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衛健委:讓優質醫療服務觸手可及

2020-12-19 視窗山東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近年來,泰安市衛生健康系統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滿足群眾期盼上持續用力,紮實推進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攻堅,縱深推進健康泰安建設,積極構建網際網路+智慧醫療和醫共體,穩步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規劃,團結進取、砥礪奮進,衛生健康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醫療服務可及性、服務質量、服務效率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滿意度顯著增強。

智慧醫療: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

「付醫生,孩子四個月了,前天左腳上起了一個,第二天就下去了,今天發現右腳上起了三個,是水痘嗎?需要塗藥膏嗎?」2020年12月8日,泰安市泰山區人民醫院兒科醫生付金紅的微信上彈出一個對話框,緊接著是一張孩子腳部水泡的清晰照片,原來這是一位名為薏苡的年輕媽媽通過「健康泰安」在線問診系統向付醫生求助,付金紅在仔細觀察水泡照片並詢問孩子是否發燒等情況後,給這位心神不定的媽媽吃下了「定心丸」:「不用,孩子不發熱就不是水痘,通過水泡外形可判斷是丘皰疹,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孩子會感覺稍微有點癢,過幾天就會消失,所以不用擔心。」不用冒著寒風跑醫院,不用抱著孩子掛號排隊,這位毫無經驗的年輕媽媽在微信上只需三兩句對話,不消五分鐘的時間完成了就診過程,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如此方便快捷的就診方式,得益於泰山區人民醫院大力推行建設的「智慧醫療」系統。「以往去醫院看病,掛號、候診、交費、檢查、取報告……幾乎每一步程序都要排隊,短則十幾分鐘,長則一兩個小時,看個頭疼腦熱往往都要耗費半天時間,令許多病人苦不堪言,醫生們也心力交瘁,如何讓病人們少跑腿,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是我們長久思考的問題。」醫務部主任張景賢是醫院的「老人兒」,一直見證著泰山區人民醫院的滄桑巨變。

泰山區人民醫院座落於泰山腳下,西鄰雙龍池,與歷代皇帝封禪之地岱廟隔街相望,「醫院規模小,佔地只有2200平方米,技術力量相對薄弱,但我們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緊緊抓住網際網路+的大潮,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只有33人,發展到如今擁有職工240人,副高職稱以上36人的較大規模,科室也從以前的10個,發展到包括內科、外科、骨科、婦產科、兒科、遺尿專科門診、泰山國醫館、泰山健康體檢管理中心等20餘個科室。」 泰山區人民醫院院長周升舉是網際網路+的擁躉,對醫院的發展嘔心瀝血,「從幾十條槍的小隊伍,發展到如今的正規軍,根源就是以人民為中心,時時刻刻想著如何提高群眾滿意度。」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打造「智慧醫院」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院長周升舉的帶領下,全體醫院職工上下同心、群策群力,不斷迭代完善的過程。2016年12月,泰安市泰山區人民醫院正式註冊微信公眾號,正式擁抱移動網際網路;2017年1月,公眾號升級完善,開始推送診斷報告,患者只需要掃描一下二維碼,就可以通過智能收集接收報告,不需要漫長的等候,大大節省了患者的時間。2019年6月,醫院引入眾陽系統,解決了線上診療和支付的問題,形成了智慧醫院的雛形。

「智慧醫院推出後,許多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對此並不認同,唯恐是詐騙錢財的新手段,寧肯長時間排隊,也絕不掃描二維碼,嘗試信息化的手段。」說起剛剛起步時候的窘境,張景賢不勝唏噓。怎麼辦?「既然是大勢所趨,是方便群眾的好事,那我們就由醫院大夫來背書,面對面向老百姓推薦!」為此,泰山區人民醫院通過醫務科落實科室主任在大廳值班制度,每天上午8:00~9:30,患者集中就診,由科室主任在醫院大廳現場值班,向患者和家屬推薦使用二維碼和公眾號,使用醫信系統。「由科室主任親自向患者推介,有時甚至手把手地教,親自帶著病人體驗就診流程,日積月累,願意『吃螃蟹的人』就多了起來。如今,許多70多歲的患者也會在印有二維碼的標識牌前掃一掃。」

掛號不出門 就診少等候 繳費零排隊

2019年10月,泰山區人民醫院的智慧醫療系統再次蝶變升級,全面接入「泰安健康」服務號,病人只需通過微信掃描泰安健康二維碼,或在「公眾號」中搜索「泰安健康」,關注後只需填寫簡單的個人信息,即可生成國家標準的居民電子健康二維碼。「有了這個二維碼,就可以在全市醫療機構裡看病就醫,檢查拿藥,甚至連身份證都不需要。」

「智慧醫院」實現了線上門診繳費、住院繳費、費用查詢、查看檢驗檢查報告和體檢報告等服務,在健康檔案裡可以查詢到泰安市域內全生命周期的診療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住院信息、門診信息、產後隨訪信息、檢驗檢查報告、公共衛生等。患者在門診辦理住院繳費、取報告單等都不需要在窗口排隊,從源頭上簡化就診流程,大大減少了排隊等候時間,提升了就醫體驗。

「此舉既是手機微信與自助就診的完美結合,也是我院邁出打造『網際網路+智慧醫療』的實質性一步。」作為智慧醫療系統的打造者,院長周升舉見證了網際網路+對提升群眾滿意度的巨大效用。考慮到個別患者不能熟練使用智慧型手機,泰山區人民醫院在微信服務號上推出了「一戶多卡」的功能,一個帳戶可綁定或辦理最多五張電子就診卡,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幫助父母或孩子在手機上繳費、查詢檢驗檢查結果,省時省力又省心。截止到目前,電子健康卡使用率達到35%,線上支付率40%,身份證就診率48%。

「如果患者因故不能到院就診,怎麼辦?尤其市許多慢病患者,病情變化不大,需要多次奔波於醫院和家庭之間嗎?」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20年5月,泰山區人民醫院開通了線上問診服務,患者可以在家實時諮詢線上專家。在問診過程中,醫生可以向患者推送健康知識,也可以查看患者的歷次就診信息,結合患者病情給複診患者開處方。患者線上支付後,自主選擇到院內自取或者選擇藥品郵寄配送到家服務。如果患者需要檢查檢驗,根據醫囑,患者完成支付後,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預約檢查檢驗的時間,到院後憑藉電子健康卡直接到相關科室刷卡檢查,再也部用長時間的等待。截止目前,「智慧醫院」共入駐醫生47名,為近2000人進行健康諮詢服務,為患者開具處方87單,檢查110單,檢驗206單。

「技術的應用旨在對患者就診流程以及醫院業務管理進行升級換代,以患者為本,實現持續改善患者就醫感受,全面提升醫院的安全、質量和效率的目標。」院長周升舉對此深有感觸。「讓醫療服務觸手可及是我們的目標,如今,看病掛號不排隊,一部手機就可解決大多數問題,老百姓心目中『掛號不出門,就診少等候,繳費零排隊』的醫療服務模式正在實現。」

泰山慢病網際網路醫院:以前看病三小時,如今複診分鐘

李大爺患有糖尿病,每月都要到醫院排隊掛號、複診、拿藥,每次至少需要兩三個小時,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慢性病的隱秘性、傷害不可逆性、治療周期長等諸多問題,為慢病防治帶來很大的挑戰,也成為健康中國行動的關鍵任務。泰安市同樣面臨醫保基金運行壓力大,慢性大病醫保支出佔比高、增長快,慢病患者複診取藥流程繁瑣等問題。

2019年9月,泰安市政府與微醫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共建泰安數字健共體和泰山慢病網際網路醫院,大力推進「網際網路+醫保+醫療+醫藥」發展,實現醫、藥、保三項能力的數位化協同,聯合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慢病管理體系,開啟了慢病管理創新服務模式的探索。

「兒子給我弄好電話籤約和建檔了,現在不用出門,打熱線電話就可以複診、買藥,醫保報銷跟去醫院就診一樣,公眾號還經常發消息提醒我吃藥和運動,特別方便,非常貼心。」電話複診當天,李大爺就收到了網際網路醫院配送的藥品。

目前,泰安市已經打造了泰山慢病網際網路醫院和17家線下慢病服務中心,實現了泰安六個區縣的全覆蓋。慢病服務中心實行專區管理,流程再造並優化服務,慢病患者線下就診取藥時間從過去兩三個小時縮短到15-30分鐘;泰山慢病網際網路醫院有近7000位本地醫生在線執業,開展線上線下便民服務,打通醫保線上統籌報銷,全市門診慢性大病患者超過20萬,人數龐大,他們通過「健康泰山」微信公眾號或撥打熱線電話,即可享受在線問診、在線處方購藥、在線醫保支付及送藥上門等一站式服務,線上複診僅10多分鐘就能完成。

把醫療專家和設備送到家門口

2020年12月7日,在宏偉的泰山國際會展中心,30輛嶄新的數字健康服務車一字擺開,車上裝有智能檢查檢驗系統、智能診療系統、醫療協作系統、雲HIS及健康維護系統、藥耗供應系統等,並隨車配備B超、心電圖機等先進的智能設備,這些服務車連同1250個智能巡診包、1250個醫生工作站將一次性移交給泰安市部分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數字健康服務車不僅能完成7大類53小項檢查檢驗,支持移動診療、隨車取藥,還創造性地實現了醫保結算服務,檢查檢驗費用可用醫保支付。以後,泰安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醫、檢、藥、保』一站式服務。」泰安市全面推進全國「健共體」示範區建設,全力打造緩解大醫院壓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能力、提升供應鏈效率、促進醫保商保一體化和智能醫保監管覆蓋的「五位一體」服務,並構建區(縣)、鄉(鎮)、村三級「網格化」數字健康服務體系。

智能巡診包是可攜式移動醫療智能終端設備,可以做心電、心率、血壓等7項檢查檢測,基層醫生可隨身攜帶,上門為群眾進行健康檢查和隨訪。數字健康服務車、智能巡診包都支持數據實時上傳,通過數位化平臺可與上級醫療機構共享,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解決基層醫生能力不足的問題。

「1250個醫生工作站投用後,將進一步織密醫療健康服務網底,構建起『網格化』數字健康服務體系,幫助基層開展在線診療、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在線開方、藥品配送等醫療服務,以及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打造基層慢病管理服務閉環。」泰安市依託網際網路醫院和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數字健康服務車把專家資源也送到了群眾家門口,顯著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共體建設:讓村民在家門口找到專家就診

「村裡人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縣醫院專家看病服務。」說起這些年的變化,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劉福國高興得合不攏嘴,「從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縣第一人民醫院專家來輪流坐診,我們通過在各村設立了健康聯絡員和微信群,將專家坐診的醫生信息發給各村聯絡員,村民就可以根據需求找專家看病,改變了以往患者與醫生的雙盲狀態。」

鶴山鎮位於泰安市寧陽縣西北部,北依五嶽之首泰山,南臨孔子故裡曲阜,最遠村莊距離縣城35公裡,開車需要40多分鐘,如果乘坐公交的話,往返一趟就要耗費大半天的時間。能讓鶴山的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縣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完全得益於泰安市建設的「醫共體」。目前,依託3家縣級醫院和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寧陽縣成立了4個「醫共體」,每位村民都可與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實現『1+1+1』組合式籤約,提供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技術支持等服務。鶴山鎮中心衛生院就與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組成醫共體,不僅享受到醫療資源的傾斜,更在「雙向轉診」上開闢了綠色通道。

5月下旬,鶴山鎮東皋村的孫大姐突然腹痛難忍,經家庭醫生初步檢查後迅即被送到鶴山鎮中心衛生院,醫院專家診斷為卵巢囊腫扭轉,需儘快手術。通過「醫共體」的綠色通道,在孫大姐還未被送到達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轉院手續、檢查數據、手術室已然安排妥當,沒多久,手術就順利完成。「之前還擔心是否需要掛號再檢查,辦理轉院手續,沒想到一進醫院就直接進病房了!」孫大姐感激地說。

醫共體建立後,鄉鎮不能解決的病症,會提前與協議的縣級醫院專科醫生預約及時轉診,引導患者自願在基層醫療機構首診,形成「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就醫格局。

泰安市成立醫療發展集團,建成縣域醫共體11個、跨區域專科聯盟23個、遠程協作網3個,2019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3358.14萬人次,縣域就診率達90%以上,基本實現了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泰安市全市上下以人民為中心,在滿足群眾期盼上持續用力,讓優質醫療服務觸手可及,衛生與健康事業加快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實現健康泰安的徵程上劈波斬浪,昂首奮進。(張宗才)

相關焦點

  • 讓優質醫療健康服務觸手可及
    在實體醫院之外,藉助「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技術,「實體+雲」,打破空間的距離,讓優質醫療資源隨時隨地變得觸手可及。    藉助這個平臺,患者不出門,放鬆地坐在自己家裡,就可以面對面地與專家交流,為病症把脈。無懼山高路遠,不怕酷暑嚴寒,看病就醫、管理健康,有了不一樣的體驗與可能。
  • 南陽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助力實現區、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思想同向、管理同步、責任同擔、服務同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同質化管理和同質化服務,讓宛城區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鄉鎮衛生院消費、三級醫院優質服務」的醫改紅利,對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健康生活水平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 國家衛健委表彰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
    國家衛健委表彰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廣西柳州市人民醫院榜上有名發布時間: 2020-10-10 15:20:45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的《關於2019年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通報》中對在全國啟動實施母嬰安全行動計劃以來表現突出的100個醫療機構予以表揚,其中,柳州市人民醫院榜上有名,被評為「2019年度國家級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
  • 衛健委:加強醫療機構電子化註冊管理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稱,要加強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註冊管理,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思維,合理調配全國醫療資源、提高衛生健康管理效率、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近100萬個,醫師總數近360萬名,護士總數近410萬名。
  • 衛健委:加強醫療機構電子化註冊管理 合理調配全國醫療資源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李亞南)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4日發布消息稱,要加強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註冊管理,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思維,合理調配全國醫療資源、提高衛生健康管理效率、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
  • 日本龜田京橋醫療中心專家到泰安市中心醫院考察
    7月3日,日本龜田京橋醫療中心外山雅章教授帶領考察團到泰安市中心醫院訪問考察,並現場參觀了院史博物館、胸外科、檢驗科以及泰安市泰山醫養中心(泰安市中心醫院碧霞湖院區)。泰安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倪慶賓,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開剛等領導陪同參觀。
  •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優質便民服務,體現人文關懷    泰安市中心醫院分院大力弘揚「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行業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質量核心,堅持持續改進,大力推進優質便民服務,人文關懷暖人心。    進一步推進預約診療服務。
  • 泰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發重要通知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磊 通訊員 梁俊峰 泰安報導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市老年人各項優待政策,結合泰安市老齡工作實際,12月13日,泰安市衛生健康委下發《關於認真落實老年人各項優待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市醫療機構全面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召開創建三級綜合醫院啟動大會
    李恆山提出,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要以此次創建工作為契機,一是抓住機遇,全院幹部職工振奮精神,憑藉創建三級綜合醫院的東風,全面助推健康事業振興發展。二是精準發力,促進創建工作取得新突破。樹立以創促建的工作理念,抓住醫療質量、患者安全和服務水平等重點環節和主要工作,精準發力、精細組織,統籌抓好各項重要創建工作。三是要狠抓落實、實現創建成果惠民生。
  • 「婦幼中醫館」首度亮相北京服交會 「網際網路+」讓健康服務觸手可及
    近日,2017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辦,本屆服交會特設婦幼健康專題,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承辦,旨在展示中國婦幼健康領域優秀項目與成果,助推我國婦幼醫療健康服務業擴大開放。其中,「智慧婦幼中醫館」項目作為今年大會的一大亮點,首次登陸服交會就獲得國內外領導專家「點讚」。
  • 線上醫院安全性如何保障,衛健委這麼說!
    線上醫院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據國家衛生部門數據顯示,我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的醫療資源又集中在大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的過度集中,導致公眾看病扎堆,大醫院人滿為患,引發掛號難、看病難、住院難的困境。隨著我國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成為知識創新2.0推動下的經濟新形態。
  • 國家衛健委: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設置
    國家衛健委: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設置 2020-12-08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揚帆起航正當時
    2017年12月8日,以泰安市中心醫院為牽頭單位的泰安市腫瘤專科聯盟揭牌儀式暨岱下腫瘤論壇召開,腫瘤中心協同醫院相關科室積極開展了腫瘤專科聯盟系列活動,進一步推進腫瘤專科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暢通上下聯動、分級診療道路,為提升我市腫瘤疾病綜合診治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8年6月15日,泰安市醫學會腫瘤放射治療學專業委員會成立,肖寶榮教授當選主任委員。
  • 泰安市中醫醫院醫療美容科:做精緻女性 從紋眉開始
    泰安市中醫醫院醫療美容科的高級紋繡師井偉偉告訴記者,半永久紋眉設計要結合個人的眉頭、眉峰、眉尾、眉弓、眉骨、眉毛生長方向、肌肉運動方向、眶骨發育輪廓,以及面部的「三庭五眼」綜合比例,才能量身打造出最適合自己個性時尚眉形。所以,半永久紋眉相對自己畫眉來說具有很強的優勢。同一張臉,不同的眉形變化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給人的感覺也是千差萬別。
  • 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課例喜獲國家優質課獎
    近日,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徵集活動落下帷幕,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49節課例參與展評,聚焦長課文、難課文有效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探究和實踐。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馬穩老師執教的五年級上冊《白鷺》一課,以優異成績榮獲本次活動最高獎——優質課獎。
  • 上海浦東: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 疏通基層診療毛細血管
    近日,由上海市浦東新區衛健委呼吸專科聯盟及浦東新區疾控中心共同主辦,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協辦的2020年《肺功能測定以及臨床應用》培訓班暨「幸福呼吸」—中國慢阻肺分級診療項目試點區域肺功能測定規範化培訓、2020《無創機械通氣臨床應用》專項技術培訓班—中國慢阻肺分級診療項目試點區域無創機械通氣規範化培訓在滬收官
  • 岱嶽區婦幼保健院積極推進針灸療法,助力泰安市大健康產業發展
    據悉,此次博覽會從10月21日開始截止到26日,為進一步發揮中醫針灸,尤其是艾灸在助力大健康產業中的作用,交流灸療法的學術研究,推廣灸療法在治病、保健方面的應用,推進泰安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岱嶽區婦幼保健院張科華院長、艾憲帥副院長等院領導帶領醫院的專家團隊參加了此次博覽會活動,積極配合主辦方辦好大健康產業活動,為泰安市養生保健康復學會的發展助力。
  • 中國銀行泰安分行參加泰安市12345熱線接聽暨 服務民生面
    8月21日,中國銀行泰安分行參加泰安市12345熱線接聽暨服務民生面對面節目,該行黨委書記、行長薛濤帶領業務骨幹參加節目直播,認真傾聽群眾諮詢的金融問題。
  • 蘇相合作區醫療服務提檔升級
    義診中,漕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為居民提供免費測血壓、血糖等服務。據介紹,此次大型義診是漕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批獨立運營後推出的又一惠民舉措。漕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於蘇相合作區永昌涇小區北側大樓,前身是相城區漕湖人民醫院永昌分院,於2018年5月正式投入運營。
  • 三千多寶寶在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家庭化產房」出生
    並且以家庭化、溫馨舒適的房間環境來淡化醫院的緊張氣氛,以先進的護理模式和國際標準來為產婦提供全程跟蹤服務,使準媽媽在舒適、快樂中完成分娩。泰安市婦幼保健院作為泰安市首家擁有LDRP家庭化產房的醫院,擁有28個套間及單間,是目前全省規模最大的家庭化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