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學思考
——記浙江暑期培訓
陽信縣第一中學 孫立珍
7月23日,晨光熹微,我們踏上了趕往杭州的列車,一路風景秀麗, 滿心雀躍。
7月24日,學習正式開始。眾位教授、專家緊緊圍繞&34;3+3」制,六(1七)選三制。
(2) 增加考試機會,學考一次,七選三與英語選考兩次,語數高考 一次,成績兩年有效。
(3) 實施綜合評價,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 綜合素質評價,試行&34;學校+專業」的層次 選拔,轉變為&34;一檔多投」、取消批次
(5) 四種招考模式,統一高考招生、高職自主招生、單獨考試招生、 三位一體招生
(6) 實行等級賦分,以當次學考合格成績為賦分前提,不合格不賦 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 分。
2理念新
(1) 彰顯一個理念:選擇性教育理念,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2) 貫穿兩條主線:科學選材和公平選材,符合素質教育導向。
(3) 破解三個難題:擴大選擇權;推進綜合素質評價選材;弱化一 考定終身現象。
(4) 統籌四對關係:中學素質教育導向與高校人才選拔的關係;統 一入學考試與多元綜合評價的關係;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和加強政府宏觀 管理的關係;理順與社會監督的關係。
【思考】新高考最大的利好在哪裡?
1. 因材施教有望得到最大化的體現
新高考倒逼教學形式過去的固定班級變成走班制,無論是在學科上還是授 課教師上,學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一種方 法教50個學生的現象。另夕卜新的高考改革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都有新 的要求,也促進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完善。
2. 「忍痛割愛」變為&34;一考定終身,一分定乾坤」的高考制度下,我們的教學是犧牲了 學生的睡眠時間、玩耍時間、對新鮮事物的研究時間、與社會的接軌時間 等等所有時間來保證學習的時間。陶行知認為&34;導師制」是教學管理中的最新形式, 這就要求作為普通教師也要有基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理念。這是對一線教 師的新的挑戰。
四天的學習很快過去了,看似幾個簡單的報告卻給我們描繪出了 "新 高考」的宏偉藍圖。蔡小雄校長幽默風趣,對新高考中經驗教訓鞭辟入裡; 梅進德老師的生涯教育彰顯教育的先進和新意;繆水娟老師的報告專業落 地,力壓群芳,讓一線教師對課程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徐建明校長 高屋建瓴,一場報告讓我們選課走班以及遇到的問題、困難及解決方式有 了新的認識;趙琴老師,不疾不徐娓娓道來,一場德育盛宴就這樣潤物細 無聲地展開;方張松老師一支粉筆寫盡教育的真諦,一串串數據形象了讀 書的意義,不僅作為教師這個身份受益,以家長的身份來說也受益匪淺!
外一篇
四天的課程,兩天的行程。縣局領導全程陪伴,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 困難、問題,殷切關懷,諄諄教導;負責我們食宿行程安排的校領導細心 照料、精心準備;同行的教師不辭辛苦不懼酷暑,還在行程中給予關懷和 幫助。明明已經三十有餘,卻在這次行程中被照顧成小孩子,同行教師的 這份情誼仿若烈日下的一處蔭涼、悶熱中的一縷清風,感人至深! 記得董老師在群裡說,謝謝我這幾天的辛勞!那一刻其實真的不知道該說 什麼。
我做了什麼呢?透過鏡頭,董寶禮、邊建新、劉洪恩、白志剛、王 玉全、司海強、張興江、劉香一、吳玉華等大一中的前輩老師在學習時的 莊重、認真和踏實讓我肅然起敬;範德新、範新民、趙希東、張豔飛、溫 兆東、王寶友、張寶樂等老師密密麻麻的筆記讓我心有戚戚;楊萍老師和 王文娟老師,身體不適卻不說一聲,不耽誤一分鐘,那份認真和執著讓我 感到生機和力量。所以,其實需要感謝的是我,因為透過鏡頭我學會了謙 虛、學會了認真、學會了執著、學會了勤奮!尤其是董寶禮校長,不辭辛 勞,白天聽課,深夜趕製簡報,感動之餘,深深為這份擔當、勤奮所震撼! 酷暑之日,杭州之行,銘感五內,不忘於懷!只因神聖使命而奉獻,只因 桃李芬芳而渴望,只因陽信教育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