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婦嬰用品店可謂遍地皆是,行業競爭相當激烈,但大多都是走中低檔的路線,做得有特色者寥寥。而林小姐卻在這個普通行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創意,她的婦嬰店不僅售賣婦嬰產品,還獨闢蹊徑,搞起了玩具租賃業務。
幼師的從教和輔導班培訓經歷,幫助店主林小姐積累了廣泛的人脈和經驗,成功轉行從老師變作商人。開店僅兩個月,就實現了月營業額兩萬元以上的業績。
經商有優勢
曾在幼師任教開過培訓班
當過幼師的林小姐,被顧客和孩子親切地稱為「林老師」,孩子一不聽話,家長就將其帶到林老師的店裡來,請求林老師幫忙調教。林小姐說,此前的幼師任教經歷和開培訓班的經歷,為她日後開店積累了經驗和人脈。「很多顧客都是學生家長,甚至供貨商、婦嬰專家都是家長和家長介紹的,這為創業省去了很多麻煩和費用」。
店主林小姐年僅23歲,幼師科班出身,在中大幼兒園當過近兩年的幼師,後來在中大繼續深造,攻讀人力資源專業。大學期間,富有潮汕人經商頭腦的林小姐便和同學辦起了輔導班。由於長期和小朋友打交道,哄小孩教小孩就成了她的專長,這也成了她日後開婦嬰用品店的一大賣點。
嘗試新業務
看準「玩具租賃」商機
開店僅兩月,林小姐開始嘗試做一項新興業務——玩具租賃。從與家長的交談中,心思細膩的林小姐發現了玩具租賃的商機。「家裡玩具成堆,孩子卻玩了幾天就膩,總是覺得別人的玩具才最好。」很多家長這樣抱怨道,「玩具一件價格也不低,玩了幾天就丟掉又太可惜,只好將其堆積在家裡。而且,玩具一旦壞了,要找個人幫忙維修也無處可尋。」
林小姐了解到,玩具租賃在國外市場已經相當成熟,近年在國內的北京、南京等城市也逐漸興起,出現了一些玩具租賃公司,但在廣州至今還沒出現。為了調查玩具租賃業務的在廣州的可行性,林小姐向每位家長顧客都諮詢了意見,並在小區內做市場調查,得到了多數家長的支持和肯定。
不過,如何回收玩具、重新整修並出租出去還是一個問題。玩具的回收利用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程序,為了讓家長租得放心,需要對二手玩具進行維修、消毒等,這些都需要請專業人士代勞。林小姐說,初步的計劃是以兩種方式來出租,一種是次卡,一種是月卡,每月收取60元,只要不超過規定的日期歸還便可。
賺錢「識時務」
宣傳健康奶粉識別知識
近期國內發生奶粉中毒事件,林小姐便抓住時機,第一時間印傳單,向小區內的家長宣傳健康奶粉的識別知識。她還定期在小區內開展講座,邀請有關婦嬰專家給家長傳授婦嬰保健的知識。「平時家長有什麼問題,我也會幫忙請教婦嬰專家為家長解答」,有些婦嬰專家同時也是孩子的家長,所以組織聯繫起來比較容易,也節省了一些酬勞的費用。她還別出心裁地為兒童建立成長檔案,只要成為會員,就可以享受打折優惠和參加各種免費講座,並得到一份記錄寶寶成長的檔案。
玩具租賃
生活用品租賃的「領頭羊」
在美國,只要是不常用的物品,都可以採用租賃的方式取得短期使用權,小到刀叉盤碟都可以用來租賃。而我國的生活用品租賃尚且處於發展階段。兒童玩具屬於易損耗的奢侈品,使用階段短、更新快的特點,使其成為生活用品租賃行業的「領頭羊」。兒童玩具用品大多屬於階段性消費品,像搖籃、嬰兒車、嬰兒床以及各類耐用玩具,一般使用期都只有兩三個月,玩具的使用壽命就更短,如果能以租代買,便可以為家庭節省一半以上的開支,還可以省去佔地、保管、維修、處理等的諸多麻煩。專家估計,中國每年的兒童玩具用品銷售額超過百億元,如果發展到租賃業,每年可以創造30~50億元的租賃額。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開始逐漸淡化佔有權,重視使用權,兒童用品租賃或有廣闊市場空間。
(責任編輯:陳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