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科學:研究人員從石墨烯的不完美形式中創造出完美的納米卷!

2020-12-25 老宋講汽車

納米科學:研究人員從石墨烯的不完美形式中創造出完美的納米卷!

未來的水過濾器可以由數十億個基於石墨烯的微小納米卷製成。通過捲起單個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層製成的每個捲軸可以定製,以捕獲緊密纏繞的摺疊中的特定分子和汙染物。數十億個這些捲軸逐層堆疊,可以生產出輕質,耐用且高度選擇性的水淨化膜。

但有一個問題:石墨烯並不便宜。該材料卓越的機械和化學性能是由於其非常規則的六邊形結構,類似於微觀雞絲。科學家們非常努力地保持石墨烯的純淨,無瑕疵的形式,使用昂貴且耗時的工藝,並嚴重限制石墨烯的實際用途。

尋求替代方案,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團隊正在尋求氧化石墨烯 - 石墨烯更便宜,不完美的形式。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其也被氧和氫基團覆蓋。如果石墨烯在露天放置,那麼材料基本上就是石墨烯。該團隊製造了由氧化石墨烯薄片製成的納米卷,並且能夠使用低頻和高頻超聲技術控制每個納米卷的尺寸。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捲軸具有與石墨烯相似的機械性能,而且它們的成本只是成本的一小部分。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研究生Itai Stein說:「如果你真的想要建立一個工程結構,那麼使用石墨烯是不切實際的。」「氧化石墨烯的價格便宜兩到四個數量級,通過我們的技術,我們可以調整這些架構的尺寸,為工業打開一扇窗戶。」

斯坦說,除水過濾器外,氧化石墨烯納米卷還可用作超輕化學傳感器,給藥載體和儲氫平臺。哈佛大學的研究生Stein和Carlo Amadei在納米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該團隊的論文最初源於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2.675(微/納米工程),由機械工程副教授Rohit Karnik教授。作為最終項目的一部分,Stein和Amadei聯手設計了氧化石墨烯納米卷。Amadei作為哈佛大學Chad Vecitis教授實驗室的成員,一直致力於氧化石墨烯的水淨化應用,而Stein正在試驗碳納米管和其他納米級結構,作為由Brian Wardle領導的小組的一部分。麻省理工學院的航空航天學。

我們最初的想法是製造用於分子吸附的納米卷,」Amadei說。「與封閉結構的碳納米管相比,納米卷是開放的螺旋形,所以你可以利用所有這些表面區域進行操作。

你可以調整納米卷層的分離,並用氧化石墨烯做各種各樣的整潔的東西,你不能用納米管和石墨烯本身,」Stein補充道。

當他們看到此前在該領域所做的工作時,學生們發現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從石墨烯中生產納米卷,儘管這些工藝非常複雜,以保持材料純淨。一些研究小組曾試圖用石墨烯氧化物做同樣的事情,但他們的嘗試確實被貶低了。

文獻中的內容更像是皺巴巴的石墨烯,」斯坦說。「你無法真正看到圓錐形的本質。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造成的。

Stein和Amadei首先使用一種稱為Hummers方法的常用技術將石墨片分離成單獨的氧化石墨烯層。然後,他們將石墨烯氧化物薄片放入溶液中,並使用兩種類似的方法刺激薄片捲曲成捲軸:低頻尖端超聲波發生器和高頻定製反應器。

尖端超聲波發生器是由壓電材料製成的探頭,當施加電壓時,該探頭以20kHz的低頻率振蕩。當放置在溶液中時,尖端超聲波發生器會產生聲波,激發周圍環境,在溶液中產生氣泡。

類似地,該組的電抗器包含連接到電路的壓電元件。當施加電壓時,與在反應器內的溶液中產生氣泡的尖端超聲波發生器相比,反應器以更高的390kHz頻率振蕩。

Stein和Amadei將這兩種技術應用於石墨烯氧化物薄片的溶液並觀察到類似的效果:溶液中產生的氣泡最終坍塌,釋放能量,導致薄片自髮捲曲成捲軸。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通過改變超聲波的治療持續時間和頻率來調整捲軸的尺寸。更高的頻率和更短的處理不會導致氧化石墨烯薄片的顯著損壞並產生更大的捲軸,而低頻率和更長的處理時間傾向於將薄片分開並產生更小的捲軸。

雖然該集團的初步實驗將相對較少數量的薄片(約10%)轉化為捲軸,但Stein表示,這兩種技術可能會進行優化以產生更高的產量。如果可以擴大規模,他說這些技術可以與現有的工業流程兼容,特別是對於水淨化。

斯坦說:「如果你可以大規模製造並且價格便宜,你可以製作大量的過濾器樣品並將它們扔出水中以去除各種汙染物。

相關焦點

  • 石墨烯、納米銀線等觸控新材料崛起:應用分析
    法人分析,宸鴻是整體手機、平板電腦供應鏈中,唯一主打納米銀觸控技術的廠商,納米銀訴求穿透率高等性能優勢,但由於納米銀觸控技術尚未普及,價格偏高,目前觸控裝置以中低價位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為主要市場,倘若技術不成熟、價格貴,恐怕短時間難打入市場。
  • 瑞士聯邦材料測試與開發研究所:石墨烯納米帶研究取得新成果!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排列獨特,電子可以輕而易舉地高速通過,不容易產生散射,因此不會像其他導體一樣浪費許多能量。然而,石墨烯優異的導電性能,也成為了它的重要局限性:不適合應用於半導體。眾所周知,矽是如今最廣泛應用的半導體材料,它的帶隙足夠大,可以用於「開」或「關」電流。這種能力對於構成現代二進位計算機的關鍵元件電晶體來說至關重要。令人遺憾的是,石墨烯卻不具備這樣的帶隙。
  • 納米科學:迄今為止,在柔性石墨烯表面上滑動一直是未知的領域!
    納米科學:迄今為止,在柔性石墨烯表面上滑動一直是未知的領域!現在,使用強大的計算機模擬,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在理解這一過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為什麼摩擦力隨著滑動的物體向前移動而變化,而不是像大多數其他已知材料一樣保持不變。
  • 成功預測:石墨烯覆蓋下擠壓納米晶體的形狀!
    博科園:本文為材料科學類在美國能源部埃姆斯實驗室和美國東北大學的合作中,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模型,用於預測夾在石墨烯等二維或二維以下材料之間的金屬納米晶體或「島嶼」的形狀。這為東北大學機械與工業工程系和艾姆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聯合開發理論模型提供了實驗基礎。艾姆斯實驗室和東北大學開發並驗證了一個模型,該模型可以預測二維材料包裹金屬納米顆粒的形狀。石墨烯的頂部覆蓋層可以抵抗變形,向下「擠壓」金屬納米顆粒,迫使其極低且極寬。
  • 納米材料熱傳導中的新奇物理效應
    這些都是在宏觀體系中所沒有的現象,也稱為納米材料中的反常熱傳導行為。為了研究固體材料中的熱傳導,研究人員發展了很多方法,包括分子動力學、非平衡格林函數方法、聲子玻爾茲曼輸運方程、傳遞矩陣等方法。關於不同的理論和計算方法的全面介紹,可以參考文獻[5]。
  • Science Advances:石墨烯納米片在細胞雙層磷脂膜間的輸運機理
    ▲6月7日,清華大學化工系燕立唐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過程所魏煒課題組合作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發表文章《石墨烯納米片在細胞膜夾層間的輸運》(Transport of a graphene
  • 石墨烯微氣泡讓鏡片更完美
    考慮到微泡的廣泛應用,已經開發了許多產生微泡的方法,包括壓縮空氣以將空氣溶解為液體的氣流,超聲以在水中引發氣泡,以及雷射脈衝以使浸入液體中的基材暴露。 然而,這些氣泡傾向於隨機地分散在液體中並且相當不穩定。
  •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本文主要綜述了納米零價鐵、鐵氧化物、硫化鐵、碳納米管、石墨烯、錳氧化物、鋁氧化物、二氧化鈦、聚合物納米材料和殼聚糖納米材料等幾種納米材料對水中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對它們去除重金屬的機理也進行了探討,納米材料對重金屬的去除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學吸附、氧化還原、光催化還原以及共沉澱等。並通過表格的形式對它們的優缺點、機理以及改進方法進行了總結歸納。
  • 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三維導電網絡對均勻負載良好分散的活性納米結構尤為重要,同時也能夠為納米活性物質提供三維快速的電子和離子傳輸通道。一維石墨烯卷繼承了石墨烯優異的電學性能,具有一維材料的一些性能,如表面積比大、載流子遷移率高、自聚集受限、機械強度高等。此外,與表面無縫的碳納米管相比,石墨烯卷在埠和邊緣處呈開口狀,這更有利於電解液的滲透和離子的遷移。
  • 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穎的方法來生產3D列印氧化石墨烯
    中國3D列印網12月14日訊,西班牙艾克斯-馬賽大學陶瓷與玻璃研究所(ICV)和微電子與納米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使用3D列印的氧化石墨烯支架作為輕質混合結構的基礎,該結構保留了許多石墨烯的理想特性,包括導電性和水吸附能力。
  • 進展|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A05組近年來基於發展出的一種超彈性碳氣凝膠的製備方法(Small, 15 (13): 1804779, 2019),合成出了一種自支撐還原氧化石墨烯卷,並將石墨烯卷網絡與硫複合構建出了具有高容量和長循環鋰硫電池(Chinese Physics B, 27 (6)
  • 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在纖維中的應用研究
    抗菌化纖的除臭功能表現在:保健方面:防止皮膚感染,消除病菌分泌的毒素和將汗液等轉化為臭味物質的細菌;美學方面:除去令人不愉快的臭味[6-8]。        2.2.1 抗菌除臭纖維的抗菌除臭機理        納米級TiO2、ZnO 等光催化型殺菌劑,表現出超過傳統抗菌劑僅能殺滅細菌本身的性能。
  • 科學家用金和氧化鈦製造出新型納米複合材料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不同金屬的氧化物通常在各種系統中作為光催化劑,如空氣淨化、水的分解反應,甚至在玻璃和鏡子的自清潔表面的生產中都可以用作光催化劑。前段時間,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創造了一些能夠在光照下加速化學過程的特殊材料。這一發現對工業界有很大的影響,這些材料可以用於從空氣淨化器到燃料電池等各種設備中。其中一種很有前景的材料是二氧化鈦,它可以注入金納米粒子來改善其光催化性能。該領域的研究由ITMO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事實上,這種複合材料的製造仍然具有挑戰性。
  • 納米採暖爐與石墨烯地暖是「天作之合」?電熱匯告訴你
    很多人其實一提到「石墨烯」或者「納米技術」其實都挺反感的,其實現在納米技術已經慢慢廣泛應用了,之前浙江大學農業學院發現了導電的碳化鈦納米材料和不導電的聚二甲基矽氧烷在智慧農業方面的應用、納米鈦酸鑽在石油方面的應用等等。
  • 納米石墨烯塗層織物,可以防止蚊子叮咬
    現在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高科技的驅蚊方案:內襯材料採用超強納米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在材料界擁有眾多的頂級頭銜: 它是地球上最強、最薄、導電性最強的神奇材料。石墨烯強度是鋼的200倍,比紙輕,這些特性意味著薄的、單原子厚的碳分子薄片可以以多種方式應用。
  • 三醫大重大發現:納米級石墨烯能殺菌 比抗生素更安全
    除了能制電池、造手機,納米級的石墨烯還能殺死細菌。今(1)日,記者從三醫大西南醫院了解到,該院綜合實驗研究中心羅陽團隊發現,納米級的石墨烯可以通過物理方式殺死細菌。將來,也許一個「石墨烯」創口貼就能治癒傷口,一個「石墨烯」杯子就能減少細菌生長。  發現:納米級石墨烯能殺菌  一直以來,細菌是導致多種疾病產生的罪魁禍首之一。
  • 納米盛會——第九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於2018年10月在...
    據不完全統計,現場達成合作意向近百項。超過30家國內外知名媒體報導此次盛會。>  展出範圍:納米抗菌原材料、製備設備與分析檢測儀器、納米抗菌技術產品應用等  4、論壇設置:  2018年論壇及相關活動模式多樣,形式靈活,約 10場論壇並多個同期活動,預期參會人員1600人。
  • 碳基芳香環-離子-水:基於納米碳管和石墨烯膜的離子篩分、氯化二/...
    報告題目:碳基芳香環-離子-水:基於納米碳管和石墨烯膜的離子篩分、氯化二/三鈉(Na2Cl/ Na3Cl)晶體和芳香環在離子溶液中的親水性報告人:方海平 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芳香環結構(以碳原子為主體的環狀結構,例如苯環)廣泛的存在於碳基材料和生物分子中,如石墨烯、碳納米管、富勒烯、芳香環胺基酸、DNA和RNA等。芳香環結構與水分子之間僅存在較弱的van de Waals作用,因此被認為是疏水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發現富含π電子的芳香環與離子之間有強的非共價鍵作用(離子-π作用)。
  • 美研究人員發明納米級護膚乳液 未來或只需塗抹即可預防皮膚癌
    含有納米粒子的外用護膚乳液能滲透皮膚進行基因治療。據美國《流行科學》網站7月2日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公布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用含有納米粒子的外用護膚乳液進行基因治療。研究人員阿米·帕勒和查德·米爾金將化學和皮膚醫學完美結合,製成了不到人頭髮直徑1/1000的核酸塊。這些核酸塊分散在外用的護膚乳液裡用於人體皮膚時,會穿過所有的皮膚層,深入滲透表皮。而它們一旦進入皮膚細胞內,就會選擇性地對付致病基因。核酸塊能夠區分健康基因和突變基因,專門攻擊那些可以引起癌症的基因,因此它可以用來預防某些類型的皮膚癌。
  • 研究人員發現在水中產生納米氣泡的新方法
    都柏林大學(UCD)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節能方法,該方法可以在水中產生和釋放大量亞穩的納米級氣泡,超過自然溶解度水平。這一發現有可能影響許多行業,包括:廢水處理,儲氣,食品,生物製藥和釀造行業。納米氣泡產生的發現已經在題為《Massive Generation of Metastable Bulk Nanobubbles in Water by External Electric Fields》的論文中發布,該論文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該期刊是同行評審的多學科開放獲取科學期刊。