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減負的經:自從陪娃寫作業,我再也不用熬夜了

2020-12-22 騰訊網

如今我們的選拔機制,還是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依據。在這種競爭機制下,學生要進更好的學校,就必須和同齡人展開激烈的競爭,考出更高的分數。

哎呀,我不會做這道題;

哎呀,媽媽你能不能陪著我;

哎呀,我想上個廁所;

哎呀,我又想喝水;

哎呀,我的筆不見了;

哎呀……

輔導作業這件事,說多了都是淚。好在教育部長說了,減負難,再難也要減。

在3月12日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負擔重如山,孩子不能健康成長,我們的學生會不高興的,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

減負難

陪娃寫作業是家長們的標配,差別在於,能陪娃熬多久的夜。

「一年級還能保證晚上10點以前睡覺,從二年級開始,哼哼。」

「才讀小學四年級,每天作業要寫到孩子眼睛都睜不開,還不敢睡覺。」

「晚上11點多,我都不發朋友圈了,還有孩子在群裡發語音。」

提及陪孩子做作業,家長們一肚子苦水。孩子學習負擔重不重,家長比誰都清楚。

一起教育科技聯合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共同發布的《2018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顯示,小學一年級就有28.65%的家長反映孩子負擔重,在二年級的時候就直線飆升到了40%左右。

減負,一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時至今日,國家發布的減負令不下十道。2018年「減負三十條」的出臺,細緻到了連作業和睡眠時間都有了規定。

不少教育難題或多或少都有所化解,學業負擔卻是難消。

近年來基礎教育的硬體建設得到長足進步,入學難、入園貴、大班額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如何切實為中小學生減負鬆綁,仍然相當不盡如人意。全國政協委員、福耀集團副董事長曹暉,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時如此表示。

減負是個老大難,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告訴周刊君,「扭轉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要從源頭解決,選拔機制和競爭機制若無改變,對減負不能抱有高期待。

如今我們的選拔機制,還是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依據。在這種競爭機制下,學生要進更好的學校,就必須和同齡人展開激烈的競爭,考出更高的分數。

於是孩子寫作業,一家人陪熬夜。「老百姓是很實在的,你有怎樣的要求,那我就要跟你的要求一致。」韓平坦言,「我們必須加大評價改革的力度,減負才能治標治本。」

太誘惑

競爭,也是一場望不到頭的燒錢遊戲,中國家長把賺來的錢,大把大把地投進了校外培訓機構。

語數外三個補習班都得報上,還得單獨報一門眼下熱門的編程課,不少家長一打小算盤,平均每個月花在培訓上的費用,就有好幾千元,「活久見,孩子補課比媽媽剁手還氪金。」

課外培訓不僅氪金,還加重了負擔。2018年,上海市基礎教育調查隊就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過重問題開展調查,結論是中小學的學業負擔90%來自課外

再把視野放大到全國,《2018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顯示,一年級就有48%的學生報了輔導班,二年級至六年級均超過60%。

與此同時,報輔導班的門數隨著年級升高而增加。到六年級為止,有超過40%的學生家長為孩子報了2門以上學校主科課程的輔導班。

減負的結果,是學校放學早了,培訓班趁勢而上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發文指出,目前我國的減負,雖然致力於給學生整體減負,但其實更多表現為學校減負。

校內減負和整體減負,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只校內減負,學生壓力依舊,家長還要根據經濟實力為校外培訓支付更多的錢,校外培訓機構倒是賺得盆滿缽溢。

面對社會上鋪天蓋地的補習班和五花八門的興趣班,試問哪個望子成龍的家長能禁得住誘惑呢?

周刊君日前去聽了一場課外培訓講座,課還沒講多少內容就開始打促銷廣告,還給家長算一次性付全款可以優惠多少。即使這樣,家長們還是紛紛舉起手機咔咔拍照。

市場龐大不言而喻。中國教育學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僅中小學課外培訓機構市場規模就超過了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相當於一半以上的中小學生參與過校外培訓

在搶跑

棍棒下面出學霸,表面上是孩子們在競爭,實際上是家長們在搶跑。

白熱化的競爭塑造了多少虎媽。但實際上,虎媽們也很心疼:「孩子負擔重,學得不開心,但又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實在是沒辦法。」

六成學生認為,父母要求過高是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2018年9月,雲南省政協開展「雲南省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問卷」,根據147萬份有效反饋統計分析得出結論。

可能怎麼辦呢?優質的教育資源就那麼多,別說昆明的資源難以跟北京上海比,就拿雲南省來說,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的辦學都存在明顯差異。

家長們雙休日都不敢閒著,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班,主課之外,書法、繪畫、鋼琴、跳舞、還有T臺秀,激烈程度如一場軍備競賽,你報兩個我就報三個,你報三個我就報四個。

家長們以為,能唱會跳,就是綜合素質顯優勢了。然而,上海開放大學教授鮑鵬山告訴周刊君,「多一兩項技能,根本不能證明你的孩子素質比別人高,素質不是技能的疊加。

這是第一,鮑鵬山提醒說,素質也不是知識的疊加。相反,瑣碎的知識學得越多,會讓人變得很無聊。中國家長對於教育的理解,出了偏差。

因此,減負不僅是教育部門的責任,更是一場家長觀念的轉變。全國政協委員、福耀集團副董事長曹暉建議,要加強社會輿論導向的牽引和安撫,減輕家長拼娃、搶跑、跟跑的焦慮。

比如有些家長喜歡搞「超前教育」,學生一張白紙交給老師,老師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非零起點教學,在這之前左一套、右一套,把孩子畫得五花八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打了個比喻,這叫做「張飛畫扇子,愁死齊白石。」

陳寶生寄語學生家長道,要有科學的教育觀念,對孩子要有一個合理的預期,要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到;家長做不到的,絕不強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理性引導孩子做。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全面的平庸遠不如有一技之長。

況且,對一件事的堅持,對現狀不抱怨,對未來保持樂觀,才是孩子更寶貴的財富。

參考資料:

全國政協委員曹暉:應切實為中小學生減負鬆綁,中國日報,北京2019年3月5日電

問診中小學生「減負」(人民政協新實踐),人民日報,2019年01月24日18版

圖解教育 | 減負「攻堅戰」:政策越來越細緻,家長越來越焦慮,2019年1月26日,騰訊教育

有的「吃不消」 有的「吃不飽」, 「一刀切」的減負是不負責任的!2019年1月21日,半月談

問教 | 輿論質疑減負和治理「瘋狂奧數」 質疑的究竟是什麼?2019年3月1日,騰訊教育

文:《中國新聞周刊》新媒體記者 俞楊

相關焦點

  • 自從陪娃寫作業,我再也不用熬夜了
    哎呀,我不會做這道題;哎呀,媽媽你能不能陪著我;哎呀,我想上個廁所;哎呀,我又想喝水;哎呀,我的筆不見了;哎呀……輔導作業這件事好在教育部長說了,減負難,再難也要減。在3月12日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負擔重如山,孩子不能健康成長,我們的學生會不高興的,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
  • 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陪娃寫作業?範小青建議給小學生家長減負
    近年來,陪孩子寫作業,業已成為中國家庭的大型災難現場——我小的時候,我寫作業時,爸媽在看電視。如今,我好不容易當了家長,萬萬沒想到,我還要陪娃寫作業。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之間,只是一份作業的距離。 家長陪娃寫作業,那就是生死大戰——有氣極之下把手錘骨折的,還有心梗住院的。啊!多麼痛的領悟蒼天饒過誰?只有讓爸爸也參與進來,夫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安慰,抱團取暖。
  • 嶽雲鵬被陪寫作業搞瘋!快看解鎖陪娃寫英語作業的「正確姿勢」!
    如果說有沒有那麼一件事讓親媽秒變「後媽」,我想大多數的家長都是這樣的回答:有有有,絕對有,那就是陪孩子寫英語作業。其實要家長陪寫英語作業也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時候,學校英語老師的授課可能沒辦法兼顧到每個孩子,加上現在的競爭壓力大。
  • 什麼才是陪娃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家長在網絡上吐槽,陪娃寫作業現場充滿了「血雨腥風」。的確,對於持「孩子事無小事」觀念的中國家長來說,找到陪娃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既迫在眉睫又意義非凡。每次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陪娃寫作業的視頻,河北石家莊的年輕媽媽小靜都能看到自己和孩子的「影子」。「氣到笑,笑到哭,每次都是一場『戰爭』。」
  • 學校布置的作業多!每天都要熬夜寫作業。學校該不該給「減負」
    學校布置的作業多!每天都要熬夜寫作業。學校到底該不該布置作業孩子作業多,這個物理奶爸也深有體會,很多家長反饋說孩子寫不完作業!能不能少布置作業。奶爸呢,布置的課後作業比較少,大部分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尤其,剛入初中,一下增加了很多門課程。孩子明顯感覺作業量增大了。每天都要熬夜寫作業!那麼學校到底該不該布置作業!
  • 「家教狗狗」一本正經陪娃寫作業火了,狗狗:不會的我來教你
    狗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一直以來,在寵物中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歡,特別是一些比較聰明的狗狗,在討主人開心方面也是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在漫長的歲月中,能夠有忠實狗狗的陪伴也是一種不一樣的幸福呢。這不,近日一位「家教狗狗」一本正經陪娃寫作業火了,狗狗站在小主人的面前,趴在桌子上,那嚴肅的表情似乎在告訴小主人:不會的我來教你!
  • 陪娃寫作業一周,我就開始內分泌失調......丨有獎徵集
    這幾天,果仁媽陸續在群裡看到了,不少媽媽在陪娃寫作業這事上,開始崩潰。今天,收到了老朋友冬妮的吐槽,她說,陪娃寫作業這事,不經歷不知道,簡直身心俱疲,傷肝傷心傷腎!在這次的「有獎徵集」欄目,我們就聊聊聊,那些陪娃寫作業的崩潰時刻。
  • 小學生寫作業寫到深夜,減負怎麼就這麼難?
    小學生寫作業寫到深夜,減負怎麼就這麼難?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為學生減負已是喊了多年的口號。但即便如此,學生的負擔依舊,現在甚至流行這樣一句話:「減負減負,負負得正。」究其原因,當然是應試教育這道深溝橫亙其中,阻其發展。
  • 陪娃寫作業有妙招
    陪娃兒寫作業簡直是年輕家長們的惡夢,千呼萬喚才開始,一言不合,就雞飛狗跳,最後落得鬼哭狼嚎,一地雞毛。陪,娃痛苦,娘上火;不陪,寫不完,欠下功課,越落越遠。今天分享一下陪小學低年級孩子寫作業的方法。首先家長應明確陪低年級孩子寫作業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陪是為了以後少陪,不陪。所以開始不要要求太多,不要指望自己陪了一兩天就各方面都好。
  • 陪娃寫作業這事,終於有了答案!
    現在寶爸寶媽關注的問題列表中,這幾個絕對上榜:「陪娃寫作業太頭疼了!」「孩子喜歡玩手機怎麼辦?」「孩子喜歡發脾氣怎麼辦?」「孩子被欺負了也不知道還手怎麼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特聘專家、中國著名心理專家雷明老師給出了解決方案。
  • 各地減負令難減負 家長吐槽:陪作業陪出焦慮症
    1個周末12張卷2017年12月24日是個周末,本想出去過聖誕節的瀋陽市三年級學生小宇卻不得不埋頭寫作業。臨近期末考試,學校留了平時兩倍的作業:12張卷子加英文單詞記憶,其中7張語數英學科的期末衝刺升級卷,5張多音字注音組詞卷。記者在多地採訪了解到,中小學生作業量大成為眾多家長抱怨的痛點。
  • 陪娃寫作業,順便考出教師資格證!被作業逼瘋的家長還能怎麼辦?
    有句話說: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輔導作業,雞飛狗跳……,輔導作業被氣出中風,心臟搭橋……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陪寫作業也成了一種高危職業。很多家長表示,熬過了分娩痛,可能最終會死在陪娃寫作業上。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批爸媽。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家長吐槽「陪娃寫作業...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曝光!我心想這個肯定難不住他,果然兒子開始發揮了,很認真地看著我說:小心媽媽、小心爸爸、小心姐姐……難道家裡人都是危險分子嗎?>「我也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每次接娃之前都給自己做心理建設,莫生氣,做個講道理的人。
  • 兒子熬夜寫作業,父親憤怒手撕作業,"這種作業寫的有什麼意義"
    今日問題:你怎麼看待孩子熬夜寫作業現在社會的壓力很大,不僅大人壓力大,孩子的壓力也很大,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補課班,因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學校給孩子的學習任務也慢慢的重了起來,很多孩子經常寫作業到半夜。但是如果重的家庭作業真的對孩子學習有用嗎?
  • 解鎖「陪娃寫作業」新姿勢:不陪作業,陪習慣
    而其中最難的就是「陪娃寫作業」!陪娃寫作業!隨便在網上搜索一下這五個字,說哀鴻遍野一點都不為過。輔導娃寫作業的崩潰不分國界世界棘手難題陪到心梗陪娃寫作業=玩命親媽秒變成後媽只需要一件事:那就是陪寫作業如果有一天我不見了, 那一定是卒於陪孩子寫作業了每次陪娃寫作業,揍娃都後悔——後悔揍晚了……笑了嗎?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下一句是什麼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我們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用來勸別人,也用來寬慰自己。網上蕩了一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出自《紅樓夢》王夫人之口,但沒說出自哪章。看過《紅樓夢》,也沒有印象了。回到家,找出《紅樓夢》,也沒找到。
  • 兒子凌晨仍在寫作業,爸爸看到內容後怒撕作業本:乖,不用抄了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家有學童,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陪孩子寫作業了。看著堆疊成摞的作業本,父母有時會心疼孩子太辛苦,好幾個小時都做不完,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有時又覺得孩子動作太慢,恨不得動用武力催促他們快速完成。
  • 媽媽陪娃寫作業情緒失控 爭執中爸爸喝下大口農藥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教育孩子用「文」還是用「武」夫妻產生分歧「醫生,醫生,快出來幫我一下……」11月22日晚上6點30分左右,一位滿臉淚水的中年女士急匆匆地衝進義烏市復元醫院急診室,一個勁兒地大喊著,「我丈夫喝了一大口農藥,現在在車上,趕緊幫幫我!」
  • 王思聰曾經為它熬夜寫攻略,如今逆水寒卻對它動起了刀子
    《逆水寒》的裝備系統非常有魔性,玩轉後就簡直是享受謎一般的樂趣。在逆水寒剛剛上線的時候,王思聰中毒頗深,也熬夜為其寫攻略,不僅自己熬夜寫,還喊來了PDD、五五開一起熬夜寫……連王校長都要為其熬夜寫攻略,一方面說明逆水寒裝備系統確實令人著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這個系統高深莫測,感覺普通人無法跟隨上大佬思維。所以很多玩家稱逆水寒的裝備系統為——迷之裝備系統。當萌新打開逆水寒裝備打造界面,基本上都是懵的。
  • 程莉莎陪兒子寫作業咆哮2小時!陪寫作業的心酸,媽媽看完都哭了
    3倍; 91.2%的家長都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高達78%;陪寫作業已成為親子關係的「一大殺手」,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 媽媽是陪寫作業的主力軍,由媽媽陪讀的家庭佔調研總數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