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市界王春曉
編輯 | 東東
「神藥」風波之後,莎普愛思業績暴跌。因為業績預告不準確,最近又被證監會浙江監管局出具警示函。
8月7日盤後,莎普愛思披露,6日收到浙江監管局的《警示函》。內容顯示,今年1月,莎普愛思2019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預計2019年度實現盈利2100萬元到3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然而,4月1日,公司披露業績預告更正公告中卻對盈利做出了大幅修改。公司對強身藥業2018年業績承諾補償款的會計處理進行調整,導致公司業績較原預告業績減少2184.28萬元,更正後預計2019年度實現淨利潤約700萬元到1000萬元。
4月25日,莎普愛思披露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其2019年經審計淨利潤為786萬元。也就是說,莎普愛思的實際業績與預告業績的差異幅度達到62.57%。
浙江監管局認為,莎普愛思的業績預告不準確,同時,公司遲至2020年4月1日才發布業績預告更正公告,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時。該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董事長陳德康、總經理王友昆、財務總監張群言、董事會秘書吳建國對此應承擔主要責任。
莎普愛思是一家專業從事藥品研發、生產、經營的綜合性製藥企業。Choice顯示,2014年上市後,股價一路上漲,最高達到54.44元/股。
當時,「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的廣告紅遍大江南北,莎普愛思的滴眼液也成為治療白內障的「神藥」,且業績不斷上漲。至2016年,總營收達到9.79億元,淨利潤2.76億元,其中滴眼液營收達到7.54億元;同年,其廣告費高達2.6億元。
然而,2017年,丁香醫生發布一篇名為《一年賣出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的文章,對莎普愛思滴眼液廣告的電視廣告提出質疑,並稱是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隨後,國家藥監局發文,要求啟動莎普愛思滴眼液臨床有效性試驗,並於三年內將評價結果報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廣告也被撤下並整改。
受到「神藥」風波影響,2018年,莎普愛思業績首次出現虧損,營收同比下滑35.3%至6.07億元,淨虧損1.26億元,扣非後淨虧損1.56億元。
2019年,莎普愛思雖然實現了營收0.68億、淨利潤786萬元,但其扣非後淨利潤仍是-3870萬元。也就是說,莎普愛思的主營業務已經連續兩年虧損。
今年一季度,莎普愛思業績依然繼續下滑,營收實現6789萬元,同比下滑53.77%,淨利潤41.7萬元,同比下滑97.86%,扣非後淨利潤為-2226.7萬元。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莎普愛思的實際控制人由陳德康變更為莆田系的林弘立、林弘遠兄弟。在卸任之前,陳德康套現10億元。
截至8月7日收盤,莎普愛思股價報8.52元/股,跌1.96%,總市值只剩27.48億元。與最高54.44元/股相比,其股價已經跌去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