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
考研,究竟是實現逆襲為數不多的晉升出路?還是逃避殘酷社會最後溫存的避風港?
面對越來越多人加入考研大軍的現狀,我們是否也要選擇考研?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選擇考研?在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數據:
這是中智諮詢人力資本數據中心的一份調研,分析了2018年度2700餘家企業。
這份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本科應屆生平均起薪水平為5044元;碩士應屆生起薪水平為6824元;專科應屆生起薪水平為4016元。
具體的起薪水平因地而異,但「考研熱」最現實的一個原因不言而喻——薪資待遇。客觀來說,起薪水平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
雖然在當今這個社會,成功者並不全是高學歷的人才,但如果你是去求職,學歷的高低將是你能否能進入規模更大、質量更高、平臺更廣的公司的前提。
社會上存在4種類型的工作,我們分別來看下它們對學歷/能力的要求:
1、高學歷工作——招聘中學歷放在第一位
最典型的就是大學教師。如果你想在大學做老師,最低要求也得是博士&碩士。
再就是醫院,一般的三甲醫院,都會要求有碩士文憑。頂級大醫院,甚至只招收博士生。普通一些的小醫院,也只招碩士和博士。
2、研究型工作——最低學歷要求碩士
這類工作包括經濟金融分析、市場研究、證券投資、IT軟體和硬體開發、產品和技術研發等等。
對應聘者的研究分析能力和專業知識要求很高,沒有一定功底是無法完成工作的,所以這些工作對學位偏高。
3、普通型工作——最低學曆本科/專科
普通型是求職市場中最常見的,佔到了大學就業工作中的絕大部分。
相比前兩者,這類工作「門檻」相對較低。相對學歷而言,招聘單位會重視你的溝通技巧、學習能力、發展潛力等軟素質。
4、低學歷工作——學歷幾乎無要求
這類工作的招聘負責人生怕你學歷太高。
因為如果你學歷高,往往薪水要求比低學歷的人要高。而且高學歷的畢業生可能覺得自己在單位「屈才」,幹了不久就辭職,單位還得再費人力物力招人。這類工作例如經常出現的打字員、刷單等。
很多同學可能會說,難道專科畢業就一定比本科差,本科畢業就一定比碩士畢業差?
當然不是!你只是起點比別人落後,後期你可以通過工作年限等多種途徑去彌補。但在晉升、跳槽、考證等事情的起點上,低學歷的弊端確實會多一些。
總結來說,考研的好處總結為以下五條:
所以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答案已經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