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條件苦,家裡有新衣服總是先給老大穿,等老大長高了,再把衣服改改給老二穿,就這麼一件衣服,有可能給三四個孩子穿。
或者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有小孩衣服不穿了,送給條件不太好的家庭。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需要接受別人衣服的家庭也在逐漸減少。
小鳳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老村莊,家裡條件一般。印象中小時候過新年穿新衣從來都沒有自己份兒。
有些衣服是別人送來的,有些衣服是媽媽用舊衣改的,看別人穿新衣服小鳳也會羨慕,總是穿著不合身的舊衣服也會覺得自卑。
後來小鳳走出了那個小村莊,自己也有能力了,卻發現自己買再多的新衣服,也不能彌補小時候的遺憾了。
小鳳在成家之後,有了自己的寶寶,小鳳堅決不讓自己寶寶穿舊衣度過童年。那麼自己的寶寶到底能不能穿別人贈送的衣服呢?
對於要不要別人的舊衣服,也分好多情況吧。有些人認為寶寶長的太快了,衣服穿不了幾次就要扔掉,太浪費,所以接受寶寶穿舊衣。
關於衣物浪費現象,有數據預測,在2050年每隔一秒就會有一卡車的衣服被浪費。現在我國舊衣再生利用率還不到10%。
有些家長比較敏感,即使孩子小時候對舊衣這件事沒什麼感覺,自己就從心底裡不想接受舊衣。
小鳳就是這種情況,當意識到了自己從沒穿過新衣服,那種難受的感覺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經歷,所以不接受別人的舊衣。
穿舊衣服也是有一些講究的,我們首先要分辨什麼樣的舊衣是可以給寶寶穿的。
1)大寶的衣服
如果寶寶是二胎,自己家大寶的衣服如果還能穿,給二寶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最好不是小內衣小內褲。
2)知道來源的衣服
一般知道送衣服的家庭情況,知根知底的家庭的舊衣是可以給自己寶寶穿的。
這一點主要是怕來源不正當的衣服帶有一些不知名的傳染病和細菌,讓自己寶寶生病就不好了。
3)尺碼品味都合適的衣服
讓自己寶寶穿著不合身又醜的衣服,自然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也不方便孩子平時的行動。
一些保存完好的,看著乾乾淨淨尺碼又合適的衣服,再次利用給寶寶穿一次,能避免浪費,還能省下一筆錢哦。
還有一些堅決不能給寶寶用的」二手「東西,媽媽們知道嗎?
1)鞋子
每個人的腳型是不同的,別的孩子穿過的鞋子形狀是不適合自己家的寶寶的,尤其是剛學步的寶寶。
研究顯示,6歲前寶寶的足弓只發育到成人的60%,這個時候鞋子的穩定作用就尤為重要。
不合適的鞋子有可能會讓寶寶走路跌倒,嚴重的還會導致腿型不正。所以媽媽給寶寶買鞋的支出還是必要的。
2)入口的東西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寶寶入口的東西不要用」二手的「。
3)嬰兒車和安全座椅
根據交通部門的數據顯示,我國14歲以下的兒童,每年有超過1.85萬名死於交通事故,這個死亡率是西方國家的2-3倍。
這類的關係到寶寶安全的二手物品,媽媽們還是買新的比較好,萬一用時間長了出現問題,或者某個小零件掉了,都是寶寶安全的威脅。
了解了一些能接受的和不能接受的」二手「物品,我們來談談使用二手物品對孩子的影響吧。
在寶寶小時候對審美沒什麼意識的時候,穿穿二手衣服不會對孩子心理造成什麼影響,但是當寶寶有了自己的思想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1)自卑
寶寶總是會覺得,自己總是穿別人剩下的,不利於自信心的培養,尤其是別的小朋友都穿著新衣服,自己卻穿著不合身的舊衣的時候。
2)影響將來的購物慾
從心理學講,過度補償是個體在適應社會過程中產生的偏差,這種補償其實就是一種位移。
長大後孩子會為了彌補自己童年的缺憾,給自己買很多衣服。小鳳就是這樣,經濟獨立了以後,買了很多新衣服,但是心裡還是有個缺口。
寶寶嬰兒時期如果能接收一些親友贈送的舊衣,給寶寶穿一穿確實舒適又環保,但是媽媽們要確保衣服是乾淨無損壞的哦~
【浩一媽媽小問題】你接受過或者贈送過寶寶的舊衣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