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2020-12-22 思思聊文化

大家好,我是思思,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本文由作者思思聊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作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與近代之交,還是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可謂是晚清時期的一個全才。他二十七歲中舉,曾官至禮部主事,後棄官南歸。身在清末鴉片戰爭前期,在朝為官時,龔自珍一直極力主張改革,抵制外國侵略。龔自珍年輕時寫過《明良論》、《乙丙之際著議》等,明確表達了他對封建積弊的痛恨,對此不遺餘力地進行了揭露和抨擊。他在改革方面的思想對於後來的變法圖強有很大影響。中年之後,龔自珍又對佛學展開了研究,在佛學上亦有所造詣。

而在文學創作上,他也常批判封建統治的腐敗,充滿著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龔自珍的詩文也為後人廣為傳頌,其詩歌代表作為15首《己亥雜詩》。315首詩歌的規模也讓《己亥雜詩》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罕見的大型組詩。這315首《己亥雜詩》從各個方面體現了詩人對家國命運的思考和關懷,內容龐雜,在詩歌的主旨上卻有著共通之處,洋溢著詩人的愛與恨,情與憎。

己亥年是1839年,也是龔自珍辭官南歸的那年。這首《己亥雜詩》是這個系列的第五首,表達的是詩人辭官後的心境和感受,體現出了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日近黃昏,詩人滿腹離愁地離開了京城。離別自然是傷感的,但是歲月悠長,未知的未來也許可能成就人生的另一番作為。這種複雜的情緒在作者的內心掙扎,使得詩歌的情緒格外飽滿。詩的後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流傳至今的名句,作者以落花自喻,鮮花枯敗凋落象徵著自己辭官回鄉,此句表明詩人自己雖然離開了官場,但是會像落花化作春泥滋潤盛開的花朵一樣,依舊關心國家的未來,為國家盡心盡力。落紅有情,更有情的是詩人的一片赤子之心,就算成為泥土,也要為國家孕育美好的未來。

從落紅到護花,詩人沒有感傷自己的凋零,反而一心為國,不忘報國之志,令人感動。龔自珍曾在《書湯海秋詩集後》說「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從他的《己亥雜詩》中,可見一斑。在龔自珍315首《己亥雜詩》中,第220首也是膾炙人口的名詩,其中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石破天驚,令人感懷。面對國勢衰微,百廢待興,詩人深刻地認識到了社會的沉悶和腐朽,並能意識到國家需要一場風雷激蕩般的大改革,唯有主動變革,才能迎來生機。最難能可貴的是,詩人把改革的力量賦予了人,期待著老天可以為國家送來人才。在詩歌的氣勢磅礴中,詩人一片拳拳之心,呼喚著變革,期待著美好的未來。這首詩與《己亥雜詩》其五一個恢弘壯烈,一個傾訴衷腸,卻都體現了詩人對國家熾熱的愛。

陸遊的《卜算子·詠梅》也有落花的意象,詞人用「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來歌詠梅花的高潔和不慕權貴,實際上也是自喻,暗含著自己的人生抱負。梅花無錯卻引得群芳嫉妒,即使化作泥土,也依舊清香不減。這與龔自珍的「落紅」也是共通的。歲月無情使得鮮花殘敗,但這朵有著崇高品質的花朵情意不減,依舊會為自己所執著的事業奉獻所有。

對於落花,龔自珍有著極深的情結,在詩詞中也多次寫到這一意象。他的《減字木蘭花》有言:「十年千裡,風痕雨點斕斑裡。莫怪憐他,身世依然是落花。」這首詞作於嘉慶二十二年,作者時年二十六歲。詞裡的落花象徵著作者的青春歲月,「落花」體現的是歲月的無情逝去,表達的是作者的蒼涼飄零之感。然而當作者飽經官場風雲,與中國共同遭受著暴風雨的侵襲,就算是凋零的花朵,詩人也已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自然也有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可以說,從感傷到執著的護衛,體現的是詩人人生的成長和歷練。

龔自珍詩歌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這首先是因為他的詩歌閃耀著批判腐朽社會,期待光明未來的精神,對於認識社會現實具有重要價值。錢仲聯先生曾讚譽他的詩歌「乃橫掃一世之彗星,光芒輻射,拔奇於古人之外,境界獨闢。其瑰瑋之形象,如天馬躡雲,不同凡驥,如天魔獻舞,花雨彌空」。而這一首《己亥雜詩》,詩人龔自珍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凋零的花上,渴望著用自己殘餘的所有,為國家作最後的貢獻。無論「落紅」是有用還是無用,能做出多大的貢獻,會有怎樣的價值,能孕育怎樣的未來,這樣的愛國之心和獻身精神也是龔自珍留給後人的偉大精神財富。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是作者思思聊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僅14字很霸氣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這樣一首被忽略了一半的經典詩,它就是清代文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這首詩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算熟悉,但其中的一聯大家應該不陌生,它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多年以來這14個字常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一聯更霸氣。
  • 龔自珍最著名的十句詩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作者用「落紅」(落花)作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願意像春泥護花一樣始終關注民眾,心繫國家。這種為追求美好事物而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一直以來都為人稱頌。
  • 解讀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館閣體不標準,也側面反映出對於龔自珍這樣一個有革新思想的人來說,實在不願拘泥於世俗標準,更願意標新立異。事實上,在現實中,龔自珍確實也是一個不拘小節、不拘傳統的人,更願意活出自我的一個性情中人。一是不拘泥於官場規則。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十二首經典落花詩詞及名句欣賞
    當然並非所有的落花詩詞都是悲傷的,「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則描繪出落花的情趣,而一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更是對落花的精神升華。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經典落花詩詞及名句,與大家一起來體味落花詩詞那種獨特的味道。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卻總覺得要像「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那朵花,大概就是身邊的你吧,一個古靈精怪的女孩。或許兩個人之間會有矛盾、會有爭吵,也會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慌和嚮往,但是這些問題都能因為那句「我愛你」,一點點的努力去攻克和突破吧。年輕的我們,別那麼輕易放棄你的被愛,哪怕再多一點寬容和珍惜呢,結果或許就不一樣了。
  •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別看他長得高高大大,但其實很有愛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在眾多志願者活動中學會了用心觀察和主動思索,不斷總結和研究出更貼心、更人性、更周到的志願幫扶方式和活動內容。祁暢又從分發便利的角度思考,特意製作了一批手提袋,將每份受助殘疾人的物品放入袋中,並親自開車連夜送到交接地點,幫忙下貨,清點和配送,而那天他一直忙到很晚很晚,而這時他自己幸福小家之中還有懷孕、並焦急等待他歸去的妻子……這些例子只是他眾多志願者活動中的一個縮影,畢竟他的愛心傳遞還很多,志願者幫扶活動也仍在繼續,為了武漢這個更大的家能更有愛、能更早日恢復健康,他做到了舍小家而顧大家。
  • 七年級下己亥雜詩翻譯和重點問題
    己亥雜詩龔自海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飄落的花瓣不是無無情之物,它化作的春泥,還能更好的培育下一代的花。2.本詩的主旨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含義(主旨):詩人首先抒情寂事,然後移情於物,將落花進行自比(比喻修辭)表明自己雖然辭官,但仍然關心國家的前途,表現了作者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擔心奉獻國家的精神。
  • 龔自珍《己亥雜詩》選讀
  • 鋁城小學李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青絲染盡,芳華漸逝,此生為師,別無他求,只為「長江後浪推前浪」,只為「青出於藍勝於藍」,只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愛的,心中的那個人,是我一生的牽掛。每時每刻,我都想念她,我們遠離,卻在無形中把我們拉近,彼此情,傾注我生命的全部,愛你是我今生的吶喊,來世的寄託。愛是世間最唯美的感情。只有傻瓜不懂愛情,可愛情也會讓你變成傻瓜!愛一個人會讓你著迷,情會迷住你的雙眼。是非難辯。當你付出一切,卻依然得不到你想要的,付出都希望有回報。可現實有時是殘酷的。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枯黃的葉子應是常懷此種情愫!
    痴情無關風月「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枯黃的葉子應是常懷此種情愫。葉落歸根,可是在這大風襲人之季,究竟會有多少落葉能歸那顆孕育他的樹呢?更甚心痛,冷若冰霜的水泥路永遠斷絕了葉落歸根的念想。水泥路、水泥路旁的樹,炎炎夏日,撐起偌大的庇蔭處,卻換來根上那不足一平方米的露土處。路旁就不該是你的寄生之處,可哪裡會有不是由泥沙、水泥鋪就的道路呢?原野、山間、林間。葉思無從寄,更堪風的多情。葉不是蒲公英的種子,不能在別處獲得重生。
  • 由庾澄慶演唱的著名歌曲《春泥》是由他的前妻伊能靜演唱的愛之曲
    所以她邊哭邊寫了《春泥》的歌詞。《春泥》的靈感來自《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當伊能靜傷心的時候,他為什麼會想到這首詩龔自珍?伊能靜在《己亥雜詩》後面隱藏著什麼樣的情緒?
  • 化作春泥更護花——勵志女孩徐慧琳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徐慧琳同學表示,今後將更加努力學習,將感恩之心化為動力,使自己成為有用之才,更好地回報社會。
  • 高考語文早讀19:天淨沙·秋思 山坡羊潼關·懷古 己亥雜詩
    ②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助記] 後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情境默寫】1.龔自珍辭官後,應好友之邀來到鎮江。在丹陽雲陽書院,他嘔心瀝血,培育後生,直至病逝。
  • 河北唐山:化作春泥更護花——勵志女孩徐慧琳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徐慧琳同學表示,今後將更加努力學習,將感恩之心化為動力,使自己成為有用之才,更好地回報社會。
  • 生活裡,沒有落紅的「悲哀」
    片片花瓣的散落,染成了一地落紅,也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那是詩人感慨自然界的輪迴變遷,鮮花總會踏著季節的腳步,緊隨節氣的旋律適時綻放,而人的青春年華卻逝去了。縱然有歲月的更迭,鮮花依然綻放,花容依然嬌豔,而從前賞花人的青春不在,慢慢地變老了,又換了新的賞花人。這樣的詩句既是賞花傷情的悲歌,也是挽留青春的哀嘆!
  • 攝影師駕到丨落紅不是無情物(3.10)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夜風雨,春花凋殘。脫離花枝的花不為獨香,而為護花,就這樣在一道道的輪迴中,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花開花落》香山紅葉 攝於金華雅堂街《桃花三兩枝》泰格 攝於金華假日公園《桃花三兩枝》泰格 攝於金華假日公園《採風》人到中年 攝《希望的田野》遊山兔 攝《春花》遊山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