頂四部分共九個結構段構成,通高12.5米,寓含自貢市於1949年12月5日和平解放之意。塔身由三級梯踏步託底,上坐六面基座,基座各面嵌貼刻字石碑。碑文於1950年12月5日自貢解放一周年時擬定,由當時市長張奇定稿,著名鹽商、副市長羅華垓草撰,著名鹽商、副市長羅筱園楷書。
鄧萍故居
鄧萍,1908年生於四川省富順縣(今自貢市大安區),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領導著名的平江起義,長期擔任紅五軍參謀長、紅三軍團參謀長,兼任過紅五軍軍長,一度出任中央紅軍軍事政治學校教育長。參加過五次反「圍剿」和長沙戰役、贛州戰役,以及慘烈的廣昌保衛戰、湘江之戰。1935年2月東渡赤水河期間,彭德懷、鄧萍領導紅三軍團攻佔婁山關後追擊國民黨殘軍。為儘快攻克遵義老城,鄧萍親臨前線指揮,不幸子彈擊中頭部,壯烈犧牲,年僅27歲。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鄧萍故居,位於自貢東北部大山鋪鎮江姐村11組(原鹽井村10組)的李白河畔,修建於2010年,2011年8月正式開放。故居建築面積580平方米,分四大功能展區。
江姐故居
江姐(1920年-1949年),原名江竹筠,曾用名江志煒、江雪琴,江姐是當時老百姓對革命烈士江竹筠的愛稱。江姐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主要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於重慶軍統渣滓洞監獄,受盡酷刑仍堅不吐實,1949年11月14日被敵人殺害並毀屍滅跡。2009年9月14日,江姐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江姐故居位於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江姐村,佔地300平方米,坐北朝南。2006年年底修復,集中展示江姐及家人使用過的物品,以及用文字和圖片的方式展示了江姐的革命事跡。2011年江姐故居被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四川省紅色旅遊景區。
隨著自貢三處革命文物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加強自貢革命文物保護工作,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