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陪孩子寫作業,業已成為中國家庭的大型災難現場——
我小的時候,我寫作業時,爸媽在看電視。如今,我好不容易當了家長,萬萬沒想到,我還要陪娃寫作業。
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之間,只是一份作業的距離。
這屆孩子太難教了!
家長陪娃寫作業,那就是生死大戰——
有氣極之下把手錘骨折的,還有心梗住院的。
啊!多麼痛的領悟
蒼天饒過誰?只有讓爸爸也參與進來,夫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安慰,抱團取暖。
有位媽媽說:「二寶兩個月,我不敢去輔導大寶寫作業,我會回奶的。」
有位爸爸擔心自己控制不住洪荒之力,而對孩子下手(或許是擔心手骨折),主動自縛雙手……
我們——都患上了「恐輔症」。
這不科學!
學習,是孩子的學習!
憑什麼虐家長千萬遍?
終於,有人為民請命來了!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說出了廣大家長的心聲,評論區一片叫好聲!
01 小學生不可能獨立完成的任務
範小青在之前的調查中發現,除了完成課本知識方面的作業題,家長還要陪著孩子做其他許許多多的「作業」,比如手工課的作業,美術課的作業,有的甚至要求小學生做APP,有的要求拍小學生做家務的視頻,那更是形式主義的表現。
作為一個小學生的母親,從幼兒園開始,我便時不時需要點燈熬油,自己小時候沒有畫過的畫、沒有做過的手工都全套經歷了一遍,甚至我懷疑上學時學習的PPT,都是為了當媽以後做準備的,真真是「和孩子一同成長」啊!
有人可能會說,都是家長太溺愛孩子了,或者是出於虛榮心,為了讓孩子上交優秀作業,因而「搶著代勞」。事實上你如果當了家長,就會知道真相其實是——
很多時候,作業要求遠遠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所及,而老師們希望孩子上交「有質量」的作業,於是明確要求家長「指導」,這時家庭作業往往成了家長的作業。
一些家長為了保證作業的意義,讓孩子參與到過程中力所能及的部分,那麼需要動員——講解——分工——協助修正——完成作品,這一系列操作下來,往往事倍功半,這是一個精神和體力上的雙重消耗。
比如,某年元宵節前夕,班主任臨時通知:「班班有美展」這期需要更新元宵節主題的班級氛圍布置,要求每位同學上交一副精美的畫作。
「這個評比事關班級榮譽,請各位家長予以高度重視,務必指導並協助孩子完成。」班主任在班級群如是說,並貼出一些繪畫特別棒的同學的畫作以供參考。
我的個神啊!我家孩子熱愛音樂、喜歡閱讀,卻毫無繪畫天份,在我們畫廢了7張畫紙之後,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僅剩的理智在苦苦守著防線,讓自己不發出深夜的怒吼。
他低垂的雙目,極度睏倦卻無比愧疚的看著我:「怎麼辦?明天就要交。」
「你先去睡吧,我來打個底稿,明天你早點起來描線和上色。」
老母親我從小也沒上過畫畫班吶,雖然使出洪荒之力,也只得這個結果。
我在朋友圈搜索「手工作業」,我只想說:這屆父母太難了!
02社會有分工,術業有專攻
範小青說:「社會有分工,家長不是老師,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養、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而不是具體教孩子怎麼做作業。」
範小青認為,更多的家長做不好老師該做的工作的,結果反而壞事——家長著急,難免打罵,孩子更加學不進,適得其反。有的乾脆就由家長代做,學生根本沒有用心學習,沒有收穫。
深以為然。
真的不是家長不想教孩子,有時候是力不從心,一些家長吐槽自己堂堂大學生,竟被小學生的作業難倒,威信全無!
而有時候是我們講得唾沫橫飛,孩子眼神空洞:「媽媽,我聽不懂!」
鄰居家的小兒子今年一年級,十道算術題做了半小時,手腳並用還是算不清。
孩子媽媽啟發他:「今天爸爸買了一箱蘋果,給了哥哥6個,給了你5個,你們倆加起來一共有幾個蘋果?」
「不行。」孩子撒嬌地扁著嘴。
「怎麼不行?你好好算一算看。」媽媽尚且溫和有耐心。
「不能給哥哥的比我多,我要比哥哥多一個。」
求媽媽的心理陰影面積!
範小青總結出了家長「陪作業」的四大不良之處:
1、不能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產生依賴性,自主學習能力差。
2、家長不是老師,不一定懂得如何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3、每天長時間「陪作業」,對下班回來身心疲憊的家長來說,是「不人道」的。
4、如今小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家長未必都能了解,比如文稿演示,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夠完成的,這種「代做作業」的負擔,讓許多家長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03給小學生家長減負,其實也是給小學生減負,更是讓教育回歸初心,回歸根本
「如果所有這些本應該學校完成的工作,都要由家長輔導完成,那麼老師幹什麼?老師一定會說,在學校來不及完成。如果說老師在校來不及教,學生在校來不及學,那無疑就是頂層設計不合理,教育大綱出了問題。」
「小學生的父母親,三十多歲,正是工作壓力最大,人生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如果全部用來輔導孩子,這樣的人生簡直就是『入坑』!」
因此範小青建議:
請專家論證,從教學大綱改起,給小學生減負,以所有作業基本在校完成為基準。對學校也要有嚴格規定,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和合理。回家作業家長籤字,是看學生是否完成作業,而不是檢查對錯,批改作業是老師的事情。看起來時髦其實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教學,既增加家長負擔,又影響孩子心靈,應該力避。
@愫說育兒:
歡迎各位家長互動,聊聊陪孩子寫作業的故事。
對範小青的提案,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給我們留言!
但願美好的明天早日到來,面對我們親生的孩子,我們不再遠交近攻,重回母慈子孝、親密無間。
——感謝閱讀——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