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是徐志摩先生的罹難日,為了紀念新詩倡導者,這期的同題詩是《雪花的快樂》,望各位老師湧躍投稿!
這期《雪花的快樂》同題,一共收到七首詩,大體看了一下,總體還可以,因為這樣的題,寫作起來不是很容易。有個很高的標杆,徐志摩先生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創作的這首詩,這是一首純詩,裡面有作者對於美、對於自由的理解和嚮往,同時也有作者淡淡的憂愁。法國象徵派詩人瓦雷裡,在45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提出的純詩的理念。而徐志摩先生的《雪花的快樂》可以說,就是一首純詩歌。他以借代的修辭方法,刻畫了有靈魂的雪花、有靈性的雪花。所以,我們寫起來很難突破。
看下來這七首詩也是讀過徐志摩先生的,有兩首可以看出有模仿或有意模仿的痕跡。
這次同題是比較難的,也是收稿比較少的一次,同時水平也比較高的。如毛虹:首句用了三個輕輕的「輕輕的,你來了/輕輕地飄,輕輕地落」整首用了五個輕輕,收尾結合,表現雪花的輕又有不願打攪的味道。整詩平靜,輕盈,既有志摩的味道,又有現代的特色,比較成熟!還有完全避開志摩的特點,寫另一種雪花的「快樂」。如:風和日麗的的借代和擬人「一枚雪花的快樂/莫過於和親愛的人/共享有限的時間」強調了雪花的短暫,想在短暫的時間裡與心愛的人共享的願望。娓娓道來,讓人動容。當然還有施麒麟、笑對人生。也有沒有寫到位的詩,就像話說了一半就完了。
這些都是存在的問題。
這期雪花的快樂,意象即是雪花,又是我們每個人。我們知道:意象詩的主要特徵,就是象是為意而存在的,它的美也是圍繞這個象而生的。這裡的意,則是通過象,而達到直通人類靈魂。徐志摩先生把傳統的的詩歌意象,成功運用到現代詩歌的創作中,產生了不同凡響的意象之美。
我們的詩歌創作中,要牢牢把握意象的本質,分析事物的發展方向,從而獲得詩歌創作的「立象」,這樣就可以很從容的進行詩歌創作!在我們的這期同題中,我沒有看到可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當然,必須承認我們每個詩人的詩,都是存在著「美」,都有創造美的方式。我有個感觸:寫詩,不能學別人也包括學自己。那樣,很容易陷入模仿。所以,我一貫支持有個性的詩,在目前全民寫詩的現實中,奮力掙扎出來,儘可能保持一點點屬於自己的個性,這才是我們詩歌群的用意!看了幾遍我們的同題,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有意識的製造陌生感。有句俗話:「孩子看著是自己的好,老婆看著是人家的好!」當然不對,但作為寫詩,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孩子是自己的作品,和詩一樣自己寫的,就不願意別人刪改。老婆天天看著,太熟悉了,也就乏味了。當看到別人的老婆,總會覺得「美」,為什麼?一種陌生的新鮮感,一種陌生的美就被吸引了!這和寫詩一個道理,要製造陌生。它有兩種形式:一是開拓新鮮的語言形式;二是尋找更新的內容空間。
現在的網絡上的詩,大都無病呻吟,不知所云,晦澀空洞,遠離生活,冗長無味之作。還有有一定基礎,就開始不說人話,號稱先鋒,鳥語之作,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泥沙俱下的詩風中,怎樣保持一方淨土?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最後,我要說:一首偉大的詩篇,一個偉大的詩人,不會因為我們的詩,而被人忘記。從古至今一直是這樣。因為,詩是人性美的最高呈現,是以語言為依託人類靈魂的絕妙架構。詩的第一無二的超時代性、超現實性,成就了詩本身。
2020年12月13日庸子齋
本院宗旨:秉承、純淨、明朗、鮮活
本院理念:弘揚中華五千年詩歌傳統文化,堅持不懈地倡導詩歌新概念、新意識、新風尚,積極地挖掘、扶持潛力之士,全面培養詩歌能手,推動現代詩歌向前發展。為詩歌愛好者提供一片淨土、樂土,創造舒適的創作氛圍而努力。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度,迎接四面八方的愛詩之友,共創詩歌輝煌!
顧問 ‖ 謝明州(山東)、顏艾琳(臺灣)、孫方傑(山東)
庸子齋詩歌研究院院長 ‖ 庸子
主編 ‖ 庸子
編委會‖ 庸子、李玲、鴻鷹、海東青、風和日麗、苑子
責編 ‖ 苑子
平臺 ‖ 王偉
歡迎加入庸子齋詩歌研究院
這裡是夢想成長的地方
歡迎關注一起來侃詩歌那些事!
▼請聯繫入院暢談!
請掃碼關注★ 庸子齋詩歌研究院★ ★ 雪魂詩刊 ★
庸子老師微信號:xh13255699159
優秀作品推送雪魂詩刊,轉載請註明出處
詩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公眾號不作任何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