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0日,第三屆劍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在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成功舉辦。來自世界各地近200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文學家、藝術家及學者齊聚一堂,在劍橋舉辦學術交流、詩歌詠頌、書法、繪畫及陶瓷作品展。
29日晚間的「徐志摩詩歌藝術之夜」上,詩歌藝術節組委會頒布了徐志摩銀柳葉獎,其中中國彝族詩人吉狄馬榮獲「銀柳葉詩歌終身成就獎」,該獎項也曾授予中國詩人北島與舒婷。此外,英國著名詩人李道(Richard Berengarten)獲「銀柳葉詩歌獎「;英國藝術家薩拉·巴特菲爾(Sarah Butterfield)、中國藝術家姜寶林、劉正興獲「銀柳葉藝術獎」。
參與節日的詩人們聚於康河畔誦詩交流,舉辦讀詩會
本屆詩歌藝術節主題為「康河·康橋」,因此詩人和藝術家的作品都與「河與橋」有關,既有現實中的河與橋,也有被比喻為起到紐帶與溝通作用的河與橋。參與嘉賓在中國詩人徐志摩寫下著名詩篇《再別康橋》的康河畔讀詩交流,並就各自熟悉的中西方文化藝術領域內容進行了學術研討。此本次詩歌藝術節開展了多元的文化交流活動,包括多場詩歌與藝術論壇、展覽、讀詩會、音樂表演、茶道賞析等。節日期間,共有四個藝術展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舉辦,包括:由中國國家藝術基金支持的「中英當代陶瓷繪畫藝術展」、以青藏高原風物人情為創作題材的劉正興個人油畫展「天路」、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歷史檔案展「國王學院景觀的歷史變遷」、2017主題聯展「康河·康橋」。此外,代表當今英國乃至全球合唱最高水準的「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青少年合唱團」(King’s College Choir)也於詩歌藝術節期間推出了中文歌曲《茉莉花》。
中國著名彝族詩人吉狄馬加獲 「銀柳葉詩歌終身成就獎」,詩歌藝術節主席艾倫·麥克法蘭教授為其頒獎。本圖片來自新華社(唐朝攝)
獲獎中國詩人吉狄馬加表示,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為他們的校友、中國詩人徐志摩在院中立下詩碑,並連續多年支持舉辦這一以徐志摩名字命名的詩歌藝術節,體現了中英文化交流不斷加強的現象,體現了他們希望加強與東方國家文化交流的意願,有助於加強中英詩人之間的深度對話和理解。今年恰逢中國新詩誕生100周年,也是徐志摩先生誕辰120周年,因此此次藝術節的舉辦也具有特別的紀念意義。他表示,詩歌不負無數美好善良心靈的眾望,有助於不同語言、宗教、國度的人們進行心靈的交流,實現精神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