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腦山公園位於陽泉市區西南的獅腦山主峰,距市中心10公裡,佔地面積1984畝,海拔1160米,為陽泉市最高峰,曾是聞名中外的百團大戰主戰場之一。公園內有百團大戰紀念碑、「長城」、鐘樓、蘑菇亭等建築群。百團大戰紀念碑矗立在陽泉市區南 6公裡,海拔1160米的獅腦山主峰上。這裡是抗日戰爭時期,由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指揮的名震中外的「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主戰場之一。
紀念碑主碑高40米,形如一把鋒利的刺刀;還有三座副碑、一座鍛銅園雕、兩座題字碑以及峰火臺。「長城」圍繞主碑周圍和獅腦山公園的獅子閣、鍾亭、蘑菇亭相配套,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建築群。為紀念「百團大戰」的偉大勝利,緬懷為國捐軀的抗日英烈,1985年4月中共陽泉市委、陽泉市人民政府報請中共山西省委批准,決定在獅腦山主峰興建「百團大戰紀念碑」。
主碑與三座副碑以及兩座題字碑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箭頭,直指石太鐵路,寓意當年百團大戰以破襲正太(石太)鐵路拉開序幕。主碑高40米,形如一把鋒利的刺刀,寓意百團大戰發生於1940年,象徵著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威武不屈、抗擊外敵的革命精神。三座副碑,形如軍旗,象徵著參戰八路軍129師、120師和晉察冀軍區三支大軍。三座副碑之間相距105米,寓意著參加戰役的105個團。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侵略軍一面對華北抗日根據地實行「囚籠政策」;一面在正面戰場上集結重兵,陰謀進犯西南、西北,妄圖迫使中國投降。緊要關頭,為了有力地打擊敵人,粉碎日軍的侵略陰謀,並影響全國的抗戰形勢,八路軍從8月20日起,在華北敵後出動105個團,約40萬兵力,在2500公裡長的戰線上,發動了規模最大的「以徹底破壞正太路若干要隘,消滅部分敵人……截斷該線交通」為目的的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的意義,不僅取得軍事上之偉大勝利,亦更取得政治上之偉大勝利。它是抗戰史中最光輝的一頁!在獅腦山上的英雄紀念碑前沉靜很久,心中感慨萬千,如果沒有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哪裡有我們的美好生活,給英雄點個讚。抽時間,常來看看,常來緬懷一下為我們獻出生命的英雄!
1940年8月,八路軍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炸毀了鐵路,橋梁,公路,使日軍的交通線癱瘓.這就是著名的百團大戰.整個百團大戰中,八路軍共作戰2100餘次,殲日偽軍5萬餘人。消滅據點2993座,破壞鐵路900多裡、公路三千裡;破壞橋梁、車站260多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八路軍傷亡17,000餘人,共產黨所控制的華北抗日根據地也隨之大幅度擴大為華北437個縣中的10個縣攻克日偽據點2993個,鞏固和擴大了抗日軍民佔領區。
冬日暖陽,踏著晨曦迎著寒風爬著獅腦山,看周圍山峰聳立,積雪皚皚,淡藍霧氣氤氳,乾冷的空氣也清新很多。站在紀念碑前瞻仰百團大戰的烈士,看刻著烈士名字的長廊,感慨頗深。登高望遠,整個山城陽泉盡收眼底,也真有一覽山城小的態勢。
那些在百團大戰中犧牲的英烈門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