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從孩子出生之後,父母才發現,原來養育一個孩子居然這麼麻煩。不僅要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重點是他們連正確地表達自己意願的能力都沒有,這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簡直是考驗。本以為他們長大之後情況會出現好轉,誰曾想,孩子越長大出現的問題反而越多。
尤其是進入兩歲之後,怪不得家長會稱之為&34;。但是也有家長表示困惑,難道兩歲的孩子真的沒辦法&34;嗎?其實不談,只要家長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34;照樣能夠輕鬆度過。
我家兒子恰巧處在&34;中,毫不誇張地說,小朋友從過完兩歲生日之後,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之前那個乖巧可人的小朋友現在整天都是:&34;、&34;、&34;……好像什麼事情都不合他的心意,這可愁壞了他奶奶。
前幾天,婆婆想要小朋友乖乖吃飯,誰知道孩子又哭又鬧就是不吃,長輩擔心孩子餓到便追在他的後面餵飯,誰能想到小朋友竟然對著奶奶大喊大叫,甚至動手動腳。一開始我就知道2歲是一道坎,但是萬萬沒想到這道坎這麼難。
其實,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從小朋友進入兩歲之後就變得&34;,壞習慣一個比一個多,自己已經不知道應該什麼樣的方式教育他們了。其實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期間的他們總是習慣性地拒絕父母,這恰恰是他們成長的信號,因為這說明他們的自我意識已經發生發展,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
一、總是拒絕。
這一點是小朋友表現最明顯的,不管家長說什麼,他們的回答一定是&34;。家長要知道他們的本意並不是想要拒絕,所以當他們說&34;的時候,家長不要強迫他們必須按著自己的想法行動。而是尊重孩子,並用另一種方式引導他們聽話。
比如:&34;
&34;
&34;
……孩子自然會乖乖上床。所以家長在這個時間段中要多動動自己的小腦筋,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讓他們乖乖聽話。
二、動手打人。
我家兒子之前從不打人,但是這段時間卻總是打人。想要叫我起床用打的、想要我陪他玩用打的、甚至和哥哥在一起玩得好好的也會突然動手打哥哥。或許在家長的眼中,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非常不友好,但是小朋友並不認為自己的方式不正確。
這個世界對於小小年紀的孩子來說是陌生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當他們想要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方式,所以就會&34;。所以家長在發現他們的行為時,首先要知道他們打人的原因是什麼。再根據情況教會他們正確的方式。如果孩子真的是為了發洩情緒而打人,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並且讓他們認識到這一行為是不正確的。
三、亂扔玩具。
家長會發現這個時間段的孩子特別喜歡扔東西,只要是拿到手的東西都喜歡往地上扔,根本不在意會不會摔壞,東西值不值錢。家長可以認為他們這樣做是在惡作劇,其實他們是在探索世界。對於小朋友而言,這個世界是新奇的,他們想要了解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物品。當偶然間發現東西掉在地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時,他們會覺得特別有意思,所以就會出現拿到什麼都往地上扔的情況。
這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制止他們,而是允許他們探索。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不會傷害到他們,也不會傷害到貴重的物品。家長甚至可以為小朋友準備不一樣的物品,比如毛絨玩具、木質積木、塑料拼圖等不同物品,讓他們盡情感受不一樣的樂趣。
寄語:只要家長能夠掌握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34;照樣可以變成&34;。其實孩子所表現出的&34;只不過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所以家長在生活中要仔細觀察他們,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教會他們相應的技能。
這樣下來,就算他們長大成人,離開父母也不會因為什麼都不懂而覺得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恰恰相反,當家長提前教會他們各項技能之後,他們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