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名校集團化辦學讓優質資源覆蓋到鄉鎮;創新課程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教育綠色改革破除分數論,讓學業評價更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在蜀山區,一場關於探索以發展為核心,多元綜合的評價體系改革正在進行中,「聆聽心聲,順勢而教」「樂學蜀山」的品牌讓魅力蜀山更具魅力。
名校資源今年覆蓋到鄉鎮
「在家門口上名校」,這對於小廟鎮的孩子們來說將不再只是一個遠景規劃。今年合肥市大柏中心校、合肥市小廟中心學校將納入合肥市安居苑小學教育集團管理,而這只是合肥市蜀山區優質資源輻射鄉鎮的一部分。2020 年,合肥市五十中學西校教育集團、合肥市西園新村幼兒園等這些合肥市家喻戶曉的優質教育資源將向蜀山西部區域輻射。優質資源不再只是在城區內均衡分布,還將惠及到鄉鎮地區,進一步推動蜀山區城鄉教育一體化、均衡化,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016年,蜀山區在全市率先提出新建5所教育集團,截至目前,該區已經建成11 個教育集團,在家門口上名校在蜀山區得以真正實現。但是蜀山區教育均衡的腳步並沒有止於此,名校的輻射半徑開始擴大到鄉鎮學校。蜀山區今年將把合肥市大柏中學和合肥市小廟中學初中部納入合肥市五十中學西校教育集團管理;合肥市大柏中心校、合肥市小廟中心學校納入合肥市安居苑小學教育集團管理;合肥市蜀山中學納入合肥市五十中學東校教育集團管理。還有正在改擴建的合肥市將軍嶺學校初中部和小學部也將分別納入合肥市五十中學西校教育集團和合肥市安居苑小學教育集團管理。位於小廟鎮的合肥市西城第一小學將成為合肥市安居苑小學教育集團西城校區。位於南崗鎮的合肥市磨子潭路小學將成為合肥市習友路小學教育集團磨子潭路校區。
據了解,這些學校納入集團化管理後,集團內部將形成統一的制度體系,制定集團總體發展規劃和統一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在教學過程管理、教學資源共享、教學質量監測等方面實現深度融合。
創新課程營造「樂學」空間
在合肥市西園小學西校,每到下午,同學們就開始期待「小天鵝課堂」的到來。在這裡,對科學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小科學課程」,對禮儀有興趣的可以選擇「小淑女(紳士)課程」,還有學習文藝基礎知識的「小藝家課程」「小能手課程」「小文學家課程」。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育孩子絕對不能唯分數論,要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見最好的自己。」蜀山區教體局有關負責人如是說。據了解,近年來蜀山區致力於形成「一校一品」的教育格局,著力於個性課堂的打造,以滿足孩子的個性化需求。合肥市稻香村小學教育集團實施「醇香學科課程」,合肥市琥珀中學教育集團五裡墩校區的「靈性教育課程」,合肥市五十中學西校教育集團和合肥市天鵝湖教育集團的「大愛課程」,課程建設百花齊放。各領域的專業人才進入中小學執教個性課程,在蜀山區的課堂將形成一道特色風景。
百花齊放的課程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滿足了學生個人成長的需要,同時也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興趣特長,為他們的生涯規劃提供依據。同時,在課程創新過程中,教師的責任意識、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綠色評價」為個性發展護航
「 哇! 我獲得了班級首屆朗讀者活動的總冠軍!」三(2)班的小樂巖胸前掛著金燦燦的獎牌,開心地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喜悅。這是合肥市西園新村小學南校嘉和苑校區全學科特色評價中出現的一幕。該校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採用精心設計印製喜報、定製獎牌、展示光榮榜等形式及時激勵學生,促進健康成長。低年級全學科特色評價、優秀朗讀者、小小書法家、速算小達人、英文脫口秀、廚神我真棒、小豆子拼圖等活動,通過遊戲闖關、才藝展示、實踐操作,「綠色評價」為孩子們的個性發展搭建平臺。
「學業評價系統是蜀山區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評價改革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健康成長、切實減輕課業負擔的重要途徑。」蜀山區教體局有關人士說。在蜀山區,所有小學一、二年級已取消各類考試,只有期末考查。安居苑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考核表上收穫的是一顆顆五角星,稻香村小學利用「電子書包」進行期中學業水平評估,蜀山小學部開展的期末考查是讓孩子們自編自演微型舞臺劇,老師們在輕鬆生動的氛圍中完成評價。
對於較高級別的四五年級,蜀山區採用學業評估分析報告單——「等級+評語」的綜合評價方式。學生拿到的報告單裡沒有考分,只有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的等級評定。通過學業診斷系統,學生能直觀地看到本學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針對性進行拾缺補差。任課老師則能全面掌握學生對課本和考察內容的掌握情況,知道每個學生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更好地因材施教。
評價機制的改革讓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不再是為了選拔和甄別,而是如何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關注學生成長與進步的狀況。同時,「綠色指標」的建立還充分調動了學校和教師的教育積極性,促使學校探究自己的教育特色,促進區域教育良性發展。
劉亞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曉嶸 姚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