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中校長張鳳瑛:為孩子奠定人生發展的大格局(圖)

2020-12-22 樂學網

  「規範辦學、科學施教、全面育人,這是學校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們要給孩子的,是支撐其未來持續發展的人生大格局。」成立於2003年的青大附中,是島城民辦學校的一面旗幟。儘管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是學校在歷年中考中取得的傲人成績,但作為 「掌舵人」,張鳳瑛對學校的辦學方向始終保持著清醒而深刻的認識,並且帶領全校幹部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中不斷破浪前行。

  規範辦學,尊重教育規律,成全孩子成長

  自習時間和中午休息時間不允許教師進課堂,這是青大附中定下的一條紀律。「如果老師中午講課,不僅不會被表揚,還會受到批評,因為這違背了教育規範。」張鳳瑛說,「孩子需要勞逸結合,知識不是灌出來的,是自己悟出來的。」

  規範辦學,就是要遵循教育規律,它體現在課程設置、課堂教學、班級治理等方方面面。這說起來簡單,但不管是在理念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必須突破一些固有的思維和做法。「改急了,老師們不適應;改得慢,效果顯現得就慢。」張鳳瑛對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阻力和挑戰直言不諱,但是她對改革的決心毫不動搖。

  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動,這項改革的突破口,是統一教師們的價值取向。「好的教育就是好的關係,包括師生關係、師師關係、教師與家庭的關係,關係處不好就會『雞飛狗跳』。」張鳳瑛說,基於這樣的共識,學校提出了「成全教育觀」,成全,始於尊重、立於共生、達於和合。這其中還包含四個方面,成長之全心投入,成功之全員參與,成器之全面發展,成就之全人教育。

  在成全教育的理念下,學校不僅制定了規範辦學的規章制度,教師們從內心深處也更加關注孩子真正的需求,更加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也更加注重遵循教育的規律。

  科學施教,提質增效,對每一個孩子負責

  自2014年張鳳瑛在任青大附中校長以來,學校始終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開設課程。2016年高中自主招生政策改變,初三家委會聯合給校長寫信,要求在下午放學後加開一節晚自習。在三番五次的溝通中張鳳瑛信念堅定:「我有三個『心疼』。」張鳳瑛說,「一是心疼孩子,下午五點五分放學,孩子本可以回家,但如果加一節晚自習,孩子就要等到6點才能回家,青春期的孩子新陳代謝快,上了一下午的課早已是飢腸轆轆,難以集中精力自習,很難見到學習效果的;二是心疼家長,下晚自習正好趕上擁堵高峰;三是心疼老師,老師也要正常上下班休息,以便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精心備課、施教。」進入初三下學期,根據學生志願、自願的原則,學校可以組織分層愛心輔導,特別是針對學科有短板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導師制幫扶,盡力不讓學生掉隊。

  「學校講求的是科學施教,有一系列的措施跟進,尤其強調老師在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狠下功夫。學生只有學會自主學習,在未來的發展上才能更有後勁。」憑藉40多年從事教育事業的經驗和對教育的深刻認識,張鳳瑛對要求加開自習的家長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她專業的闡述和滿腹真情得到了家長們的理解、信任、支持和認可。

  「科學施教」可絕不只是說說。「形成一個團隊,落實兩個責任制,關注三個層面的學生……」說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張鳳瑛開始滔滔不絕。從學校到學生,從幹部到教師,張鳳瑛提出了各項有力措施並在學校紮實推進。為了讓課堂教學提質增效,青大附中堅定落實聽評課制度,幹部教師彼此聽課,就地評課,直指問題和缺點,毫無保留。僅一個學期下來,幹部教師互相聽課就達3000多節,節節課前有詳案、課後有反思,老師們的專業水平在不斷磨礪中快速提升,學校上下形成了濃厚的學習研究氛圍。

  全面育人,為孩子奠定人生發展大格局

  「只抓分數的教育是簡單的,讓孩子上一個好的高中僅僅是近期目標,格局還是小了。」張鳳瑛說,「人的身心全面發展和個性自由發展需要豐富的教育活動來滋養和支持。教育更應該著眼於孩子的未來,為孩子未來持續發展的人生大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一進青大附中校門,學生們首先學習的是做好十件小事,其中既包括寫好字、吃好飯、掃好地等基本行為習慣的養成,也包括提前預習、大膽質疑、及時鞏固、階段整理等學習習慣的培養。「『立德樹人』不是空談,就是要從細節做起。」張鳳瑛說。

  同時,青大附中非常重視給學生搭建各類發展平臺,為學生提供參加各種國內外賽事及活動的機會,不遺餘力地開闊學生眼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例如,學校在各班推行經典古文晨讀,每天早上15分鐘,不要求背過,由學生自己慢慢領悟,長期堅持,培養習慣,逐漸為學生積澱人文底色。學校還因地制宜,從嵩山少林寺引入《中華武術》必修課程,將武術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讓學生在強身健體的過程中浸潤傳統文化,感受中華瑰寶的滋養。

  把散落珍珠串起來,讓孩子們道德生命熠熠生輝

  新學期已經開始,張鳳瑛告訴記者,在2019年,青大附中將立足學校文化浸潤、課程體系完善、學教方式創新、生命教育提升四大路徑,進一步做好黨建工作、德育課程體系落實、課程與教學落實、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育資源優化等六項中心工作。

  張鳳瑛特別提到,學校將推進青島市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融入學校德育課程體系,加強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統籌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六方面,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局面;同時深入開展課堂革命,努力創新「學」「教」方式,開展教學法與學習方式的研究,改革課堂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課堂教學變革就是要超越知識,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向培養『智慧人』,讓老師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孩子們人生智慧的啟迪者、引導者、合作者,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這樣才能讓孩子圓潤而豐滿的道德生命在成長中熠熠生輝。」她說。

相關焦點

  • 專訪|青大附中校長張鳳瑛:成全教育 成就孩子的一生
    本期人物:張鳳瑛,青島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青島大學附屬中學在青島每年的中考和自招中,都表現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績,畢業生的綜合素養普遍都獲得社會認可和讚譽。青大附中到底有哪些獨特的「成功秘笈」呢?如何在學生的興趣與學業上完美兼顧?
  • 青大附中榮獲「全國創新名校」張鳳瑛校長榮獲「全國創新...
    張鳳瑛校長代表青大附中從「凝鍊組織文化,引領學校持續發展構建課程體系」、「開拓教育實施空間」、「開闊教育視野,豐富國際理解教育」、「依託信息技術,變革智慧課堂教學」、「圍繞科技創新,開展創客素養教育」五大方面圍繞學校「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民族情懷、科學素養、人文底蘊的國際化人才」的育人目標,以及學校在多年的實踐探中獲得的累累碩果索做了分享。
  • 青大附中校長張鳳瑛新年致辭
    青大附中校長張鳳瑛新年致辭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1.05 星期四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代表學校向關心、支持、幫助青大附中發展的各界領導和朋友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最美好的新年祝願!向辛勤耕耘、積極奉獻的青大附中全體教職員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理解、支持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體學生家長致以最真誠的感謝,向全校同學們致以最美好的祝願! 2016年,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青大附中人腳踏實地、勤勉奮進,在創生青島民辦教育品牌的道路上,留下了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 青大附中校長張鳳瑛: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升華
    5月8日,青島初三學生返校複課首日,校長們用一場場振奮人心又意義深遠的開學第一課,歡迎學子們的到來。在青大附中的開學典禮上,校長張鳳瑛以「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為主題,給學生們提出了七點期望:願你從今天開始,做一個真懂規則、真知美好、真有力量、真重德行、真愛學習、真講衛生、真愛運動的人。
  • 青大附中與31中合作辦學 將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記者了解到,此次跨區域合作,青島31中將分享青大附中先進的辦學思想、優質的師資隊伍等優質教育資源,通過合理規劃,儘快提升分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做到合作共贏,滿足家長對優質教育的渴望。9月2日,記者專訪了青大附中校長張鳳瑛。
  • 青大附中年會上看到「真教育」
    ,線上約25萬人次點擊觀看……12月19日上午,青大附中2020年教育教學年會在天山校區舉行,本次年會以「求真知·做真人·教育唯真——以仁愛之心探尋教育真諦」為主題,採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舉辦,打破時空與地域界限,實現遠程「零距離」互動交流,真正做到「大家的年會」。
  • 全員參與探尋教育本真 青大附中2020年教育年會聚焦「真教育」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5大會議議程,6節高質量展示課,7大教育教學論壇,7場學生素質教育成果展,70餘位老師走上講臺展示與分享,25萬人次線上觀看……12月19日,青大附中2020年教育教學年會舉行,今年大會主題為《求真知·做真人·教育唯真——以仁愛之心探尋教育真諦》,師生、家長共同參與,探尋教育的本真。
  • 青島給民辦學校戴"緊箍" 為什麼校長直說好?
    對於民辦教育的諸多變化,青大附中校長張鳳瑛也感同身受。「民辦教育發展的春天的確已經到來,國家諸多創新政策和改變也引領了民辦教育的發展。」張鳳瑛說,從國家來說,制定出臺了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從去年開始首次將民辦學校校長培訓班納入體系內。  去年底,教育部組織了民辦學校校長培訓班,這在全國尚屬首次,張鳳瑛作為全國首期100位民辦校長之一參與其中,讓她倍感振奮。
  • 「探月大咖」登上青大附中講臺,「外圓內方」課程體系激發學子成長...
    原標題:「探月大咖」登上青附講臺,「外圓內方」課程體系激發學子成長內驅力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穿雲追月射向茫茫太空;11月30日,中國登月探測器組合體在月球上控順利分離,成功拉開月面登陸的輝煌序幕……就在全國人民為之激奮的時刻,中國著名探月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
  • 青大附中2020級新生開啟軍訓生活:第一課磨練意志 培養好習慣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8月24日,青大附中2020級新生開啟了為期五天的軍訓生活。為保證此次軍訓的順利進行,青大附中從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物資儲備、應急處置等各個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萬全準備。校長張鳳瑛在開營儀式上表示,軍訓是最基本的國防教育形式與最基礎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軍事訓練,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影響學生的一生。她希望,同學們通過五天軍訓,為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利用軍訓所學所想所思所得提升自己。
  • 青大附中2020級新生開啟軍訓生活:第一課磨練意志 培養好習慣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8月24日,青大附中2020級新生開啟了為期五天的軍訓生活。為保證此次軍訓的順利進行,青大附中從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物資儲備、應急處置等各個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萬全準備。校長張鳳瑛在開營儀式上表示,軍訓是最基本的國防教育形式與最基礎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軍事訓練,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影響學生的一生。她希望,同學們通過五天軍訓,為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利用軍訓所學所想所思所得提升自己。
  • 青大附中學生和家長一同收到畢業證
    畢業了,老師祝福你們開啟新的人生篇章,逐夢未來...」屏幕上,畢業年級教師為同學們送上祝福寄語;紅毯上,更有十八個班級的「個性紅毯秀」。伴隨著歡快的音樂,華青教育集團領導、青大附中校領導以及家長代表走上紅毯,共同見證本屆畢業生們的成長與蛻變。
  • 華青教育集團換帥,青大附中何去何從?
    不要老來拿別人辛苦維護的東西,還有啊,有時候速度太快不見得是好事,有些東西,必須慢工出細活,那麼快搞出來的東西,水分太大!沒啥營養!還不美觀,不知道別人看的咋樣,我看了神傷!既然選擇了偷,那請偷得正大光明一點,我不去跟你拼速度!人生是長跑,不是只有起跑那一瞬間快就可以了。不是我們的正途!
  • 青大附中26名學子榮獲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稱號
    半島記者 孫雅琴12月30日,第十五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評選活動在北京圓滿落幕,青大附中學子載譽而歸。此次活動,青大附中共有46名同學的課題通過專家組初審獲得去北京展示交流機會,經過答辯和創新能力測試(筆試)雙重環節的綜合考查,最終26名同學獲得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榮譽稱號、15名同學獲得「預備小院士」榮譽稱號、5名同學獲得「小研究員」榮譽稱號!同時,青大附中還榮獲「優秀組織獎」,馬富慶老師被評為「中國少年科學院優秀科技教師」。
  • 預見未來,為人生賦能——青大附中高中的2020 & 2021
    ★舉辦社團文化嘉年華全面涵蓋學生優勢智能發展, 20餘個校園多領域社團為師生呈現一場完美的視聽盛宴。本次嘉年華活動,推動了學生個性發展、主動發展、全面發展,有力推動學校社團高品質、可持續發展。同學們帶著父母的囑託,老師的祝福,滿懷對未來的憧憬,踏上了新的人生徵程。★舉辦「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籤約儀式
  • 教育唯真,以仁愛踐行——青大附中的2020 & 2021
    ★「公民同招」政策落實在市教育局組織、華青教育集團統籌下,2020年青大附中落實「公民同招」政策,錄取初一新生24個班。★「五育並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積極踐行「十個一」項目,圍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召開陽光體育趣味運動會和校園文化藝術節等校園活動;2020年7月23日,青大附中山鷹科學院學生代表奔赴中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現場觀看天問一號的震撼發射;10月1日,組織「青附學子慶華誕,我與祖國共奮進」愛國主題教育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