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舊隱不知處,雲深樹蒼蒼

2020-12-14 宿老師語文課堂

閱讀下面的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酬張少府

(唐)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1. 對這首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首聯說自己人到晚年,對什麼事都漠不關心,說明作者的生活態度是非常消極的。

B. 「自顧無長策」,表面上說自己無能,但內心深處隱含著牢騷,是對現實政治不滿,思想上矛盾、苦悶的曲折流露。

C. 三聯對隱逸生活閒適情趣的讚揚,是詩人在苦悶之中追求精神解脫的一種表現。

D. 尾聯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照應題目中的「酬」字;又妙在以不答作答,含蓄而有韻味,發人深思。

2. 頸聯抓住兩個典型細節,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怎樣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答案】

【小題1】A

【小題2】①頸聯展現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作者迎著松林吹來的清風解襟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松風」「山月」均有高潔之意。②這幅畫面表現了作者對自由自在、舒心愜意的隱逸生活的追求和閒適的生活情趣。

【小題1詳解】

本題屬於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A項,「說明作者的生活態度是非常消極的」錯。說自己人到晚年,唯好清靜,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了,乍一看,生活態度消極之至,但這是表面現象。仔細推求起來,這「唯好靜」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確實「只」好靜。二是「動」不了才「只得」好靜。既不寫中年、早年「唯好靜」,卻寫晚年變得「唯好靜」,耐人尋味。如細細品味,不難發現此中包含著心靈的隱痛。

故選A。

【小題2詳解】

本題考查鑑賞詩歌意象意境及鑑賞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本題可以分割為畫面描寫題和情感歸納題。

首先看第一問:「頸聯抓住兩個典型細節,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其中「抓住兩個典型細節」是手法,「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具體的問題,屬於畫面、圖景題的考查。解答此類題一般先總括畫面,按照先找時間後確定地點,再加兩個以上的特徵詞的思路來解答,當然沒有的信息也可以空過,比如本題中儘量「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兩句中「山月」暗示了時間為有月的夜晚,地點為山中,自由自在、悠然閒適的獨坐彈琴的畫面。

再看第二問「表達了怎樣的生活追求和情趣?」這裡注意大前提「頸聯抓住兩個典型細節」,也就是兩個問題都與藝術特色與有關,即藉助典型細節展現了何種畫面,借用典型細節抒發了何種情感或追求。所以分析第二問「追求和情趣」時切莫忘了從細節入手分析理解。

「松風」吹拂、「山月」朗照屬於典型細節描寫,形象生動的表現了背景畫面,既實寫的場景又虛寫了主人公清高純潔的情懷,委婉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王維厭倦官場俗世生活,不願趨炎附勢、同流合汙、隨波逐流,嚮往幽僻隱逸的山水田園生活,以及追求優遊自得、閒適安逸的高雅情趣。詩人迎著松林清風解帶敞懷,在山間明月的伴照下獨坐彈琴,「解帶」一語雙關,暗含唯有在自然中才得開懷,靜坐「彈琴」的畫面也有象徵暗示意義,美好悅耳的琴聲裡流淌著的該是最本真的心志、情操和精神,詩人巧妙抓住隱逸生活的兩個典型細節加以描繪,展現了一幅鮮明生動的形象畫面,將「松風」「山月」都寫得似通人意,情與景相生,意和境相諧,主客觀融為一體,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畫面感以及意境美。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遊襄陽①懷孟浩然

白居易

楚山碧巖巖,漢水碧湯湯。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諷②遺文,思人至其鄉。清風無人繼,日暮空襄陽。

南望鹿門山,藹若有餘芳。舊隱不知處,雲深樹蒼蒼。

[注]①襄陽:孟浩然的故鄉,後孟浩然隱居於鹿門山。②諷:背誦。

1.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首五言古詩,融寫景、敘事、抒情為一體,語言清新自然,於平白之中見古樸。

B. 詩歌開篇寫景,「巖巖」「湯湯」摹寫山的高峻、水的浩蕩,為表達懷人之情作鋪墊。

C. 作者遊歷襄陽,思念孟浩然,不禁感嘆當地山水的靈秀之氣,涵養了孟詩的獨特氣韻。

D. 最後四句作者展開想像,鹿門山雲樹蒼茫,孟浩然歸隱之處無從尋覓,不由感慨萬千。

2. 結合全詩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對孟浩然的追懷之情的?

【小題1】D

【小題2】①以景襯情(情景交融)。楚山連綿,碧色不斷。漢水蜿蜒,清波浩蕩。看似寫景,其實景中有情,青山綠水的靈氣孕育了孟浩然的詩作,他的詩作也同樣使楚山、漢水增色,寥寥幾筆,傳達出詩人對孟浩然詩文風格與成就的高度讚譽與追懷。②通感。詩人南望鹿門,望到瀰漫在鹿門山上的藹藹芬芳,「餘芳」原本只能嗅到,詩人運用通感的手法,寫出孟浩然的悠然暢逸已凝聚在隱居地的山水之中,表現了詩人對孟浩然人品與詩風的追尋。③以景結情。詩歌末句以觸目所見霧靄雲深、林木莽莽的景象收束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孟浩然後繼無人的傷感、失落,更見出詩人對孟浩然的追懷。④「清風無人繼」一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無人繼承孟浩然情操、詩風的感傷,用「清風」喻孟浩然之風韻,表達了對孟浩然的欽慕景仰之情。

【小題1詳解】本題考查對詩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D項,最後四句大意是向南遙望鹿門山,仿佛聞到了山中樹木花草的香氣。不知他隱居何處,只知道在那雲樹蒼茫處。可見「鹿門山雲樹蒼茫,而孟浩然歸隱之處已無從尋覓」並非想像。

故選D。

【小題2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思想感情及藝術手法的賞析能力。

《遊襄陽懷孟浩然》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的一首五言古詩。該詩首聯山水相對,第二聯接前聯之筆,由描寫山水轉入對孟氏詩文進行讚譽。第三聯寫明白氏來襄陽的原因,第四聯描寫了故居的環境,末二聯承接第四聯的情緒,將詩人內心的情感傳達下來。全詩前半部分寫景敘事較為理性,後半部分毫無過渡地陡然轉入感性的喟嘆,表達了詩人內心對友人的懷念之情。首聯山水相對,點明了作者描寫的地方,體現出天地間一片青綠的美景 ,令人遙想到孟氏詩歌的景物色彩以及能由此體味到他那清麗的詩風。居其境,懷其人。詩歌第二聯接前聯之筆,由描寫山水轉入對孟氏詩文進行讚譽;如此壯麗的山水聚結而成的氣象,正是孟氏詩文所散發出來的氣勢與風格。

前二聯由彼及此,由景及人,銜接過渡極為自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別有意味。「巖巖」突出山之險峻,「"湯湯"」展現水之奔流浩蕩,使用疊韻詞,鋪繪出頗具氣勢的襄陽山水。此聯二句描寫清秀壯闊的景色,賦中帶,不僅向讀者展現出當地的秀麗美景,亦對後文讚譽孟氏濤文奠定氣氛,可謂是一舉兩得。第三聯似有說明白氏來襄陽的原因:因誦讀他留下來的作品而思念他,來到他的故鄉。能令一個人由讀其文而產生「至其鄉」的想法的,其濤文必是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二句文辭平白,直書其事,卻在字句間深蘊了對孟氏的景仰,而且,亦可從側面使人感受到孟氏濤文所具有的魅力。

然而,來到孟氏故裡的白居易所生發的極大感觸又是什麼,白氏在第四聯中對孟氏之後再繼無人的現狀悵惘愁嘆。再也沒有誰的作品能如孟氏的詩文那般。散發出清淡暢逸之氣。這樣的心境有些蒼涼和無望,就像日暮時分所帶給人的感覺一般,而這樣的詩壇,也像夕陽中空蕩的襄陽城那樣清冷。前句書寫感想,後句以帶有空涼之氣的日暮景色烘託心境,作者的情緒,頓時由前三聯對孟氏的高譽跌入了對後繼無人的慨嘆之中。末二聯承接第四聯的情緒而有所平緩。襄陽城東南面的鹿門山曾是孟浩然隱居的地方。

於今當白氏南望此山之時,草木鬱鬱蔥蔥,好像還有當年留下來的芳草樹木,好像還有當時隱者留下來的餘韻。但這一切都只是好像。事實是,舊時的隱者已尋不到蹤跡。只留下望不到邊的蒼鬱林木。尋隱者之蹤影不見,是令人失落之事,但對於白氏來說,真正的失落是在這世上,再也尋不到如「舊隱」孟浩然一樣,能創作出那般清逸詩篇的人,直抒胸臆,惟留下一片蒼茫。末句「雲深樹蒼蒼」以實寫虛;雖然觸目所見的是林木莽莽,但心中所感受到的,實則是「舊隱不知處」,以景結情,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2021屆寫作訓練:敢為人先

高三寫作訓練:與自己和解

高三寫作訓練:一人為「人」,二人為「從」,三人為「眾」

文言文閱讀: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辛棄疾

古詩詞鑑賞: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相關焦點

  • 詩歌鑑賞答題技巧:舊隱不知處,雲深樹蒼蒼
    舊隱不知處,雲深樹蒼蒼。1.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詩歌以山水發端,賦中含興,鋪繪出襄陽山水地貌的獨特氣勢,正是青山綠水的靈氣孕育了孟浩然的詩作。B. 詩人誦讀孟詩,感懷其人,由感懷其人,而旅次襄陽,以追尋孟浩然遺蹤。
  • 古詩詞鑑賞:理解含義題
    祈願韓愈早日洗清冤屈官復原職返回京城,字裡行間表達了詩人賈島對身處逆境中的韓愈的關心惦念、期待,從中可見深厚的友誼。詩歌藉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內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遊子逐客之悲、徵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
  • 忘羨小劇場:該回雲深不知處了,家中還有人等著呢
    原因自然是我們的二哥哥收到藍啟仁老先生的來訊,需要立即趕回雲深不知處,二哥哥自是不想離開羨羨,但叔父有命不得不從,只得先自行趕回雲深不知處處理,走前仔細交代思追、景儀等人要好好照顧羨羨,比如早上必須叫羨羨起床吃早餐,點的菜必須要有辣菜等,雖說思追、景儀等人早已習以為常,但這之中並不包括金凌啊,金凌不愧是江澄帶出來的娃,如他舅舅一般捂住臉表示丟人,並不想表明自己認識他們。
  • 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是什麼意思 原著小說哪一章內容
    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這是小說中非常浪漫的一句話,從這句話就能感覺到他的愛。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是哪一章原文?是什麼意思?  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是原著小說哪一章內容:  「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是小說《魔道祖師》中藍忘機說的一句臺詞,據說這一句話出自於小說中的第七十章 將離第十六2,也有人說是第七十二章 桀驁第十六。
  • 學詩計劃|《尋隱者不遇》: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詩君授業】熱烈掌聲有請我們今天的詩君—蒹葭。「雲深不知處」,白雲飄忽不定,自由瀟灑,這不正是自己仰慕而不可得的境界麼?山靜而雲動,山剛而雲柔,雲山之間,便自有動靜合宜、剛柔相濟之美。以人之常理,苦尋而不遇,則心或焦灼,或失落,多少會有波瀾。然而詩人卻不著一情感語,只是淡淡而入,淡淡而出,似乎古井無波。然細繹之,則詩人微瀾仍可一見。
  • 古詩詞鑑賞 | 表達技巧專題(五)抒情手法
    荒村生斷靄,深樹語流鶯。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例句賞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辛棄疾《鷓鴣天·送人》本詩運用了寓情於景的手法,通過對浮天、水、樹雨、雲、山等景色的描寫,表現了詞人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關切祝福之情,以及對前程迷茫的鬱悶之情。詞人把豐富的情感寄托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含蓄雋永、意味深長。
  • 《魔道祖師》雲深不知處兔服裝,黑白兩款很精緻,兔耳帽好可愛啊
    《魔道祖師》雲深不知處兔服裝,黑白兩款很精緻,兔耳帽好可愛啊魔道祖師這個IP很火,衍生作品也齊全了。由視美製作的魔道祖師動畫,在口碑和播放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最近又有一款正版的衍生服飾,叫做雲深不知兔。和歸雲集不同,這款衣服走的是可愛的少女風,我們去看看吧。(本文為清風動漫獨家首發,請勿抄襲洗稿)雲深不知處兔的衣服靈感,來源於魔道動畫裡面的忘羨兔。這兩個兔子設計得還是很可愛的,不失兔子原本的可愛氣息,還加入了一點獨特的原創。黑白兩款衣服上面,都有精緻的忘羨兔子刺繡,這也是這款衣服的一個主要特色。
  • 古詩詞鑑賞:賞析詩句含義題
    河渭冰未開,關隴雪正深。答擊官有罰,呵辱吏見侵。不謂乘軒⑤意,伏櫪還至今。[注]①幽篁:幽暗的竹林。②井賦:天賦地租。③程課:定期的捐稅。④藁(gǎo):餵獸用的禾稈。⑤軒:古時大夫以上所乘的車。古詩詞鑑賞: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 高考語文必備古詩詞鑑賞規律
    在高考語文複習中,離不開古詩詞鑑賞,由於古人與我們的說話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賞析古詩詞時,總會出項這樣那樣的一些錯誤,下文為各位考生和家長總結了語文古詩詞鑑賞的10大規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鍊字」。
  • 語文天地:小學古詩詞鑑賞,掌握答題方法 迅速提高成績 傲視群雄
    小學遇到古詩詞鑑賞題目,多數都是一臉發蒙的表情,詩詞讀不懂,不理解詩詞意思,對於詩詞中所蘊含的道理更是不知道,如何去解答古詩詞也就成了小學生非常頭痛的事。因為古詩詞中的一些字所表達的意思與現代文所表達的不同,需要聯繫前後文才能得到最準確的解釋,這也造成了不少學生在做古詩詞鑑賞題目的時候,句子翻譯總是脫離主題,扭曲文章的願意,這很容易丟分甚至不得分。如何提高古詩詞的鑑賞題目的解答能力,迅速提高這部分的成績?小編給出了以下幾點意見。
  • 兄長: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一語雙關!
    兄長: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一語雙關!最近一段時間相信大家正在被由魔道祖師改編而成的陳情令給洗腦吧。有沒有覺得非常好看非常的虐心呢?在魔道祖師當中藍忘機說過一句話,讓人覺得非常的感動,應該算得上是藍忘機最深情的表白,而且也應該是一句非常卑微的話:兄長: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其實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是因為藍忘機,真的想讓魏無羨藏起來,然後不會再受到世間所有一切的惡對,其實大家應該往深處探究一下,這不僅僅是難忘記對於魏無羨的感情,而且還一語雙關的,說出了藍忘機母親的事情。
  • 歸人3:藍湛,你怎麼不回雲深不知處?自己想
    藍湛,你怎麼不回雲深不知處?自己想。世事難料,魏無羨怎麼也沒想到,再見藍忘機居然是在如此尷尬的情況下,雖然自己臉皮有夠厚,可還是經不住這畫面太辣眼睛。魏無羨心裡默默想道:不愧是含光君,看到如此情景,居然沒有半分失儀之處。不過,藍湛你這手勁也太大了吧,捏得我生疼。「藍湛,那個,好久不見。」「魏嬰,十六年。」
  • 《陳情令》之雲深不知處分離篇:一句再會,道出藍湛無盡的不舍
    藍忘機(第四話):沒有你的雲深不知處,很快便可以恢復往昔,可是沒有你的藍湛,卻再也恢復不到往昔。雲深不知處的規矩讓你不自在了,是嗎?看著你漸漸遠走的背影,我莫名的陷入了憂傷之中。藍忘機:你我志向相同這是姑蘇藍氏每年聽學要結束後的習俗,那就是放孔明燈,許願。
  • 高考語文:古詩詞中常見修辭手法詳解及鑑賞示例
    修辭手法,是鑑賞詩歌時重點需要鑑賞的對象之一,下文為古詩詞中常見修辭手法及鑑賞示例,認真閱讀,對詩歌鑑賞定會有所助益。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能夠起到含蓄、洗鍊、委婉和聯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閱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於鑑賞者來說,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義,就不能很好的讀懂這些詩歌,更談不上鑑賞。所以必須對作品中的「典故」有個初步的理解,透過原來典故中的本意進而理解出用典後所表達出的新的含義。
  • 高考古詩詞鑑賞分類解題指導
    古詩詞鑑賞是高考語文的一個重要內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生活閱歷和審美情趣進入作品,感知詩歌形象,品味詩歌語言,領略詩歌的表達技巧,並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表達。這裡我們就古詩詞鑑賞命題形式與解題對策作一介紹,希望能給考生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 高考語文古詩詞鑑賞太難?如何做才能得高分
    在高中的語文學習中,雖然古詩詞一直是學習的重點,但在高考中古詩詞的得分率卻不高,這成為影響考生語文成績的限制因素,那麼,如何才能學好古詩詞、做好古詩詞鑑賞呢?了解詩體在進行古詩詞鑑賞之前,首先要明白的最基礎的一點就是關於詩詞的分類。詩詞一般分為兩大類別:古體詩與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古體詩:「歌、行、吟」是古體詩的三種體裁。
  • 看見古詩詞鑑賞就頭疼?關鍵沒掌握技巧和方法!看看這些經驗分享
    語文古詩詞鑑賞薄弱的同學看過來。你是否一到考試看見古詩詞鑑賞就頭疼?做題時也不知該如何下手,看不懂讀不懂,只能胡編亂造,而且考試下來分最低的也是此題型。古詩詞鑑賞,要「鑑賞」肯定要先理清古詩詞的主旨,然後再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每一個古詩詞都有自己的主旨。比如《示兒》,它的主旨就是家國情懷,答題的時候往它的主旨靠攏,才能得高分。審題能力是需要慢慢提升的不可能一下就會,這一點沒有捷徑可走。我的建議:可以買歷年高考古詩詞鑑賞,只買這一題型的,先從簡單的古詩詞入手,看主旨,看題意。
  • 古詩詞常見修辭手法詳解及鑑賞示例
    修辭手法,是鑑賞詩歌時重點需要鑑賞的對象之一,下文為古詩詞中常見修辭手法及鑑賞示例,認真閱讀,對詩歌鑑賞定會有所助益。 1.比喻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 【詩詞鑑賞】十一首思念家鄉的古詩詞,看到一半已淚流滿面!
    十一首思念家鄉的古詩詞,看到一半已淚流滿面! 登秦嶺 唐-司空曙 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 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