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賞析
《雪花的快樂》是徐志摩的經典詩歌之一,此詩讀罷給人行雲流水之感,一氣呵成的筆力,估計現當代眾多詩人難望其項背。走題了,先來了解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
當年徐志摩因愛上了才情美貌集一身的陸小曼,在殷殷愛戀的驅使下寫了這首詩,詩人以雪花自比,表達對陸小曼的追慕之情,情真意切,有一種溶化於她的心理反應。
先從音樂美來賞,正如前面所說,全詩有流動之感,ang和ong後鼻音韻母的運用恰到好處,讀罷給人力量和堅定。詩人把自己的愛溶入這些文字,即表明了熱烈,又表明了那一發不可收拾的愛,箭一般直入所愛之人的身心。
在那樣一個年代,面對這樣的追求,恐怕任誰都難以抗拒,更何況是徐志摩這樣的情詩王子。他把浪漫、柔美、愛滲入文字,全詩並沒有顯得過分激情澎湃,反而有一種澹如秋水之味。也許是經歷了與張幼儀、林徽因的糾葛之後,感情更加成熟穩重吧,只是一種臆想。
他與張幼儀的感情是時代造就的,對他來說是不幸的;他與林徽因的感情更多的是嘆息和無奈;他與陸小曼交際認識,互相傾慕,感情炙熱,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見鍾情。在那個年代自由地結合,必將遭到外界和家人的諸多非議和不滿,註定了兩人命運的坎坷多舛,而《雪花的快樂》寫於戀愛時期,只有無限的美好和熱望。
此詩從結構美來賞,四小節句式齊整,其中部分文字運用反覆修辭手法,語氣漸強,情感隨之加重。詩人的方向就是他所熱戀的人,並不是漫無目的地飄蕩,可以讀出詩人對戀人的熱忱和真切。一對戀人互相吸引,彼此愛著對方,正體現出熱戀時期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破折號的運用,從四小節看來,起承轉合,情感流動,有條不紊。一二小節的「方向」逐漸加強,破折號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不僅承接,而且加強情感的歸屬,是值得詩人們學習的。
從繪畫美角度來賞,詩人自喻雪花,用文字繪出雪花飄落的姿態和方向,充分發揮了詩人的想像和主觀能動性,營造出無窮的意境,服務於一個「方向」。「飛揚」「不去」「不上」「等著」「沾住」「貼近」「消溶」「溶入」等動詞充分展現了雪花的運動軌跡,詩歌線條明晰,又不失意境,工筆與寫意並重,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將詩美推向高潮。
從藝術手法來看,語言的留白顯得格外突出,點到即止,沒有多餘臃腫之感,簡潔之餘給讀者更多的想像,不斷暗示讀者,讓讀者跟著詩一起運動,情感抒發自然,傳遞隱蔽而輕鬆,對詩人來說是一種享受,對讀者來說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
總覽全詩,靈動之美躍然紙上,自然之美與愛情之美相交相融,含蓄地表達,自由飛揚。他的詩充滿愛,可以說是分行的情書,把自己的愛情故事用詩來闡述,可謂浪漫至極,更體現了他「詩化生活」的觀點。
他的愛勇敢,對愛的追求自由灑脫,在那個時代不拘一格,心胸開闊,文採斐然,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大詩人卞之琳讚賞《雪花的快樂》是徐志摩最具音樂美的一首詩,可見一斑。
文|格命草 圖 音頻|網絡(侵刪)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是格命草,偶來閒侃,願與諸君,分庭論文。意欲轉載文字,私信相告,侵權必究!#格命草#
格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