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影響巨大!經過漫長的等待,我們的全國園所在9月迎來真正的復學季,也隨之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教師節,過去的200多天,疫情阻斷了孩子們與校園的距離,卻沒有阻擋孩子們成長的步伐。紅黃藍教育在因疫情影響自身運營困難的情況下,緊急捐贈100萬現金援馳湖北,組織全國園所積極籌措抗疫物資;迅速啟動安全管理響應機制,不斷升級疫情防控制度和流程,築牢全國園所安全防疫戰線;同時積極響應主管部門「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凝聚優質教育資源和專業師資,以最快的速度搭建在線學前教育平臺,用心守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家園共育成長學堂」2月10日正式上線,150多天內免費發布1500多個教學活動,獲得了全國幼兒家庭的認可和好評。
在總部的號召下,全國300多個城市的紅黃藍幼兒園和紅黃藍親子園,數萬名幼兒教師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兩條戰線上,積極錄製遊戲活動和父母課堂,支撐起傳統學前教育領域內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展現了幼兒教師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
「雖然我們不能真的見面,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網絡一起做遊戲。」全國數萬名紅黃藍幼兒教師在疫情期間,堅持為孩子們提供在線學前教育服務。
他們,是平凡的幼教人,默默堅守在幼教崗位上;他們,是守護天使的人,危難之際顯擔當!今天,在教師節的榮光裡,讓我們走近紅黃藍「抗疫先進人物」,聽聽他們在幼教抗疫戰線上的故事和心聲。
「不能做飯,也沒有外賣,
靠著方便麵過了一個月。」
鄧雪北京築華年幼兒園保教主任
1月26日,政府發布了延長春節假期的通知;1月29日,鄧雪卻從四川趕回北京,召喚她的不僅僅是總部「停課不停學」的戰略部署,更是作為幼兒教師對於孩子的那份深沉的愛。「假期延長,公司緊急搭建在線學前教育平臺,需要大量優質的教學活動」,鄧雪具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是第一批參與錄課的幼兒教師。
「一堂課的錄製,不僅僅是我組織好活動,還要考慮燈光、收聲、構圖等因素,需要團隊的合作。」鄧雪說,當時時間緊、任務重,幾乎從早到晚都在「錄課」。因為當時的防疫措施極為嚴格,為了節省時間,她主動從宿舍搬出來,住進了錄課場地——幼兒園培訓學院。從二月三號到三月初,鄧雪白天和團隊一起錄課,晚上一個人住在幼兒園培訓學院。「整個一層樓晚上只有我一個人,不能做飯,也沒有外賣,靠著泡方便麵過了一個月。雖然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我錄了30多節科學小實驗和生活活動。」說起這些,鄧雪甜甜的笑中帶著幾分輕鬆,她一向是個充滿熱情和正能量的教師。正是有鄧雪這樣優秀幼兒教師的支持,紅黃藍「家園共育成長學堂」迅速上線,給孩子們帶來優質教育內容。
「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半,
我就一直在寫。」
張靜紅黃藍幼兒園北京分公司副總監
春節期間,總部部署「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平臺,擁有20多年豐富教研教學經驗的張靜受命加入課程錄製工作組,主要的任務是書寫20個小班、10個大班的生活活動錄製教案。接到任務後,張靜馬上開始著手進行梳理,認真研讀和圈畫了《紅黃藍立體課程》、《快樂與發展》中有關生活活動的發展目標和相對應的活動,同時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將一些防疫健康的內容也納入了課程教案。為了能提前的完成任務,她每天都會給自己設定。「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半,我就一直在寫,用了不到5天的時間完成了30個錄製活動教案。」此後,張靜又完成了16個趣味手指遊、8節科學實驗以及開園第一課的教案。
「為了保證趣味性和易於操作性,我在教案的書寫上做到儘量詳細,每一部分老師要說什麼,配合什麼樣的手勢,拿哪個教具我都會在教案中詳細的寫出來。」教案寫完了,對於張靜而言並不是結束,她全程參與了課程的錄製,不斷地在實踐中進行調整和改進。在錄製過程中,她會帶領老師一步步熟悉活動過程,及時解答老師的疑問,強調每一步的重點,引導的話語怎麼表達,示範一步步如何操作等等,保證課程的高質量。
「疫情期間儘量避免見面,很多課程在錄製前,都是跟老師電話溝通備課。有時候一個電話下來,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大家討論得熱烈,都不覺得打了這麼長時間。「張靜回憶抗疫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很開心,因為大家在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
「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
我的樣子,就是幼教人的樣子。」
任森山東薛城紅黃藍幼兒園投資人
任森,紮根早幼教領域多年,她的園所在當地有口皆碑。春節期間,疫情形勢嚴峻,任森迅速部署園所「安全防疫」和「停課不停學」等重要工作,保證孩子們在疫情期間能夠繼續享受優質的在線課程,保證「教師的陪伴不間斷,孩子的成長不間斷」。三月份,她組織和帶領團隊向薛城區7個基層鄉鎮捐贈價值10萬元的抗疫物資和生活用品,並且向薛城區人民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棗莊醫院等捐贈教育課程和書籍,向醫療戰線「最美逆行者」致敬,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多年來,任森秉承「立德樹人」的使命,積極參與和支持「關愛留守兒童」公益事業。5月27日,她帶領團隊來到沙溝鎮小營小學,為23名留守困難兒童送上擁抱和禮物,一起度過難忘的兒童節。
任森身上有一種「向善」的正能量,不斷傳遞給身邊的人。她總是謙遜地說,「大疫當前,每個人都在力所能及地行動。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我的樣子,就是幼教人的樣子。」
「不是簡單的捐錢捐物,
而是真正地急人所需。」
呂侃湖北鄂州紅黃藍親子園投資人
2020年1月,新冠疫情肆虐武漢,擴大至湖北乃至全國。當時鄂州的疫情形勢嚴峻,醫療物資短缺,呂侃每天看著不斷上升的疑似病例數字,內心焦急如焚。2月4日凌晨,他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校友,一起決定幫助家鄉籌措物資。「抗疫捐贈,不是簡單的捐錢捐物,而是真正地急人所需,對防疫抗疫有幫助」。當時全國醫療防護物資都比較緊缺,呂侃他們經歷了從防護服、口罩、監護儀、心電圖機、到食品、取暖設備等一系列不同物資的摸索,最後要麼物資資源沒有找到切實可供的渠道,要麼物流方案無法解決,要麼物資不在醫院的緊急需求清單……幾經波折,呂侃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通過上海嘉定一位企業家朋友幫忙,找到了濃縮消毒液、醫用酒精、免洗洗手液等三樣物資,開啟援助鄂州的捐贈項目。
呂侃對於社會的這份責任感,帶動了身邊很多人。短短幾天時間,發起捐款26萬,購買了50kg裝84消毒液60桶,75%醫用酒精600桶,免洗洗手液3300瓶,一次性醫用手套32000雙,又多方協調公路運輸,最終在最需要的時刻,把防護物資送到了鄂州當地物資短缺的醫院。
防疫期間,孩子們不能到園所上課。呂侃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依託總部在線學前教育平臺,帶領團隊每天為幼兒家庭發送課程活動,並時時進行反饋和輔導,保障孩子們成長的連續性,幫助家長不斷提升科學育兒的能力。
「從抖音到釘釘,到小鵝通,
一個個平臺嘗試。」
何曉瑾紅黃藍藝術團藝術總監
「藝術教育不能停!」大年初二,何曉瑾接到總部部署在線學前教育的通知,和鄧燕玲團長一起緊急召開線上教學會議,討論如何為學員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紅黃藍藝術團具有豐富的線下藝術培訓經驗,但是線上教學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何曉瑾帶著大家積極嘗試,從抖音到釘釘,到小鵝通,一個個平臺嘗試;從線上教研、備課、磨課,到尋找合適的家庭錄課環境,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傾注極大的心力。疫情期間,紅黃藍藝術團免費錄製和發布近百個教學視頻,並且在小鵝通上線了知識店鋪,陸續更新了20多門課,保障藝術學習的連續性。
為了保障線上教學質量,何曉瑾和教學組長徐明反覆研磨課程,帶著團隊連日連夜進棚錄課。「那時處於武漢疫情爆發期,大家還很緊張,見面帶著口罩,還離得挺遠,但一旦真正開始錄課了,大家就拋去了顧慮,在做好消毒防範的情況下,投入到緊張的錄製工作。」回顧以往,何曉瑾最感謝的是團隊和他們的家人。她自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二寶才兩歲,家裡人也希望她多陪陪孩子,但是想到她有更大的責任,全家都非常支持。「鄧團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一個人住在酒店,就是為了錄課方便;徐明老師身懷六甲,堅守在錄課現場;藝術團年輕的老師們也從不喊一句苦、一句累;正是因為大家心裡都有這一股勁,所以團隊更有凝聚力,更加積極向上。」
「照顧好一個園,
就是照顧好四百多個家庭。」
楊紅娟貴州興義紅黃藍幼兒園園長
大年初一,楊紅娟接到上級部門的防疫工作要求,緊急部署各項防疫工作,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築牢園所安全防線。春節期間,她帶領團隊每天對全園353個孩子和58名教職工進行健康登記和匯報。得知有三名幼兒及家人在湖北過年,她每天給家長和幼兒打電話,疏解心理情緒並想辦法給予幫助。楊園長說,從春節一直到現在,「防疫」就像大腦裡的一根弦,從不敢放鬆。
從2月13日到5月26日,楊園長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依託總部的在線教育資源,及時給家長發送優質的教學活動,組織各班教師開展父母課堂,幫助家長合理安排幼兒在家生活。「疫情期間,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老師」,楊園長始終把每一位教師放在心上,堅持每周一次線上視頻會議,通過輕鬆愉悅的方式,激發正能量,弘揚高尚師德,為教師提供專業培訓的機會。
「我們園有幾十名教師,三百多個孩子,全體師生的身後是四百多個家庭。照顧好一個園,就是照顧四百多個家庭。」楊園長話語樸素,卻有著感人至深的正能量。在她的帶領下,興義園的老師更加奮勇向前。
「快點快點,千萬不能耽誤!」
徐虹青島花溪地紅黃藍幼兒園保教主任
徐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保教主任,擔負著全園的教學教研工作。疫情期間,她積極組織老師們進行教研,實施線上教學,每天通過微信群推送教育活動,在群內與小朋友互動,幫助家長科學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一日生活。她不僅做好本職工作,還化身消毒員、聯絡員、宣傳員,積極嚴格落實主管部門的防控工作要求,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普通幼師深沉而堅定的抗疫情懷。
「手機不敢關機,不敢沒電,平均5分鐘打開手機看一下各個群裡的動態。」徐虹說「24小時開機」已經成為她的生活新常態,每天對教職工及家屬健康情況進行登記,督促教師對在園幼兒家庭及家庭健康情況進行登記和隨訪。經常是晚上12點還在忙碌,而早上6點又準時開始工作。徐虹心裡唯一想的就是:「快點快點,千萬不能耽誤!」在她的努力下,青島花溪地幼兒園積極落實安全防控,紮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孩子在成長,
我們也需要不斷進步。」
高琦紅黃藍親子園培訓學院副院長
高琦,是為數不多的男幼師。每次被調侃「是不是報錯專業了」,他總是說,「我就是喜歡孩子啊」。就這樣,從幼兒教師、執行園長到培訓學院講師,高琦從孩子們的「老師」,變成了老師們的「老師」,現在擔任培訓學院副院長,肩負著全國親子教師培訓的重任。疫情期間,在孫硯冰院長的帶領下,高琦和團隊一起參與親子園在線課程錄製,從框架梳理、教案編寫、課程錄製到後期製作,一遍遍打磨,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
「以前親子教師都是線下教學,師生能夠直接互動,現在教學場景變了,如何讓低齡寶寶有更好的體驗和互動,這是在線教育面臨的難題,也是我們去幫助教師提升的核心素養之一」,高琦不僅具有豐富的親子教育經驗,在幼兒心理、播音主持、舞蹈等方面也頗具功力,這些日常積累的能力,在錄課過程中顯出獨特優勢,他的在線課堂總是靈活有趣;他也正在積極地把這種經驗分享給更多的親子教師。
「一點一滴的積累,總有用武之地」,高琦就像新時代幼教人的縮影,努力、樂觀,對學習新事物充滿熱情,正如他所言,「孩子在成長,我們也需要不斷進步」。
「在這場艱巨的戰疫中,
我也不能落下。」
陳佳慧黑龍江佳木斯紅黃藍親子園教師
「從線下轉到線上,對我自己也是很大的挑戰,」陳佳慧作為一名具有4年教齡的親子教師,非常了解低齡幼兒的發展特點,也明白在線教學的困難。為了保障教學效果,她從教案研讀到精心備課,從了解每一個家庭的情況到制定延伸計劃,一遍遍研讀、一遍遍修改、一次次打磨,讓自己的教學更容易理解,更受孩子歡迎。
在佳木斯親子園的家長群體中,也有奮戰在抗疫前線的醫療工作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能陪在孩子們的身邊。為了免去他們的後顧之憂,我們堅持為醫療工作者提供家庭指導方案和活動,為帶孩子的老人答疑解惑,提供專業幫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個人都在戰鬥,我也不能落下。」陳佳慧說出了千萬幼教人的樸素心聲。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在這場戰「疫」中,每個幼教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吹響了戰鬥的號角,為抗疫貢獻一己之力。願這份堅守的教育初心,能夠守護孩子們的快樂成長;願每一個平凡人的努力能夠匯聚成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前行。
手捧燦爛,始終光明!在節日的榮光裡,向堅守在崗位的紅黃藍幼兒教師致敬!向戰鬥在教育戰線的全國教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