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 聽英雄講述抗"疫"戰場上的生死較量

2020-12-17 澎湃新聞

與英雄面對面,聽他們講述——

抗「疫」戰場上的生死較量

這是一次不得已的「角色互換」。

2月22日,在長醫附屬和平醫院隔離病區奮戰了整整一個月的部分醫護人員實現第一次換崗。按照要求,這些暫時得以休整的英雄,被安排在指定的酒店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

為近距離聆聽他們直面生死、決勝疫魔的故事,按照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的要求,記者像這些英雄在此前一個月內進入隔離病區一樣,穿上厚厚的防護服、高筒鞋套,戴上帽子、護目鏡、手套,「全副武裝」進入他們的隔離休息區進行採訪。

暫時卸下疲憊的英雄們,一如平時那般陽光燦爛。記者感嘆,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此時,坐在他們的對面,唯一的缺憾,近在咫尺,卻無法看清彼此的「真容」。

但有時,距離是那麼遠,心卻是那麼近。因為,在直面生死的抗「疫」戰場上,他們已將震徹心靈的「英雄讚歌」唱響。

「我看到他眼望窗外,心都要碎了」

這是一次緊急轉運。

2月3日中午11時30分,正在和平醫院隔離病區當班的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宋燕接到命令:根據省級專家組的指令,確診患者尹先生需要緊急轉運至省級定點救治醫院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

在隔離病房中,與尹先生最熟悉的莫過於宋燕。自1月23日入院以來,宋燕就一直負責尹先生的護理工作。其實,除了醫學護理,更多的是心理疏導,在充滿焦慮和恐慌的尹先生眼中,宋燕無疑是最值得信任的人。當然,負責轉運的工作也就落在了宋燕和其他幾名醫護人員的身上。

前些日子,臉上原本已經有了笑容的尹先生,今天卻沉默著坐在救護車上,眼睛望向窗外。任憑宋燕如何有意識地開導,依舊一言不發。

「轉運,肯定意味著病情嚴重,擱在誰身上都會難過啊。看到他落寞的眼神,我的心都要碎了,欲哭無淚,深深的無力感。」

在隔離病房中整整奮戰了一個月的宋燕,面對不熟悉的流程、憋得無法呼吸的隔離衣、超強度的工作量,甚至人人避之不及的病毒,眼都不眨一下,如今提起當時的情景,突然淚眼朦朧。

是啊,有什麼比患者的心灰意冷還難以治療的嗎?

作為一名護士,宋燕太明白在這次疫情當中自己所承擔的責任有多重要。他們是離患者最近、接觸最多的人,採集咽拭子、痰、血液,哪個不是直面病毒,稍有不慎就有被感染的危險;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一待就是6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甚至連呼吸都異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工作,誰不是以堅強意志和發自心底的善良為支撐?

其實,這些對於宋燕來說並不算陌生。因為,17年前剛剛26歲的她就參加了抗擊非典的戰鬥,此後,參加玉樹地震救援更錘鍊了她堅強的意志。

然而,這次她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未知的病毒,更有患者對於未知的焦慮和恐慌。尹先生的心理就是這樣。儘管在此之前,宋燕想盡各種辦法,每天通過網絡獲取最新的科普知識,講給他們聽,通過專業的心理疏導來減輕他們的壓力和焦慮;儘管在前幾天尹先生也像別的患者一樣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但這一路的沉默,還是讓宋燕心裡揪得十分疼。

讓宋燕沒有想到的是,到達太原第四人民醫院交接之後,尹先生對著在場的醫護人員叫住了準備返回的宋燕,鄭重地說:「謝謝你,你是一個十分優秀且專業的護士長!」

此刻的宋燕,強忍著眼眶裡的淚水,說:「安心治療,我看好你!」

還有什麼比打開患者心門更難的事情嗎?面對未知的恐懼與茫然,誰才是能夠讓我們內心安定的人?

連續一個月,宋燕和她的同伴們奔忙在隔離病區,將患者們的心靈打開、安撫、輕放,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

11歲的小尹從最初的恐懼,到安心在病房裡上網課,直到出院時面對醫護人員深深鞠躬致謝;23歲的小董,看著宋燕和同事利用休息時間摺疊了五顏六色的千紙鶴,將她的病房布置得溫馨而舒適,心理上的距離瞬間和她們拉近,安心地接受治療……

1月23日緊急投入戰鬥的宋燕,甚至未來得及和家人打一個電話就被隔離。她說:「在重症醫學科工作,時常是吃飯沒時沒晌、工作沒明沒黑,很多時候就睡在單位,家人已經習慣了!」

然而,誰又能想到,在她奮戰一線的這些日子裡,她的兒子也在一遍一遍地書寫,「媽媽,平安歸來!」

「堅守科學,這是我們的天職」

咽拭子核酸檢測4次,每次都是陰性,但是患者有明確流行病學史,影像學非常符合典型新冠肺炎的特徵改變,怎麼辦?排除嗎?萬一要漏診出院了,回歸到社會,那豈不是造成更大的傳播?

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直面交鋒的一個月裡,和平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趙紅的腦子裡,始終顯現的是科學兩個字。

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和平醫院隔離病區異常忙碌,為了應對疫情,從各個科室抽調的骨幹力量緊急補充到前線作戰。趙紅在當天瞞著家人也進了隔離病房。

1月27日,當記者在和平醫院遠程會診中心和她進行視頻連線時,她對著對講機不斷地叮囑,「千萬別提我名字,不想讓父母知道。」

今天,當我們在她們的休息隔離區再次「面對面」時,她依舊說,「能不提我名字還是別提,我估計父母還不知道。等我過了隔離期,就去看他們。」

心細如髮的趙紅,對於科學就像對待生活一樣認真。

疫情來襲初期,對於這一未知的病毒,趙紅並沒有太多的恐懼,「呼吸科的日常工作就充滿危險,只要按照治療規範來走,不會出錯。」

然而,現實的情況要比趙紅預估的嚴重。和平醫院收治的一名疑似患者,經過4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都呈陰性,但咳嗽、乏力、持續低燒,以及影像學改變,都符合新冠肺炎的標準。

排除還是留觀?如果排除,患者一旦攜帶病毒進入社會,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危險;如果繼續留觀,患者將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怎麼辦?趙紅和她的同事們一次次溝通,一次次會診,一次次向省、市專家組匯報,最終確定繼續留觀。

第五次檢測結果出來了,痰核酸檢測為陽性,甲流核酸陽性!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普通型),甲型流感。

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趙紅說:「當時社會上有很多人在質問,為什麼別的地方患者治癒出院那麼快,和平醫院這麼磨蹭?是醫療水平差嗎?其實我們也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堅守科學,這是我們的天職。」事實證明,他們的堅守沒錯。疫情面前,除了逆風而行的無畏和勇氣,我們更需要對科學和專業的堅守與執著。

「把好篩查第一關,我義不容辭」

「疫情當前,我不上誰上?」

52歲的張國英略顯疲憊,但聲音依舊洪亮,一如她在此前一個月裡的狀態。

張國英是和平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疫情來襲,感染性疾病科全員上陣進了隔離病區。隔離病房需要人,發熱門診同樣需要人,而且發熱門診人流量大、不確定危險更多,同樣需要做好自身防護,工作量並不比隔離病房少,這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人來壓陣指揮。

「老張多年神經衰弱,整夜整夜睡不好,不能讓她上。」看到同事紛紛找各種理由讓自己幹「二線」工作,張國英急了,說:「把好篩查第一關,我義不容辭。」

就這樣,張國英以孱弱之身挑起了發熱門診的重要工作。發熱門診是隔離病區的前沿哨所,凡是發熱病人都要到這裡進行篩查,根據病情和檢測結果再分流到別的相關科室,或者進一步確診是否新冠肺炎患者。

由於感染性疾病科全員進了隔離病區,醫院緊急從別的科室調來12位同事助力。「都知道做好防護,但肯定沒有我們那麼專業,這需要進行培訓。」張國英說,最初的幾天裡,面對未知的病毒,發熱門診的流程怎麼走,患者就診流程、醫生接診流程、防護流程等都需要重新進行設計規範。而此時,又正是患者篩查最集中的時期,工作量可想而知。

「兒科的寧雲芳,心血管內科的崔潞華,都是偷偷地瞞著家人上一線,來發熱門診幫忙。」提起那些可愛的同事,張國英悄悄抹了抹眼角的淚,仿佛只是撣了一下空氣中的灰塵,繼續說,「你知道嗎,最多的一天我們篩查了64名病人,許多醫生都是穿上防護服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幹12個小時,然後休息一下,再穿上防護服接著幹。」

除了高強度的勞動,篩查面對的危險也不小。誰是病毒攜帶者,誰患有其它傳染性疾病,如何做到不發生交叉感染?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精益求精,又時時刻刻充滿危險,「說白了就是和病毒作生死鬥爭!」

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張國英說:「目前,我們的情況已經平穩了很多。要感謝參與到這場戰鬥中的每一個平凡的人,這讓我們看到了溫暖和光亮。」

溫暖和光亮!

的確,當嘹亮的「英雄讚歌」從直面生死的戰場上響起,我們必將藉此獲得無窮的溫暖、光亮,以及愛與力量。

有此為暖,春將不遠!

來源 丨 長治日報

記者 丨 馮波 張海

原標題:《面對面 聽英雄講述抗"疫"戰場上的生死較量》

相關焦點

  • 東成學子走進市一醫院 聽抗疫英雄講述馳援湖北動人故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汲取榜樣力量,引導學生學習抗疫英雄不懼困難、擔當作為的優秀品質,8月16日,玉州區東成小學1502班,1504班組織了一場以「尋訪抗疫英雄 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的尋訪活動,兩班師生及家長來到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參加馳援湖北抗疫事跡報告會,聽取馳援湖北醫療隊代表分享抗疫故事。
  • 濮陽市實驗小學舉行「贊抗疫英雄 頌大愛中華」 詩文朗誦故事會
    濮陽市實驗小學舉行「贊抗疫英雄 頌大愛中華」 詩文朗誦故事會2月28日晚,濮陽市實驗小學隆重舉行「贊抗疫英雄 頌大愛中華」抗疫詩文朗誦會網絡展播活動,全校近萬名師生家長同步觀看,直擊內心的故事、聲情並茂的朗誦催人奮進,精神得到洗禮。
  • 迎七一 • 頌英雄 抗疫精神永相傳
    今年初,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在醫院黨委的號召下,所有黨員同志第一時間請戰,192名隊員奔赴武漢、溫州、衢州等一線戰場,其中黨員有128名,是抗疫支援點多、單家醫療隊規模大、黨員比例高的醫院之一。從「我不在前線,我要守好大後方」到「全人員、全時空」防控,到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戰贏」,再到全球抗疫合作,每個浙二人不畏生死、全力以赴,湧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 一起來聽!「鹽山巾幗五英雄」講述戰疫故事!
    講述戰疫故事 分享戰疫力量縣人民醫院舉辦援鄂抗疫英雄先進事跡報告會戰「疫」歸來話初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學習貫徹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薛澤通在援鄂醫務人員出徵、
  • 石家莊市長安區稅務局:護士節送政策慰問援鄂抗疫英雄
    石家莊市長安區稅務局護士節送政策慰問援鄂抗疫英雄座談會現場。 徐國良攝活動現場,援鄂醫療隊員副護士長康麗媛講述了她在武漢參加抗疫的經歷。長安區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彭豔玲代表長安區稅務局全體幹部職工送上鮮花和巧克力表示感謝和慰問,感謝抗疫英雄白衣天使們無畏生死、以生命守護生命的大愛無疆、辛苦付出和無私奉獻;接著該局業務骨幹就今年的個稅新政如何彙算清繳進行了講解,尤其是對參加疫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規定標準取得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同時單位發給個人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藥品
  • ...作文大賽《抗疫英雄激勵我上好網課》_綜合新聞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抗疫英雄激勵我上好網課  2020年的春節格外沉寂,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從武漢迅速向全國蔓延。寒假之後,我們無法正常開學,這是國家抗疫的需要。於是,我們響應學校號召,在家裡上起了網課。  上網課,這是一種新穎的學習方式,我第一次經歷。
  • ​致敬抗疫英雄 學習優秀品質——1823、1824班同學「聆聽抗疫優秀事跡」活動紀實
    劉警官以《我的選擇——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題,生動地講述了自己援鄂的經歷與感受。  13年前,劉俊雄義無反顧地跳進湘江捨命救人;13年後,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時,他再次毅然選擇奔赴那沒有硝煙的戰場,當了援鄂抗疫的戰士。  在講座中,他回憶了當初瞞著父母與妻子奔赴抗疫前線時話別的情景。
  • 帶著抗疫英雄的精神前進 ——抗疫英雄張素真走進廈門雙十中學高三班會課堂
    面臨危險,始見英雄。新冠肆虐,白衣天使奔赴前線。日夜奮戰,其中多少動人詩篇。廈門雙十學校一貫堅持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理念,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為了讓我校高三學生從抗疫英雄的事跡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提振學習信心,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校高三(5)班於4月27日舉辦名為《人生一課》的主題班會,聽英雄事跡,學抗疫精神,促自身成長。
  • 〈戰「疫」之歌〉書評:《生死相依的春天,雄渾的英雄讚歌》
    第三部包括《美麗的白衣天使》《泣別》《騎單車的姑娘》《天使的眼睛》《最美快遞小哥》5首長詩,寫人民戰「疫」中奮戰在各自崗位的平民百姓,謳歌他們是抗「疫」戰場無處不在的無名英雄。「武漢不會忘記/湖北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這些在抗疫戰場/犧牲的英雄的戰士/他們永遠永遠/活在人民心裡」。(《敬禮,生命衛士》)《敬禮,生命衛士》插圖「中國軍人」從來就是「最可愛的人」。「從南昌起義」「到武漢疫情」,「中國軍人」「譜寫了多少英雄的讚歌」。
  • 戰「疫」作品:《抗 「疫」 之歌》
    >展開殊死的較量!義無反顧,生死度外,浩氣凜然,大愛無疆!這就是我們的戰士!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四寒冷的冬季,正在舉國的抗疫中變得溫暖。肆虐的病毒,正在全民皆兵的戰場上投降。我們就要出發,龜蛇二山啊,請你們永遠守護著那逝去的英烈,不息的長江啊,請你永遠把英雄的事跡傳唱。
  • 英雄不遙遠 與我面對面——「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主題活動邀抗疫先鋒走進瀏陽一中
    這裡是「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主題活動「我與英雄面對面」的現場,湖南日報朗讀者組委會攜手瀏陽市第一中學共邀抗疫英雄走進校園,弘揚抗疫精神,厚植愛國情感,幫助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邀請的抗疫先鋒,除了親赴湖北與病毒短兵相接的抗疫醫生,還包括記錄抗疫一線動人故事的新聞記者,以及一直奔波在路上的抗疫物資調度員等等。
  • 【家長進課堂】抗疫英雄走進潤德幼兒園,為萌娃講述「疫」線故事
    家長進課堂 抗疫一線故事 擔當責任 激發夢想 同 舟 共 濟
  • 抗「疫」戰場上不一young的90後、00後
    戰「疫」,是保家衛國的戰鬥,也是守護自己生活舞臺的戰鬥。面對抗擊新冠肺炎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無數青年選擇逆行,以生命守護生命,用青春構架希望之橋。他們揮灑青春汗水,以火熱激情唱響青春之歌,成為疫情防控的主力。
  • 牡丹區3名教師用英語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牡丹區第四小學楊曉珍、石姍姍、李俊可3位老師創作了《以信仰之名·譜使命擔當》微視頻,用英語講述了中國抗「疫」故事。在這段長達7分鐘的短視頻中,3位老師發音標準,聲音動聽,用英語講述了中國抗「疫」故事,詮釋了抗「疫」英雄的使命擔當,表達了對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飽含了對廣大學子的殷切期望,讓人觀看後深受鼓舞。
  • 向英雄看齊!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抗疫 先進事跡報告團為新生帶來開學第一課
    報告會上,河南支援湖北第五批醫療隊隊員、鄭州人民醫院東院區急診科護士長邵青青以《讓青春在戰「疫」中綻放》為題,講述了自己馳援武漢方艙醫院的點點滴滴,彰顯了新時代青年人有理想、有擔當的精神風貌。「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獲得者,開封市中心醫院ICU主任張文學為大家帶來了《守衛生死之門的逆行戰士》的講述,再現了疫情期間重症患者救治的驚心動魄。河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綜合室主任馮石獻,以《不辱使命勇逆行 黨旗飄揚保平安》的深情講述,把與會師生帶到了在武漢工作期間與病毒作戰、守護社區居民健康的日日夜夜。
  • 春暖花開日 英雄凱旋時——銅川市第一批援鄂抗疫醫務人員回銅側記
    下午3時30分,載著7名援鄂抗疫醫務人員的大巴從包茂高速銅川新區出口駛出。 敬禮!現場的交警列隊向援鄂勇士致意。 早就等候在路邊的市民們拉著橫幅,敲鑼打鼓,齊聲吶喊:「歡迎英雄回家!」
  • 英雄背後的支持者: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本科生的抗「疫」故事!
    這個寒假,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我們為抗疫防疫中的英雄們肅然起敬,默默祝福!而就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位中大學子,一位黨員學生,毅然走進了社區,用自己的行動「做英雄背後的支持者」!讓我們一起走近郭梓巖,聽聽他的抗「疫」故事。
  • 戰「疫」英雄祝新根走進江西師大附中講述抗疫前線難忘故事
    為發揮戰「疫」英雄的榜樣示範作用,在廣大學生群體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5月21日,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江西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祝新根應邀來到江西師大附中濱江分校代表全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38名隊員中的一份子,為師生們講述抗疫前線難忘的故事。
  • 聽援鄂醫護人員講述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周再生(中山市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中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 我們只是與英雄的武漢人民貼得最近作為中山市第一批醫療隊中唯一的60後,中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周再生表示,他們只是在特殊時間和地點,面對特殊疾病做了該做的事:「我們不是英雄,只是與英雄的武漢人民貼得最近而已」。
  • 「聽抗疫故事,傳榜樣聲音,聚道德力量」首期道德大講堂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發揮榜樣的引領示範作用,上好開學季伊始的「思政課」。9月15日下午,臨沂新橋小學開展「聽抗疫故事,傳榜樣聲音,聚道德力量」首期道德大講堂主題教育活動。他鼓勵和號召新橋學子向抗疫先鋒模範學習,增強責任擔當,培養提高自我愛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