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北部山洞中發現的八個遼代三彩羅漢,目前珍藏於海外博物館

2020-12-23 拓古傳今

1913年,波森斯基(Friedrich Perzensky)發表了對河北易縣北部山洞的考察報告,這是最早在西方刊出的有關易縣羅漢的文章。佛像被從洞窟中取出後,幾經商人們的轉手,被運到西方的博物館。這是倫敦大英博物館藏的易縣羅漢佛像。

位於北京西南方向約六十裡的易縣發現的八個等身三彩羅漢是遼代著名的陶瓷佛像。這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的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些佛像是三彩陶瓷製品中的傑作,但對佛像的製作年代和地點,中西方藝術史家均無定論。許多人曾經試圖解答這些問題,但都沒有成功。這是吉美博物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大都會美術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大都會美術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納爾遜博物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相關焦點

  • 多圖實拍:打卡大英博物館,裡頭的中國珍寶,美
    博物館,是最接地氣的藝術課堂。有統計稱如果大英博物館每年把展出的藏品更換一遍需要一百多年才能全部展完古希臘式主樓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四大博物館之一明亮的大中庭據統計,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所有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前首相:「如果歸還文物,大英博物館就空了……」
    loot /lut/ :搶劫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埃爾金大理石雕塑 圖源:衛報大英博物館展出的羅塞塔石碑 圖源:大英博物館根據官方數據,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館藏數量位列西方博物館之首,達到23000件,其中包括河北易縣遼代三彩羅漢像、《女史箴圖》摹本等珍品。這些文物的來源,是中國文物流失史上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痛。
  • 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 那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輝煌
    英國八日遊之十一 讓世人矚目的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吳午如前十五張照片為大英博物館進門埃及、希臘文物照片我來英國其重點是衝著大英博物館來的,而重點中的重點尤在於親睹在這裡的舉世聞名的中國文物。因為即使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你都不可見到如此眾多,如此豐富,如此令人震撼的中國古代文物。
  • 盤點海外珍藏的明清家具—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82號大街,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並與北京故宮、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黃花梨素麵頂箱櫃(16世紀)263.5cmx142.2cmx62.9cm書畫館中的家具細圖欣賞▲黃花梨百寶嵌頂箱櫃(16世紀晚期)高285.8cm 寬158.4cm
  • 遼上京博物館,館藏遼代珍寶級金銀器!件件稀有,十分難得!
    遼代金面具。遼上京博物館藏。遼代契丹貴族死葬面部往往覆罩一件面具樣的金屬片,軀體則用錦彩絡纏或用銀銅絲網絡絡住,以為飾終之儀。契丹盤龍黃金印,遼代。遼上京博物館藏。遼上京遺址是中國遼代都城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
  • 英格蘭北部八個旅遊景點簡介
    如果你將去英格蘭旅行的話,以下英格蘭的八個城市景點值得一遊。約克約克市雖然不是英國最大的城市,但它可能是英格蘭北部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這個位於約克郡的緊湊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皇家艾伯特碼頭曼徹斯特曼徹斯特是英格蘭北部另一個最值得遊覽的地方。這座英國第二大城市曾是英國工業革命的中心。在曾經的棉紡廠和工廠的地方,現在你可以看到博物館、酒吧和餐館。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02期):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12月18日將舉辦...
    【齊河博物館群初具規模 19個博物館2021年開園】經過八年規劃建設,位於德州齊河博物館群的山水、園林和古典建築都已初具規模。齊河博物館群計劃於2021年7月1日全部建成開放。到目前,已經建成的主題博物館共有5座,分別是珍藏館、書畫藝術館、根雕藝術館、地礦博物館和古典家具博物館。
  • 遼代墓葬發現英文銅紐扣(組圖)
    專家考察確認:雙運城始建於遼代,但金、清仍在沿用。  據專家介紹,古城總面積在7.56萬平方米。城牆外圍有城壕。因呼蘭河水衝刷,西牆已經蕩然無存。城牆牆體均為夯土版築,殘高不足兩米。如今,城牆和護城壕都已被開墾成耕地。在城內地表的農田裡,經常可見瓷片、布紋瓦片、灰陶片,大卷沿灰陶罐口沿、青磚,另有少量北宋銅錢。在城內還曾出土鐵鍋殘片。
  • 明年粵博七大臨展約定您:賞海外回流國寶、莫奈名畫!
    三、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特展展覽時間:2020年4月28日-8月30日展覽地點:廣東省博物館三層展廳一展覽簡介:龍門石窟作為北魏王朝和唐朝皇室開鑿佛像的必選之地,斷續營造窟龕2345個、造像近11萬尊、碑刻題記
  • 那些流失海外的國寶文物
    我國還有大量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遲遲不能回歸故土。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地區、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1924年華爾納從敦煌盜走的唐代壁畫。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歷代帝王圖》: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作為唐朝人物畫的最高水平之一,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 印度被鎖後,一群遊客搬到印度北部的一個山洞裡躲避病毒
    印度被鎖定,一群遊客(四男兩女)搬到印度北部瑞詩凱詩的一個山洞裡。警察檢查員拉金德拉·辛格·卡特哈特(Rajendra Singh Kathait)告訴《印度時報》,該組織在當地人向當局發出警報後於周六被發現。他們在山洞裡發現了六隻隨身物品「他們用柴火做飯。
  • 盤點海外珍藏的明清家具—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該館於1930年破土動工,1933年首次對外開放。由於當時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全球藝術品市場湧現出大量的低價傾銷的珍貴藝術品,而收購者很少,該館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收購了大量的藝術品,奠定了在藝術博物館中地位。
  • 河北保定市易縣,對北京意味著什麼?
    河北省保定市有個易縣,因清西陵而出名。清西陵埋葬著清雍正帝(泰陵)、嘉慶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緒帝(崇陵)。實際上,歷史上的易縣,是北方出了名的軍事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河北省的地形很複雜,西部是太行山脈,北部是燕山山脈。太行山脈以東、燕山山脈以南,則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而北京,就位於太行山脈、燕山山脈與華北平原的結合部。
  • 透過遼代繪畫看遼代契丹文化,契丹人到底是如何狩獵的?
    在政權穩定之後,他們也沒有忘了打獵的傳統,不僅每年都舉行大狩而且也將傳統的狩獵活動在繪畫中記錄下來。而狩獵畫又可分為壁畫和流傳畫兩大類。(一) 狩獵在壁畫遼代的壁畫一般都出現在王公貴族的墓室中,而這些又以狩獵畫為主。
  • 「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還是免費開放的,你知道是哪嗎?
    對許多人來說,提到博物館並不陌生,博物館是收集、收藏、展示和研究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地方,使人們更直觀地了解歷史,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博物館,大部分都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甚至有些博物館已經成為網絡名人的打卡點。
  • 法國計劃在北部地區建造第二座羅浮宮博物館(圖)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法新社消息,法國正計劃在北部地區建立第二座羅浮宮博物館,以展示羅浮宮大量的珍藏作品並改善經濟衰落地區對國家文化遺產的利用。  本周,法國的文化部長雷諾德-瓦布萊斯訪問了距離比利時邊境不遠的6個候選城鎮,這些城市都盼望能吸引到這筆1.05億歐元的投資,而且新博物館每年還有望吸引到數萬名遊客。
  • 嘉峪關博物館中珍藏的「神秘」骨尺,因這三個原因成國家一級文物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把來自嘉峪關博物館中珍藏的「神秘」骨尺,卻能夠在一眾珍貴寶藏中脫穎而出,是因這三個原因成為國家的一級文物。那麼大家一定會有疑問了,為什麼這把神秘「骨尺」能夠獲得典藏呢?那麼這三個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跟隨小編的解說,來一探究竟吧!
  • 大同博物館呈現「大遼五京」精品文物
    澎湃新聞從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館獲悉,「契丹王朝——大遼五京精品文物展」今天上午在大同市博物館開幕。此次豐碩、精美的遼五京文物是契丹王朝輝煌繁榮的歷史遺證,該展覽共展出143件(套)精美文物,分為熠熠佛都、煌煌北國、曜曜異彩三個單元,全面呈現遼代社會發展風貌。展期持續至10月27日。
  • 河北宣化發現遼代大墓,墓中驚現十二星座,還出土千年飯局
    像杭州半山發現的戰國水晶杯、三星堆青銅立人、商青銅鴞卣等等,發現之初無不讓考古專家驚訝。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發現於河北宣化的一座遼代大墓。上世紀70年代,考古專家在河北宣化河子鄉下八裡村發現了一座遼代墓葬,專家經過研究和史料記載發現墓主人名叫張世卿。遼代大安年間宣化遭災,餓死者無數。他拿出穀物2500擔,以解災民之難。
  • 【古城名地】遼代城池——獨莫城
    > 遼代城池——獨莫城獨莫城,位於灤南縣城南偏西18公裡,為坨裡鎮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