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提及「孝」你會想起三國時期哪些人物呢?想來孔融、王祥、陸績等人都會出現在備選答案中。本篇依然是關於王裒póu的詩詞,來看看餘下的10首裡他是什麼形象。
《挽汪庶子伯諧父母·其一》 明 倪嶽
束卻青氈出泮林,一鞭驄馬氣駸駸。潢池誰遣驚濤起,閩海真成瘴霧深。
武穆有冤皆切齒,王裒無淚不傷心。神遊只在風雲表,時聽中天彩鳳吟。
【無淚未必不傷心,落淚未必傷心】
《駱孝子廬墓詩》 明 孫緒
李興擗踴生芝草,王裒攀號枯柏木。
【詩詞中引用王裒的典故,經常是與「孝」這個主題相關,還要捎上枯柏】
《祝黎方回》 清 陳恭尹
板橋東望是扶胥,照水無勞拔白須。此日合為山院長,當年曾是羽林孤。
柳栽宣武圍皆抱,柏近王裒樹亦枯。酌酒壽君還自笑,一般霜雪各頭顱。
【王裒:重點不是柏樹,而是父母之墓呀】
《送程周量起復入都》 清 陳恭尹
屈子能爭日月光,王裒分守松楸老。
【總有些心結會揮之不去,王裒就在父母墓旁結廬作伴,朝夕都會跪拜哭泣,本來準備相伴餘生,奈何賊寇不給機會】
《哭兒骨殖還故山·其一》 明 藍仁
愁心慘澹失清秋,歸骨悽涼傍故丘。總為無兒憐伯道,更堪非罪哭王裒。
從來禍福分淫善,誰謂忠良似寇讎。黥作孱兵寧餓死,西風殘照淚交流。
【可憐河邊無定骨,可憐至親骨肉別】
《題闕·其四十五》 明 王世貞
王裒慟蓼莪,獨行表君子。
【雖然王裒始終沒有仕晉,但他也不會被收錄進《後漢書·獨行列傳》,畢竟其祖父王脩還是魏臣,父親王儀還是司馬昭的司馬】
《南行道中述懷二首·其二》 宋 王紳
哀哀王裒氏,久廢蓼莪章。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是感慨父母勞累的名句,也是《小雅·蓼莪》中的一句,每每都讓王裒哀痛不已,也因此無法教授門生此章】
《胥門》 明 邵寶
楚何怨?吳何恩?豫讓死,王裒存。
【賊寇四起時很多人想前往江東避難,王裒也不例外,但因為流連於父母墳塋遲遲沒有行動,最終也沒有倖免於難】
《贈徐舍人》 明 王稚登
嗟君何事獨沾裳,聞著烏啼黯自傷。池上薇花空浸月,堂前萱草不禁霜。
燕山雪作愁時鬢,楚水猿為客裡腸。見說王裒廬墓處,滿林衰柏淚痕蒼。
【淚痕都體現在枯柏身上了,以此表示王裒用情至深,《太平御覽》還額外加戲「涕泣所著,樹色與凡樹不侔」,枯樹顏色顯然會與其他樹木有差異】
《墟裡》 清 顧炎武
豈有西向身,未昧王裒旨。眷言託風人,言盡愁不弭。
【王裒在父親被司馬昭殺害後,始終沒有朝西坐過,朝廷三徵七辟都被他拒絕了,拒絕仕晉的名單上也就多了他的名字】
關於王裒的詩詞,就到此為止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